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缓解资质过度感知导致的离职倾向:组织归属感和归属需求的三阶交互作用
1
作者 陈兰兰 江新会 +2 位作者 王茂霖 王延玲 陈楠楠 《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9-182,共14页
本文将资质过度感知与离职倾向关系的边界因素研究扩展到了关系需求的范畴。并以工作嵌入理论作为依托,预测了组织归属感对资质过度感知引起的离职倾向具有缓冲作用。进一步在需求-供给匹配视角下,预测了归属需要的高阶调节效应。研究... 本文将资质过度感知与离职倾向关系的边界因素研究扩展到了关系需求的范畴。并以工作嵌入理论作为依托,预测了组织归属感对资质过度感知引起的离职倾向具有缓冲作用。进一步在需求-供给匹配视角下,预测了归属需要的高阶调节效应。研究一通过两时点数据支持了三阶调节假设。研究二在具有对比性的情境和样本下重复验证了这些特定预测,且以一年后的实际自愿离职数据和离职倾向进行了关联。本研究对缓解高资质过度感知员工的离职倾向问题带来新的理论和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质过度感知 离职倾向 组织归属感 归属需要 工作嵌入理论
原文传递
起搏器感知功能过度的几种表现形式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晓健 胡晓晟 《心电学杂志》 2004年第4期237-239,共3页
关键词 起搏器感知功能过度 心电图 心动周期延长 P波
下载PDF
DDD双腔起搏器感知过度致心室停搏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马伟 王凤秀 贾邢倩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9年第2期160-160,共1页
关键词 DDD双腔起搏器 感知过度 心室停搏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房室顺序起搏 频率跟踪 心电图示 干扰信号
下载PDF
VVI起搏器感知过度2例
4
作者 李琦 《临床心电学杂志》 1997年第1期34-35,共2页
VVI起搏器感知过度2例李琦例1,男性,62岁,患慢-快综合征2年,心房颤动时,心室率180次/分,转为窦律时,最长RR间期为4s,有黑朦症状。安装CPIVista6起搏器,工作方式为VVI,安装时,起搏阈电压:0... VVI起搏器感知过度2例李琦例1,男性,62岁,患慢-快综合征2年,心房颤动时,心室率180次/分,转为窦律时,最长RR间期为4s,有黑朦症状。安装CPIVista6起搏器,工作方式为VVI,安装时,起搏阈电压:07V,电流:11mA,阻抗: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VVI起搏器 感知过度
下载PDF
起搏器T波过感知二例分析与处理
5
作者 王斌 刘国亮 《江苏医药》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75-275,共1页
关键词 起搏器T波过度感知 心脏起搏器安置 诊断 心电图 病例分析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全皮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不恰当放电的原因和机制
6
作者 承燕 王如兴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3年第5期324-328,334,共6页
过度感知心内信号(T波、P波、F波、f波或U波)、QRS波群多重计数、室上性心动过速频率过快、肌电干扰、空气滞留、电极导线与脉冲发生器故障、心肺复苏、体外电磁干扰、Sense-B噪声等多种原因,都可能导致探测到的频率到达除颤区,发生全... 过度感知心内信号(T波、P波、F波、f波或U波)、QRS波群多重计数、室上性心动过速频率过快、肌电干扰、空气滞留、电极导线与脉冲发生器故障、心肺复苏、体外电磁干扰、Sense-B噪声等多种原因,都可能导致探测到的频率到达除颤区,发生全皮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不恰当放电。发生不恰当放电后,建议程控重新调整参数,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必要时需要调整电极导线和脉冲发生器,或是植入经静脉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皮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不恰当放电 机制 过度感知
下载PDF
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术后T波感知过度致误放电一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周颖 王宇星 +2 位作者 林海燕 许逸飞 徐耕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2年第1期61-62,共2页
患者女,46岁,因“持续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反复晕厥”入院。于2008年11月27日,植入MarquisDR7274双腔心律转复除颤器(ICD),除颤导线使用6944。术中测试参数(分析仪2290):RWaveAmplitude10.5mV,程控仪2090:RWaveA... 患者女,46岁,因“持续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反复晕厥”入院。于2008年11月27日,植入MarquisDR7274双腔心律转复除颤器(ICD),除颤导线使用6944。术中测试参数(分析仪2290):RWaveAmplitude10.5mV,程控仪2090:RWaveAmplitude6.0mV,参数理想。术后程控方案(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转复除颤器 感知过度 术后 植入 误放电 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T波 测试参数
原文传递
双腔起搏器更换术后不适当自动模式转换1例
8
作者 吴刚勇 秦永文 +2 位作者 宗刚军 陈景开 陈峰 《心脏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669-670,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48岁,因“起搏器植入术后7年”于2012年1月10日入院。患者于7年前无诱因出现胸闷、心悸,在外院诊断为“Ⅲ俊房謇传导阻滞”,
关键词 起搏器 感知过度 模式转换
下载PDF
心脏临时起搏治疗阿-斯综合征的护理
9
作者 李玉芳 周发爱 《齐鲁护理杂志》 2005年第7X期1305-1306,共2页
关键词 阿-斯综合征 心脏临时起搏 临时起搏器 电极脱位 病窦综合征 室性心律失常 感知不足 感知过度 感知功能 半坐卧位
下载PDF
起搏器电极导线绝缘层破裂致长时间心室停搏1例
10
作者 张姝兰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2期114-115,共2页
1病例报告<br>  患者6年前因三度房室阻滞置入圣犹大5256双腔起搏器,术后自我感觉良好,近5d晨起起床时出现头晕伴黑蒙,无晕厥,无肢体活动不灵,无恶心、呕吐,休息后逐渐缓解,伴有起搏器周围肌肉跳动感,为求进一步诊断及... 1病例报告<br>  患者6年前因三度房室阻滞置入圣犹大5256双腔起搏器,术后自我感觉良好,近5d晨起起床时出现头晕伴黑蒙,无晕厥,无肢体活动不灵,无恶心、呕吐,休息后逐渐缓解,伴有起搏器周围肌肉跳动感,为求进一步诊断及治疗入院。入院检查:患者神志清楚,查体合作,步态正常。体温:36.3℃,脉搏:79次/min,呼吸:17次/min,血压:140/70 mmHg;听诊:心率:79次/min,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显示(图1):窦律,DDD起搏心律,平均心律68次/min,最小心率60次/min,为起搏器基础起搏频率,最大心率98次/min,多形室早1057次,部分时间可见自身心房波或起搏心房波后无QRS波群跟随(心室无起搏脉冲发放),出现长RR间期,最长RR间期达6.87 s,提示起搏器心室感知过度,活动日志记录“头晕”时心电图见长RR间期,心电图改变与患者症状相符,偶见自身心房波未被感知,其后仍发放心房起搏脉冲,提示心房间歇性感知不良,随即进行起搏器程控(图2)。调出起搏参数显示: DDD起搏模式、心房起搏(AP):30%、心室起搏(VP):91%,测心房阈值0.5V、心室阈值1.0V、心房感知1.5-1.9、心室感知未测、心房阻抗518Ω(上一时段510Ω)、心室导线阻抗显著下降<200Ω(上一时段378Ω),嘱患者模拟起床动作,并留心腔内电图(图3)。同步记录体表与腔内电图中,体表心电图可见自身P波无QRS波群跟随出现长RR间期,而腔内图起搏器可见连续心室感知(VS),提示心室感知器将非心电信号误认为心室除极感知,并抑制了心室起搏脉冲的发放。腔内图还可见自身正常的P波,显示为不应期感知。胸片检查:提示起搏器电极导线绝缘层破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导线 感知功能 心室停搏 起搏器 起搏脉冲 体表心电图 心电图 绝缘层 感知过度
下载PDF
可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患者预警装置:工具还是玩具?
11
作者 Becker R. Ruf-Richter J. +1 位作者 Senges-Becker J.C. 苏显明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 2005年第1期41-41,共1页
Objectiv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analyze the utility of patient-al ert features in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s (ICDs). Background Vario us alert features producing acoustic warning signals have ... Objectiv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analyze the utility of patient-al ert features in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s (ICDs). Background Vario us alert features producing acoustic warning signals have been implemented in ne wer generation ICDs, but their role in early detection of system-related compli cations has not been systematically evaluated. Methods In 240 patients implanted with Medtr-onic ICD devices, the following alert features were routinely activ ated: pacing lead impedance < 200 or > 2,000, high-voltage lead impedance < 10 or >200, low battery voltage (elective replacement indicator), long charge time (>18 s), >3 shocks delivered per episode, and all therapies in a zone delivered. Alert events occurring during follow-up were assessed in relation to actual fi ndings (hospital charts, chest X-rays, ICD printouts including sensing/pacing/d efibrillation threshold tests, episode data) to determine incidence, sensitivity , and specificity of the alert function. Results During 12.2 ±8.9 months, 24 al ert events occurred in the 240 patients (pacing lead impedance, n=4; high-volta ge lead imped-ance, n=7; low battery voltage, n=1; >3 shocks, n=6; all therapie s, n=6). A total of 22 serious complications (necessitating reprogramming or dev ice/lead replacement)were observed, 14 of which were primarily identified throug h a patient alert (lead fracture, n=11; connector defect, n=1; T-wave oversensi ng, n=1; battery depletion, n=1). This reflects a sensitivity of 64%and a speci ficity of 96%of the alert function for serious complications. With 14 of 24 pat ient alerts being caused by serious complications, the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reached 58%. Conclusions Patient-alert features are a useful additional tool facilitating early detection of serious ICD complications, but they do not subst itute for regular ICD follow-up, because of their low sensi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复律 起搏电极阻抗 植入式 感知过度 电池电压 警报信号 充电时间 早期检测 阳性预测值 特异性
下载PDF
肌电位干扰对复合双极心房感知与单极心房感知起搏器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2
作者 许原 郭继鸿 +3 位作者 刘肆仁 李学斌 黄卫斌 楚英杰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1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目的 观察肌电位干扰对复合双极心房感知与单极心房感知的双腔起搏器的不同影响及感知过度的发生率 ,分析两种起搏器不同的感知方式 ,提高对复合双极心房感知起搏器的认识。方法 对导线均经右侧植入的 30例复合双极心房感知和 30例单... 目的 观察肌电位干扰对复合双极心房感知与单极心房感知的双腔起搏器的不同影响及感知过度的发生率 ,分析两种起搏器不同的感知方式 ,提高对复合双极心房感知起搏器的认识。方法 对导线均经右侧植入的 30例复合双极心房感知和 30例单极心房感知双腔起搏器的患者进行随访 ,活动右上臂 ,行上肢等张运动时肌电位的干扰试验。结果 复合双极心房感知起搏器感知灵敏度 0 .5 m V时 ,无感知过度。单极心房感知起搏器感知灵敏度 1.0 m V时 ,感知过度发生率 2 1.7% ;0 .5 m V时 ,感知过度发生率 81.7% ,起搏器介入性心动过速发生率 5 0 %。 结论 与单极心房感知起搏器相比 ,复合双极心房感知起搏器具有更强的抗肌电位干扰能力 ,且导线使用寿命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双极心房感知 感知过度 肌电位 起搏器
原文传递
ICD感知功能障碍及处理(二)
13
作者 王立群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21年第3期221-231,共11页
五.导线故障与感知过度在各种原因导致的感知过度中,早期诊断在导线故障中最为重要。导线故障一般表现为反复不适当电击或相对少见的抗心动过缓起搏异常或不能发放治疗性电击。无论是导体断裂还是绝缘层裂隙,临床诊断导线故障绝大多数... 五.导线故障与感知过度在各种原因导致的感知过度中,早期诊断在导线故障中最为重要。导线故障一般表现为反复不适当电击或相对少见的抗心动过缓起搏异常或不能发放治疗性电击。无论是导体断裂还是绝缘层裂隙,临床诊断导线故障绝大多数是由于出现起搏-感知功能异常,最常表现为感知过度的后果:自动报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过度 临床诊断 自动报警 早期诊断 导线故障 感知功能异常 不适当电击 起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