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迁移与文化习得——过渡文化视野下的文化迁移 被引量:3
1
作者 赵凌 蔡荣寿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8年第12期137-140,共4页
在过渡文化研究的大背景下,文章试图从一个宏观的角度,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对文化习得与文化迁移的关系进行一定的梳理,试图发掘文化习得中文化迁移的发生条件和发生机制,这些问题的解决将对文化教学和文化教学书籍编纂有着一定的现实... 在过渡文化研究的大背景下,文章试图从一个宏观的角度,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对文化习得与文化迁移的关系进行一定的梳理,试图发掘文化习得中文化迁移的发生条件和发生机制,这些问题的解决将对文化教学和文化教学书籍编纂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习得 文化迁移 过渡文化 标记性
下载PDF
过渡语与过渡文化 被引量:8
2
作者 赵凌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7年第10期123-127,共5页
过渡语是当前被研究得比较多的论题之一,然而目前与之紧密相关的过渡文化理论的研究却是少之又少,到底过渡文化和过渡语有什么联系,我们能否用过渡语理论来解释过渡文化,过渡文化的特征是什么,文章针对这些问题,对过渡文化和过渡语作了... 过渡语是当前被研究得比较多的论题之一,然而目前与之紧密相关的过渡文化理论的研究却是少之又少,到底过渡文化和过渡语有什么联系,我们能否用过渡语理论来解释过渡文化,过渡文化的特征是什么,文章针对这些问题,对过渡文化和过渡语作了比较,并力求在过渡语理论的基础上对过渡文化理论作进一步的阐述。笔者对过渡文化下了定义,并就这个新的概念作了具体的阐述以及共时和历时的区分,认为过渡文化具有三大特征。过渡文化概念的提出,对于文化习得模式的探讨,对于文化课程的设置,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文化 过渡 系统性 动态性 僵化
下载PDF
过渡文化理念和文化教学
3
作者 赵凌 蔡荣寿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83-86,共4页
过渡文化理念是指文化传播者或文化习得者能够使用过渡文化来进行文化传播与文化习得的理念。它具有必然性和重要性两大原则。过渡文化理念对文化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性。
关键词 过渡文化 文化理念 文化教学
下载PDF
文化的过渡与文学的新生——论《霜叶红似二月花》的复杂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贺仲明 蔡杨淇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9-66,共8页
茅盾长篇小说《霜叶红似二月花》从多个层面反映“五四”前后新旧文化的过渡,表现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历史变革和时代特征。在《霜叶红似二月花》的文学形式上,茅盾尝试突破以往的创作模式,回归到小说艺术、自身成长经历和传统文化价值观,... 茅盾长篇小说《霜叶红似二月花》从多个层面反映“五四”前后新旧文化的过渡,表现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历史变革和时代特征。在《霜叶红似二月花》的文学形式上,茅盾尝试突破以往的创作模式,回归到小说艺术、自身成长经历和传统文化价值观,表现出突出的本土化艺术风格。但在这部作品中,茅盾也面临艺术自我的回归与时代创作要求之间的冲突,导致该作品在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新旧文化过渡等问题时存在艺术上的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 《霜叶红似二月花》 文化过渡 文学新生
下载PDF
从淮西民歌的旋律音调中看文化过渡区的音乐风格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敬民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31-38,共8页
音乐文化过渡区域是一个特殊的、客现存在的区域。它不是纯粹的地理学的概念,而是以现实存在的音乐文化属性为依据,所进行的文化区域性划分。其本质是区域间的文化过渡性。文化过渡区域内的民歌,具有多元的文化属性和价值趋向。担负着... 音乐文化过渡区域是一个特殊的、客现存在的区域。它不是纯粹的地理学的概念,而是以现实存在的音乐文化属性为依据,所进行的文化区域性划分。其本质是区域间的文化过渡性。文化过渡区域内的民歌,具有多元的文化属性和价值趋向。担负着协调与通道的职能。淮西民歌受到来自中原、江淮、江汉三方面的影响。在音的组合形式上,表现出即与这些区域相似又有所不同,呈现出独特的民歌风格,具有过渡性特征。淮西民歌的音值组合和音高组合是这一特征的最基本表现形式。一方面,它表现在对周边区域音乐文化的吸收和借鉴;另一方面,又表现在对本区域内的旋律音调进行不断的改造,显现出文化过渡区在地理位置上所具有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西民歌 文化过渡 音值组合 音高组合 音乐风格 旋律 音调
下载PDF
从文化过渡角度看梁启超的文化民族主义
6
作者 刘亮红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77-78,共2页
梁启超的文化过渡观是他文化民族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从他的文化过渡观上可以窥见他对待民族文化上的立场与观点,而分析梁启超的文化过渡观可以从文化过渡的基础、文化过渡的本质和文化过渡的步骤上入手。
关键词 梁启超 文化民主主义 文化过渡
下载PDF
论过渡时期(1953—1956)的文化过渡
7
作者 秦程节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119-122,共4页
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不仅仅是人们惯常理解的在1953年到1956年之间进行的经济上的"三大改造",也应该是一个文化过渡的过程。虽然它不像经济过渡那样广泛触动了中国社会的各个阶级和阶层,但是,它在文化思想... 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不仅仅是人们惯常理解的在1953年到1956年之间进行的经济上的"三大改造",也应该是一个文化过渡的过程。虽然它不像经济过渡那样广泛触动了中国社会的各个阶级和阶层,但是,它在文化思想领域掀起的波澜,对中国文化格局重组之功能,对中国文化脉象影响之剧烈,却是显而易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时期 文化过渡 先进文化
下载PDF
试论我国建国初期的文化过渡
8
作者 阎锋 《广西社会科学》 2007年第2期185-189,共5页
我国建国初期是一个重大转型时期,政治、经济都在发生剧烈而深刻的变化,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也艰难地向前过渡。经过文化建设与文化改造,新民主主义文化发生了实质性变化,这些变化使包含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中的社会主义文化方向变成了现实。
关键词 建国初期 文化过渡 新民主主义文化 社会主义文化
下载PDF
经典变异:文化过滤下的文本细读——以宇文所安对经典诗人杜甫的解读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殷晓燕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2-175,共4页
杜甫一直以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忧国忧民的诗歌情怀为后人所景仰,但在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的研究中,却以幽默随便的智者、虚幻想象的诗人形象出现,与中国传统对杜甫的解读形成了极大的偏差。文章通过对宇文所安的研究进行分析,发现这是... 杜甫一直以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忧国忧民的诗歌情怀为后人所景仰,但在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的研究中,却以幽默随便的智者、虚幻想象的诗人形象出现,与中国传统对杜甫的解读形成了极大的偏差。文章通过对宇文所安的研究进行分析,发现这是文学在跨异质文明传播过程因文化过滤而导致的经典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文所安 杜甫 文化过渡 经典变异
下载PDF
淮河流域民间音乐文化区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地理条件初探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敬民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66-69,87,共5页
淮河流域民间音乐文化区是突破了行政区划的界限,具有自身文化特质的区域。它的形成是民间音乐文化在这一特定的自然环境中,以人们日常的物质生产劳动为基础,社会的精神生活为载体,而逐步积淀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是在地理生态环境的... 淮河流域民间音乐文化区是突破了行政区划的界限,具有自身文化特质的区域。它的形成是民间音乐文化在这一特定的自然环境中,以人们日常的物质生产劳动为基础,社会的精神生活为载体,而逐步积淀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是在地理生态环境的三个阶段、历史文化发展的三个时期、民间音乐文化的三种类型的互为因果中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流域 民间音乐 文化过渡 融合性 文化特性 音乐特征
下载PDF
丹江口库区红石坎Ⅰ旧石器地点发掘简报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超荣 李锋 李浩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26,共10页
红石坎Ⅰ旧石器遗址是丹江口库区一处重要遗址,埋藏于汉江右岸第3级阶地。2008年发掘并揭露525m2,出土石制品136件,采集22件。石制品类型包括备料、人工石块、石锤、石核、石片、刮削器、砍砸器、手镐、凹缺刮器、碎片等,具有南、北方... 红石坎Ⅰ旧石器遗址是丹江口库区一处重要遗址,埋藏于汉江右岸第3级阶地。2008年发掘并揭露525m2,出土石制品136件,采集22件。石制品类型包括备料、人工石块、石锤、石核、石片、刮削器、砍砸器、手镐、凹缺刮器、碎片等,具有南、北方石器工业过渡的文化特征,时代应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江口 红石坎I地点 旧石器时代早期 文化过渡
下载PDF
黄河中游地区末次冰消期新旧石器文化过渡的气候背景 被引量:22
12
作者 夏正楷 陈戈 +2 位作者 郑公望 陈福友 韩军青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4期1204-1208,共5页
对山西吉县柿子滩遗址进行的年代测定和孢粉分析结果表明,该遗址所在的黄河中游地区,在 35~9.4 kaBP期间始终是草原环境.其中 35.l~17.0 kaBP属末次冰期,气候寒冷干燥,为荒漠草原环境, 晚期出现寒冷较阴... 对山西吉县柿子滩遗址进行的年代测定和孢粉分析结果表明,该遗址所在的黄河中游地区,在 35~9.4 kaBP期间始终是草原环境.其中 35.l~17.0 kaBP属末次冰期,气候寒冷干燥,为荒漠草原环境, 晚期出现寒冷较阴湿的草原环境;17.0~11.9kaBP属末次冰消期早-中期,以温和干燥的草原植被与温和 半干燥的、生长有少量落叶阔叶树的草原植被多次交替为特征;11.9~10.5 kaBP再次出现寒冷干燥的冰 期气候,为荒漠草原环境;10.5~9.4 kaBP气候温和半干旱,并向温暖湿润方向发展,前期为草原环境, 后期过渡为生长有较多落叶阔叶树的草原环境.细石器作为新旧石器文化过渡时期的标志,主要分布 在17.0~11.9 kaBP,末次冰消期早-中期相对温暖干燥且多变的草原环境有助于细石器文化的出现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吉县 柿子滩遗址 孢粉分析 末次冰消期 新旧石器文化过渡时期 古气候 年代测定
原文传递
多种信仰共存:以藏彝走廊东缘多续藏族为中心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东 袁晓文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26,共7页
通过对藏彝走廊东缘安宁河流域多续藏族信仰的田野调查研究,揭示在其人文生态空间中至少存在本地民间信仰、制度化宗教信仰、道家与汉地信仰、古蜀文明中的信仰孑遗等多个层次。这些信仰之间并非泾渭分明、相互排斥,而是彼此杂糅兼容、... 通过对藏彝走廊东缘安宁河流域多续藏族信仰的田野调查研究,揭示在其人文生态空间中至少存在本地民间信仰、制度化宗教信仰、道家与汉地信仰、古蜀文明中的信仰孑遗等多个层次。这些信仰之间并非泾渭分明、相互排斥,而是彼此杂糅兼容、并存不悖,呈现一种高度和谐包容的状态。相关的田野调查表明,此现象存在于藏彝走廊特别是走廊东缘多个区域。对多种信仰共存的学术思考不可忽视藏彝走廊东缘作为民族迁徙、文化互动的廊道存在,以及该区域位于文化过渡带及其所具有的边缘性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仰共存 藏彝走廊 多续藏族 民族迁徙 文化互动 文化过渡 民族和谐
下载PDF
我国北方泥河湾盆地新-旧石器文化过渡的环境背景 被引量:36
14
作者 夏正楷 陈福友 +3 位作者 陈戈 郑公望 谢飞 梅惠杰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93-400,共8页
我国北方泥河湾盆地于家沟文化遗址古人类生存环境的分析表明,该地区属于旧石器最晚期文化的细石器出现在末次冰消期早期,并在末次冰销期后期-冰后期早期的持续温干气候环境下得到迅速的发展,而新石器文化出现在冰后期早期,并在全... 我国北方泥河湾盆地于家沟文化遗址古人类生存环境的分析表明,该地区属于旧石器最晚期文化的细石器出现在末次冰消期早期,并在末次冰销期后期-冰后期早期的持续温干气候环境下得到迅速的发展,而新石器文化出现在冰后期早期,并在全新世大暖期的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下得到迅速的发展。气候环境的变化是导致人类社会从旧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过渡的重要原因。这一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地深入探讨史前人类文化过渡和环境演变之间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家沟遗址 细石器 新-旧石器文化过渡时期 环境背景 末次冰消期 冰后期 泥河湾盆地
原文传递
从五河民歌音乐结构基因看淮河文化过渡区的“南北融合” 被引量:11
15
作者 余亚飞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5-54,共10页
淮河作为文化过渡区,是区域音乐文化研究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地理、气候等分布都具有明显的南北过渡性特点,处于淮河流域的五河民歌自然受到来自中原文化、吴越文化、楚文化的影响。其音乐结构也无形中具有了文化过渡性和融... 淮河作为文化过渡区,是区域音乐文化研究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地理、气候等分布都具有明显的南北过渡性特点,处于淮河流域的五河民歌自然受到来自中原文化、吴越文化、楚文化的影响。其音乐结构也无形中具有了文化过渡性和融合性特点。这一特点直接呈现为"南北融合"。音乐结构从本质上体现为一种物质形式和精神内涵之间的关系。它在音乐的发展历程中充当了基因的作用。因此,拟以五河民歌为例,运用传统音乐结构学分析法对其音列、调式、音阶等音乐结构细部维度和布局维度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地理学、民俗学等跨学科方法,进一步探寻其音乐"南北融合"结构基因孕育生成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过渡 五河民歌 音乐结构 南北融合
原文传递
绥德县文管所藏铜刀与铜镳 被引量:1
16
作者 康宁武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2-43,I0001-I0005,共17页
南流黄河两岸的晋陕高原向来出土先秦铜器,但因材料零散难以深入研究。绥德县文管所收藏有大量北方系青铜器,本文拣选55件铜刀和2件铜镳,在类型划分的基础上予以介绍。这批铜刀的年代自西周早期延续至战国中期,皆为双合范铸造。将其与... 南流黄河两岸的晋陕高原向来出土先秦铜器,但因材料零散难以深入研究。绥德县文管所收藏有大量北方系青铜器,本文拣选55件铜刀和2件铜镳,在类型划分的基础上予以介绍。这批铜刀的年代自西周早期延续至战国中期,皆为双合范铸造。将其与北方草原以及中原地区同类器物比较后,发现其与两者均有一些差异,这体现出该区域可能是一个文化过渡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绥德 铜刀 文化过渡
下载PDF
过渡型文化氛围对当代官员作风的影响
17
作者 黄涛 《理论前沿》 CSSCI 2004年第8期43-43,共1页
不良作风和良好作风往往在同一官员身上同时体现。譬如一些官员的双重作风表现在一面公开强调民主,另一面又要认同特权,第一把手说了算;一面强调平等,另一面又要显示等级和权威;一面强调制度建设,主张依法、按章办事,另一面又不... 不良作风和良好作风往往在同一官员身上同时体现。譬如一些官员的双重作风表现在一面公开强调民主,另一面又要认同特权,第一把手说了算;一面强调平等,另一面又要显示等级和权威;一面强调制度建设,主张依法、按章办事,另一面又不愿意受制度的约束,留恋和搞“人治”;一面要“任人唯贤”,要“不拘一格降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文化氛围 官员作风 影响
原文传递
旅游教学中的西藏景点有效教学——实景实战教学
18
作者 旦増赤来 《价值工程》 2010年第1期104-105,共2页
在以西藏独特的旅游民族文化、西藏导游工作领域分析为基础,以旅游景点工作任务分析为依据而进行的国语专业项目课程建设研究中,必须同时实施教学方式的改革,而独特的西藏职业旅游教学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及课程标准确定后,情景+实... 在以西藏独特的旅游民族文化、西藏导游工作领域分析为基础,以旅游景点工作任务分析为依据而进行的国语专业项目课程建设研究中,必须同时实施教学方式的改革,而独特的西藏职业旅游教学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及课程标准确定后,情景+实景教学最有效的教学方式是采取相应景点实战教学法,让国语旅游教学跨文化实现从藏文基础点过渡到汉语知识点学习,在实景教学实际语言专业兼翻译工作,从学院情景知识到旅游实践藏文化现场语言的过渡,真正达到就业语言过渡知识转化、能力扩展、知识内涵融通文化,以达到文化沟通驾驭文化跨度衔接能力演示工作过程的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点教学法 知识储量任务 文化过渡 教学评价
下载PDF
列宁晚年对文化问题的论述及其启示
19
作者 戴韶华 《理论导报》 2012年第9期14-16,24,共4页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我国当前的重要国家战略,其实文化问题无论在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都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回顾过去,可以更好地明鉴未来。列宁晚年遗嘱中有一个主线,就是对文化问题的论述。学习列宁晚年关于文化问题的论述,可以给我们...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我国当前的重要国家战略,其实文化问题无论在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都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回顾过去,可以更好地明鉴未来。列宁晚年遗嘱中有一个主线,就是对文化问题的论述。学习列宁晚年关于文化问题的论述,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觉悟/社会过渡/体制
原文传递
“影戏话”与中国早期电影批评的文体新变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杰泓 陈姝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7-153,共7页
清末民初,通俗娱乐生活的丰富与现代报刊业的兴盛,为传统话体批评的赓续与新变提供了动力。继诗、文、小说、戏剧界"革命"话语提出之后,更具平民性的电影也被进步知识分子视为"通俗教育"的利器。倡导写实文学与白... 清末民初,通俗娱乐生活的丰富与现代报刊业的兴盛,为传统话体批评的赓续与新变提供了动力。继诗、文、小说、戏剧界"革命"话语提出之后,更具平民性的电影也被进步知识分子视为"通俗教育"的利器。倡导写实文学与白话文写作的新文化运动则进一步推动了电影批评内容与形式的大众化。以"影戏话"为代表的中国早期电影批评不仅见证了中国文艺观念及其表出方式的新旧转型,而且在中西电影对接过程中逐步明确了自身的艺术要素,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戏话 中国早期电影 话体批评 过渡文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