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礁灰岩油藏水平井过饱和充填自适应控水技术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宁 彭作如 +2 位作者 曹波波 邓晗 霍润世 《天然气与石油》 2023年第4期81-85,共5页
针对底水能量充足、裂缝高度发育的礁灰岩油藏,在使用水平井开发的过程中出现含水上升快、开发效果差的问题。在现有控水工艺适应性和应用效果分析基础上,研究形成了包括采用配套研发的充填管柱实现裂缝过饱和充填、优选选择性控水颗粒... 针对底水能量充足、裂缝高度发育的礁灰岩油藏,在使用水平井开发的过程中出现含水上升快、开发效果差的问题。在现有控水工艺适应性和应用效果分析基础上,研究形成了包括采用配套研发的充填管柱实现裂缝过饱和充填、优选选择性控水颗粒对水平井筒与井眼之间环空进行封隔和使用电动流入控制装置(Automatic Inflow Control Device,AICD)控水工具实现水平井分段自适应控水的水平井过饱和充填自适应控水技术。通过数值模拟软件形成控水工具优化设计方案并进行现场试验,现场试验表明该技术控水效果明显。该控水技术对裂缝型底水油藏的高效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礁灰岩油藏 水平井 过饱和充填 选择性控水颗粒 自适应控水
下载PDF
裂缝性礁灰岩过饱和充填控水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张伟 戴宗 +3 位作者 龚斌 王亚会 张晓林 石欣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4-169,共6页
为厘清连续封隔体充填控堵水机理及充填主控因素,通过建立裂缝充填数学模型,模拟充填施工过程中天然裂缝开度、裂缝走向、导流能力、充填程度、充填量随压力的变化,分析了影响充填施工过程的主要因素,并结合油田实际,总结了见效特点及... 为厘清连续封隔体充填控堵水机理及充填主控因素,通过建立裂缝充填数学模型,模拟充填施工过程中天然裂缝开度、裂缝走向、导流能力、充填程度、充填量随压力的变化,分析了影响充填施工过程的主要因素,并结合油田实际,总结了见效特点及原因。研究表明:裂缝初始开度、裂缝走向是影响控水施工过程的主要地质因素;充填过程中,特别是初期的泵注压力能否达到有效充填压力门槛,对裂缝封堵效果影响明显。该研究为措施井优选和效果评价提供了借鉴,为过饱和裂缝充填控水定量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堵水 过饱和充填 连续封隔体 裂缝 礁灰岩 南海
下载PDF
礁灰岩油藏微粒过饱和充填技术机理及创新实践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勇 李锋 +2 位作者 张伟 谢日彬 李小东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9-138,共10页
南海东部地区流花油藏为礁灰岩油藏,按其内部结构特点,包括基质、裂缝及溶孔三重介质。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快,各项常规增产技术均无明显效果。该油田在“微粒环空充填技术”的基础上,在业内首次创造性提出并尝试了“微粒过饱和充填技术”... 南海东部地区流花油藏为礁灰岩油藏,按其内部结构特点,包括基质、裂缝及溶孔三重介质。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快,各项常规增产技术均无明显效果。该油田在“微粒环空充填技术”的基础上,在业内首次创造性提出并尝试了“微粒过饱和充填技术”,已实施的3口井均取得明显效果,在保证产能的同时,含水率比邻井低30%以上,且含水上升速度慢,预测该技术单井增油5×10^(4)m^(3)。但由于礁灰岩油藏地质油藏条件的复杂性,该技术应用的作用机理多有争论。因此,综合裂缝特征、渗流力学、油藏工程、完井工艺、数值模拟等研究,进行了礁灰岩油藏“微粒过饱和充填技术”的作用机理研究,认为起到“控水、堵缝、储层改造”三重作用,早期以储层改造为主、一定程度起到堵缝作用,相对高压充填微颗粒对近井储层起到扩张微裂缝、沟通更多基质储层、增大波及范围,后期以控水为主。该研究将指导本油田对微粒过饱和充填的后续应用,以及对其它裂缝性礁灰岩油田或者底水砂岩油田的控水增产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礁灰岩 三重介质 微粒过饱和充填 裂缝 储层改造
下载PDF
礁灰岩油田双重控水增产技术认识与实践 被引量:3
4
作者 徐伟 王亚会 +1 位作者 张晓林 汤小龙 《当代化工》 CAS 2021年第12期2934-2938,共5页
针对南海东部礁灰岩L油田高角度裂缝发育导致调整井含水上升快、开发效果差等问题,采用"ICD+连续封隔体过饱和充填"双重控水技术,封隔体颗粒在高压阶段充填裂缝以降低其导流能力,低压阶段充填环空抑制轴向窜流。基于礁灰岩油... 针对南海东部礁灰岩L油田高角度裂缝发育导致调整井含水上升快、开发效果差等问题,采用"ICD+连续封隔体过饱和充填"双重控水技术,封隔体颗粒在高压阶段充填裂缝以降低其导流能力,低压阶段充填环空抑制轴向窜流。基于礁灰岩油田基质裂缝双重介质油藏模型,首次实现双重控水增产技术的模型表征和效果定量化评价。结果表明:调整井采用先高压后低压的方式充填封隔体,充填率超200%,生产初期含水率平均降低约24%,含水上升速度减缓,单井技术可采油量平均增加15%。该技术的应用预计可为油田后续挖潜增加技术可采油量近1.0×10^(6)m^(3),并为类似的裂缝性油田开发提供了控水方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礁灰岩 连续封隔体 过饱和充填 控水增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