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7篇文章
< 1 2 9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多糖诱导气道上皮细胞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1的表达 被引量:3
1
作者 刘祎婷 毛璞 +3 位作者 刘晓青 何为群 莫红缨 黎毅敏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作用于气道上皮细胞后对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1(prdx1)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正常人气道上皮细胞株BEAS-2B,以0、1、10mg/LLPS作用于气道上皮细胞12h和24h后,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rdx1 mRNA表...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作用于气道上皮细胞后对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1(prdx1)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正常人气道上皮细胞株BEAS-2B,以0、1、10mg/LLPS作用于气道上皮细胞12h和24h后,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rdx1 mRNA表达;以0、0.1、0.5、1、5、10mg/L LPS作用于气道上皮细胞12h后,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prdx1蛋白表达。结果RT—PCR结果显示:LPS作用于细胞12h内,随着LPS作用剂量的增加,prdx1 mRNA表达增高,10mg/LLPS作用12hprdx1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加(2.014±0.197比0.644±0.178,P〈0.05);但随着LPS作用时间的延长,24h时prdx1 mRNA表达有所回落。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随着LPS作用剂量的增加,prdx1蛋白表达逐渐增高,5mg/L LPS作用12h时prdx1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1.069±0.175比0.328±0.010,P〈0.05),10mg/LLPS作用12h时维持在高水平(0.984±0.220)。结论10mg/L的LPS作用于BEAS-2B细胞12h后可诱导prdx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人气道上皮细胞 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1
原文传递
重组鼠过氧化物还原酶-5体内抗胰腺癌作用研究
2
作者 杨琳 解辉平 +4 位作者 王淼 冯佳宁 金媛媛 张志斐 杨兆勇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5-909,共5页
目的:探讨鼠源重组过氧化物还原酶-5(mPRDX5)在小鼠体内是否具有抗肿瘤活性,从而进一步确证PRDX5的抗肿瘤活性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体外异源表达和纯化获得高纯度的mPRDX5。小鼠左侧腋背部皮下接种胰腺癌Pan02细胞建立荷瘤小鼠模型。... 目的:探讨鼠源重组过氧化物还原酶-5(mPRDX5)在小鼠体内是否具有抗肿瘤活性,从而进一步确证PRDX5的抗肿瘤活性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体外异源表达和纯化获得高纯度的mPRDX5。小鼠左侧腋背部皮下接种胰腺癌Pan02细胞建立荷瘤小鼠模型。小鼠随机分为PBS(溶剂对照)组、GEM(吉西他滨)50.0 mg/kg组和mPRDX510.0 mg/kg组,每组10只,检测小鼠肿瘤相关指标。结果:与PBS组比较,GEM组荷瘤小鼠体质量降低明显,mPRDX5组小鼠体质量有一定程度的增加。PBS组肿瘤生长良好,根据肿瘤体积计算,与PBS组相比,GEM组、mPRDX510.0 mg/kg组在D7肿瘤生长抑制率分别为87.07%和52.82%;按瘤重计算,与PBS组相比,GEM组、mPRDX510.0 mg/kg组在D7肿瘤生长抑制率分别为95.39%和48.33%。对PBS组和mPRDX5组小鼠肿瘤组织中的巨噬细胞极化状态进行分析,发现相较于PBS组,mPRDX5组小鼠肿瘤组织中表达CD86的M1型巨噬细胞显著增加,而表达CD206的M2型巨噬细胞显著减少。结论:mPRDX5在小鼠体内具有显著的抗胰腺癌活性,且活性的发挥是通过促进肿瘤微环境中的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源过氧化物还原酶-5 蛋白表达 胰腺癌 抗肿瘤 巨噬细胞极化
下载PDF
中药漏芦对口腔鳞癌细胞中转录因子Ets-1及过氧化物还原酶Prx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陈慧 王春晓 +2 位作者 张敏 葛丽华 汤晓飞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6年第2期83-86,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中药漏芦乙酸乙酯提取物(ethyl acetate extract,EA)对口腔鳞癌细胞株SCC15中转录因子Ets-1及过氧化物还原酶家族成员Prx1的表达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漏芦对口腔鳞癌细胞氧化应激作用的分子机制,为指导口腔癌临床用药提供新... 目的通过检测中药漏芦乙酸乙酯提取物(ethyl acetate extract,EA)对口腔鳞癌细胞株SCC15中转录因子Ets-1及过氧化物还原酶家族成员Prx1的表达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漏芦对口腔鳞癌细胞氧化应激作用的分子机制,为指导口腔癌临床用药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50μg/ml漏芦EA处理口腔鳞癌细胞株SCC15 48h后,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药物处理组和对照组中Ets-1和Prx1的mRNA与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倒置显微镜下观察,50μg/ml漏芦EA处理SCC15细胞48h后,细胞生长速度较对照组减慢,细胞形态变圆,部分出现皱缩变圆甚至脱落。与对照组相比,药物处理组中Ets-1和Prx1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02,P=0.02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30,P=0.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漏芦可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相关蛋白Ets-1和Prx1表达来抑制口腔癌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芦 口腔癌 ETS-1 过氧化物还原酶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Krüppel样因子4、过氧化物还原酶1的表达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毛奇琦 黄家鑫 +3 位作者 许旭东 潘独伊 王昕海 孙旭 《癌症进展》 2022年第11期1103-1106,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Krüppel样因子4(KLF4)、过氧化物还原酶1(PRDX1)的表达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7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取其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比较KLF4、PRDX1表达情况,分析KLF4、PRDX1阳性表达情况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Krüppel样因子4(KLF4)、过氧化物还原酶1(PRDX1)的表达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7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取其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比较KLF4、PRDX1表达情况,分析KLF4、PRDX1阳性表达情况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KLF4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RDX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临床分期、浸润程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远处转移情况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中KLF4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直径、临床分期、浸润程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远处转移情况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中PRDX1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KLF4表达明显降低,PRDX1表达明显升高,其促进了胃癌的发生和发展,可作为判断早期胃癌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Krüppel样因子4 过氧化物还原酶1 临床特征
下载PDF
吸烟对口腔癌前病变细胞中过氧化物还原酶1表达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弘 张英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3期230-231,共2页
口腔癌是发生在口腔的恶性肿瘤的总称,包括舌癌、口底癌、软硬腭癌、上颌窦癌等以及发生于颜面部皮肤黏膜的癌症,是头颈部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口腔白斑是口腔癌最为常见的癌前病变,发病率约为10.47%,单纯白斑的癌变率约为4%~17.5%... 口腔癌是发生在口腔的恶性肿瘤的总称,包括舌癌、口底癌、软硬腭癌、上颌窦癌等以及发生于颜面部皮肤黏膜的癌症,是头颈部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口腔白斑是口腔癌最为常见的癌前病变,发病率约为10.47%,单纯白斑的癌变率约为4%~17.5%,白斑合并上皮异常增生者癌变率约为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口腔癌前病变 过氧化物还原酶1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1的表达及生物学功能研究
6
作者 金一 柯雪丹 +8 位作者 余传信 宋丽君 王玠 殷旭仁 沈双 陶永辉 张英 许永良 杨静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14-519,526,共7页
目的制备重组日本血吸虫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1(rSj Prx1)蛋白,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中扩增编码Sj Prx1蛋白的基因片段,并亚克隆入表达载体pET28a(+),构建重组表达质粒Sj Prx1-pET28a,转化E.coli BL... 目的制备重组日本血吸虫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1(rSj Prx1)蛋白,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中扩增编码Sj Prx1蛋白的基因片段,并亚克隆入表达载体pET28a(+),构建重组表达质粒Sj Prx1-pET28a,转化E.coli BL21,用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rSj Prx1蛋白,通过镍柱亲和层析纯化rSj Prx1蛋白。采用生物化学方法分析rSj Prx1对底物H2O2进行还原的酶活性。用纯化的rSj Prx1蛋白免疫小鼠,酶联免疫法检测小鼠血清抗体水平,观察其免疫原性。通过Western blot观察rSj Prx1蛋白对血吸虫感染血清的免疫反应性。以纯化rSj Prx-1蛋白刺激巨噬细胞RAW264.7,通过流式分析观察RAW264.7细胞表面标志物CD16/32、CD206表达水平的变化,通过RT-PCR检测RAW264.7细胞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与精氨酸酶表达水平的变化,采用细胞因子检测试剂盒分析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2及IL-10水平的变化,以评价rSj Prx1蛋白的免疫调节功能。结果通过RT-PCR获得编码Sj Prx1蛋白的基因片段,并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Sj Prx1-pET28a。含重组质粒Sj Prx1-pET28a的转化子细菌经IPTG诱导表达可溶性Sj Prx1蛋白。纯化的rSj Prx1蛋白具有氧化还原活性,可还原底物H2O2。rSj Prx1蛋白免疫小鼠可产生高效价的血清抗体,该蛋白能被日本血吸虫感染者血清、病兔及病鼠血清识别,而免疫血清同样可能识别来源于血吸虫成虫及虫卵的天然Sj Prx1蛋白。制备的rSj Prx1可诱导巨噬细胞高水平表达与M2型转化相关的IL-10、精氨酸及CD206。结论制备的rSj Prx1蛋白具有天然的酶学特性、抗原性和Th2型免疫调节功能,为进一步发展新的血吸虫病治疗药物和免疫调节方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 日本 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1 基因克隆 表达 酶学活性 免疫原性 免疫调节
原文传递
人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虞炜 蔡善保 《安徽医学》 2020年第2期138-142,共5页
目的探讨人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1(PRDX1)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21例胃癌与相应癌旁组织中PRDX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 目的探讨人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1(PRDX1)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21例胃癌与相应癌旁组织中PRDX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5例胃癌和癌旁组织中PRDX1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分析其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发现,PRDX1在胃癌组织中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表明,PRDX1蛋白水平在胃癌组织中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间PRDX1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PRDX1蛋白的过表达与总生存时间及无病生存时间较短相关。COX多因素分析显示,PRDX1是胃癌独立的预后影响因子。结论胃癌组织中PRDX1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RDX1蛋白高表达可能促进了胃癌的发生和发展,可能做为胃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新型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1 胃癌 预后
下载PDF
精胺氧化酶靶向调控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促进结肠癌恶性进展
8
作者 王慧 刘超 +7 位作者 章春雪 姚懿芹 陈龙 祁悦欣 费禹翔 赵树立 胡容 杜前明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17-332,共16页
目的探讨精胺氧化酶(spermine oxidase,SMOX)靶向调控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thioredoxin reductase 1,TR1)对结肠癌恶性进展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南京市第一医院的30例结肠癌患者的结肠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采用免... 目的探讨精胺氧化酶(spermine oxidase,SMOX)靶向调控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thioredoxin reductase 1,TR1)对结肠癌恶性进展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南京市第一医院的30例结肠癌患者的结肠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组织中的SMOX表达。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结肠癌细胞株(HCT116、SW480、DLD-1、SW620、Caco-2、HCT-15、T84和LS123)和正常结肠细胞株NCM460的SMOX表达。利用基因表达谱互作分析(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GEPIA)网站查询SMOX在结肠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和SMOX表达水平与患者总生存的关系。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上述细胞和组织中代谢产物亚精胺合成酶的水平。利用2',7'-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2',7'-dichlorodihydrofluorescein diacetate,DCFH-DA)结合流式细胞术和组织免疫荧光实验分别检测结肠细胞和组织中代谢副产物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选取SMOX表达水平最高的结肠癌细胞株HCT116和SW480为实验对象,构建慢病毒载体,用PLKO.1-puro-shCtrl、PLKO.1-puro-shSMOX、PLKO.1-puro-shSMOX+pcDNA3.1和PLKO.1-puro-shSMOX+pcDNA3.1-TR1分别转染细胞,分别为shCtrl组、shSMOX组、shSMOX+pcDNA3.1组和shSMOX+TR1组。Western blot实验检测HCT116和SW480细胞shCtrl组和shSMOX组SMOX与TR1的表达情况,以及HCT116细胞shSMOX+pcDNA3.1组和shSMOX+TR1组的TR1表达水平。利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力。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单染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周期变化。PI/异硫氰酸荧光素-膜连蛋白(PI/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Annexin V,PI/FITC-Annexin V)双染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坏死情况。Transwell体外侵袭实验分析细胞侵袭能力。shCtrl组、shSMOX组、shSMOX+pcDNA3.1组和shSMOX+TR1组的HCT116细胞稀释至浓度为1×107个/mL的细胞悬液分别向裸鼠右侧腋窝皮下注射0.2 mL细胞悬液,建立裸鼠结肠癌移植瘤模型。4周后处死裸鼠,分离组织,剥取肿瘤称重。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裸鼠结肠肿瘤组织中Ki-67阳性细胞数。结果SMOX在8种结肠癌细胞株和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结肠细胞株和癌旁组织,且与不良预后有关(均P<0.05)。与正常结肠细胞和癌旁组织比较,8种结肠癌细胞和结肠癌组织中的代谢产物亚精胺合成酶和ROS水平随SMOX的高表达同步升高(均P<0.05)。与shCtrl组比较,shSMOX组G_(0)/G_(1)期细胞数目增多,PI/Annexin V双阳性细胞数目增加,细胞增殖活性降低,侵袭数量减少,SMOX和TR1表达水平降低(均P<0.05)。与shSMOX组和shSMOX+pcDNA3.1组比较,shSMOX+TR1组TR1表达水平升高,S期细胞数目增多,PI/Annexin V双阳性细胞数目减少,细胞增殖活性升高(均P<0.05)。裸鼠结肠癌移植瘤模型显示,注射后14 d,与shCtrl组比较,shSMOX组和shSMOX+pcDNA3.1组肿瘤体积和重量均降低,结肠肿瘤组织中Ki-67阳性细胞数减少,而shSMOX+TR1组肿瘤体积、重量和结肠肿瘤组织中Ki-67阳性细胞数则较shSMOX+pcDNA3.1组增加(均P<0.05)。结论SMOX在结肠癌细胞和组织中表达上调,可能通过靶向提高TR1的表达促进细胞周期运转,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及肿瘤生长,进而促进结肠癌恶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精胺氧化 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 恶性进展
下载PDF
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蛋白1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及对乳腺癌细胞生长调控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桂臣 薛鸣 高阳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366-370,共5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蛋白1(PRDX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乳腺癌细胞生长调控的机制。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9年2月在北大医疗鲁中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6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PRDX1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蛋白1(PRDX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乳腺癌细胞生长调控的机制。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9年2月在北大医疗鲁中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6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PRDX1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培养MCF7乳腺癌细胞株,分组转染成空白对照组、siRNA-NC组、PRDX1-siRNA转染组。检测不同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及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PRDX1在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为58.1%(50/86)、23.3%(20/86)、在正常组织中的阳性率为3.7%(3/82),PRDX1在乳腺癌癌组织中的阳性率较高,且PRDX1阳性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TNM分期、病理分级有关(P<0.05)。②TT检测结果显示,在24 h、48 h、72 h时,siRNA-NC组的细胞抑制率分别为1.6%、1.7%、2.4%,PRDX1-siRNA组分别为5.6%、15.3%、38.4%,PRDX1-siRNA组的细胞抑制率高于空白组与siRNA-NC组(P<0.05)。③流式细胞检测显示,空白组、siRNA-NC组、PRDX1-siRNA组的凋亡率分别为(7.7±1.3)%、(7.4±1.5)%、(25.7±4.2)%,PRDX1-siRNA的肿瘤凋亡率最高。④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与空白组相比,siRNA-NC组的PI3K蛋白、AKT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变化,但PRDX1-siRNA组中PI3K蛋白、AKT蛋白的表达量下降(P<0.05)。结论PRDX1在乳腺癌患者中的阳性率明显提高。在MCF7乳腺癌细胞株中,抑制PRDX1表达水平可通过降低PI3K/AKT信号通路活性,促进乳腺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蛋白1 PI3K/AKT信号通路 细胞凋亡 RNA干扰
下载PDF
逆转座子序列插入——海湾扇贝过氧化物还原酶V第1内含子分析
10
作者 李娟 李莉 张国范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共6页
根据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过氧化物还原酶V(AiPrxV)的cDNA序列和部分基因组DNA序列设计引物,采用基因组步移方法扩增获得其第1内含子(I1)完整序列,并通过Blast比对、DNAMAN和RepFind搜索进行序列分析。AiPrxV I1长8 565bp,占A... 根据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过氧化物还原酶V(AiPrxV)的cDNA序列和部分基因组DNA序列设计引物,采用基因组步移方法扩增获得其第1内含子(I1)完整序列,并通过Blast比对、DNAMAN和RepFind搜索进行序列分析。AiPrxV I1长8 565bp,占AiPrxV基因全长的68%,AT%显著高于GC%。在5 900-6 700bp的区域中包含了不完整的编码区,经分析与文昌鱼、海胆的逆转录酶有极高的相似性,其N端与多种动植物逆转座子的逆转录酶C端具有相似特征。此外,发现AiPrxV I1中包含283个重复序列,在3 500-4 000bp和6 800-7 200bp区域尤为密集。以上特点提示海湾扇贝过氧化物还原酶V第1内含子可能是由一个非长末端重复元件逆转座子(non-LTR retrotransposons)插入,逐渐演变而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湾扇贝(Argopectenirradians) 过氧化物还原酶V 内含子 逆转座子 非长末端重复元件
下载PDF
过氧化物还原酶1在脑出血后的表达变化及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国强 黄嘉诚 +5 位作者 袁俊杰 张钦 龚昌雄 谢乐星 熊小檍 杨清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00-306,共7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还原酶1(peroxiredoxin 1,Prdx1)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细胞定位,以及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后Prdx1的表达变化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5只8~10周龄SD大鼠脑组织灌注,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比较Prdx1在神...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还原酶1(peroxiredoxin 1,Prdx1)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细胞定位,以及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后Prdx1的表达变化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5只8~10周龄SD大鼠脑组织灌注,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比较Prdx1在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35只8~10周龄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ham组、ICH 12 h组、ICH 1 d组、ICH 2 d组、ICH 3 d组、ICH 4 d组、ICH 5 d组(n=5),后5组采用自体血注射法建立ICH模型,sham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取各组大鼠脑组织,Western blot和qRT-PCR检测各组中Prdx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在HeLa细胞中转染Prdx1干扰质粒或空质粒载体,分为干扰组和对照组,并对两组HeLa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RNA sequencing,RNA-seq),对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进行GO分析,预测Prdx1在ICH中可能的作用。结果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提示:在皮层,Prdx1主要分布于NeuN^+的神经元,而在纹状体中,Prdx1主要分布于GFAP^+的星形胶质细胞中。Western blot及qRT-PCR结果提示:Prdx1表达在ICH后3 d显著增高(P<0.05),随着时间延长,逐渐降低。RNA-seq及GO分析提示Prdx1引起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在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固有免疫反应、轴突发育等与ICH继发损伤相关的通路。结论 Prdx1在不同脑区有不同的细胞分布特点;ICH后,Prdx1升高明显,其在ICH中的可能作用机制与炎症、免疫反应、轴突发育等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还原酶1 脑出血 转录组测序
下载PDF
日本沼虾过氧化物还原酶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孙盛明 戈贤平 +2 位作者 傅洪拓 朱健 张世勇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74-483,共10页
利用 cDNA 末端快速克隆方法获得了青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的过氧化物还原酶基因(Prx)全长cDNA序列。该基因cDNA全长878 bp,包括72 bp的5′末端非翻译区,594 bp的开放阅读框(ORF),212 bp的3′末端非翻译区,开放阅读框编码... 利用 cDNA 末端快速克隆方法获得了青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的过氧化物还原酶基因(Prx)全长cDNA序列。该基因cDNA全长878 bp,包括72 bp的5′末端非翻译区,594 bp的开放阅读框(ORF),212 bp的3′末端非翻译区,开放阅读框编码198个氨基酸。氨基酸相似度比对显示,所分离的青虾过氧化物还原酶基因包括两个半胱氨酸残基的区域“FYPLDFTFVCPTEI”和“GEVCPA”。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青虾过氧化物还原酶基因与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过氧化物还原酶聚在一起,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荧光定量 PCR 检测显示,过氧化物还原酶基因在青虾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其表达量由低到高依次为肠道、心脏、卵巢、肌肉、鳃、肝胰腺。使用荧光定量PCR检测青虾在低氧胁迫和复氧条件下肝胰腺中的过氧化物还原酶基因mRNA的时空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青虾过氧化物还原酶在肝胰腺和鳃组织中的表达量分别在低氧胁迫12~24 h 和复氧6 h出现了3次明显上调,由此推测过氧化物还原酶基因参与低氧应激分子过程。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了解青虾低氧应激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沼虾 过氧化物还原酶 基因克隆 低氧胁迫 定量PCR
下载PDF
氧乐果和吡虫啉对小麦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还原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仲丽 吕超 +3 位作者 杨文玲 梁沛 史雪岩 高希武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6-280,共5页
为明确常用杀虫剂对小麦抗氧化性的影响,研究了小麦幼苗期用不同浓度氧乐果和吡虫啉的营养液处理后144 h内对其过氧化物酶(POD)、谷胱甘肽还原酶(GR)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400、800和1 600 mg/L的氧乐果处理小麦幼苗... 为明确常用杀虫剂对小麦抗氧化性的影响,研究了小麦幼苗期用不同浓度氧乐果和吡虫啉的营养液处理后144 h内对其过氧化物酶(POD)、谷胱甘肽还原酶(GR)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400、800和1 600 mg/L的氧乐果处理小麦幼苗后24 h,POD活性均显著降低;1 600 mg/L的氧乐果处理后6 h,其CAT活性比对照降低了32.9%;各浓度氧乐果处理后144 h,GR活性均显著降低。而用25、50和100 mg/L的吡虫啉处理小麦幼苗后144 h内,只有50mg/L处理组在12 h时的POD活性比对照升高了65.0%。杀虫剂对小麦幼苗中3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不仅与药剂种类有关,还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与时间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乐果 吡虫啉 小麦 过氧化物 谷胱甘肽还原酶 氧化氢酶
下载PDF
不同镇痛方式对开胸手术患者红细胞醛糖还原酶和血浆葡萄糖及脂质过氧化物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晓坤 潘熊熊 +3 位作者 潘寅兵 周芷萱 王灿琴 钱燕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12期1274-1277,共4页
目的:比较硬膜外和静脉镇痛对开胸手术患者红细胞醛糖还原酶(AR)活性和血浆葡萄糖(Glu)及脂质过氧化物(MDA)浓度的影响。方法:42例在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行开胸食道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Ⅰ、Ⅱ两组,每组21例。术后,Ⅰ组行静脉镇... 目的:比较硬膜外和静脉镇痛对开胸手术患者红细胞醛糖还原酶(AR)活性和血浆葡萄糖(Glu)及脂质过氧化物(MDA)浓度的影响。方法:42例在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行开胸食道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Ⅰ、Ⅱ两组,每组21例。术后,Ⅰ组行静脉镇痛(芬太尼15μg/kg),Ⅱ组行硬膜外镇痛(0.125%罗哌卡因混合2μg/ml芬太尼)。在麻醉前(T0)、手术开始60 min(T1)、术后60 min(T2)、术后1 d(T3)和术后2 d(T4)抽取静脉血,测定AR活性及Glu和MDA水平,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测定术后4、12、24、48 h镇痛效果。结果:①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均良好,但Ⅰ组患者术后12、24 h VAS评分明显高于Ⅱ组(P<0.05),总按压次数明显高于Ⅱ组(P<0.01)。②与T0值相比,T3时Ⅰ组患者红细胞AR活性显著升高(P<0.01),Ⅱ组患者此酶活性无明显上升(P>0.05);此时Ⅰ组患者AR活性明显高于Ⅱ组(P<0.05)。③与T0值相比,两组患者血糖值均从T1时开始升高(P<0.05),至T3时达峰值(P<0.01),T4时点Ⅱ组患者的血糖值下降至术前水平(P>0.05),而Ⅰ组仍未恢复(P<0.05);T3、T4时Ⅰ组血糖值明显高于Ⅱ组(P<0.05)。④Ⅰ组患者血浆MDA值在T3时点明显升高(P<0.01),Ⅱ组患者的MDA值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静脉镇痛相比较,开胸手术后采用硬膜外镇痛,能降低术后血糖与MDA水平和AR活性,从而减轻红细胞的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醛糖还原酶 葡萄糖 脂质过氧化物
下载PDF
天然彩色棉过氧化物酶·丙二醛及硝酸还原酶的测定 被引量:19
15
作者 詹少华 林毅 吕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18,共2页
以白色棉泗棉 3号为对照 ,对 2个彩色棉品种的过氧化物酶 (POD)、丙二醛 (MDA)和硝酸还原酶 (NR)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整个生育期绿色棉MDA值较高 ,是棕色棉的 1.5 684倍 ,白色棉的 1.5 792倍 ;且整个生育期内绿色棉MDA值变动范围较... 以白色棉泗棉 3号为对照 ,对 2个彩色棉品种的过氧化物酶 (POD)、丙二醛 (MDA)和硝酸还原酶 (NR)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整个生育期绿色棉MDA值较高 ,是棕色棉的 1.5 684倍 ,白色棉的 1.5 792倍 ;且整个生育期内绿色棉MDA值变动范围较大 ,绿色棉最大值 /最小值 =4.1785 ,而棕色棉为 2 .3 672 ,白色棉为 1.7416。 2种彩色棉MDA值的动态变化具有共同的特点 ,整个生育期内出现 2次高峰 ,分别在苗期和盛花期 ,而白色棉表现为“升—降—升”的特点。 3种棉花的POD值变化规律十分相似 ,POD含量由幼苗期到苗期有较明显的上升 ,由苗期到蕾期下降速度较快 ,蕾期之后保持相对稳定的水平 ,绿色棉幼苗期的POD值明显高于棕色棉和白色棉。从NR值的动态变化来看 ,白色棉和棕色棉 ,从幼苗期到苗期略有下降 ;而绿色棉有较大的上升 ,且绿色棉的上升幅度较大 ,绿色棉苗期叶片NR的含量是幼苗期的 2 .0 81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棉 过氧化物 丙二醛 硝酸还原酶 测定分析
下载PDF
过氧化物还原酶2通过ROS-NF-κB-miR-33a-ABCA1途径抑制巨噬细胞脂质蓄积
16
作者 黄江伟 江鑫 +1 位作者 蒋长荣 龚慧琴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46-1454,共9页
已有研究证实,过氧化物还原酶2(peroxiredoxin 2,Prdx2)可抑制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发展,但其在巨噬细胞脂质蓄积中的作用及机制未知。本文在体外培养THP-1源性泡沫细胞,转染Prdx2质粒过表达载体(pcDNA3.1-Prdx2)或Prdx2 siRNA,通过qRT-PCR... 已有研究证实,过氧化物还原酶2(peroxiredoxin 2,Prdx2)可抑制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发展,但其在巨噬细胞脂质蓄积中的作用及机制未知。本文在体外培养THP-1源性泡沫细胞,转染Prdx2质粒过表达载体(pcDNA3.1-Prdx2)或Prdx2 siRNA,通过qRT-PCR、Western印迹、油红O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检测ABCA1、NF-κB p65和miR-33a表达,胆固醇流出水平,胞内脂滴数目,胆固醇含量及ROS水平。此外,用NF-κB抑制剂PDTC和/或miR-33a抑制剂作预处理,观察上述指标有何变化。结果表明,Prdx2过表达组细胞ABCA1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5),而NF-κB和miR-33a水平明显下调(P<0.05),胞内[3H]-胆固醇流出增加(P<0.05),脂质蓄积减轻;而预处理PDTC和miR-33a抑制剂后,上述效应则更加明显。相反,Prdx2沉默组ABCA1水平下降(P<0.05),NF-κB和miR-33a表达上调(P<0.05)。我们发现,Prdx2过表达能有效降低泡沫细胞内ROS水平。综上所述,Prdx2可通过ROS-NF-κB-miR-33a-ABCA1途径促进巨噬细胞胆固醇流出,抑制脂质蓄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还原酶2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 活性氧 NF-ΚB miR-33a
下载PDF
X线对仔鼠胃组织结构及总抗氧化能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左文涛 俞诗源 +3 位作者 王昱 王元春 李丽 肖世南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21-526,共6页
目的观察X线辐射后仔鼠胃组织结构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动态变化,为电离辐射防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160只仔鼠(出生6~7d)用不同吸收剂量(0Gy、1Gy、3Gy、5Gy、7Gy)X线进行全身辐... 目的观察X线辐射后仔鼠胃组织结构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动态变化,为电离辐射防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160只仔鼠(出生6~7d)用不同吸收剂量(0Gy、1Gy、3Gy、5Gy、7Gy)X线进行全身辐射,分别于辐射后1d、5d、10d和20d,用比色法检测仔鼠胃组织中T-AOC、GSH-PX、GR酶活性的变化,用显微技术观察仔鼠胃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 1Gy辐射组仔鼠胃T-AOC活性在1~20d时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GR活性在1~10d时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其他各辐射组T-AOC和GR在辐射后始终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1Gy辐射组仔鼠胃GSH-PX活性在辐射后1d时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以后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3Gy辐射组GSH-PX在辐射后1d时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以后始终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其他各辐射组GSH-PX活性始终低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大,实验组仔鼠胃黏膜上皮和腺体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上皮肿胀、空泡化、脱落,胃底腺细胞排列松散、部分降解,胃出血。结论 X线辐射影响仔鼠胃组织结构,这可能与胃抗氧化酶活性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 组织结构 总抗氧化能力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 谷胱甘肽还原酶 比色法 仔鼠
下载PDF
过氧化物还原酶蛋白家族与疾病 被引量:19
18
作者 段婷 姚兵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8-101,共4页
过氧化物还原酶(Peroxiredoxins,Prxs)属于抗氧化蛋白超家族,广泛存在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作为抗氧化剂,Prxs蛋白含有能够氧化H2O2的活性半胱氨酸位点,能够清除正常组织和细胞内的活性氧,保护细胞抵抗氧化应激。Prxs蛋白与氧化应... 过氧化物还原酶(Peroxiredoxins,Prxs)属于抗氧化蛋白超家族,广泛存在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作为抗氧化剂,Prxs蛋白含有能够氧化H2O2的活性半胱氨酸位点,能够清除正常组织和细胞内的活性氧,保护细胞抵抗氧化应激。Prxs蛋白与氧化应激相关疾病都有着密切联系。文中就Prxs蛋白家族及其与肿瘤等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还原酶 氧化应激 活性氧
下载PDF
脱毒对苹果苗木和砧木的过氧化物酶、硝酸还原酶及蛋白质、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项殿芳 宋金耀 +2 位作者 刘永军 章德明 陈霜莹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82-86,共5页
对王林、乔纳金、长富2、秋富1、M7、M26六个苹果品种及砧木的脱毒与未脱毒苗木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脱毒后成叶中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降低。王林、长富2的脱毒苗成叶内硝酸还原酶活性比对照极显著增强。王林、乔纳金、长富2三... 对王林、乔纳金、长富2、秋富1、M7、M26六个苹果品种及砧木的脱毒与未脱毒苗木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脱毒后成叶中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降低。王林、长富2的脱毒苗成叶内硝酸还原酶活性比对照极显著增强。王林、乔纳金、长富2三品种脱毒苗成叶中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幼叶及嫩梢皮层中蛋白质含量显著增高。脱毒后,三个品种成叶组织提取液褐变度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脱毒 过氧化物 硝酸还原酶 蛋白质
下载PDF
短蛸(Octopus ocellatus)过氧化物还原酶(OoPrx-4)基因的克隆及其对鳗弧菌胁迫的转录调控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洁 韦秀梅 +4 位作者 王卫军 杨建敏 刘相全 杨顶珑 陈建强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42-347,共6页
从本研究前期构建的短蛸(Octopus ocellatus)cDNA文库中克隆得到过氧化物还原酶(OoPrx-4)基因的cDNA全长,该基因cDNA全长934bp,包括5′非编码区(UTR)19bp,3′UTR177bp,开放阅读框(ORF)738bp,共编码245个氨基酸,理论等电点为6.65,预测分... 从本研究前期构建的短蛸(Octopus ocellatus)cDNA文库中克隆得到过氧化物还原酶(OoPrx-4)基因的cDNA全长,该基因cDNA全长934bp,包括5′非编码区(UTR)19bp,3′UTR177bp,开放阅读框(ORF)738bp,共编码245个氨基酸,理论等电点为6.65,预测分子量27.1kD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析了OoPrx-4基因在短蛸各组织及鳗弧菌胁迫下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OoPrx-4在短蛸血细胞、肌肉、系统心脏、鳃、胃、肾囊、性腺、外套膜和肝胰腺等检测组织中都有表达,其中在肝胰腺的表达量最高。经鳗弧菌刺激后,Prx-4在血细胞中的表达量分别在6h和48h出现了两次明显上调。Prx-4作为抗氧化酶可能在减少机体因抵御鳗弧菌胁迫所产生的过氧化物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蛸 过氧化物还原酶-4 实时荧光定量PCR 鳗弧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