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矢状向过矫治对无托槽隐形矫治下前牙压低位移与应力的影响
1
作者 黄钖钖 王诗语 +3 位作者 刘浩 杨丽 王鹏来 袁长永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9期4593-4598,共6页
背景:下前牙区骨壁较薄,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压低下前牙存在唇侧骨板吸收风险。矢状向过矫治对下前牙唇舌向控制产生的影响尚未见报道。目的:探究矢状向过矫治对下前牙特别是对牙颈部和根部位移和所受应力产生的影响。方法:通过1例男... 背景:下前牙区骨壁较薄,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压低下前牙存在唇侧骨板吸收风险。矢状向过矫治对下前牙唇舌向控制产生的影响尚未见报道。目的:探究矢状向过矫治对下前牙特别是对牙颈部和根部位移和所受应力产生的影响。方法:通过1例男性志愿者锥形束CT,在MIMICS和GEOMAGICS软件中三维重建下颌骨与下牙列,并且在SOLIDWORKS软件中构建牙周膜、附件和矫治器模型。实验首先分为双侧下尖牙压低组和下切牙压低组,接着在双侧下中切牙和侧切牙上依次添加0°,1°,2°过矫治,共计6组模型。模型装配完成后,在ANSYS软件中分析计算位移量和应力水平。结果与结论:①压低尖牙时,尖牙舌倾压低,切牙舌倾伸长;压低切牙时,切牙舌倾压低,尖牙舌倾伸长;②无过矫治时,切牙颈部舌向移动,根部唇向移动;加入过矫治后,切牙位移逐渐直立,继而唇倾,并且1°过矫治下牙颈部和根部唇舌向位移量最少;③加入过矫治后,尖牙压低组中切牙颈部牙周膜的应力集中区由唇侧转为舌侧,切牙压低组切牙颈部牙周膜的应力集中区由舌侧转为唇侧;④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压低下前牙时,切牙易伴发舌向倾斜移动;矢状向过矫治设计有利于维持切牙唇舌向位置的稳定,但过矫治应适量,过量的过矫治会加重下切牙的唇倾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 下前牙压低 过矫治 生物力学性能 有限元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下前牙压低过矫治的回归分析研究
2
作者 黄钖钖 王诗语 +3 位作者 刘浩 杨丽 王鹏来 袁长永 《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329-333,343,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下前牙压低的最终实现值与方案预设值之间的关系,探究一种过矫治计算方法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例采用隐适美隐形矫治器压低下前牙的患者。将ClinCheck方案中的相对压低值记为压低预设值,经数字化模型重叠技术测得... 目的通过分析下前牙压低的最终实现值与方案预设值之间的关系,探究一种过矫治计算方法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例采用隐适美隐形矫治器压低下前牙的患者。将ClinCheck方案中的相对压低值记为压低预设值,经数字化模型重叠技术测得压低实现值。评估实现值与预设值的差异和关系,分析压低量等因素对压低效率的影响。结果下前牙压低的平均效率约为62.2%,中切牙效率最高,尖牙最低。压低量、下切牙唇倾度和下尖牙区附件类型均影响压低效率。压低预设值与实现值之间差异显著,存在线性关系。下前牙压低过矫治量计算公式为Z=(W-0.110)/0.533-W(Z为过矫治量,W为期望压低量)。结论矫治方案中的下前牙预设压低量不能完全实现,对于设计下尖牙压低,或压低量大,或初始位下切牙舌倾的病例应设计更多过矫治。与优化附件相比,下尖牙设计垂直矩形附件更有利于提高压低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 前牙压低 效率 线性回归 过矫治
下载PDF
过矫治设计在无托槽隐形矫治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1
3
作者 黄钖钖 刘浩 +3 位作者 王诗语 范典 王鹏来 袁长永 《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849-853,共5页
近年来,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因其美观、舒适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由于牙齿移动趋势的复杂性及难预测性,矫治牙的预设位移量无法完全表达,且表达率因牙齿移动类型不同而异。因此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引入过矫治设计以提高牙齿移动... 近年来,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因其美观、舒适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由于牙齿移动趋势的复杂性及难预测性,矫治牙的预设位移量无法完全表达,且表达率因牙齿移动类型不同而异。因此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引入过矫治设计以提高牙齿移动效率。该文就过矫治设计在无托槽隐形矫治扩弓、压低、纠正扭转和拔牙病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临床矫治设计提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 过矫治 矫治效率 应用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影响扭转牙矫治效能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高尚 吴珊珊 +2 位作者 周珊 刘杰 王晓峰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218-220,F0003,共4页
牙齿矫治有着悠久的历史。近代以来,牙齿矫治更是正畸生物力学和矫治器本身功能的融合。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以数学,计算机科学[1],材料科学[2-4]和生物力学[5]为矫治器设计的核心,且凭借其美观性、舒适性、治疗效果的可预测性[6-7],广... 牙齿矫治有着悠久的历史。近代以来,牙齿矫治更是正畸生物力学和矫治器本身功能的融合。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以数学,计算机科学[1],材料科学[2-4]和生物力学[5]为矫治器设计的核心,且凭借其美观性、舒适性、治疗效果的可预测性[6-7],广受好评[8-9]。但是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中以牙长轴为中心的旋转移动是最难实现的[10],所以隐形矫治中扭转牙的矫治效能相对低[11-12]。现有的研究,不论是国产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还是进口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扭转牙的矫治效果都欠完美[13-14]。因此探索方案设计中影响扭转牙矫治的相关因素十分必要,力求高效的设计方案,提高扭转牙矫治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 扭转牙 过矫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