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劳动者过失性辞退的司法审查标准建构——以《劳动合同法》第39条第2项为核心
1
作者 陈徐安黎 《工会理论研究》 2024年第4期14-29,共16页
在现行劳动法律体系内,劳动者过失性辞退的情形采用正向闭合式列举,其中仅有“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实现用人单位用工管理的自主权。然而,由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天然的不平等地位,在用人单位适用严重违反... 在现行劳动法律体系内,劳动者过失性辞退的情形采用正向闭合式列举,其中仅有“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实现用人单位用工管理的自主权。然而,由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天然的不平等地位,在用人单位适用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条款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时,可能会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因此,在发生争议时,须对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进行司法控制,包括对规章制度的民主制定程序、公示程序以及内容合法的司法审查。基于立法的倾斜保护,司法审查应以劳动者法定权利和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法定权限为限,将合理性要件还原为对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合法性要求。同时,在劳动者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情况下,亦应区分严重程度,当劳动者的行为属于“严重违反”时,用人单位才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此外,规章制度的内容具有局限性,无法穷尽实践中可能的情况,因此应允许法院在个案中进行补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人单位规章制度 过失性辞退 合法 合理
下载PDF
过失性解除劳动合同马虎不得 赔偿应视情况而定
2
作者 王涛英 《四川劳动保障》 2016年第5期32-32,共1页
过失性辞退又称过失性解除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存在一定过失的情况下,无须事先通知即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辞退职工的行为。在此情况下,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究竟该不该承担赔偿责任?赔偿比例法律有何规定?了解现... 过失性辞退又称过失性解除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存在一定过失的情况下,无须事先通知即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辞退职工的行为。在此情况下,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究竟该不该承担赔偿责任?赔偿比例法律有何规定?了解现行法律如何规定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可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能更好的规避法律风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合同 过失性辞退 赔偿责任 单方解除 用人单位 录用条件 法律风险 劳动关系 诉讼时效 解除权
下载PDF
实施《劳动法》不会削弱企业自主权——浅议《劳动法》与《条例》之间的关系
3
作者 鄢宣舫 《劳动保障世界》 1995年第3期4-5,共2页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这一重要时刻出台的《劳动法》,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新型劳动关系和现代企业机制,促进企业经济的超常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劳动法》的实施。一些企业负责人对实施《劳动法》产生...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这一重要时刻出台的《劳动法》,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新型劳动关系和现代企业机制,促进企业经济的超常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劳动法》的实施。一些企业负责人对实施《劳动法》产生一种失落感,心有余悸、忧心忡忡,并存有一些模糊认识,认为《劳动法》与国务院颁发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有矛盾,《劳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法》 企业 明确 企业管理 过失性辞退 劳动力
下载PDF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草案)》的说明——1994年3月2日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伯勇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1994年第5期16-20,共5页
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国务院的委托,现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草案)》(以下简称《劳动法》作如下说明。 一、制定《劳动法》的必要性 1978年底,根据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关于制定《劳动法》的指示,原... 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国务院的委托,现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草案)》(以下简称《劳动法》作如下说明。 一、制定《劳动法》的必要性 1978年底,根据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关于制定《劳动法》的指示,原国家劳动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开始着手起草《劳动法》。十几年来,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工作会议 劳动合同 劳动关系 延长工作时间 国家劳动总局 工时制度 集体合同 用人单位 劳动制度改革 过失性辞退
下载PDF
《劳动法》——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保障——就《劳动法》的颁布实施国家劳动部法规司司长陈刚同志答本刊记者
5
《党政干部学刊》 1994年第12期24-25,共2页
《劳动法》将于明年1月1日开始实施。它标志着我国劳动法制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从此跨进了一个新阶段,也是全国亿万劳动者企盼多年的一件喜事。那么,《劳动法》的颁布到底有着怎样的意义?如何通过法律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此,本... 《劳动法》将于明年1月1日开始实施。它标志着我国劳动法制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从此跨进了一个新阶段,也是全国亿万劳动者企盼多年的一件喜事。那么,《劳动法》的颁布到底有着怎样的意义?如何通过法律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家劳动部政策法规司司长陈刚同志。 记者:陈司长,《劳动法》明年初就要施行了,首先请您谈谈什么是劳动法,我国《劳动法》的特征,好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保障 国家劳动部 法规司司长 法制建设 劳动者权益 过失性辞退 用人单位 劳动关系 劳动标准 劳动合同
原文传递
用人单位可单方面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6
《司法业务文选》 2008年第3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过失性辞退 因工负伤 录用条件 违背真实意思 严重失职 医疗期 劳动法律 法定退
原文传递
关于劳动法立法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7
作者 张春生 刘玫 《人大工作通讯》 1994年第21期11-15,共5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通过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劳动制度的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整套劳动制度。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新旧体制交错,多种所有制企业共同进入市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通过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劳动制度的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整套劳动制度。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新旧体制交错,多种所有制企业共同进入市场,制定劳动法必须处理好多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在党中央的领导和关怀下,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以及方方面面同志的认真工作,一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法终于诞生了。回顾这部法律制定过程中遇到和处理的几个主要问题,对理解和实施劳动法是有益的。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合同 劳动制度 劳动关系 用人单位 过失性辞退 国家公务员 中国特色 用工自主权 多种所有制 短期合同
原文传递
企业裁员常见合规问题整理
8
作者 励佳楠 《上海染料》 2022年第4期40-41,共2页
一、企业裁员常用法律依据企业可以通过裁员实现降低成本、缓解资金压力、优化组织结构等目的,因此在裁员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企业与员工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以及未经协商的情况下企业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这两种情形。对应的法律依据通常包括《... 一、企业裁员常用法律依据企业可以通过裁员实现降低成本、缓解资金压力、优化组织结构等目的,因此在裁员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企业与员工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以及未经协商的情况下企业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这两种情形。对应的法律依据通常包括《劳动合同法》第36条(协商解除)、第40条(无过失性辞退)、第41条(经济性裁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除劳动合同 过失性辞退 企业裁员 经济裁员 协商解除 《劳动合同法》 法律依据 优化组织结构
原文传递
哪些情况下用人单位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9
《司法业务文选》 2007年第28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过失性辞退 协商一致 合同支付 劳动关系 营业执照 宣告破产 法律出版社
原文传递
《劳动法》的几点突破
10
作者 郭军 《中国工运》 1994年第10期19-20,共2页
《劳动法》的几点突破郭军《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与在计划经济体制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拟订的《劳动法(草案)》相比较,有很多新突破。这些突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 《劳动法》的几点突破郭军《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与在计划经济体制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拟订的《劳动法(草案)》相比较,有很多新突破。这些突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完善的重要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 集体合同 用人单位 过失性辞退 劳动法律 劳动者权益 计划经济体制 劳动权益 市场经济体制
原文传递
制定劳动法中的几个问题
11
《中国工运》 1994年第6期40-42,共3页
制定劳动法中的几个问题劳动部政策法规司法律作为一定社会经济制度和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总是受到一定社会经济制度和物质生活条件的影响和支配。长期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法律观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轻易不肯... 制定劳动法中的几个问题劳动部政策法规司法律作为一定社会经济制度和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总是受到一定社会经济制度和物质生活条件的影响和支配。长期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法律观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轻易不肯离去。从劳动法制定过程看,也是这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合同 劳动关系 社会经济制度 物质生活条件 过失性辞退 计划经济体制 劳动法学 团体协约 用人单位 劳动制度改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