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性核素^(60)Co在蚕豆-土壤系统中的迁移动力学 被引量:3
1
作者 赵希岳 史建君 +1 位作者 王寿祥 陈传群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25-428,共4页
采用模拟污染物的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60Co在蚕豆-土壤系统中的迁移和分配动态.结果表明,60Co由表层土壤进入系统后即在系统中发生迁移,经根吸收的60Co能够向其他各部位迁移.蚕豆植株中60Co比活度起初随时间迅速增高,当达到某一最大值... 采用模拟污染物的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60Co在蚕豆-土壤系统中的迁移和分配动态.结果表明,60Co由表层土壤进入系统后即在系统中发生迁移,经根吸收的60Co能够向其他各部位迁移.蚕豆植株中60Co比活度起初随时间迅速增高,当达到某一最大值后开始下降.根中60Co比活度显著高于植株的其他部位,蚕豆各部位中60Co比活度的大小顺序为根>豆秸>豆壳>豆粒;土壤中60Co主要滞留于表层6cm内,其比活度与距土壤表层深度呈单项指数负相关;60Co在蚕豆-土壤系统中比活度的动态变化规律由多项指数描述;蚕豆对土壤中的60Co具有一定的富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 ^60CO 蚕豆 土壤 迁移动力学 生态系统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95)Zr在蚕豆-土壤系统中的迁移动力学 被引量:2
2
作者 赵希岳 史建君 +1 位作者 王寿祥 陈传群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1-264,共4页
采用模拟污染物的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95Zr在蚕豆-土壤系统中的迁移、消长和分配动态,并应用库室模型和非线性回归方法确定了各体系的拟合方程.结果表明:195Zr由表土进入系统后即在系统中发生迁移,蚕豆主要经根吸收95Zr,然后向其各部... 采用模拟污染物的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95Zr在蚕豆-土壤系统中的迁移、消长和分配动态,并应用库室模型和非线性回归方法确定了各体系的拟合方程.结果表明:195Zr由表土进入系统后即在系统中发生迁移,蚕豆主要经根吸收95Zr,然后向其各部位转移和分配.蚕豆植株中95Zr浓度起初随时间迅速增高,在达到某一最大值后开始下降.根中95Zr的浓度显著高于植株其它部位,蚕豆各部位中95Zr的浓度的大小顺序为:根>豆秸>豆壳>豆粒.2土壤中95Zr主要滞留于表层6cm内,其浓度与距土表深度呈单项指数负相关.395Zr在蚕豆-土壤系统中浓度的动态变化规律由多项指数描述.4蚕豆对土壤中的95Zr具有一定的富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土壤系统 放射生态学 迁移动力学 锆95 放射性核素 分室模型 同位素示踪技术 安全性评价 核电站放射性排放物
下载PDF
保护区种群迁移动力学优化算法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光球 陆秋琴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6-194,共9页
为了求解一些复杂优化问题的全局最优解,基于保护区种群迁移动力学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群智能优化算法,简称PZPMDO算法。在该算法中,假设有很多生物种群生活在某生态系统中,该生态系统被分成两个区域,即非保护区和保护区,对生活在保护... 为了求解一些复杂优化问题的全局最优解,基于保护区种群迁移动力学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群智能优化算法,简称PZPMDO算法。在该算法中,假设有很多生物种群生活在某生态系统中,该生态系统被分成两个区域,即非保护区和保护区,对生活在保护区内的生物种群实施各种保护。在非保护区与保护区之间存在种群迁移通道,若某区域内的某生物种群的密度过高,该生物种群就会自发地迁移到低密度区域,从而导致低密度区域内的生物种群受到迁移过来的生物种群的影响;若某生物种群的占比越大,该生物种群的影响也就越大;若某生物种群越强壮,该生物种群就越会将其优势传播给其他生物种群。不同区域内的各生物种群因生存竞争而相互影响,这种影响会体现在种群部分特征间的相互作用上,且该影响是随时间变化的。文中采用ZGI指数描述一个生物种群的强弱程度,利用保护区种群迁移动力学模型、种群迁移和相互影响关系构造算子。PZPMDO算法拥有8个算子,且演化时每次仅处理总变量数的1/1000~1/100,具有搜索速度快和全局收敛性的特点,适用于求解维数较高的全局优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智能优化算法 保护区种群迁移动力学 种群动力学优化算法 全局收敛性
下载PDF
金属离子通过大块液膜迁移动力学的研究
4
作者 毛建新 王琦 +1 位作者 陈庚华 韩世钧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1056-1060,共5页
本文指出金属离子通过大块液膜的迁移动力学模型为:其中A,A_i,B,C_1分别表示在原料相、有机膜相、反萃相中的金属离子,下标i表示界面;界面扩散是离子迁移速率的控制步骤.从相应的动力学方程关联实验数据可以得到三个参数(k^1,k^x,k^p)其... 本文指出金属离子通过大块液膜的迁移动力学模型为:其中A,A_i,B,C_1分别表示在原料相、有机膜相、反萃相中的金属离子,下标i表示界面;界面扩散是离子迁移速率的控制步骤.从相应的动力学方程关联实验数据可以得到三个参数(k^1,k^x,k^p)其中,k^p即为分配比,k^p越大,金属离子在有机相中的残留量越小,反之亦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离子 大块液膜 迁移动力学 迁移 萃取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迁移符号动力学熵和支持向量机的轴承诊断方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于广伟 闫莉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44-353,共10页
针对传统数据驱动故障诊断模型在机械系统诊断中存在的泛化能力下降甚至失效的问题,应用迁移学习的思想,提出了基于多尺度迁移符号动力学熵和支持向量机的故障识别算法。采用多尺度符号动力学熵提取故障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迁移学... 针对传统数据驱动故障诊断模型在机械系统诊断中存在的泛化能力下降甚至失效的问题,应用迁移学习的思想,提出了基于多尺度迁移符号动力学熵和支持向量机的故障识别算法。采用多尺度符号动力学熵提取故障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迁移学习的特征映射技术,使非同分布数据的特征在映射后分布差异减小。对多尺度迁移符号动力学熵方法的参数进行优选,将其输入支持向量机中,进一步提高最终的故障识别率。通过轴承故障实验信号的测试证明,基于多尺度迁移符号动力学熵的滚动轴承诊断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数据驱动故障诊断模型的泛化能力,实现少量样本下滚动轴承不同故障位置的准确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迁移符号动力学 特征提取 迁移学习 故障诊断 滚动轴承
下载PDF
广西金牙金矿含金流体的动力学迁移 被引量:7
6
作者 祁士华 殷鸿福 柳建华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08-311,共4页
根据广西金牙及右江三叠纪盆地中的众多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均位于三叠纪盆地水下碳酸盐台地的边缘且弧形断裂的弧顶部位这一事实,作者在金牙金矿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来源于沉积盆地的基础上,对台地边缘区作沉积构造分析和流体动力学分析... 根据广西金牙及右江三叠纪盆地中的众多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均位于三叠纪盆地水下碳酸盐台地的边缘且弧形断裂的弧顶部位这一事实,作者在金牙金矿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来源于沉积盆地的基础上,对台地边缘区作沉积构造分析和流体动力学分析,应用流体势理论及数字化模拟技术得出:成矿流体在异常压力下趋于向台地边缘斜坡且弧形断裂的弧顶部位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流体势 含金流体 动力学迁移
下载PDF
二-(2-乙基己基)磷酸-煤油液膜萃取锌(Ⅱ)的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何鼎胜 马铭 +1 位作者 曾鑫华 谢青季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7-50,共4页
研究了反萃相H2 SO4浓度、料液H+浓度、温度对二 ( 2 乙基己基 )磷酸 煤油液膜体系迁移Zn2 +的影响 .当膜相载体浓度改变及添加不同量的表面活性剂Span 80时 ,用大块液膜测定了膜 料液界面的萃取反应表观速率常数k1和膜 反萃相界... 研究了反萃相H2 SO4浓度、料液H+浓度、温度对二 ( 2 乙基己基 )磷酸 煤油液膜体系迁移Zn2 +的影响 .当膜相载体浓度改变及添加不同量的表面活性剂Span 80时 ,用大块液膜测定了膜 料液界面的萃取反应表观速率常数k1和膜 反萃相界面的反萃取表观速率常数k2 ,并进行了相应的动力学分析 .实验证明 ,Zn2 +的迁移可用 2个连续单向不可逆的一级反应来描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离子 液膜萃取 迁移动力学 废水处理
下载PDF
茶树-土壤生态系统中HTO的迁移与消长动态 被引量:2
8
作者 史建君 郭江峰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6-170,共5页
采用模拟污染物的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HTO(氚水 )在茶树 土壤模拟生态系统中的迁移规律 .测定了植物和土壤样品中两种形态氚 (自由水氚和结合态氚 )的比活度 ,并应用具有相互交换的双库室开系统模型确定了茶树和土壤分室的拟合方程 .结... 采用模拟污染物的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HTO(氚水 )在茶树 土壤模拟生态系统中的迁移规律 .测定了植物和土壤样品中两种形态氚 (自由水氚和结合态氚 )的比活度 ,并应用具有相互交换的双库室开系统模型确定了茶树和土壤分室的拟合方程 .结果表明 :引入土壤中的HTO ,不仅在系统各分室间转移和分配 ,而且迅速向系统外扩散 ;HTO中的氚以自由水氚和结合态氚形式存在于茶树中 ,以吸湿性水氚和结晶水氚存在于土壤 ,其中自由水氚 (或吸湿性水氚 )远大于结合态氚 (或结晶水氚 ) ;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 :茶树植株中的总氚比活度Ct(t) =314.0 9(e-0 0 569t-e-0 3777t) ,土壤中的总氚比活度Cs(t) =136 73e-0 3777t+112 2 2e-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生态系统 迁移 消长动态 HTO 茶树 迁移动力学 放射生态学 非线性回归 放射性核素 放射性监测
下载PDF
西南某退役化工厂场地地下水污染特征及污染物迁移规律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李书迪 谢湉 +5 位作者 张荣海 张芊 苏丽丽 张德明 黄锦孙 周永信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55-1563,共9页
针对某退役化工厂场地受有机物污染的地下水含水层,开展地下水污染特征调查,通过风险评价模型、DRASTIC模型分别对研究区进行人体健康风险及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构建污染物地下水迁移扩散模型,进一步剖析典型污染物迁移扩散的影响因素及... 针对某退役化工厂场地受有机物污染的地下水含水层,开展地下水污染特征调查,通过风险评价模型、DRASTIC模型分别对研究区进行人体健康风险及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构建污染物地下水迁移扩散模型,进一步剖析典型污染物迁移扩散的影响因素及动力学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受1,2-二氯乙烷、苯、三氯甲烷的污染,1,2-二氯乙烷的总致癌风险为4.00×10^(−6),超过人体健康风险可接受水平,主要暴露途径为吸入室内空气中来自地下水的气态污染物;研究区地下水脆弱性指数为4.912~5.305,整体处于中等脆弱性水平,地下水系统抵御污染能力较强,地下水埋深、净补给量和含水层厚度是影响地下水脆弱性的主要因素;1,2-二氯乙烷迁移扩散受地下水对流作用、含水介质吸附阻滞作用、生物化学作用共同影响,地下水对流作用是其迁移扩散的主要动力,含水介质吸附阻滞作用及生物化学作用对于其分布范围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污染场地 地下水 风险评估 脆弱性评估 迁移动力学
下载PDF
固体推进剂组分迁移研究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思彤 董可海 +3 位作者 裴立冠 唐岩辉 王鑫 伍鹏 《兵工自动化》 2019年第12期90-96,共7页
为解决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组分迁移的问题,对迁移实验及分子模拟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以增塑剂为例探究迁移原理,对推进剂组分迁移的假说进行解释,详细说明影响迁移过程的主要因素,比较分析液体浸渍吸收法和联合试件法的优缺点,对固体... 为解决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组分迁移的问题,对迁移实验及分子模拟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以增塑剂为例探究迁移原理,对推进剂组分迁移的假说进行解释,详细说明影响迁移过程的主要因素,比较分析液体浸渍吸收法和联合试件法的优缺点,对固体推进剂迁移规律的实验和计算机模拟研究情况进行阐述。分析结果表明:分子模拟法可为实验提供微观解释及依据,为导弹固体发动机推进剂及其粘接体系的抗迁移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推进剂 组分迁移 迁移动力学 相容性
下载PDF
单轴拉应力下铝空位形成能和自扩散激活能的计算 被引量:1
11
作者 臧冰 易丹青 +2 位作者 刘欢 江勇 王斌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214-2222,共9页
运用第一原理平面波赝势和NEB(Nudged Elastic Band)过渡态搜索的方法计算应力作用下铝的自扩散激活能,并结合Flynn的原子迁移动力学理论,研究应力下铝自扩散的各向异性。研究结果表明:[100]方向的应力增大铝的空位形成能,在6%的应变下... 运用第一原理平面波赝势和NEB(Nudged Elastic Band)过渡态搜索的方法计算应力作用下铝的自扩散激活能,并结合Flynn的原子迁移动力学理论,研究应力下铝自扩散的各向异性。研究结果表明:[100]方向的应力增大铝的空位形成能,在6%的应变下铝的空位形成能增大了18%。应力对铝自扩散激活能的影响在不同方向具有不同特征:随着应力的增大,铝的自扩散激活能在[011]方向上减小,在[101]方向上增大。应力对铝自扩散各向异性的影响在不同计算方法下有相同的趋势,但影响程度不同。在相同应力下,[011]和[101]2个方向自扩散激活能的差异在Flynn模型的计算结果中最大,考虑原子弛豫的Flynn模型的计算结果次之,第一性原理过渡态搜索的计算结果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 AL 自扩散激活能 原子迁移动力学 第一原理过渡态搜索
下载PDF
白光及紫外光辐照下甲氨碘化铅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降解机制差异 被引量:4
12
作者 卢岳 葛杨 隋曼龄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44-352,共9页
本工作实验对比了可见光以及紫外光辐照下甲氨碘化铅(CH_(3)NH_(3)PbI_(3)即MAPbI_(3))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性能及微结构演变特征差异.结果表明可见光辐照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中MAPbI_(3)层发生降解的同时,伴随着Au元素从金属电... 本工作实验对比了可见光以及紫外光辐照下甲氨碘化铅(CH_(3)NH_(3)PbI_(3)即MAPbI_(3))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性能及微结构演变特征差异.结果表明可见光辐照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中MAPbI_(3)层发生降解的同时,伴随着Au元素从金属电极一侧向MAPbI_(3)和电子传输层SnO_(2)的界面处迁移现象.但相较于紫外光,可见光辐照下器件中Au元素的迁移速率慢30倍左右.这是由于器件电子传输层SnO_(2)具有较低的价带顶位置(-8.4 eV),它吸收紫外光激发出强氧化性的空穴h^(+),氧化碘离子I-生成I原子.而I原子会对金属电极层产生较大的破坏作用,促进Au^(+)离子的形成.因此可见光辐照下,尽管器件开路电压Voc一直保持较高的数值,但是Au元素的迁移以及钙钛矿层的分解,会引起短路电流密度Jsc的快速降低.本文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光照不稳定性的机理解释,提供了全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光辐照 迁移动力学 电子显微学 光降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