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3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迁想妙得理念在IP形象设计中的应用
1
作者 赵文轩 《上海包装》 2024年第3期70-72,共3页
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传统文化IP形象设计和应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迁想妙得”是东晋时期顾恺之提出的创作思想,强调艺术家要将自身的思想情感融入作品之中,实现理性认识与感性表达的和谐统一的创作方式,该思想对现代艺术... 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传统文化IP形象设计和应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迁想妙得”是东晋时期顾恺之提出的创作思想,强调艺术家要将自身的思想情感融入作品之中,实现理性认识与感性表达的和谐统一的创作方式,该思想对现代艺术创作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与应用价值。详细分析了迁想妙得理念和知识产权(IP)形象的定义及特点,归纳总结了迁想妙得理念在指导IP形象创作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相关设计师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想妙得理念 IP形象设计 传统艺术理念
下载PDF
顾恺之“迁想妙得”与“传神写照”思想渊源再检讨
2
作者 刘宁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40-42,共3页
作为艺术观念,“迁想妙得”与“传神写照”虽一般被认为是由东晋顾恺之提出的,但就其思想与实践源头而言,可上溯至先秦时期的“精气”思想与绘画艺术实践。这股思潮只是经两汉儒学的强压后稍有沉匿。经魏晋社会与思潮的变革后,中国艺术... 作为艺术观念,“迁想妙得”与“传神写照”虽一般被认为是由东晋顾恺之提出的,但就其思想与实践源头而言,可上溯至先秦时期的“精气”思想与绘画艺术实践。这股思潮只是经两汉儒学的强压后稍有沉匿。经魏晋社会与思潮的变革后,中国艺术实现自觉,这股思潮又重新被发掘与放大,在人物品藻行为的加持与推动下,最终升华为成熟的艺术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想妙得 传神写照 先秦“精气”思 魏晋艺术自觉
下载PDF
“迁想妙得”与标志设计中的创意思维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军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1-184,共4页
本文阐明了创意思维在标志设计过程中的核心地位,指出标志图形设计不是对客观物象的模仿和再现,而是设计师根据设计要求,经过充分的调研并结合自身的思想感情、艺术审美和情趣等主观意识,运用创意思维对作品的形式与理念的创新。在此基... 本文阐明了创意思维在标志设计过程中的核心地位,指出标志图形设计不是对客观物象的模仿和再现,而是设计师根据设计要求,经过充分的调研并结合自身的思想感情、艺术审美和情趣等主观意识,运用创意思维对作品的形式与理念的创新。在此基础上,结合顾恺之"迁想妙得"说,从"形"之"迁想","意"之"妙得"两个方面分析了标志设计的创意思维过程。提出研究中国古代绘画思想对当代标志的创作构思及创建本土图形设计思维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与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设计 标志设计 思维 迁想妙得 文化创意
下载PDF
析“骨法用笔”“传移模写”“迁想妙得”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斌 《艺术探索》 2006年第4期44-44,48,共2页
本文将谢赫六法论中的“骨法用笔,传移模写”抽取出来与顾恺之的美学观点“迁想妙得”进行分析,讨论了三种观点的相互转换、相互影响的关系,试图以此来启示当代中国画的创作与发展。
关键词 骨法用笔 传移模写 迁想妙得 中国画 笔韵 形体
下载PDF
“思与境偕”和“迁想妙得”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蓓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5-88,共4页
“思与境偕”是唐代诗人司空图提出的中国诗论的一个命题,“迁想妙得”是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出的中国画论中的命题。这两个命题分别探讨了在中国诗画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中艺术想象的特点,体现了诗歌和绘画在想象技巧上的不同,以及在艺术... “思与境偕”是唐代诗人司空图提出的中国诗论的一个命题,“迁想妙得”是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出的中国画论中的命题。这两个命题分别探讨了在中国诗画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中艺术想象的特点,体现了诗歌和绘画在想象技巧上的不同,以及在艺术理想上的共通。“思与境偕”要求诗歌创作中的想象收得更紧一些,而“迁想妙得”要求绘画中的想象放得更开一些。这表明了想象不是无法控制的心理活动,而是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和操控的心理能力。“思与境偕”的目的是营造“意境”;“迁想妙得”追求的是“传神写照”。在强调意与境、形与神的融合方面,二者产生了共鸣。诗、画艺术采用了不同的想象方式,最终却是殊途同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与境偕 迁想妙得 艺术
下载PDF
迁想妙得 质材兼备--拼贴画探微 被引量:1
6
作者 郑蔚珊 《美术大观》 2010年第11期64-65,共2页
拼贴画作为一种装饰艺术,古已有之。中国最早的拼贴形式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漆器、漆画,当时为盛行用蛋壳、贝壳、金银镶嵌于漆器、漆画之中的加工工艺.
关键词 拼贴画 迁想妙得 质材 装饰艺术 战国时期 加工工艺 漆器 漆画
下载PDF
连林人不觉 独树众乃奇——谈意笔人物画写生与创作中的“迁想妙得”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德宾 《美术大观》 2009年第8期25-25,共1页
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在《魏晋胜流画赞》中提出了“迁想妙得”的创作思想,这一理论言简意赅地点明了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应持有的对自然的态度、作品制作的历程以及中国画创作的基本思想,这对当时及后来的中国画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在《魏晋胜流画赞》中提出了“迁想妙得”的创作思想,这一理论言简意赅地点明了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应持有的对自然的态度、作品制作的历程以及中国画创作的基本思想,这对当时及后来的中国画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当代的意笔人物画写生与创作中,画家能否充分进入“迁想”的作画状态对于能否产生优秀的作品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笔人物画 创作思 迁想妙得 写生 《魏晋胜流画赞》 中国画创作 著名画家 创作过程
下载PDF
浅析顾恺之的"迁想妙得"说 被引量:2
8
作者 魏锦蓉 《张家口师专学报》 2004年第2期10-12,共3页
通过对"迁想妙得"说的剖析,阐述了画家主观意识联想在表现客观对象过程中的作用,"进入角色"创获心灵深处的感悟,从而使艺术形象达到"传神"的效果,体现出绘画的创作构思和审美活动。
关键词 迁想妙得 顾恺之 绘画 画家 艺术形象 阐述 传神 创作构思 心灵 审美活动
下载PDF
“以形写神”与“迁想妙得”——浅析顾恺之的绘画美学观 被引量:2
9
作者 张贝贝 《美术教育研究》 2014年第2期14-14,共1页
"以形写神""迁想妙得"是顾恺之对人物画提出的主要观点。"以形写神"是指在审美创造阶段要重视对艺术形象之形的刻画,从而更好地表现艺术形象之神。"迁想妙得"是画家把握生活的一种艺术方式,触... "以形写神""迁想妙得"是顾恺之对人物画提出的主要观点。"以形写神"是指在审美创造阶段要重视对艺术形象之形的刻画,从而更好地表现艺术形象之神。"迁想妙得"是画家把握生活的一种艺术方式,触及艺术方面主体表现和客观制约的辩证关系。人物画的发展与魏晋以来的玄学、佛学的影响是分不开的,而"以形写神"和"迁想妙得"正是玄学、佛学思潮在绘画理论中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形写神 迁想妙得 顾恺之 绘画美学观
下载PDF
精鹜八极 心游万仞——论“以形写神、迁想妙得”思想
10
作者 马勇 《美术大观》 2009年第9期240-241,共2页
一,中国古代绘画理论的演变 绘画中的“神”,或是后代所称的“气韵”、“意境”,是中国画家追求的最高境界。但一开始,中国古代画论(也许不能称之为画论,因为那些多是中国古代文献中关于绘画的只字片语的论述)中对于艺术的讨论... 一,中国古代绘画理论的演变 绘画中的“神”,或是后代所称的“气韵”、“意境”,是中国画家追求的最高境界。但一开始,中国古代画论(也许不能称之为画论,因为那些多是中国古代文献中关于绘画的只字片语的论述)中对于艺术的讨论,却是着重于“形”与“形似”的问题,而非形中所蕴涵的“意”与“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形写神 迁想妙得 中国古代画论 绘画理论 中国古代文献 中国画家 “气韵”
下载PDF
审美创造中的“迁想妙得”
11
作者 刘志刚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67-68,共2页
文章根据东晋画家顾恺之所提出的“迁想妙得”的审美观点,阐释了审美创造中“迁想妙得”的实质,即在创作中,审美主体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所见、所写、所画的对象进行联类想象,进行形象思维,并艺术而又创造性地表现出对象的特点。
关键词 审美 迁想妙得 创作
下载PDF
顾恺之“迁想妙得”价值谈
12
作者 翟志华 《吕梁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14-16,共3页
顾恺之的"迁想妙得"是中国画创造史上较早涉及思维方式的理论,是"形迁"、"意妙得"主观意识表现客观对象的创意思维过程。它折射出一种文化心理、哲理思考、审美表达,追求"传神写照"、"意... 顾恺之的"迁想妙得"是中国画创造史上较早涉及思维方式的理论,是"形迁"、"意妙得"主观意识表现客观对象的创意思维过程。它折射出一种文化心理、哲理思考、审美表达,追求"传神写照"、"意境融合",承载着自信、智力、情感等价值,塑造着人的精神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想妙得 思维方法 价值
下载PDF
迁想妙得纳万境,真力弥满自生辉——沈一老师《呐喊》整本书阅读教学观评
13
作者 许芳红 陈淮高 《中学语文》 2019年第35期72-73,共2页
有幸听得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优秀青年教师沈一老师的一节公开课,她所执教的课题为"找不同,寻悖谬,寻找一条阅读路径——《呐喊》整本书阅读"。沈老师的课堂趣味横生,真力弥满,在她的引领下,学生迁想妙得,步步追寻,慢慢揭开《... 有幸听得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优秀青年教师沈一老师的一节公开课,她所执教的课题为"找不同,寻悖谬,寻找一条阅读路径——《呐喊》整本书阅读"。沈老师的课堂趣味横生,真力弥满,在她的引领下,学生迁想妙得,步步追寻,慢慢揭开《呐喊》的神秘面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青年教师 《呐喊》 公开课 迁想妙得 整本书阅读 高级中学 趣味横生 阅读教学观
下载PDF
浅谈传统绘画美学——以顾恺之的“传神写照”与“迁想妙得”为例
14
作者 刘丹 《美术教育研究》 2018年第12期25-25,共1页
一幅画不能仅描写其外形,更要表现出物象的内在精神,这就需要心灵方面的观照,依靠自己的内心体会,把自己的想象和联想迁入到物象的内部,从而把客观对象的真实特性和内在的精神风貌表现出来。
关键词 传统 绘画美学 传神写照 迁想妙得
下载PDF
论顾恺之的“迁想妙得”画论思想在《洛神赋图》中的体现
15
作者 白莹 《美术教育研究》 2015年第7期31-31,共1页
"迁想妙得"是指经过丰富的想象、联想从而获得最终的灵感,迁移转化。物体形象内在的精神实质,不仅包含于整个形象特征当中,且常常表现在其所产生的微妙变化中,只有紧紧把握这种变化,才能"妙得"。画家知识涵养越高,... "迁想妙得"是指经过丰富的想象、联想从而获得最终的灵感,迁移转化。物体形象内在的精神实质,不仅包含于整个形象特征当中,且常常表现在其所产生的微妙变化中,只有紧紧把握这种变化,才能"妙得"。画家知识涵养越高,领悟得就越多,就越容易从"迁想"达到"妙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想妙得 领悟 变化
下载PDF
对顾恺之“迁想妙得”命题的再思考 被引量:2
16
作者 阎诚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52-55,共4页
顾恺之的“迁想妙得”命题过去只认为是指明了想象在艺术创造中的作用及想象自由的特点。本文则认为该命题概括了艺术想象的普遍规律。“迁想妙得”不仅指艺术形象要超越生活形象 ,发生形变 ;并且指要发生理变 ,即在艺术想象中由遵循生... 顾恺之的“迁想妙得”命题过去只认为是指明了想象在艺术创造中的作用及想象自由的特点。本文则认为该命题概括了艺术想象的普遍规律。“迁想妙得”不仅指艺术形象要超越生活形象 ,发生形变 ;并且指要发生理变 ,即在艺术想象中由遵循生活逻辑、理性逻辑转换成遵循艺术逻辑、情感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想妙得 理变 理性逻辑 情感逻辑
下载PDF
“迁想妙得”辨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焯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2年第3期71-75,共5页
“迁想妙得”是顾恺之绘画理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过去,俞剑华、罗卡子、温肇桐先生曾在《顾恺之研究资料》中对它作过具体的解释,很有影响。但事隔多年,随着美术史论研究的深入,渐感到这种解释的不足,笔者不揣浅陋,提出一些新的看... “迁想妙得”是顾恺之绘画理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过去,俞剑华、罗卡子、温肇桐先生曾在《顾恺之研究资料》中对它作过具体的解释,很有影响。但事隔多年,随着美术史论研究的深入,渐感到这种解释的不足,笔者不揣浅陋,提出一些新的看法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想妙得 魏晋胜流画赞 论画 客观对象 画家 张彦远 美术家 顾恺之研究资料 顾长康
下载PDF
“迁想妙得”辨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焯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82年第3期71-75,共5页
"迁想妙得"是顾恺之绘画理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过去,俞剑华,罗尗子、温肇桐先生曾在《顾恺之研究资料》中对它作过具体的解释,很有影响。但事隔多年,随着美术史论研究的深入,渐感到这种解释的不足,笔者不揣浅陋,提出一... "迁想妙得"是顾恺之绘画理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过去,俞剑华,罗尗子、温肇桐先生曾在《顾恺之研究资料》中对它作过具体的解释,很有影响。但事隔多年,随着美术史论研究的深入,渐感到这种解释的不足,笔者不揣浅陋,提出一些新的看法如下。在顾恺之生活的时代,绘画理论刚刚兴起,在他之前还没有单独论述绘画的文章,绘画理论都附属于文学或哲学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想妙得 客观对象 画家 美术家 顾恺之研究资料 顾长康
下载PDF
审美创造中的“迁想妙得” 被引量:1
19
作者 都春月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91-92,共2页
“迁想妙得”是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出的重要的美学观点,他虽是针对绘画而言,实际上生动恰切地揭示了审美创中的普遍规律。 顾恺之(约公元346~约公元407),字长康,乳名虎头,晋陵无锡人。他工画人物、肖像,兼善山水、禽兽,在造型艺术美的实... “迁想妙得”是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出的重要的美学观点,他虽是针对绘画而言,实际上生动恰切地揭示了审美创中的普遍规律。 顾恺之(约公元346~约公元407),字长康,乳名虎头,晋陵无锡人。他工画人物、肖像,兼善山水、禽兽,在造型艺术美的实际创造方面有突出的贡献,著名的《洛神赋图》和《女史箴图》就出自他的妙笔。正是因为他有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实践经验,所以他在绘画美学理论的建树方面显示了超卓的水平,传世的论画著作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三篇。这些论著含英咀华、包前孕后,为中国古代艺术美学增添了异彩,他是我国古代杰出的丹青大师和理论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想妙得 审美创造 顾恺之 审美主体 绘画艺术 艺术美学 艺术形象 绘画美 美学观点 《包法利夫人》
下载PDF
传神写照 迁想妙得——浅析长沙市博物馆藏唐长沙窑人物题材画 被引量:1
20
作者 卢浩 《南方文物》 2012年第2期216-217,共2页
长沙窑是中国陶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外销型窑口,她位于今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铜官镇石渚湖一带,其创烧于"安史之乱"后,鼎盛于中晚唐,并一直延续到五代。她的出现打破了当时"南青北白"的单一色调格局,成就了青、白... 长沙窑是中国陶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外销型窑口,她位于今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铜官镇石渚湖一带,其创烧于"安史之乱"后,鼎盛于中晚唐,并一直延续到五代。她的出现打破了当时"南青北白"的单一色调格局,成就了青、白彩三足鼎立的中国陶瓷版图。同时她又是丝绸之路上最早开放的陶瓷口岸之一,使得"石潴"成为行销亚太以及中北非的国际品牌,将大唐绚烂的文化远播海外。她的器型繁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神写照 迁想妙得 长沙市 馆藏 人物 陶瓷史 中国 丝绸之路 国际品牌 安史之乱 中晚唐 湖南省 销型 文化 色调 口岸 格局 地位 大唐 城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