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下水中污染物的迁移传输及排泄通量研究
1
作者 李志博 宋豋慧 谢辉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4年第3期46-49,共4页
以辽宁某化工污染场地为研究对象,结合场地调查结果,应用地下水模型系统软件(GMS)中的MODFLOW和RT3D模型,建立了地下水中污染物的数值模型,探讨其迁移传输及排泄通量。根据模拟结果,地下水中苯、二氯苯和三氯苯的污染羽约在20年后达到... 以辽宁某化工污染场地为研究对象,结合场地调查结果,应用地下水模型系统软件(GMS)中的MODFLOW和RT3D模型,建立了地下水中污染物的数值模型,探讨其迁移传输及排泄通量。根据模拟结果,地下水中苯、二氯苯和三氯苯的污染羽约在20年后达到动态平衡,污染羽不再随时间变化,污染物的自然衰减速率与污染源释放速率达到平衡。排泄通量估算表明:地下水向河流排泄的量在20年时达到稳定,地下水中苯、二氯苯和三氯苯向河流的排泄通量分别为每天180 g、6 100 g和5.5 g。由于污染物会导致污染生态环境和健康风险,建议从控制污染源、实施污染源区修复和切断迁移传输途径等多种措施控制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污染 迁移传输 排泄通量 数值模型
下载PDF
原位注入修复材料的迁移传输强化技术研究
2
作者 张祥 曹睿 《环境科技》 2022年第4期65-70,共6页
原位注入修复技术具有低扰动、水土共治、二次污染小、成本较低的特点,在土壤地下水修复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对原位注入修复技术当下的发展现状进行系统总结,归纳了原位注入修复材料的分类、注入方式和迁移传输表征方法,分析了原... 原位注入修复技术具有低扰动、水土共治、二次污染小、成本较低的特点,在土壤地下水修复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对原位注入修复技术当下的发展现状进行系统总结,归纳了原位注入修复材料的分类、注入方式和迁移传输表征方法,分析了原位注入修复材料迁移传输的关键因素,针对性提出了相应的修复材料分散迁移强化对策和技术,并结合当前研究和技术发展现状对原位注入修复强化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该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和土壤地下水的原位修复实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注入 修复材料 迁移传输 强化技术
下载PDF
鼠里糖脂作用下三氯生在底泥柱中的迁移传输
3
作者 陈源波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8年第1期13-15,共3页
三氯生(TCS)属于疏水性有机物(HOCs),易吸附在底泥等固相介质上,具有长期滞留性、生物蓄积性和"三致"作用。吸附在底泥上的污染物,难以被生物降解,并逐步向底层迁移,使得地下水被污染。本文探讨了不同淋溶速度和不同淋溶液对... 三氯生(TCS)属于疏水性有机物(HOCs),易吸附在底泥等固相介质上,具有长期滞留性、生物蓄积性和"三致"作用。吸附在底泥上的污染物,难以被生物降解,并逐步向底层迁移,使得地下水被污染。本文探讨了不同淋溶速度和不同淋溶液对TCS在底泥柱中的迁移传输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高孔隙水流速能促进TCS在底泥柱中的迁移传输,鼠里糖脂能进一步强化这种传输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里糖脂 三氯生 底泥柱 迁移传输
下载PDF
黄河中游对硝基氯苯传输迁移转化模拟 被引量:5
4
作者 申献辰 冯惠华 +1 位作者 王凤荣 刘玲花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64-275,共12页
进行了对硝基氯苯在黄河中游天然河道中的输送、迁移和转化的水质模拟研究。重点研究了大量泥沙对对硝基氯苯运动和归宿的影响及水质模型的率定和检验方法。模拟了在点源输入下,不同水情期,泥沙不同冲、淤格局的对硝基氯苯的输移。该... 进行了对硝基氯苯在黄河中游天然河道中的输送、迁移和转化的水质模拟研究。重点研究了大量泥沙对对硝基氯苯运动和归宿的影响及水质模型的率定和检验方法。模拟了在点源输入下,不同水情期,泥沙不同冲、淤格局的对硝基氯苯的输移。该水质模型由三个子模型构成,除了描述水流运动的水动力学模型外,还有描述河中可溶性有机碳沿程变化和对硝基氯苯在泥沙中的分配及其光解、挥发作用的子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硝基氯苯 传输迁移 黄河中游 模拟 水质污染
下载PDF
河口-近海环境新污染物的环境过程、效应与风险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新红 于晓璇 +5 位作者 王思权 殷笑晗 钱韦旭 林晓萍 吴越 刘畅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810-4821,共12页
在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大量陆源污染物特别是备受各国政府和民众关注的微塑料、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以及药物和个人护理品等新污染物进入水体环境并迁移扩散,对近海生态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产生了巨大影响.综述国内外微塑料、... 在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大量陆源污染物特别是备受各国政府和民众关注的微塑料、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以及药物和个人护理品等新污染物进入水体环境并迁移扩散,对近海生态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产生了巨大影响.综述国内外微塑料、全/多氟化合物、抗生素和内分泌干扰物等新污染物在河口-近海环境中的污染来源、时空分布和迁移传输等环境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探讨近海水生生态系统中新污染物产生的不良生态效应和风险,提出未来研究重点应关注河口-近海环境中多种新污染物的相互作用和新污染物产生的联合生态毒理效应及造成的生态和健康风险等,为陆海统筹下的海洋污染防治和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污染物 河口近海 迁移传输 环境效应 健康风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