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东三叠纪弟兄山岩体SHRIMP 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宋运红 郝立波 +1 位作者 杨凤超 赵东芳 《地质与资源》 CAS 2015年第5期444-452,共9页
SHRIMP锆石U-Pb年龄测定表明,辽东半岛弟兄山岩体的侵位时代为三叠纪(205.2±2.1 Ma),是华北东部三叠纪花岗岩的一部分.全岩岩石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弟兄山花岗岩具有高Si O_2、Al_2O_3、K_2O,低TiO_2、Na_2O、MnO和CaO的特征,K_2O+Na... SHRIMP锆石U-Pb年龄测定表明,辽东半岛弟兄山岩体的侵位时代为三叠纪(205.2±2.1 Ma),是华北东部三叠纪花岗岩的一部分.全岩岩石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弟兄山花岗岩具有高Si O_2、Al_2O_3、K_2O,低TiO_2、Na_2O、MnO和CaO的特征,K_2O+Na_2O变化范围为7.88%~9.28%,K_2O/Na_2O≥1.16~1.46;CaO/Na_2O=0.08~0.23,铝指数A/CNK=0.95~1.10,并且在矿物组合中出现白云母,属准铝-过铝质花岗岩.在SiO_2-Zr图解中,所有样品点均落在S型花岗岩区域中.以上特征均显示该花岗岩为准铝-过铝质S型花岗岩.稀土曲线和稀土参数表现出强烈的轻、重稀土分异特征和明显的Eu负异常特征,反映源区岩浆形成后发生过斜长石或其他富Ca矿物的分离结晶作用,是典型准铝-过铝质花岗岩的稀土元素特征.在原始地幔标准化的微量元素蛛网图上,所有花岗岩均富集Rb、Th,明显亏损Nb、Ta、Sr和Ti.所有样品的Rb=133×10^(-6)~360×10^(-6),绝大多数样品高于花岗岩的平均值(200×10^(-6));Sr(25×10^(-6)~135×10^(-6))和Ba(48×10^(-6)~507×10^(-6))明显低于花岗岩的平均值(Sr300×10^(-6),Ba 830×10^(-6)),Ba、Sr亏损反映岩浆经历了较为完全的分离结晶作用;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富集,Nb和Ta亏损显示陆壳物质为岩浆的源岩.上述特征表明岩浆物质来源于陆源碎屑岩石.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历史,认为弟兄山岩体是库拉-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的产物,是印支晚期华北岩石圈处于弱伸展状态背景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铝-过铝质s型花岗岩 锆石sHRIMP U-PB年龄 弟兄山岩体 辽东半岛
下载PDF
华北陆块南缘泌阳李仙桥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李运冬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22,共13页
华北陆块南缘李仙桥花岗岩基分布于河南省泌阳县李仙桥-大尖山-贾楼一带,主要岩性为二长花岗岩类,以发育弱片麻理为特征。LA-MC-ICPMS锆石U-Pb年龄资料表明,岩体侵位年龄为131.6~120Ma,属于早白垩世。可划分为3个侵入期次,其中第一期次... 华北陆块南缘李仙桥花岗岩基分布于河南省泌阳县李仙桥-大尖山-贾楼一带,主要岩性为二长花岗岩类,以发育弱片麻理为特征。LA-MC-ICPMS锆石U-Pb年龄资料表明,岩体侵位年龄为131.6~120Ma,属于早白垩世。可划分为3个侵入期次,其中第一期次侵位时间为131Ma左右;第二期次侵位时间为127Ma左右,第三期次侵位时间为120Ma左右。李仙桥花岗岩基具有高硅(w(SiO_2)=70.48%~76.20%)、高碱(w(K_2O+Na_2O)=7.26%~9.55%)、高分异指数(DI=83.90~95.53)的特点,A/CNK平均为1.12,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为过铝质S型花岗岩,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Eu亏损较为明显(δEu=0.35~0.63),Ba、Sr、P、Ti相对亏损,Rb和高场强元素Th、U、Zr、Hf相对富集。源区岩石成分主要为变质砂屑岩、次为变质泥岩,可能来源于包括太华岩群和秦岭岩群的副变质岩,是地壳部分熔融作用的结果。岩体形成于陆内造山环境下由挤压向伸展的过渡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陆块南缘 李仙桥花岗岩 锆石U-PB年龄 早白垩世 过铝质s型花岗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