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8L4S176T观测系统在渤海CF区块海底电缆地震采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龚旭东 张建峰 +2 位作者 王志亮 杨志国 钮依莎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31,共5页
为在渤海CF区块复杂过渡带获得高品质的地震采集资料,采用了8L4S176T观测系统,并在采集设备、震源选型、电缆铺设、二次定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证;分析了采集作业过程中存在的施工效率低、潮流影响大、过往船只多等作业难点,提出了沿测... 为在渤海CF区块复杂过渡带获得高品质的地震采集资料,采用了8L4S176T观测系统,并在采集设备、震源选型、电缆铺设、二次定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证;分析了采集作业过程中存在的施工效率低、潮流影响大、过往船只多等作业难点,提出了沿测线放炮、提前多铺设2根电缆、分时放炮、增加电缆配重、"圈地法"护缆等相应的技术措施,实施后取得了更丰富的波场信息,有效提高了地震资料分辨率,改善了该区块中深层复杂构造的成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L4S176T观测系统渤海CF区块过渡 海底电缆地震采集 作业难点 技术措施实施效果
下载PDF
萨南开发区某过渡带试验区块对应压裂工艺优化
2
作者 孙福广 王丽丽 《采油工程》 2015年第4期42-46,79-80,共6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萨南开发区过渡带区块措施挖潜的针对性,增加压裂后采油井增产、注水井增注幅度,减缓产量下降趋势,研究优化了油、水井对应压裂工艺技术。依据油藏精细研究成果,对不同井网及井距条件下储层的横向、纵向改造特性进行了综... 为了进一步提高萨南开发区过渡带区块措施挖潜的针对性,增加压裂后采油井增产、注水井增注幅度,减缓产量下降趋势,研究优化了油、水井对应压裂工艺技术。依据油藏精细研究成果,对不同井网及井距条件下储层的横向、纵向改造特性进行了综合分析;对注采井距偏大、薄差油层连通状况差、油层动用程度低等个性化问题,分析砂体连通对应关系、优选了改造层位;深化井、层认识,研究改造小层内的有效驱替物性与井距的关系;优化工艺参数,实现井组单井改造工艺的个性化设计,以此提高整个井组产量。通过15个井组的现场试验,压裂后采油井平均单井日增油量为4. 9t、注水井口增注量为37.5m^3,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对应压裂工艺是在对一些常规压裂工艺进行再认识的基础上,将已成熟技术进行个性化创新,形成一种适合于相应区块、相应井组的特色增产技术,在过渡带及外围井区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带区块 井组改造 对应压裂 裂缝 穿透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