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江河谷地区重金属Cd、Pb迁移沉降机制分析
1
作者 毛政利 覃卓萍 黄尚明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3-78,共6页
为查明右江河谷地区地形对重金属Cd、Pb分布的影响,分别沿河谷选取11条采样线以及与河谷走向近垂直的小山上选取2条采样线采集浅层土壤样品,并检测土壤中Cd和Pb的含量,结合采样点位置,分析了右江河谷地区浅层土壤中Cd、Pb含量的空间分... 为查明右江河谷地区地形对重金属Cd、Pb分布的影响,分别沿河谷选取11条采样线以及与河谷走向近垂直的小山上选取2条采样线采集浅层土壤样品,并检测土壤中Cd和Pb的含量,结合采样点位置,分析了右江河谷地区浅层土壤中Cd、Pb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中Cd和Pb水平方向分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即东部重金属含量较高,西部次之,中部最低;地形对Cd和Pb分布的影响也具有较好的同步性,均显示出迎风坡含量高,山顶含量低的特点.结合本区的具体情况,测试结果表明:右江河谷地区Cd、Pb主要来源于研究区东部的铝土矿区,风力对Cd、Pb的迁移有较大影响,重力沉降是大气中Cd、Pb沉降的主要方式,大气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回旋是Cd、Pb沉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移沉降 大气回旋 CD PB 右江河谷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东海陆架盆地-菲律宾海盆地古近纪沉降中心迁移及其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8
2
作者 许淑梅 张海洋 +4 位作者 张威 吴鹏 刘智 李灵波 李健伟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18,共8页
分析了古近纪渤海湾盆地、东海陆架盆地和菲律宾海盆地的总体盆地结构和沉积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三大盆地古近纪沉降中心的迁移规律,提出了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远程效应和太平洋板块后退式俯冲是导致三大盆地演化呈现规律性... 分析了古近纪渤海湾盆地、东海陆架盆地和菲律宾海盆地的总体盆地结构和沉积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三大盆地古近纪沉降中心的迁移规律,提出了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远程效应和太平洋板块后退式俯冲是导致三大盆地演化呈现规律性的原因,且前者是主导因素。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引起地幔流自西向东蠕动并上涌,使岩石圈拉伸、减薄、破裂,在中国东部盆地产生NE向断裂的右旋走滑,进一步影响并控制了渤海湾盆地和东海陆架盆地的构造演化。太平洋板块的后退式俯冲为亚洲东部的岩石圈向东伸展、蠕散提供了应变空间,太平洋板块晚始新世俯冲方向的改变对东海陆架盆地和菲律宾海盆地向东的构造跃迁及沉降中心迁移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中心迁移 动力学机制 东海陆架盆地 渤海湾盆地 菲律宾海盆地
下载PDF
苏北盆地富油气凹陷形成与分布特征 被引量:29
3
作者 江夏 周荔青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19-325,共7页
苏北盆地已发现的油气田主要分布在南部东台坳陷的高邮、金湖、溱潼等3个富油气凹陷,其形成条件如下:1)盆地沉降中心由西向东迁移中,形成了金湖、高邮、溱潼等持续快速沉降型凹陷,其烃源岩厚度大,有机质品质好,热演化程度高;2)处于... 苏北盆地已发现的油气田主要分布在南部东台坳陷的高邮、金湖、溱潼等3个富油气凹陷,其形成条件如下:1)盆地沉降中心由西向东迁移中,形成了金湖、高邮、溱潼等持续快速沉降型凹陷,其烃源岩厚度大,有机质品质好,热演化程度高;2)处于盆地西部大型河流入湖区的金湖、高邮凹陷西部,形成了与阜二段优质烃源岩配套的阜宁组有利储集相带。而盆地中部的溱潼、高邮凹陷东部地区,除下部原生成油气组合发育多套有利生储盖组合外,油气垂向运移较活跃,上部次生成油气组合成藏条件良好;3)在吴堡运动的残留坳陷区——高邮、金湖、溱潼凹陷,烃源岩整体埋藏深度大,热演化程度高,油气资源丰度高,次生油气藏发育;4)在金湖、高邮、溱潼等中西部凹陷,阜宁组二段主力烃源岩沉积期的火山作用较强,地表热力环境及丰富的无机养分促使这一区域低等水生生物特别发育,发育了优质烃源岩。同时,这3个凹陷岩浆作用期次较多(达3~4期),地温梯度较高,使得烃源岩热演化程度高、转化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中心迁移 沉积体系变迁 吴堡运动 火山活动 中新生代 富油气凹陷 苏北盆地
下载PDF
Arsenic in Drinking Water and Its Removal 被引量:6
4
作者 Liu Zhenzhong Deng Huiping Zhan Jian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30,共8页
Superfluous arsenic in drinking water can do harm to human health. In this paper, a broad overview of the available technologies for arsenic removal has been presented on the basis of literature survey. The main treat... Superfluous arsenic in drinking water can do harm to human health. In this paper, a broad overview of the available technologies for arsenic removal has been presented on the basis of literature survey. The main treatment methods included coagulation-sedimentation, adsorption separation and ion exchange, membrane technique, which have bot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t concluded that the selection of treatment process should be site specific and prevailing conditions and no process can serve the purpose under diverse conditions as each technology has its own limitations. In order to gain good results, some methods should be impro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senic removal COAGULATION-SEDIMENTATION ADSORPTION ion exchange membrane technique
下载PDF
走滑强控型盆缘洼陷控洼机制及主烃灶预测——以渤海盆地庙西南洼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航 杨海风 +2 位作者 黄振 赵弟江 赵野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3-62,共10页
研究渤海海域盆缘洼陷——庙西南洼的生烃能力,指导该区油气勘探。以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利用剖面特征分析、古地貌恢复及水平方差切片分析等技术,对庙西南洼古近纪走滑、伸展等控洼断裂的活动期次、活动性质、活动强度进行研究,明确断... 研究渤海海域盆缘洼陷——庙西南洼的生烃能力,指导该区油气勘探。以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利用剖面特征分析、古地貌恢复及水平方差切片分析等技术,对庙西南洼古近纪走滑、伸展等控洼断裂的活动期次、活动性质、活动强度进行研究,明确断裂的控洼机制,分析洼陷沉降中心的迁移规律,建立洼陷的演化模式,进而优选有利烃灶的发育位置。依据控洼断裂活动性质与强度的变化,可将其划分为4期构造运动:伸展主控期、伸展-走滑分异期、走滑-伸展联控期、走滑强拉期。不同期次的断裂活动导致洼陷结构的改变,使沉降中心不断迁移:孔店组-沙四段沉积时期中东部多沉降中心、沙三段沉积时期西南部沉降中心、东营组沉积时期南部沉降中心,呈现由东向西、由北向南的迁移规律,围绕走滑带往复迁移。中南次洼作为古近纪庙西南洼的继承性沉降中心,有利于烃源岩的成熟、保存,为研究区主烃灶发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庙西南洼 洼陷演化 控洼机制 沉降中心迁移 主烃灶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