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豫籍迁台作家的文学渊源与中原文化书写
1
作者 司方维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12-14,28,共4页
活跃在台湾文坛的豫籍迁台作家,不管是在大陆已经开始或到台湾后才开始文学创作,在大陆时即已接受了最初的文学启蒙。而且富有地方特色的故乡生活与所接受的中原文化熏陶,也以北方意象与文学精神两种形式刻印在他们的文学创作中。
关键词 豫籍迁台作家 文学渊源 中原文化
下载PDF
不打旗帜的女性主义书写——大陆迁台女作家的家庭性别小说考察 被引量:1
2
作者 樊洛平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8,共8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台湾文坛上,大陆迁台女作家的家庭性别小说,往往以不打旗帜的女性主义姿态,在家庭场域中尖锐地碰撞着诸多性别议题。它以人们司空见惯的夫妻相处模式,来透视女性主体身份重建和父系文化秩序的冲突;从女人"在家&q...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台湾文坛上,大陆迁台女作家的家庭性别小说,往往以不打旗帜的女性主义姿态,在家庭场域中尖锐地碰撞着诸多性别议题。它以人们司空见惯的夫妻相处模式,来透视女性主体身份重建和父系文化秩序的冲突;从女人"在家"与"突围"的不同抗争方式,呈现出特定时代女性觉醒的幅度。大陆迁台女作家对男权中心社会的批判,以及对台湾女性意识的提升,让它当之无愧地承担了女性启蒙的文学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迁台作家 家庭性别议题 女性主义书写
下载PDF
台湾新故乡——五六十年代台湾迁台女作家的在地化书写
3
作者 王勋鸿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3-137,共5页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台湾,在国民党"反攻复国回故乡"的官方主流论述的聒噪中,台湾文学出现了制式的"反共文学"和"怀乡文学"高潮。然而处于其中的迁台女作家却不同于男性的"政治怀乡",她们有别...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台湾,在国民党"反攻复国回故乡"的官方主流论述的聒噪中,台湾文学出现了制式的"反共文学"和"怀乡文学"高潮。然而处于其中的迁台女作家却不同于男性的"政治怀乡",她们有别于同时期男性作家的时间叙述,特有的空间意识,使她们最早开始建构自己的第二故乡。文章分析该时期迁台女作家的散文和小说的在地化书写,分析女作家们如何藉由台湾人事物的叙述体现的"家台湾"意识和"台湾新故乡"的身份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文学 迁台作家 家台湾 在地化
下载PDF
台湾女性学者的台湾女性文学史建构——以迁台女作家为考察中心 被引量:1
4
作者 程彩霞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4-75,共12页
迁台女作家的入史问题是重写台湾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岸各版台湾文学史对迁台女作家的评价大都是在意识形态对抗的大框架下进行的,存在不客观性。台湾女性学者致力于台湾女性文学史的建构,以纠正现有的台湾文学史对女性文学特别是... 迁台女作家的入史问题是重写台湾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岸各版台湾文学史对迁台女作家的评价大都是在意识形态对抗的大框架下进行的,存在不客观性。台湾女性学者致力于台湾女性文学史的建构,以纠正现有的台湾文学史对女性文学特别是对迁台女作家的偏见。应凤凰和张瑞芬属于“史料派”,分别致力于20世纪五十年代台湾女性文学史料考索和台湾当代女性散文的耕耘,邱贵芬和范铭如属于“理论派”,分别在台湾女性文学史的探索和空间理论的应用上卓有建树。她们共同将台湾女性文学史的建构推向一个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女性文学史 迁台作家 应凤凰 张瑞芬 邱贵芬 范铭如
下载PDF
旅京台湾作家与迁台“老北京”的北京想象——兼论台湾70年代“北京热”
5
作者 王璇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3-42,共10页
旅京台湾作家和迁台"老北京"是台湾70年代书写北京的文学潮流中的两股文学力量。他们虽共同推动了这一文学潮流的出现,但由于不同的地域身份,其创作动能与指向是不完全一致的。旅京台湾作家对北京形象的塑造带有"异乡&qu... 旅京台湾作家和迁台"老北京"是台湾70年代书写北京的文学潮流中的两股文学力量。他们虽共同推动了这一文学潮流的出现,但由于不同的地域身份,其创作动能与指向是不完全一致的。旅京台湾作家对北京形象的塑造带有"异乡"感,移植北京经验成为他们的创作动能;"老北京"则更倾向于感怀旧的时代,展现出更深的历史脉络。北京形象塑造的背后,反映了70年代台湾的社会风貌和作家的身份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京台湾作家 迁台作家 北京形象 乡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