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机构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质量管理体系——卫生健康服务组织过程改进指南》
1
作者 屈坤如 《质量译丛》 2002年第2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卫生健康管理 质量管理体系 卫生健康服务组织过程改进指南
下载PDF
上海市高中学生艾滋病同伴教育过程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蔡泳 施榕 +3 位作者 沈理笑 张劲松 金星明 黄红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6-107,共2页
目的 探讨同伴教育方式在上海市高中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的适宜性和可行性 ,以探寻适合高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  2 0 0 2年 4~ 9月选择上海市 1 0所高中以及职业学校学生 976名进行预防艾滋病的同伴教育 ,在 6个模... 目的 探讨同伴教育方式在上海市高中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的适宜性和可行性 ,以探寻适合高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  2 0 0 2年 4~ 9月选择上海市 1 0所高中以及职业学校学生 976名进行预防艾滋病的同伴教育 ,在 6个模块的预防艾滋病相关的健康教育中实施过程评价。结果 有 95 .7%的学生明确表示喜欢同伴教育的方式。在各个模块中 ,教学质量的评分都在 4分以上 (5分制 ) ,第 1模块艾滋病和第 3模块自我保护的教学质量评分最高都达到 4 .40分 ,第 1模块艾滋病和第 5模块自尊自爱责任感的内容适宜程度评分最高 ,达到 4 .33分。结论 在高中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同伴教育方式普遍受到学生欢迎 ;用同伴教育的方法进行艾滋病预防值得在中学中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教育 非专业(类目词) 过程评价(卫生保健) 学生
下载PDF
血行播散性结核病并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一例——文献复习及临床诊治过程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宋艳华 齐荣艳 +3 位作者 马丽萍 吕范永 刘荣梅 高孟秋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535-542,共8页
血行播散性结核病是一种重症结核病,临床症状常不典型,影像学诊断报告也常常滞后,早期诊断困难。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恶性血液病,早期临床症状和血液系统异常表现一般不具有特异性。血行播散性结核病并发MDS常导致病情... 血行播散性结核病是一种重症结核病,临床症状常不典型,影像学诊断报告也常常滞后,早期诊断困难。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恶性血液病,早期临床症状和血液系统异常表现一般不具有特异性。血行播散性结核病并发MDS常导致病情互相掩盖,易漏诊、误诊。笔者报道2017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以“头晕、乏力3个月,发热2个月”收治入院的1例患者,初步诊断为血行播散性结核病并发全血细胞严重减少,早期经抗结核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肺部病变及血液系统表现均一度好转,但后期在肺部病变进一步好转的同时,血液系统异常却再次加重,最终经多次骨髓穿刺检查诊断为血行播散性结核病并发MDS。笔者希望通过对诊治过程的分析讨论,提高临床医生对两病并存的诊断认识,分享治疗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转诊及会诊 结果与过程评价(卫生保健) 血行播散性结核病
下载PDF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出口茶叶生产企业注册卫生规范》的通知
4
《中国茶叶》 2004年第6期4-6,共3页
关键词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出口茶叶生产企业注册卫生规范》 适用范围 原料 厂区环境 车间 生产过程卫生 运输卫生
下载PDF
一例血行播散性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诊治过程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赵雪瑶 韩利军 +1 位作者 秦桂香 孙力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648-653,共6页
笔者收集整理了1例血行播散性结核病(DTB)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对该患者临床诊治过程的分析讨论,希望增强临床医生对于DTB的重视与认识,提高诊断与治疗能力。该患者以发热、咳嗽3个月,活动后气促、头痛、双耳听力下降、双下肢水肿5... 笔者收集整理了1例血行播散性结核病(DTB)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对该患者临床诊治过程的分析讨论,希望增强临床医生对于DTB的重视与认识,提高诊断与治疗能力。该患者以发热、咳嗽3个月,活动后气促、头痛、双耳听力下降、双下肢水肿5d、双肺弥漫粟粒状结节影待查(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可能性大)入住长春市传染病医院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与治疗中心,人院后综合患者实验室检查,行腰椎穿刺术、头颅MR增强扫描,发现颅内病灶,考虑诊断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脑内结核球型)、肝功能异常,白细胞(WBC)减少症,血小板(PLT)减少症,胰腺肿大原因待查,根据肝功能情况及血液系统改变情况,给予抗结核、抗感染、保肝及支持对症治疗,患者病情无好转。自行出院后于多家医院就诊治疗(停用全部抗结核药物,仅给予激素治疗),肺部病变、血液系统改变较前好转,但颅内病灶较前加重,经颅内病变组织活检术后病理证实为结核病。综合患者前期实验室检查,考虑肝脏、胰腺、脾脏改变不除外播散性结核病可能,最终诊断为血行播散性结核病,给予积极抗结核、激素及支持对症治疗,但患者病情重,症状未见好转,经检查证实患者并发免疫功能低下疾病,经多次调整治疗方案无效后,最终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血行播散性结核病 转诊和会诊 结果与过程评价(卫生保健)
下载PDF
一例马尔尼菲青霉菌病误诊为结核病的临床诊治过程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小玉 盛健 +4 位作者 蒋钰辉 戴希勇 雷美 陈军 袁保东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1353-1358,共6页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enicilliosis marneffei,PSM)好发于免疫力低下人群,尤其是HIV感染人群。其临床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培养条件较苛刻,阳性检出率低,临床极易误诊为结核病。笔者报告1例非HIV感染、病变由局部向全身播散、被...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enicilliosis marneffei,PSM)好发于免疫力低下人群,尤其是HIV感染人群。其临床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培养条件较苛刻,阳性检出率低,临床极易误诊为结核病。笔者报告1例非HIV感染、病变由局部向全身播散、被误诊为结核病的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的诊治过程,并分析探讨经验得失,以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 产黄 真菌病 结核 转诊和会诊 诊断 鉴别 结果与过程评价(卫生保健)
下载PDF
脓肿分枝杆菌致患者多系统播散性感染一例的诊治过程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开义 吕正煊 +3 位作者 刘永莉 张乐 朱江春 喻明丽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期66-71,共6页
目的探讨脓肿分枝杆菌致病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6月9日收治的1例脓肿分枝杆菌致患者多系统播散性感染的临床资料、诊治经过及随访、转归情况,并进行经验总结。结果本例患者... 目的探讨脓肿分枝杆菌致病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6月9日收治的1例脓肿分枝杆菌致患者多系统播散性感染的临床资料、诊治经过及随访、转归情况,并进行经验总结。结果本例患者于2017年7月因"发热、咳嗽1月余"就诊于澜沧县人民医院,以肺部感染治疗2周无效后转至普洱县人民医院,再以"肺结核"诊断性抗结核药品治疗至2017年12月,咳嗽及发热症状较前有缓解。但12月20日患者因发热、咳嗽突然加重并伴胸闷而入住普洱市人民医院,以肺结核并发肺部感染继续行抗结核和抗感染治疗。1个月后因效果不佳而转诊至昆明医科大学某附属医院,诊治后的病情仍无改善,于2018年2月14日回原住地,在当地医院门诊间断进行抗感染及对症治疗。5月8日患者因病情再次加重且伴右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就诊于云南省某肿瘤医院,淋巴结手术标本病理检查未检出恶性细胞,考虑"耐药性肺结核可能",于6月9日转至我院。经我院血培养、淋巴结脓液培养、肺泡灌洗液分枝杆菌22项分子诊断检测鉴定为"脓肿分枝杆菌",给予"利奈唑胺、莫西沙星、氯法齐明、阿米卡星、克拉霉素"联合治疗40d好转出院,且随访预后良好。结论当疑似结核病患者反复抗酸杆菌检测阻性且诊断性抗结核治疗效果差,除考虑耐药结核病外,还应积极行新型分子生物学检测排除NTM病,以提高疾病诊断率和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感染 非典型性 分枝杆菌 龟亚科 疾病特征 诊断技术和方法 药物疗法 联合 结果与过程评价(卫生保健)
下载PDF
数字化治疗依从性技术在肺结核患者服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晗 王丽霞 +4 位作者 魏玉石 赵瑞 王新旗 刘年强 王森路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8-164,共7页
目的:评价数字化治疗依从性技术(digital treatment adherence technologies, DAT)的实施效果,以进一步提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简称“新疆”)昌吉州结核病患者治疗及服务管理质量。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目的:评价数字化治疗依从性技术(digital treatment adherence technologies, DAT)的实施效果,以进一步提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简称“新疆”)昌吉州结核病患者治疗及服务管理质量。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和“易督导”网站中导出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登记现住址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5县2市”且完成治疗疗程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相关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管理方式,将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登记为肺结核但未使用“易督导”管理系统的403例患者纳入传统方式管理组(传统组),将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登记为肺结核且使用“易督导”管理系统的313例患者纳入DAT管理组(DAT组),DAT使用率为89.68%(313/349),再根据使用电子工具的不同将DAT组分为电子药盒管理组[药盒组;81例(25.88%)]和微信公众号管理组[微信组;232例(74.12%)]。分析传统组和DAT组患者人口学特征、服药依从性及治疗效果,以及DAT组使用DAT的情况及不同地区的管理情况。结果:微信组在≥60岁年龄组[30.60%(71/232)]和农牧民[40.95%(95/232)]的占比均明显低于药盒组[77.78%(63/81)和76.54%(62/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4.780,P=0.000;χ2=32.666,P=0.000)。传统组总体服药率[97.78%(99 053/101 299)]和规则服药率[96.03%(387/403)]均优于DAT组[分别为93.23%(62 601/67 146)和85.62%(268/313)],药盒组总体服药率[95.89%(15 808/16 486)]优于微信组[92.37%(46 793/50 6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162.210、24.481、244.306,P值均=0.000),但微信组规则服药率[84.48%(196/232)]与药盒组[88.89%(72/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47,P=0.331)。DAT组的治疗成功率[95.85%(300/313)]、第2/3个月末查痰率[99.36%(311/313)]和痰菌阴转率[98.76%(159/161)]与传统组[分别为94.29%(380/403)、98.26%(396/403)和97.83%(271/277)]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891,P=0.345;χ2=0.941,P=0.332;χ2=0.106,P=0.744),但微信组治疗成功率[98.28%(228/232)]高于药盒组[88.89%(7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36,P=0.001)。DAT组不同地区规则服药率介于61.22%(30/49)~97.30%(36/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320,P=0.000)。结论:新疆昌吉州各县(市)接受使用DAT管理的肺结核患者比例较高,且以接受微信公众号管理为主,可更准确地反映患者服药情况,管理效果也与传统管理方式一致。应针对不同县市、不同管理方式、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人群制定不同的DAT管理措施,以提高规则服药率,并逐步在新疆地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病例管理 结果与过程评价(卫生保健) 手机微信APP 电子药盒
下载PDF
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在全科医学科毕业实习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齐殿君 朱亮亮 +1 位作者 王爽 于晓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5期3216-3219,共4页
背景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DOPS)是评估者通过直接观察学生技能操作的过程即时给予评估和反馈,是一种具有教学功能的形成性评价工具,能够客观、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学习过程。将DOPS引入全科医学专业教学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在全科... 背景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DOPS)是评估者通过直接观察学生技能操作的过程即时给予评估和反馈,是一种具有教学功能的形成性评价工具,能够客观、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学习过程。将DOPS引入全科医学专业教学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在全科医学科毕业实习中应用DOPS进行形成性评价的意义和效果。方法于2018年9-10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中国医科大学2013级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7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学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均安排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病房参加为期1周的实习;实习结束后,进行为期1周的临床实践。对照组的临床实践操作技能培训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试验组在1周的临床实践过程中开展2次DOPS形成性评价,两组由相同教师授课。轮转结束时,应用小型临床评价演练(Mini-CEX)、临床技能操作评分、理论考试及问卷调查法进行教学评价。结果试验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临床技能操作得分分别为(76.67±6.20)、(72.50±7.66)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ini-CEX成绩比较:试验组学生体格检查、人文关怀、沟通技巧、整体表现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OPS临床操作时间为(11.32±1.76)min,反馈时间为(13.14±2.21)min,合计时间为(24.46±1.97)min。>80%的学生认为DOPS有利于发现自身操作中的小问题、有助于感受到教师的重视和关怀、可行性强、可以提高操作技能、培养人文素养和交流沟通能力。结论在全科医学科毕业实习中开展DOPS作为形成性评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临床技能操作和Mini-CEX成绩,改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过程评价(卫生保健) 形成性评价
下载PDF
浅谈“三位一体”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建设 被引量:26
10
作者 陈松华 王晓萌 +2 位作者 柴程良 张钰 周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428-431,共4页
完善的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是做好结核病控制工作的基础,“三位一体”结核病防治管理体系作为目前重要的服务体系,在转型或者运行中,需要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建立对定点医院结核病门诊必要的补偿机制,加强规范化临床诊疗质量控制,做好... 完善的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是做好结核病控制工作的基础,“三位一体”结核病防治管理体系作为目前重要的服务体系,在转型或者运行中,需要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建立对定点医院结核病门诊必要的补偿机制,加强规范化临床诊疗质量控制,做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职能定位,强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力建设,有效控制患者疾病负担,建立结核病诊疗事故保障机制等。同时,充分发挥综合性医院诊疗优势,加强医疗和预防之间优势资源整合,满足日益增长的结核病防治服务技术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预防卫生服务 医院 专科 结果与过程评价(卫生保健)
下载PDF
电子药盒和手机微信APP的应用对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37
11
作者 李雪 姜世闻 +2 位作者 胡冬梅 徐彩红 刘小秋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9期957-961,共5页
目的评价智能化电子药盒和手机微信APP督导服药管理工具的应用对结核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自2017年10月3日至2018年3月15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目的抽样的方法纳入黑龙江省绥化市的安达市、兰西县和山... 目的评价智能化电子药盒和手机微信APP督导服药管理工具的应用对结核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自2017年10月3日至2018年3月15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目的抽样的方法纳入黑龙江省绥化市的安达市、兰西县和山东省济南市的长清区、济阳县作为研究现场,对4个研究县(区)内2017年9月1日起新登记的234例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按照登记顺序及入选标准进行筛选,134例符合纳入标准。将73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中,有智能手机且能够在服药期内(6个月内)保持在线、愿意使用手机微信APP提醒服药的40例患者纳入手机微信APP组;将没有智能手机或有智能手机的94例患者中,愿意使用电子药盒服药提醒的80例纳入电子药盒组。对入选的两组患者进行6个月的前瞻性督导服药管理。采用SPSS17.0软件对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月份的服药率和规则服药依从率进行趋势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观察期间,有34例患者退组,总退组率为28.3%(34/120),其中电子药盒组29例,手机微信APP组5例;电子药盒组另有10例患者服药数据不全。电子药盒组和手机微信APP组患者在服药观察6个月末时有效观察患者分别为41例和35例。两组患者不同月份服药率均在93.0%以上,且随着治疗月序的增加,服药率在电子药盒组[97.5%(1025/1051)~93.3%(1110/1190)]和手机微信APP组[99.5%(994/999)~94.4%(1018/1078)]均有所下降(χ^2趋势χ趋势2值分别为11.868、82.921;P值分别为0.001、0.000)。电子药盒组有效观察患者总体规则服药率为85.4%(35/41),手机微信APP组为91.4%(32/35)。结论手机微信APP和电子药盒督导服药管理方式对患者服药率和依从性均较好,可扩大范围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药物疗法 病例管理 结果与过程评价(卫生保健) 手机微信APP 电子药盒
下载PDF
44例老年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黄麦玲 马艳 +7 位作者 陈红梅 刘荣梅 宋艳华 谢莉 吴晓光 马丽萍 高孟秋 李琦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883-889,共7页
目的探讨老年结核性脑膜炎(TBM)临床特征。方法搜集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住院的44例老年TBM患者(年龄)65岁),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4例患者中,男22例,女22例;中位年龄72.5岁。根... 目的探讨老年结核性脑膜炎(TBM)临床特征。方法搜集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住院的44例老年TBM患者(年龄)65岁),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4例患者中,男22例,女22例;中位年龄72.5岁。根据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诊断标准,确诊TBM3例、可能TBM41例。发病中位时间20d,63.6%(28/44)患者就诊时为TBMⅡ、Ⅲ期。临床表现以发热(40/44,90.9%)、头痛(27/44,61.4%)、消瘦(23/44,52.3%)、意识障碍(16/44,36.4%)、呕吐(16/44,36.4%)、脑膜刺激征(15/44,34.1%)为主。仅7例(7/44,15.9%)患者颅内压〉200mmH2O(1mmH2O=0.00978kPa)。44例患者脑脊液白细胞均增高,以单核细胞为主;蛋白增高均较为明显,但糖及氯化物降低不明显。32.6%(14/43)患者腺苷脱氨酶)10U/L。26例患者行头颅MRI增强检查,88.5%(23/26)有TBM征象,主要以结核结节与结核瘤最常见,其次为基底池、侧裂池、软脑膜增厚。8例患者行头颅CT增强扫描,均无明确的TBM征象发现。67.6%(23/34)患者并发脑梗塞。所有患者均并发颅外结核,以血行播散性肺结核(23例)、继发性肺结核(15例)、结核性胸膜炎(8例)、胸椎结核(6例)常见。36例患者并发其他慢性疾病。26例初诊时被误诊为其他疾病,误诊率达59.1%(26/44)。2例患者未接受抗结核治疗。42例患者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其中30例(30/42,71.4%)患者好转;5例(5/42,11.9%)患者死亡,5例(5/42,11.9%)患者放弃继续治疗,2例(2/42,4.8%)患者治疗后无好转。结论老年TBM患者多表现为亚急性、慢性病程,并发颅外结核病及慢性病多见,临床表现多样化,脑脊液实验室检查不典型,头颅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误诊率高,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脑膜 老年人 诊断 鉴别 治疗结果 结果与过程评价(卫生保健)
下载PDF
使用电子药盒辅助肺结核患者服药管理的实施情况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倪 张慧 +4 位作者 张铁娟 陈彬 雷娟 孙苗苗 黄飞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7期682-686,共5页
分析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吉林省、浙江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全面推广电子药盒辅助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的实施情况。研究期间3省(自治区)共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2229例,其中14659例患者使用了电子药盒,2018年第3季度电子药盒使用率为57.9%... 分析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吉林省、浙江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全面推广电子药盒辅助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的实施情况。研究期间3省(自治区)共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2229例,其中14659例患者使用了电子药盒,2018年第3季度电子药盒使用率为57.9%(2138/3695),而2019年2季度达到78.6%(4774/6071)。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电子药盒坚持使用率逐月下降,疗程2个月末为95.3%(13965/14659),疗程6个月末为85.0%(12454/14659)。使用电子药盒的患者中72.5%(10622/14659)有服药记录,其中规则服药率为82.3%(8746/10622)。本研究进一步证明了推广新型患者服药管理方式的可行性,对电子药盒在我国的进一步推广有较大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药物疗法 病例管理 结核与过程评价(卫生保健) 电子健康记录 电子药盒
下载PDF
肠结核并发肠梗阻再次手术的临床分析(附12例报告) 被引量:5
14
作者 常华 石川 +2 位作者 曾畅 孟若兮 杨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536-538,共3页
回顾性分析河南省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2013年12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肠结核并发肠梗阻,进行二次手术治疗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12例患者中,男7例,女5例,年龄16~63岁,中位年龄32岁;均在术中或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肠结核。12例患者... 回顾性分析河南省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2013年12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肠结核并发肠梗阻,进行二次手术治疗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12例患者中,男7例,女5例,年龄16~63岁,中位年龄32岁;均在术中或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肠结核。12例患者再次手术的原因及术式包括:发生完全性肠梗阻6例,其中行开腹肠粘连松解术4例,肠管部分切除一期吻合术2例;发生腹腔或盆腔脓肿无局限倾向而引起腹膜炎2例,均行开腹脓肿清除、腹腔引流术;出现肠穿孔4例,其中行肠管切除一期吻合术3例,腹壁双口造瘘、机体好转后行二期手术1例。12例患者术后均给予规范的抗结核药物治疗,随访6个月均未再次出现肠梗阻。笔者认为,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及手术前后正规的抗结核药物治疗是治愈结核性肠梗阻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胃肠 肠梗阻 再手术 结果与过程评价(卫生保健)
下载PDF
23例妊娠并发结核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荣梅 马丽萍 +4 位作者 孔忠顺 黄麦玲 陈红梅 宋艳华 高孟秋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564-568,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并发结核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12年5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23例妊娠并发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及体征,胸部CT、头颅MRI等影像学资料,痰标本染色镜检、... 目的探讨妊娠并发结核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12年5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23例妊娠并发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及体征,胸部CT、头颅MRI等影像学资料,痰标本染色镜检、液体培养及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等检测结果,经菌种鉴定确定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并归纳总结其临床诊治特点。结果23例妊娠并发结核病患者中,并发肺结核8例、结核性胸膜炎2例、肺结核+结核性脑膜脑炎或结核性脑膜炎10例、继发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3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全身中毒症状突出,发热、纳差分别占78.3%(18/23%和73.9%(17/23);呼吸道症状以咳嗽为主,占73.9%(17/23)。早期妊娠11例(47.8%),中期妊娠5例(21.8%),晚期妊娠3例(13.0%),产褥期4例(17.4%);其中,先患结核病后发现妊娠者6例(26.1%),妊娠后发现罹患结核病者17例(73.9%)。23例妊娠并发结核病患者3例试管婴儿均自然流产,12例行人工流产术,3例发生新生儿死亡,5例分娩健康婴儿。23例患者诊断明确后均给予合理的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20例患者经抗结核药物治疗好转,3例重症结核病患者死亡。结论妊娠并发结核病患者临床全身中毒症状重,多并发中枢系统结核而危及生命。早中期妊娠患者及时终止妊娠是必须面对的选择;对晚期妊娠患者进行积极治疗,转归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并发症 感染性 结核 治疗结果 数据说明 统计 结果与过程评价(卫生保健)
下载PDF
胜任力为导向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评价体系分析 被引量:36
16
作者 蒋婧瑾 陈韶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8期3482-3485,共4页
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发展迅速,但目前缺乏统一的评价模式和评价指标,本文结合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培养目标、要求和细则,对常用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评价体系的方法、用途、优缺点进行综述分析。借鉴美国毕业... 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发展迅速,但目前缺乏统一的评价模式和评价指标,本文结合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培养目标、要求和细则,对常用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评价体系的方法、用途、优缺点进行综述分析。借鉴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ACGME)全科医学住院医师培训项目,结合我国目前实际情况,建议在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根据临床轮转教学需求和特点,从职业素养、知识技能、病人照护、沟通合作、教学能力、终生学习这些核心胜任力出发,制定出一套全国统一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评价体系,进行全方位考核,提高培训质量,最终培养出能胜任岗位的全科医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全科住院医师 在职培训 过程评价(卫生保健) 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
下载PDF
利用病例存量研究和捕获-再捕获方法评价中国结核病监测系统敏感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涛 陈鹏 +4 位作者 陈伟 夏愔愔 陈卉 张慧 杜昕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1026-1031,共6页
目的通过收集、分析各个可能存在结核病患者信息的个案系统数据,探索病例存量研究和捕获一再捕获方法在评价中国结核病监测系统敏感性中的应用。方法根据方便抽样原则,选取东部(浙江省浦江县)、中部(河南省长垣县)、西部(广西壮... 目的通过收集、分析各个可能存在结核病患者信息的个案系统数据,探索病例存量研究和捕获一再捕获方法在评价中国结核病监测系统敏感性中的应用。方法根据方便抽样原则,选取东部(浙江省浦江县)、中部(河南省长垣县)、西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省份和直辖市(上海市黄浦区)作为研究地区;通过查阅文献、专家研讨等多种形式,选取医疗机构病案资料、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康档案、医疗保险、药店处方、乡村医生(社区卫生工作站)工作记录、民政救助系统和艾滋病疫情监测系统等8个医疗、社会公共卫生系统作为研究参照系统,采用病例存量研究和捕获一再捕获方法,对8个参照系统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登记记录的结核病患者数据进行调查和分析,以评价利用各系统数据实施病例存量研究和捕获一再捕获方法的可行性,并匹配判定调查地区可能存在的未报告的结核病患者。结果8个备选的参照系统中,药店处方不存在可分析的个案记录系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共发现6例结核病记录,但仅在2个地区有独立的记录,且覆盖范围不完整,记录内容不统一。乡村医生(社区卫生工作站)工作记录在3个地区存在,共发现8例记录,但诊断能力和记录格式相差较大。健康档案中共发现10例记录,但关于结核病的记录大多为既往史,难以提取有用的发病信息。民政救助、艾滋病疫情监测系统中结核病相关信息仅各有1例结核病记录。医疗机构病案资料中共发现85例结核病患者的记录,但数据存储形式多样化、机构间数据不共享。医疗保险在本次调查中共发现96例结核病患者的记录,数据记录相对完善、容易获取。调查共发现有确诊结核病患者的161例记录,在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中报告132例,未报告29例。29例未报告患者中,25例来自医疗保险系统,1例来自健康档案,3例来自医疗机构病案资料。其中4例为肺外结核患者,1例为结核性胸膜炎,12例为复治涂阴患者,3例为陈旧性肺结核患者,9例为实际漏报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结论现阶段病例存量研究在中国适宜于开展漏报调查以评估结核病监测系统敏感性,但无法利用现有参照系统数据通过捕获一再捕获方法直接估算结核病疫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病例存量研究 多机构系统 人群监测 登记 结果与过程评价(卫生保健)
下载PDF
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分析(附461例报告)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秀珍 周颖 +2 位作者 赵和玲 金锋 张运曾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967-970,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特点,以利于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手术成功率和降低不良反应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山东省胸科医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461例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17... 目的探讨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特点,以利于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手术成功率和降低不良反应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山东省胸科医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461例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17例,女144例;年龄6-79岁,中位年龄33岁.总结461例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术前予以营养支持、心理护理、宣传教育、药物护理等,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呼吸道护理及呼吸功能锻炼、胸腔闭式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观察并早期发现并发症等措施. 结果 经过护理措施,全组未发生围手术期死亡患者;461例中一次手术治愈445例,分期手术治愈6例.术后并发症:心律失常12例,经对症处理及护理治愈;肺不张7例,给予指导患者加强呼吸功能锻炼后均复张良好;肺部感染5例,给予抗炎并精细护理后治愈;支气管胸膜瘘1例,引流6个月后行瘘修补+肌瓣填塞术+局限性胸廓成形术后治愈;3例切口愈合不良,经过换药护理治愈.结论 对结核性脓胸手术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周密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是减少结核性脓胸手术后并发症、确保手术成功、提高治愈率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胸 结核性 围手术期护理 结果与过程评价(卫生保健)
下载PDF
北京市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确诊后未在首诊机构登记和治疗管理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李雪 姜世闻 +1 位作者 高永鑫 刘小秋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86-90,共5页
目的了解目前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发现和治疗管理现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探索和完善流动人口结核病登记管理工作机制,为完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北京市朝阳、昌平、大兴、房山、东城北、顺义和西城7个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 目的了解目前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发现和治疗管理现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探索和完善流动人口结核病登记管理工作机制,为完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北京市朝阳、昌平、大兴、房山、东城北、顺义和西城7个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较集中的地区,根据北京市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确诊和登记情况,估算北京市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确诊但未进行登记的患者中,能够随访到并接受治疗者约占50.O%,以此作为基线估算样本量,同时考虑问卷调查的无应答率,最终确定调查样本量为422例。采用电话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各区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2014年发现但未进行登记治疗的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了解其未登记的原因及后续的诊疗情况(调查从2014年12月31日开始,按照患者诊断时间的逆顺序,逐一电话调查)。此次共计电话调查451例患者,其中拒答者50例,接受调查的401例患者中,回收有效调查问卷共计373份。结果44.8%(167/373)患者没有在初次确诊单位治疗的原因为“回老家治疗”,其中,最终选择回老家治疗的患者占52.3%(172/329)。95.7%(357/373)的患者在确诊后又前往其他医院就诊,其中有82.6%(295/357)的患者前往其他结核病专科医院和结核病防治机构就诊;88.7%(331/373)的患者在离开首诊单位后接受了抗结核药物治疗,其中有8.2%(27/331)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中断治疗情况,23.6%(78/331)的患者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医院数量≥2个。结论患者在首次确诊后,未在首次确诊单位进行治疗的主要原因为“回老家治疗”。由于对疾病的危害及防治知识认知不足,该人群存在自认为不需要治疗、中断治疗和盲目就医等行为,其确诊后的后续治疗管理仍存在一定问题,如果控制措施不当,很有可能引起人口输入地区的结核病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居住流动性 诊断相关患者组 卫生服务管理 问卷调查 结果与过程评价(卫生保健)
下载PDF
涂阴与涂阳肺结核患者发现方式及发现初期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杜正新 何佩贤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940-944,共5页
目的通过对涂阴、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发现方式及发现初期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对比分析,为结核病的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在广州市胸科医院第一门诊部诊断登记并治疗的肺结核患者2710例,其中涂阳肺结核患者1076... 目的通过对涂阴、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发现方式及发现初期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对比分析,为结核病的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在广州市胸科医院第一门诊部诊断登记并治疗的肺结核患者2710例,其中涂阳肺结核患者1076例,涂阴肺结核患者1634例。比较涂阳和涂阴肺结核患者发现方式及发现初期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差异。应用Stata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发现初期涂阴患者中74.7%(1220/1634)有咳嗽、咯痰或者咯血症状,涂阳患者中85.4%(919/1076)有咳嗽、咯痰或者咯血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00,P〈0.001)。涂阴患者中14.1%(231/1634)有空洞,涂阳患者中48.4%(521/1076)有空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0.30,P〈0.001)。5.4%(88/1634)的涂阴患者与肺结核患者有密切接触史,9.8%(105/1076)的涂阳患者与肺结核患者有密切接触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80,P%0.001)。涂阴与涂阳肺结核患者通过主动方式发现者占其组内的比率分别为34.2%(559/1634)与13.3%(143/10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7.90,P%0.001)。结论涂阳患者在发现方式上,应关注就诊患者、密切接触者;而涂阴患者在发现方式上除了要加强对就诊患者的鉴别诊断及追踪随访管理,还应重点关注健康体检,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预防卫生服务 结果与过程评价(卫生保健) 因素分析 统计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