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狭义的过失共犯
1
作者 刘圃君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0-186,共7页
狭义的过失共犯是共同过失犯罪的项下概念,专指过失教唆犯与过失帮助犯。对于狭义的过失共犯能否成立的问题肯定说与否定说争论已久。肯定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否定说的质疑,但是缺乏对狭义的过失共犯相关理论的系统阐述,使其饱受质... 狭义的过失共犯是共同过失犯罪的项下概念,专指过失教唆犯与过失帮助犯。对于狭义的过失共犯能否成立的问题肯定说与否定说争论已久。肯定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否定说的质疑,但是缺乏对狭义的过失共犯相关理论的系统阐述,使其饱受质疑,并未获得多数学者的认可。对于狭义的过失共犯的研究,应从其基本范畴着手,在传统共同犯罪理论中寻求狭义的过失共犯的成立、归责理论依据,结合过失犯构成理论思考狭义的过失共犯的构成条件,进而结合现行刑事立法与司法现状为我国刑法完善提供前瞻性思考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义的过失共犯 行为共同说 因果性 预见可能性
下载PDF
论我国《刑法》中非纯粹过失犯的共犯成立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小虎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3-94,共12页
基于相对完全犯罪共同说的共犯理论建构,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共同故意犯罪"是指共同故意实施同一具体犯罪的实行行为。由此,在由多人参与共同故意实行的犯罪中,各个参与人虽对行为结果持过失心态,但也不排除可以成立共犯。... 基于相对完全犯罪共同说的共犯理论建构,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共同故意犯罪"是指共同故意实施同一具体犯罪的实行行为。由此,在由多人参与共同故意实行的犯罪中,各个参与人虽对行为结果持过失心态,但也不排除可以成立共犯。我国《刑法》"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的规定,仅仅是对纯粹过失犯之共犯的否定。对我国《刑法》之共同犯罪作这一理解,也使得我国《刑法》总则有关共同犯罪的一般规定,与分则中有关共犯的规定以及某些司法解释的相应规定,获得了刑法教义学立场上的法条体系性的贯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故意犯罪 共同过失犯罪 纯粹过失共犯 非纯粹过失共犯
下载PDF
共同犯罪若干问题研究
3
作者 李凤梅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3期60-64,共5页
作为一种修正的构成要件形式,共同犯罪因其内涵的复杂性和存在的广泛性而倍受理论界所关注。共同犯罪的立法理由在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完备刑法体系的双重需要;我国现行刑法典的立法体例使得共谋共同正犯具有了存在的空间和价值;同时,社会... 作为一种修正的构成要件形式,共同犯罪因其内涵的复杂性和存在的广泛性而倍受理论界所关注。共同犯罪的立法理由在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完备刑法体系的双重需要;我国现行刑法典的立法体例使得共谋共同正犯具有了存在的空间和价值;同时,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持续发展赋予了共同犯罪日益崭新的内容,对单位共同犯罪应当予以承认;共同过失犯罪则由于缺少相应的理论支持和实际意义而不宜提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犯罪 单位共犯 过失共犯 共谋共同正犯
下载PDF
两法衔接视角下的法释[2000]33号解释第7条——兼评《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建议稿)》的规定
4
作者 徐澍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1-8,共8页
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0]33号解释第7条在刑法学引起了关于"过失共犯"的讨论。该条所打击的行为,在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框架下可以通过"两法衔接"单独成立交通肇事罪。由于在法释[2000]33号解释之后颁布的《道... 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0]33号解释第7条在刑法学引起了关于"过失共犯"的讨论。该条所打击的行为,在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框架下可以通过"两法衔接"单独成立交通肇事罪。由于在法释[2000]33号解释之后颁布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扩大了适用范围,明确规定了"任何人"不得指使、强迫、纵容违章驾驶的义务,指使、强令违章驾驶的行为无须动用"过失共犯"或者"监督过失"理论,而是成立自己的一般过失。交通肇事罪的实行行为有两种,一是道路交通参与者违反交规,二是乘车人影响安全驾驶、任何人强令指使纵容违章驾驶。公安部公布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建议稿)》中关于交通肇事的规定有值得完善之处,应纳入解释第5条第2款所打击的行为,规定指使肇事人逃逸行为的法律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肇事罪 过失共犯 监督过失 两法衔接 《道路交通安全法》
下载PDF
共犯理论中“伪概念”之批判性清理 被引量:4
5
作者 陈洪兵 王兵兵 《刑法论丛》 CSSCI 2016年第1期199-221,共23页
随着理论的不断深入,共犯理论已经越来越精密越来越复杂,各种概念充斥其间,其中不乏一些表面高深实则无用的"伪概念",必须予以清理。间接正犯以责任共犯论和极端从属性为理论基础,与当下的共识格格不入,有违反罪刑法定的危险... 随着理论的不断深入,共犯理论已经越来越精密越来越复杂,各种概念充斥其间,其中不乏一些表面高深实则无用的"伪概念",必须予以清理。间接正犯以责任共犯论和极端从属性为理论基础,与当下的共识格格不入,有违反罪刑法定的危险,应该予以抛弃;承继共犯因为有违背个人自负其责原则的危险,并且也与共犯处罚根据中的因果共犯论相抵触,应该予以抛弃;过失共犯有将因果关系的判断虚置的危险,导致处罚范围的不当扩大,违背责任主义,应该予以抛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概念 间接正犯 承继共犯 过失共犯
原文传递
过失共同正犯研究——以日本的学说状况为视角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世阳 《东南法学》 2015年第1期64-91,共28页
过失犯是否可能成立共犯?关于这一问题,我国刑法学界通说的观点从《刑法》第25条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出发,否定了共同过失犯罪。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却肯定了这种现象的存在,并运用过失共同正犯的相关理论进行解决。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对... 过失犯是否可能成立共犯?关于这一问题,我国刑法学界通说的观点从《刑法》第25条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出发,否定了共同过失犯罪。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却肯定了这种现象的存在,并运用过失共同正犯的相关理论进行解决。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对《刑法》第25条第2款所规定的共同过失犯罪作深入研究。本文主要考察当前日本刑法学界中关于过失共同正犯的主要观点,追溯各种学说背后的理论根源,总结否定说的主要依据,并在此基础上作批评性检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失共犯 共同正犯 日本
原文传递
论我国共犯本质理论中的行为共同说 被引量:1
7
作者 栗旸 《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44-48,共5页
我国刑法理论一般认为共同犯罪成立的理性基础在于犯罪的共同性,而不是行为的共同性。但是,实践已经证明,既有的共犯成立范围理论并不能有力的解决实践中的一些问题。行为共同理论不仅可以有效解决传统理论上共犯形态认定的问题,而且也... 我国刑法理论一般认为共同犯罪成立的理性基础在于犯罪的共同性,而不是行为的共同性。但是,实践已经证明,既有的共犯成立范围理论并不能有力的解决实践中的一些问题。行为共同理论不仅可以有效解决传统理论上共犯形态认定的问题,而且也可以为复杂情况下共犯规则的适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犯罪 犯罪共同说 片面共犯 过失共犯
原文传递
监督过失中的责任性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孙祚伟 王昊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2019年第13期0298-0298,共1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也呈高发态势。除了直接行为人责任承担责任,要求远离事故现场的监督者承担为善尽监督义务责任的呼声日益高涨。但此类事故追责往往涉及主体众多,那么对涉事责任人员追责时,由于对各主体责任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也呈高发态势。除了直接行为人责任承担责任,要求远离事故现场的监督者承担为善尽监督义务责任的呼声日益高涨。但此类事故追责往往涉及主体众多,那么对涉事责任人员追责时,由于对各主体责任性质属过失竞合还是过失共犯存有争议,导致追究监督过失者责任尺度不一,文拟对监督过失责任性质展开探讨,以期为解决实践中问题提供有益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督过失 过失共犯 过失竞合
下载PDF
结果加重犯的共同犯罪研究:以危险性本质说为基底的展开
9
作者 王若思 《刑事法评论》 CSSCI 2018年第1期230-254,共25页
结果加重犯有无成立共同犯罪的可能性,以及如何规范认定结果加重犯的共同犯罪是此文讨论的内容。首先从过失共同正犯能否成立的传统视角对过失共同正犯与结果加重犯共犯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在否定过失共同正犯在我国刑法体系中的成立可... 结果加重犯有无成立共同犯罪的可能性,以及如何规范认定结果加重犯的共同犯罪是此文讨论的内容。首先从过失共同正犯能否成立的传统视角对过失共同正犯与结果加重犯共犯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在否定过失共同正犯在我国刑法体系中的成立可能性之后,作出过失共同正犯问题与结果加重犯共同犯罪能否成立问题无关的判断,并认为结果加重犯有成立共同犯罪的可能性。之后从危险性本质说的立场审视结果加重犯的共犯认定,分别从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提出审查结果加重犯共同犯罪成立的具体规则,在客观上应当以先前行为理论限制作为义务的来源,在主观上通过共谋射程理论衍生出"线段理论"来限制主观上共同行为意思的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果加重犯 共同犯罪 过失共犯 危险性说 共谋射程理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