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日关于厦门达观园建寺的交涉(1934-1937)
1
作者 付海晏 《近代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8-111,M0005,共15页
1934年11月,东本愿寺僧人神田惠云准备在厦门名胜白鹿洞山下达观园建立寺院并申请减免契税,由此引发长达三年之久的交涉。达观园建寺交涉是厦门近代以来饱受日本宗教侵略历史的缩影,它不是单纯的东本愿寺建造新寺,而是牵涉日本对厦门的... 1934年11月,东本愿寺僧人神田惠云准备在厦门名胜白鹿洞山下达观园建立寺院并申请减免契税,由此引发长达三年之久的交涉。达观园建寺交涉是厦门近代以来饱受日本宗教侵略历史的缩影,它不是单纯的东本愿寺建造新寺,而是牵涉日本对厦门的宗教侵略及国土沦丧问题,因此毫不意外地遭到厦门民众的强烈反对以及官方的抵制。厦门社会舆论指出了建寺中的宗教侵略与“籍民”利用永租权侵占国土两大问题。厦门市政府、福建省政府发现达观园永租权以及园内坟地产权存在瑕疵,外交部也以日僧传教无论是否在通商口岸皆向所不准,要求严厉拒绝,但是在日本外交干预下,中方放弃原有立场,转而同意设寺、可向在华日人传教。由于达观园内坟地产权纠纷以及土地契据未能通过核验等因素,直到1938年5月厦门沦陷,日僧并未获得达观园的永租权,也未能如愿在此建成东本愿寺。东本愿寺建寺交涉,牵涉政治与外交、宗教与“籍民”以及社会舆论等多重复杂面相,是长期以来日本对厦门侵略以及渗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厦门 神田惠云 东本愿寺 达观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