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8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槐迁地保护移植关键技术及复壮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何军 刘宝强 +5 位作者 聂亚芳 汤毅 程国兵 赵海明 李振星 高发明 《浙江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72-79,共8页
古树保护性移植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其移植技术含量高,操作难度大,各工作环节都要严格遵循正确的操作技术流程。总结了2022年12月中旬至2023年1月中旬对北京市东城区两株古槐Sophora japonica移植前的现场调研、人员和材料准备... 古树保护性移植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其移植技术含量高,操作难度大,各工作环节都要严格遵循正确的操作技术流程。总结了2022年12月中旬至2023年1月中旬对北京市东城区两株古槐Sophora japonica移植前的现场调研、人员和材料准备、树木雷达波探根、应力波枝干空洞检测、新型井字形工字钢托架吊运以及移植后复壮等关键技术要点,保证了古槐移植的成活及施工安全。结果表明,移植前的充分准备、先进诊断技术及可操作性强的施工工艺,是保证古槐移植成功的关键,为古树依法迁地保护提供重要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槐 迁地保护 移植 复壮
下载PDF
植物园迁地保护环境下纹瓣兰的繁殖生物学研究
2
作者 施嘉雯 钱永辉 +1 位作者 罗艳 李青青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7-408,共12页
深入了解濒危物种的繁殖特性,能为物种制定有效保护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于2022和2023年对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迁地保存的纹瓣兰(Cymbidium aloifolium)的繁殖生物学特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主要包括开花物候、繁育系统、花部形态... 深入了解濒危物种的繁殖特性,能为物种制定有效保护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于2022和2023年对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迁地保存的纹瓣兰(Cymbidium aloifolium)的繁殖生物学特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主要包括开花物候、繁育系统、花部形态特征、昆虫传粉特征以及花的挥发性成分等。结果表明,纹瓣兰的盛花期在4月中旬,单花花期7 d;群体花期约为36d。花粉活力在开花第1天时最高,约为47.15%,之后呈下降趋势。柱头在整个单花期一直具可授性,开花第2天可授性最强。人工授粉实验表明纹瓣兰自交亲和,不存在无融合生殖和自动自花授粉,繁育系统属于兼性异交繁育并依赖传粉者,自然结实率较低为6.9%。唇瓣的先端和基部的表皮细胞分别为锥形和指状突起,基部的指状突起细胞外附着有油脂颗粒,可能是传粉者的报酬。药帽黄色,其表皮细胞为锥形细胞,能够反射光线,可能起到吸引昆虫的作用,中华蜜蜂(Apis cerana)是纹瓣兰唯一的有效传粉昆虫。纹瓣兰的挥发性气味中(E)-乙酸-2-癸烯-1-醇酯含量最高。因此,纹瓣兰的花部结构与传粉昆虫具有显著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地保护 纹瓣兰 花部特征 繁育系统 传粉特征 中华蜜蜂
下载PDF
长江江豚迁地保护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3
作者 王康伟 周开亚 +2 位作者 陈敏敏 糜励 于道平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98,共8页
迁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把小型鲸类从长江干流迁入故道,是中国在世界上首创的保护措施.本文回顾了30年来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的迁地保护历史,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对半自然水域中的水文环境、... 迁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把小型鲸类从长江干流迁入故道,是中国在世界上首创的保护措施.本文回顾了30年来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的迁地保护历史,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对半自然水域中的水文环境、食物资源和日常管理的共性问题进行讨论与分析.这些建议旨在引起管理部门的重视,加强科学研究,确保迁地保护更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江豚 迁地保护 水动力 渔业资源 半自然水域
下载PDF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海南假韶子种子发芽特性及迁地保护的生长研究
4
作者 洪文君 刘俊 +1 位作者 王炳宇 曾德华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4年第1期51-56,共6页
为了解海南假韶子Paranephelium hainanense的适生区域,培育种子苗,并把野外自然种群更新小苗迁至三亚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建立保护地块,观测种子苗和野外更新苗生长及进行物候监测。结果表明,(1)质量浓度为200 mg·L^(-1)植物生长调... 为了解海南假韶子Paranephelium hainanense的适生区域,培育种子苗,并把野外自然种群更新小苗迁至三亚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建立保护地块,观测种子苗和野外更新苗生长及进行物候监测。结果表明,(1)质量浓度为200 mg·L^(-1)植物生长调节剂双吉尔GGR提高海南假韶子种子发芽率和成苗率,分别为43.3%和92.31%。(2)6 a生的生长监测结果显示,迁地保护的两种类型苗木成活率均在95%以上,野外林下更新幼苗和种子苗的苗高和地径净生长量均随着苗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前者的平均苗高年生长量为54.81 cm,平均地径年生长量为5.89 mm;后者的平均苗高年生长量为48.75 cm,平均地径年生长量为3.72 mm。在第3年—第6年期间,海南假韶子保持着较高的高增长、冠幅增长和地径增长。(3)通过物候观察,海南假韶子2个自然种群幼苗已经在迁地保护区开花结果,始花年龄为5年,花期2月底—4月,果期5—7月,其花期和果期均比野外植株早一些。基于研究结果表明,海南假韶子的迁地保护取得一定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小种群 海南假韶子 迁地保护 种子发芽特性 生长量
下载PDF
黄杉在秦岭北麓的迁地保育技术
5
作者 魏宁 李亚利 +4 位作者 杨柯 康晓育 陈迪 高龙 朱琳 《陕西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130-131,142,共3页
黄杉(Pseudotsuga sinensis)是松科(Pinaceae)黄杉属(Pseudotsuga)常绿乔木,野生资源数量急剧下降,被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为给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该珍贵树种利用和保护提供参考,我们在国家秦岭植物园进行了陕西省黄杉资源调... 黄杉(Pseudotsuga sinensis)是松科(Pinaceae)黄杉属(Pseudotsuga)常绿乔木,野生资源数量急剧下降,被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为给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该珍贵树种利用和保护提供参考,我们在国家秦岭植物园进行了陕西省黄杉资源调查和种子育苗技术研究与总结。结果为,镇坪县是黄杉在陕西省的唯一分布点,与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栎类等形成混交林,面积约3.3 hm^(2),植株生长健壮,林下幼苗较多,鲜见幼树;种子虫害较重,空瘪率18.1%,种子千粒重51.80 g。在秦岭北麓国家秦岭植物园种子繁殖技术包括采种及处理贮藏,苗圃地基质准备、播种、苗期管理以及栽植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 黄杉 资源现状 迁地保育
下载PDF
东北红豆杉在北方沿海地区迁地保护研究
6
作者 刘邦伟 曹蓉芬 +3 位作者 汪彦宏 吕少杰 邵凌松 孙中元 《温带林业研究》 2024年第2期25-29,44,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东北红豆杉在北方沿海地区的迁地适应生长规律,为迁地保护提供支撑。【方法】本研究在烟台沿海防护林体系下设置四种不同立地条件,进行东北红豆杉迁地保护造林试验,分析基本物候规律、保存率、形态指标等。【结果...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东北红豆杉在北方沿海地区的迁地适应生长规律,为迁地保护提供支撑。【方法】本研究在烟台沿海防护林体系下设置四种不同立地条件,进行东北红豆杉迁地保护造林试验,分析基本物候规律、保存率、形态指标等。【结果】7年生红豆杉即可开花、结实,平均造林成活率均大于80%,以平原海防林过渡区最高,大于94%。综合苗木质量来看,牟平区酒馆村和莱山区冶头村表现最好,昆嵛山次之,沿海基干林最差。红豆杉在不同立地条件下高生长规律差异明显,其中丘陵区表现最好,连年增长量大于10 cm,沿海基干林带表现最差,出现了负增长。【结论】7年生东北红豆杉可在烟台沿海防护林体系完成整个植物生活史,迁地保护成功。不同立地条件下适应能力有显著差异,东北红豆杉在平原海防林过渡区、丘陵区的迁地效果较好。红豆杉苗木质量与造林地立地条件存在不同程度的关联性,苗木质量与土壤理化性质正相关。红豆杉耐旱不耐涝,海岸带风蚀作用严重影响红豆杉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红豆杉 北方沿海地区 造林 迁地保护
下载PDF
极小种群植物长序榆的迁地保育技术
7
作者 陈迪 李亚利 +3 位作者 杨柯 高龙 魏宁 康晓育 《陕西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132-134,共3页
长序榆为榆科榆属落的叶乔木,属于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亦为国家120种极小种群保护植物之一。该物种为中国特有,天然下种的存活率较低,全国成年树不到100株。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本研究针对陕西省镇坪县... 长序榆为榆科榆属落的叶乔木,属于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亦为国家120种极小种群保护植物之一。该物种为中国特有,天然下种的存活率较低,全国成年树不到100株。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本研究针对陕西省镇坪县仅存的8株野生濒危树种长序榆进行了调查研究,开展了采种和繁育工作,探讨了长序榆的濒危机理及迁地保育技术,为该资源的下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序榆 迁地保育 极小种群 濒危机理
下载PDF
迁地麋鹿对野鸭湖植被的保护性生物控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俊芳 钟震宇 +7 位作者 郭子良 胡巧立 段建彬 程志斌 陈颀 郭青云 白加德 孟庆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7715-7730,共16页
利用食草动物来管理自然保护地的植被平衡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一方面可提升动物的生态价值,另一方面通过控制取食规模,改变植被的生物多样性,达到对自然保护地生态平衡管理的目的。基于此于2021年6月5日引入4头麋鹿(2雄2雌),对野鸭湖自... 利用食草动物来管理自然保护地的植被平衡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一方面可提升动物的生态价值,另一方面通过控制取食规模,改变植被的生物多样性,达到对自然保护地生态平衡管理的目的。基于此于2021年6月5日引入4头麋鹿(2雄2雌),对野鸭湖自然保护区的"芦苇优势群落"采取保护性的生物控制研究,从项目的实施来看:1)单纯收割不能控制芦苇的生长扩张;对芦苇区系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有限,未改变芦苇区系结构;2)麋鹿引入该区域后,通过取食、游泳、躺卧和踩踏等活动有效控制了芦苇和香蒲的过度扩张;1年后芦苇和香蒲面积下降了21.96%,为三棱水葱、水蓼等提供了生长空间,逐渐形成了仍以芦苇和香蒲为主且更多样的湿地环境;3)增加滩涂和开阔水面等景观,使多样性指数进一步提升,未改变周边区系湿地生态结构;4)麋鹿迁入可降低野鸭湖"脆弱物种"芦苇区系的丰富度,由引入前的(r=3.67)下降到引入后的(r=1.97);麋鹿迁入提升了野鸭湖植被区系物种多样性,芦苇区系的多样性指数由引进前的(r=0.90)上升到引进后的(r=2.11);麋鹿引入的第一年结果显示,整个引入区域的植被多样性指数由r=0.51上升到r=0.91。麋鹿迁入造成野鸭湖芦苇区系植被均匀度显著下降,由引入前的(r=0.68)下降到引入后的(r=0.36)。麋鹿迁入造成野鸭湖芦苇区系优势度下降:由引入前的(r=0.22)下降到引入后的(r=0.07)。麋鹿迁入造成野鸭湖地上植物生物量下降:单位面积的地上生物量由引入前的(2334.78±841.36)g/m^(2)下降到引入后的(732.16±245.10)g/m^(2);单位面积的地上可摄入干物质量由引入前的(201.87±73.11)g/m^(2)下降到引入后的(57.65±18.62)g/m^(2)。引入前共记录到野生植物64种27科56属,引入后该区域共记录到野生植物76种29科64属,相比引入前植物种类数量略微上升。引入区植物区系分化强度有所变化,未表现出差异。引入前植物多样性保护价值指数为8.25;引入后为9.06,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放牧 保护性生物控制 应用生态学 麋鹿迁地保护 野鸭湖湿地
下载PDF
华南国家植物园植物引种及迁地保育
9
作者 谢丹 张奕奇 +2 位作者 任海 宁祖林 廖景平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92-1403,共12页
基于华南国家植物园的植物引种和存活记录,该文分析了其植物引种、存活以及专类园物种保育情况。结果表明:(1)自1956年以来,共引种维管植物19154种、99亚种、136变种(80597号),隶属于325科、3952属,现存活11581种、52亚种、80变种(24352... 基于华南国家植物园的植物引种和存活记录,该文分析了其植物引种、存活以及专类园物种保育情况。结果表明:(1)自1956年以来,共引种维管植物19154种、99亚种、136变种(80597号),隶属于325科、3952属,现存活11581种、52亚种、80变种(24352号),隶属于290科、2777属;引种记录涉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65种(现存活421种),覆盖了华南地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物种的94.7%(36/38,存活29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物种的76.4%(269/352,存活229种)以及受威胁植物物种的54.3%(547/1008,存活414种)。(2)从引种地域来看,引自广东的植物最多(7193号、2523种),其次为海南(3658号、1593种)、广西(4744号、1559种)等周边省(区),另通过与全球61个国家的引种交换,获取了一些同纬度区域的珍贵植物资源。(3)木兰园等17个以植物类群为单位进行迁地保育的专类园区在引种数量及存活率方面整体处于较高的水平。(4)物种存活数量和引种频次相关性极显著(r=0.85***)。(5)华南地区自然分布物种的引种存活率高于其他地区。未来,华南国家植物园在植物迁地保护工作中应注意:(1)在调查、编目、评估和研究的基础上,强化热带亚热带地区珍稀濒危植物、本土植物和经济植物的引种收集,进一步提高迁地保护的数量和质量;(2)建立华南地区植物迁地保护网络体系,有效保护区域内的植物多样性;(3)进一步完善迁地保育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以提升迁地保护效率;(4)加强国际科研合作和物种交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园 迁地保护 维管植物 植物引种 存活
下载PDF
广西崇左叉叶苏铁野生和迁地保护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比较分析
10
作者 邓丽丽 唐健民 +3 位作者 邹蓉 杨一山 陈泰国 韦霄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01-1109,共9页
叉叶苏铁[Cycas bifida(Dyer)K.D.Hill]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了解广西崇左叉叶苏铁野生种群和迁地保护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可为其种质资源的保护及管理提供指导。本研究利用筛选得到的6对稳定且多态性良好的Simple Seque... 叉叶苏铁[Cycas bifida(Dyer)K.D.Hill]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了解广西崇左叉叶苏铁野生种群和迁地保护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可为其种质资源的保护及管理提供指导。本研究利用筛选得到的6对稳定且多态性良好的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引物,对位于崇左的4个叉叶苏铁野生种群和迁至桂林的1个叉叶苏铁迁地保护种群共109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个野生种群的观测等位基因数平均值为2.875,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值为1.796,Shannon信息指数平均值为0.637,观测杂合度平均值为0.363,期望杂合度平均值为0.373,说明广西崇左叉叶苏铁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迁地保护种群的观测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Shannon信息指数、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分别为3.000、1.865、0.686、0.323和0.391,说明迁地保护能提高叉叶苏铁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中群体间遗传呈中度分化(0.134),种群间遗传变异占25%,种群内遗传变异占75%,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种群内。非加权组平均法(Unweighted Pair Group Method with Arithmetic means,UPGMA)、主坐标分析(Principal Co ordinates Analysis,PCoA)和Structure分析表明109份样品可分为2类,迁地保护种群ZWS和野外种群PR为一类,其余3个种群为一类。野生种群中MALL的群体遗传多样性最高(Shannon信息指数为0.711,期望杂合度为0.394),应将该种群作为重点保护单元进行保护。迁地保护种群ZWS的Shannon信息指数和期望杂合度均高于野生种群平均值,但Shannon信息指数略低于野生种群MALL,期望杂合度略低于野生种群MALL和YCLL。建议继续加强野生种群MALL和YCLL种群资源的引种工作,以便更有效地保护叉叶苏铁的遗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叉叶苏铁 野生种群 迁地保护种群 SSR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下载PDF
迁地栽培坡垒的种群结构与幼苗更新研究
11
作者 肖云学 殷霖昊 +1 位作者 郁文彬 唐建维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04-612,共9页
本研究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植物园设置的500 m^(2)样地中对迁地栽培植物坡垒(Hopea hainanensis Merr.&Chun)种群进行调查,采用径级结构代替龄级结构分析坡垒种群的结构特征,同时编制了静态生命表,分析种群的存活率、死亡率及消失... 本研究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植物园设置的500 m^(2)样地中对迁地栽培植物坡垒(Hopea hainanensis Merr.&Chun)种群进行调查,采用径级结构代替龄级结构分析坡垒种群的结构特征,同时编制了静态生命表,分析种群的存活率、死亡率及消失率。结果显示,迁地栽培的坡垒种群更新的苗木尚无大径级的个体;但栽培的坡垒大部分个体能开花结果及自然更新,且幼苗数量较多,幼苗密度为19550株/hm^(2),,占种群个体数的86.00%。静态生命表分析结果表明,坡垒种群Ⅱ龄级的个体死亡率最低,Ⅲ龄级的个体死亡率最高,种群存活曲线趋向于Deevey-Ⅲ型;死亡率和消失率变化趋势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坡垒迁地保护取得了初步成功。此外,迁地栽培中应加强对幼苗、幼树的管理,有助于提高其成活率,更多的进入下一龄级的生长和种群的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垒 迁地栽培 种群结构 幼苗更新 静态生命表 存活曲线
下载PDF
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下植物志类图书的编辑实践与探索——以《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志》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袁理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第20期213-216,共4页
“植物园迁地栽培植物志编撰”专项研究深度调研了我国200多个植物园的迁地栽培活体植物数据,基于“活”的数据科学、系统地阐明我国“迁地栽培植物”的现状,补充或修正了部分原始和植物志原基于标本观察的部分特征,并编纂出版了《中国... “植物园迁地栽培植物志编撰”专项研究深度调研了我国200多个植物园的迁地栽培活体植物数据,基于“活”的数据科学、系统地阐明我国“迁地栽培植物”的现状,补充或修正了部分原始和植物志原基于标本观察的部分特征,并编纂出版了《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名录》系列丛书、《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大全》系列丛书、《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志》系列丛书。为提高现有植物园迁地保育的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对植物物种实施迁地保育,提供了规范依据;对有效遏制植物资源的快速消亡,真正实现我国从植物资源大国到资源保护和利用强国的转变,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章重在从编辑工作视角介绍、总结正在陆续出版的《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志》系列丛书的主要结构、特色和植物志类型图书编辑加工的特点,稿件构思到成书过程中编辑辅助和参与的重要性,以及在当前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下如何基于“迁地栽培”“迁地保育”这样的细分视角普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大课题。以期在当前我国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大环境下,为编辑拓展事关植物志类图书新的科普视角、选题方向和合适的工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地栽培 植物志 植物园 科普 生物多样性保护
下载PDF
5种贵州道地药材资源收集与迁地保护初步研究
13
作者 郑治洪 杨丽丽 +2 位作者 杨琳 刘海 吴明开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3年第1期58-61,共4页
调查收集贵州天麻、半夏、黄精、淫羊藿、白及等中药材野生资源,并对其进行迁地保护,建立种质资源圃。采取访谈、线路调查等方法,分别对这5种中药材野生资源开展调查收集,迁地分区种植。以期在迁地保护的同时,对各自药材野生资源的种质... 调查收集贵州天麻、半夏、黄精、淫羊藿、白及等中药材野生资源,并对其进行迁地保护,建立种质资源圃。采取访谈、线路调查等方法,分别对这5种中药材野生资源开展调查收集,迁地分区种植。以期在迁地保护的同时,对各自药材野生资源的种质特性、生长发育特征、保护措施进行研究,筛选出优良种质,使其得到更好地保护与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资源 调查收集 迁地保护
下载PDF
迁地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夏蜡梅的保护研究
14
作者 张凯强 王浥尘 +3 位作者 陆婷 胡梦霄 陈焕 陈川 《陕西农业科学》 2023年第4期71-74,共4页
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夏蜡梅(Calycanthus chinensis)为材料,对杭州植物园的夏蜡梅进行了迁地保护研究,通过设置200 mg/L赤霉素溶液(A)、400 mg/L赤霉素溶液(B)和清水对照(CK)3种不同的处理,对夏蜡梅种子大小、种子萌发和植株生... 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夏蜡梅(Calycanthus chinensis)为材料,对杭州植物园的夏蜡梅进行了迁地保护研究,通过设置200 mg/L赤霉素溶液(A)、400 mg/L赤霉素溶液(B)和清水对照(CK)3种不同的处理,对夏蜡梅种子大小、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量等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夏蜡梅这一濒危植物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①夏蜡梅种子长(14.353±0.327)mm,宽(7.105±0.159)mm,厚(6.180±0.063)mm;长宽比为2.021±0.063,种子千粒重(270.313±1.160)g;②不同处理对夏蜡梅种子萌发率的影响极显著(p<0.01),200 mg/L赤霉素处理的种子萌发率最高,为84.44±3.44%;③一年生夏蜡梅幼苗的苗高32.62±0.30 cm,地径1.15±0.03 cm;④对不同树龄夏蜡梅幼苗的生长量持续观测,夏蜡梅苗高和地径年生长量均有1个明显的高峰期,均为第4年,峰值分别达32.58 cm和0.28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蜡梅 迁地保护 种子萌发率 苗高 地径
下载PDF
南方红豆杉迁地保护小种群动态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贺善安 李新华 +3 位作者 彭峰 盛宁 於虹 顾姻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35-39,共5页
南京中山植物园于20世纪50年代引种栽培了11株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Pilg.)Rehd. var. mairei(Lemée et Lévl.)Cheng et L.K.Fu〕。45年后,在邻近的天然林中出现了含有400余个个体的自然种群。根据这一事实作者认为,... 南京中山植物园于20世纪50年代引种栽培了11株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Pilg.)Rehd. var. mairei(Lemée et Lévl.)Cheng et L.K.Fu〕。45年后,在邻近的天然林中出现了含有400余个个体的自然种群。根据这一事实作者认为,如果整体生态条件具备,也就是在生物多样性和生境多样性都很丰富的自然生境中,迁地保护的小种群可以发展成较大种群,这将使迁地保护的作用与功能得到重大发展。从保护生物学原理出发,应认真关注迁地保护的生境条件。因此,迁地保护区的设计应予以改进,还应构建人工栽培园地与自然(野生)生境混合的区域,以创造自然种群发生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园 迁地保护 迁地保护区设计 活植物收集 最小种群
下载PDF
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与园林应用——以南宁植物园为例
16
作者 欧阳子龙 张磊 +5 位作者 苏大宏 蒙奕奕 唐健民 贾湘璐 余惠英 龚理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412-425,共14页
为加强南宁植物园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及应用工作,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搜集,对南宁植物园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类、组成和多样性进行分析与评估,并对园林应用的可能性进行探索。结果表明,(1)南宁植物园共有珍稀濒危维管植物37科66属234种,... 为加强南宁植物园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及应用工作,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搜集,对南宁植物园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类、组成和多样性进行分析与评估,并对园林应用的可能性进行探索。结果表明,(1)南宁植物园共有珍稀濒危维管植物37科66属234种,均属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其中属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有5科17属134种;属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有33科62属210种;属于极小种群的有10科13属32种;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保护植物的有1种。(2)园林应用上可分为生长型(常绿乔木、落叶乔木、常绿灌木、多年生草本)、观赏型(观花、观叶、观形、观果、观茎和芳香植物)和生态型(喜阳、中性、耐阴)3种。(3)兰科(Orchidaceae)、苏铁科(Cycadaceae)和山茶科(Theaceae)种数最高,分别为126种、22种和12种。(4)南宁植物园中珍稀濒危植物花期集中在4-8月,果期集中在9-11月,能较好地应用于景观。总体而言,南宁植物园迁地保护植物偏向于裸子植物和受威胁植物种类。目前突出的问题是珍稀濒危植物数量仍较少,对区域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质资源的搜集尚不全面,种类多样性仍有待提高。园中适应性较好和普通的种类达95.30%,在园林应用方面可进一步结合优势作出更为精细的管理。本研究为南宁植物园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后期回归与园林应用提供了科学基础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植物 迁地保护 园林应用 南宁植物园
下载PDF
古建筑迁地保护与文化资源开发——周园项目调研与反思
17
作者 宋文君 《文化产业》 2023年第10期139-141,共3页
异地迁建是古建筑保护的一种新的探索模式,是一种对古建筑的“抢救性”保护。当迁建完成后,异地而来的建筑与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融合,以及后续作为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与开发都需要慎重处理、合理规划。在南京市溧水区白马镇“... 异地迁建是古建筑保护的一种新的探索模式,是一种对古建筑的“抢救性”保护。当迁建完成后,异地而来的建筑与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融合,以及后续作为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与开发都需要慎重处理、合理规划。在南京市溧水区白马镇“周园”内,有大批由异地迁入的徽派建筑,现围绕周园项目,探讨古建筑异地迁建的后续保护与相关文化资源开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保护 徽派建筑 项目调研 文化资源开发 自然环境 迁地保护 溧水区
下载PDF
迁地保护江豚首次放归长江
18
《渔业致富指南》 2023年第5期6-7,共2页
4月25日,4头长江江豚在湖北放归长江。这是长江江豚实施迁地保护30多年以来,首次野化放归长江。“再见!‘放放’和‘闺闺’。”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负责人向两头长江江豚作别。当日上午,它们被放归位于石首的长江蛟子... 4月25日,4头长江江豚在湖北放归长江。这是长江江豚实施迁地保护30多年以来,首次野化放归长江。“再见!‘放放’和‘闺闺’。”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负责人向两头长江江豚作别。当日上午,它们被放归位于石首的长江蛟子河口汊江。江豚游向江中,不一会儿,又双双探出头,向守望在岸边的人们抛出“微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归 迁地保护 长江江豚 野化 白鱀豚 天鹅洲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超半数濒危野生植物将得到迁地保护
19
作者 马爱平 《中国科技财富》 2023年第10期50-51,共2页
近日,国家林草局、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中国科学院联合印发的《国家植物园体系布局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指出,到2025年将设立5个左右国家植物园,使70%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5%以上我国珍稀濒... 近日,国家林草局、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中国科学院联合印发的《国家植物园体系布局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指出,到2025年将设立5个左右国家植物园,使70%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5%以上我国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得到迁地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地保护 珍稀濒危野生植物 国家发展改革委 中国科学院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自然资源部 住房城乡建设 布局方案
下载PDF
四川冶勒红豆杉迁地保护调查与设计研究
20
作者 严贤春 周材权 胥晓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22-525,529,共5页
四川冶勒自然保护区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因建立水电站,水库淹没区的红豆杉需进行迁地保护。为此,对水库淹没区的红豆杉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红豆杉迁移地和原生地的生活及生态环境进行了比较研究,由此做出了红豆杉迁地保护分... 四川冶勒自然保护区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因建立水电站,水库淹没区的红豆杉需进行迁地保护。为此,对水库淹没区的红豆杉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红豆杉迁移地和原生地的生活及生态环境进行了比较研究,由此做出了红豆杉迁地保护分析论证和风险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杉 迁地保护 资源调查 迁地比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