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略述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对重庆发展的影响
- 1
-
-
作者
黄妍
-
机构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出处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22-24,共3页
-
文摘
从1921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建立,到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南京成为中华民国国都。伴随着抗战的需要,1937年国民政府移驻重庆,1940年将重庆定为陪都。迁都重庆对抗战时期重庆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通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关键词
迁都重庆
政治
经济
文化
交通
影响
-
分类号
K265.9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关于1937年国民政府迁都重庆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 2
-
-
作者
魏宏运
-
出处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4-50,共7页
-
文摘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的迁都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影响巨大的事件,其与抗战的整体战略具有重要的关联性。重庆是正面战场的支柱,也是战时的一座国际城市。在迁移过程中,国民政府部分官员管理无能、贪污腐化;迁都重庆后,蒋介石集大权于一身,诸多政策失误,渐失民心。国民党坚持政府抗战方针,持续限制全民抗战特别是中共力量的发展,削弱了抗战实力。对战时蒋介石的地位与作用,须置于时代背景下思考,不能简单论处。
-
关键词
迁都武汉
迁都重庆
国民政府
抗日战争
-
Keywords
moving the Capital to Wuhan
moving the Capital to Chongqing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the Anti- Japanese War
-
分类号
K2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作用评价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唐润明
-
机构
重庆市档案局档案编研处
-
出处
《抗战史料研究》
2013年第1期30-38,共9页
-
文摘
在中国近现代的历史上,有一件对中华民族具有重大且深远影响的事件,往往为一般学者、学界所忽视,许多的专著和论文,也只是把它轻描淡写地放在一个不起眼的位置。它就是抗战时期的"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抗战时期的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是国民政府、国民党中央依据其既定国策,在综合当时国内国际各种情形、条件和多种因素下,经过多方面的分析与决策而做出的一项重大、必要且又十分正确的战略性决策。它在中国近现代史、中华民国史和抗日战争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至今仍有其巨大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
-
关键词
抗战时期
国民政府
迁都重庆
作用评价
-
分类号
K2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璧山解放前夕智擒国民党县长
- 4
-
-
作者
黄林
-
机构
不详
-
出处
《红岩春秋》
2022年第7期74-77,共4页
-
文摘
打入敌部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国民党22年统治的覆灭。但国民党反动派不甘心失败,企图依托西南防线负隅顽抗。地处重庆西部的璧山,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的重要迁建区和卫戍区,成渝公路穿境而过。
-
关键词
国民党反动派
解放前夕
抗战时期
国民政府
迁都重庆
璧山
人民解放军
-
分类号
K8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武汉抗战时期的政治部第三厅
- 5
-
-
作者
郑自来
-
机构
武汉文物博物馆学会
-
出处
《湖北文史》
2020年第1期45-56,共12页
-
文摘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1937年年底,国民政府首府南京沦陷。此前,国民政府已宣布迁都重庆,武汉则成为迁都的第一站。当时,众多工厂、政府机关、军队纷纷迁往武汉。一时间,武汉成为全国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成为事实上的战时首都。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国共合作中的政治部第三厅,实际上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展开工作,教育造就了一整代人,教育了千百万群众,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开展,其影响深刻而久远。
-
关键词
政治部第三厅
战时首都
南京沦陷
武汉抗战时期
抗日救亡运动
国民政府
国共合作
迁都重庆
-
分类号
D69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K2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