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桑君人迎气口脉法——长桑君脉法传人李树森治疗痹证肢体麻木的经验
1
作者 彭学征 李树森(指导)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19期86-89,共4页
人迎气口脉法作为中医临床重要的脉诊方法,从《黄帝内经》开始就有专篇论述,但《黄帝内经》并未说明人迎与气口的具体诊脉部位,历代医家对此莫衷一是。长桑君人迎气口脉法及脉息术是长桑君脉法传人李树森老师的祖传绝学。长桑君人迎气... 人迎气口脉法作为中医临床重要的脉诊方法,从《黄帝内经》开始就有专篇论述,但《黄帝内经》并未说明人迎与气口的具体诊脉部位,历代医家对此莫衷一是。长桑君人迎气口脉法及脉息术是长桑君脉法传人李树森老师的祖传绝学。长桑君人迎气口脉法将人体疾病分为六经,依据人迎气口脉的“一盛、二盛、三盛”辨别病在六经中的哪条经络上。脉息术是李树森老师从《黄帝内经》中研究整理出来的一项重要中医理论。长桑君人迎气口脉法结合脉息术,根据“少气、平人、脉躁”三种状态,能够方便区分疾病是在手六经,还是在足六经上。长桑君人迎气口脉法、脉息术能精准指导中医临床经络辨证、分经取穴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文章结合案例介绍长桑君人迎气口脉针法治疗痹证肢体麻木的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相关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桑君人口脉针 脉息术 痹证肢体麻木 临床经验
下载PDF
人迎气口脉法在妇科盆腔炎性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何美秀 王薇 +2 位作者 赵茹 杨成君 彭卫东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8年第5期102-104,共3页
人迎气口脉法首见于《灵枢》,是《黄帝内经》中记载最多的诊脉法,同时这套脉法能明确具体病变的部位,为临床带来了极大便利。导师经过大量临床后总结出,以左右手关前一分初步判断定病性,即定疾病的阴阳属性,以同手关前一分与关脉对比来... 人迎气口脉法首见于《灵枢》,是《黄帝内经》中记载最多的诊脉法,同时这套脉法能明确具体病变的部位,为临床带来了极大便利。导师经过大量临床后总结出,以左右手关前一分初步判断定病性,即定疾病的阴阳属性,以同手关前一分与关脉对比来定病位,即先定病性,再定病位,这样为临床诊病提供了简捷、实用,又易于掌握的一个技巧。同时将人迎气口脉法应用于妇科盆腔炎性疾病后显著提高了临床诊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脉 应用 妇科 盆腔炎性疾病
下载PDF
浅谈左人迎右气口脉法 被引量:3
3
作者 耿晨 董海航 +1 位作者 何俗非 王邈 《河南中医》 2022年第2期186-189,共4页
人迎气口脉法在《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被多次提到并用于疾病的诊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内经》并未明确说明人迎和气口的具体位置,历代医家对《内经》人迎气口脉法诊脉位置的理解主要分为三种:一种是人迎在颈,气口在腕,即&q... 人迎气口脉法在《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被多次提到并用于疾病的诊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内经》并未明确说明人迎和气口的具体位置,历代医家对《内经》人迎气口脉法诊脉位置的理解主要分为三种:一种是人迎在颈,气口在腕,即"人迎在人迎穴,气口在手太阴脉动点";一种是人迎在颈,气口在足,即"人迎在人迎穴,气口在趺阳脉动点";还有一种是人迎气口均在腕,人迎在左,气口在右,即"人迎、气口分别在左、右手太阴脉动点"。王叔和的《脉经》最早明确提出"左为人迎,右为气口",其中,《脉法赞》中记载:"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脉法赞》中"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的定位更符合《内经》本意,人迎气口脉法中人迎与气口的位置均在腕部,运用左人迎右气口脉法可以指导临床针灸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脉 左人 《黄帝内经》 《脉经》
下载PDF
三阴三阳脉法源流探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超 蔡超产 +3 位作者 徐旻灏 吴琼 刘寨华 徐世杰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78-1781,共4页
本文以三阴三阳脉法为统领,从起始源头至发展巅峰再到发展稳定纵向论述了以诊断三阴三阳为核心的脉法演变,分别是标本脉法、人迎气口脉法、四时阴阳脉法;横向论述了各脉法自身的演变发展关系,分别是标本脉法与寸口分部候经脉法,人迎气... 本文以三阴三阳脉法为统领,从起始源头至发展巅峰再到发展稳定纵向论述了以诊断三阴三阳为核心的脉法演变,分别是标本脉法、人迎气口脉法、四时阴阳脉法;横向论述了各脉法自身的演变发展关系,分别是标本脉法与寸口分部候经脉法,人迎气口脉法与寸口对比诊法,《黄帝内经》四时阴阳脉法与扁鹊四时阴阳脉法;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各脉法的具体操作方法,与其相适应的临床模式,予以诊断阴阳之多少,分辨手足六经,进而明确十二经脉之所病为特长的三阴三阳脉法,做一系统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本脉 口脉 四时阴阳脉 三阴三阳脉
下载PDF
孙思邈中医内证体察方法探析
5
作者 刘争强 章文春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358-3362,共5页
中医内证体察学是一门中医学与气功学相互交融的新兴学科,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孙思邈的养生方法中,包涵着孙思邈内证体察的思想与方法。文章首先归纳解析了孙思邈内证体察的4个方法:黄帝内视法、迎气法、禅观法和火存法。其次,... 中医内证体察学是一门中医学与气功学相互交融的新兴学科,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孙思邈的养生方法中,包涵着孙思邈内证体察的思想与方法。文章首先归纳解析了孙思邈内证体察的4个方法:黄帝内视法、迎气法、禅观法和火存法。其次,总结了孙思邈内证体察方法的4个特点:以真修实悟为基础、以养生医疗为导向、以精神内守为根本和以形气神合为实质。认为孙思邈内证体察方法是宝贵的经验,对中医内证体察的创新发展具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内证体察 孙思邈 体察方 养生 黄帝内视 迎气法 禅观 火存
原文传递
太极拳的呼吸
6
作者 咸珊珊 《搏击》 2003年第6期59-60,共2页
太极拳是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它综合并融汇贯通了我国源远流长的拳术、养生法、呼吸法、经络学说、古典唯物哲学等优秀成果,成为一种整体的、内外俱练的拳术。太极拳结合导引术、吐纳术,使呼吸与动作高度协调,从而增强了内脏锻炼;... 太极拳是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它综合并融汇贯通了我国源远流长的拳术、养生法、呼吸法、经络学说、古典唯物哲学等优秀成果,成为一种整体的、内外俱练的拳术。太极拳结合导引术、吐纳术,使呼吸与动作高度协调,从而增强了内脏锻炼;练拳时汗流而气不喘,拳套熟练后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 呼吸 腹式呼吸 迎气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