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45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业态从业者职业伤害保险运作模式研究
1
作者 石磊 胡星星 赵喜洋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5年第1期173-177,共5页
数字经济的主要贡献在于催生一大波新就业形态,吸纳大量就业,以平台化、灵活性为特征的新就业形态已成为“稳就业”目标实现的重要载体。在这种新业态下,从业人员普遍缺乏工伤保险,从而在遭受职业风险伤害时无法获得合理有效的保障。为... 数字经济的主要贡献在于催生一大波新就业形态,吸纳大量就业,以平台化、灵活性为特征的新就业形态已成为“稳就业”目标实现的重要载体。在这种新业态下,从业人员普遍缺乏工伤保险,从而在遭受职业风险伤害时无法获得合理有效的保障。为了维护该群体的社会保障权益,本文借鉴相关文献,参考江苏、浙江、山东等地区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险试点相关政策文件,分析当前试点地区新业态从业者职业伤害保险的运作模式,为建立政府承办、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的具有社会保险属性的职业伤害保险模式提供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业态从业者 工伤保险 职业伤害保险 运作模式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数字化治理:运作机理、实践悖论与风险规避
2
作者 王鹏 王向清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209,共8页
作为新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乡村数字化治理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数字化治理具有多重实施路径,通过“人的现代化”“物的现代化”“治理的现代化”与“技术的现代化”,立体构成赋能进程的运作机理。... 作为新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乡村数字化治理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数字化治理具有多重实施路径,通过“人的现代化”“物的现代化”“治理的现代化”与“技术的现代化”,立体构成赋能进程的运作机理。在赋能过程中所呈现的实践悖论具体表征为乡村数字化治理需求显现脱节情形、乡村建设基础设施伴生缺失风险、乡村数字化治理专业人才短缺、乡村数字化治理泛起内源动力不足、城乡之间数字鸿沟愈加凸显等客观现象,从而阻滞了乡村数字化治理的实践进程。为消解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数字化治理的实践偏差,应实现治理内容的有效融合与治理需求的有效对接,助推数字设施的广泛普及与乡村资源的充分开发,推动专业人才的重点培育与治理主体数字素养的全面提升,促进内源动力的有效激活与公共合作精神的最终形成,提升新质技术的发展水平与赋能发展的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乡村数字化治理 运作机理 实践悖论 风险规避
下载PDF
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关键是实现跨界组织实体化运作 被引量:15
3
作者 匡瑛 朱正茹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2期81-92,共12页
深化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举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在政策牵引和实践演绎的相互作用下,展现了由松散到紧密、由浅层次到深层次的演变历程。但长期以来,产教“融而不合”、校企“跨而不实”的现实困... 深化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举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在政策牵引和实践演绎的相互作用下,展现了由松散到紧密、由浅层次到深层次的演变历程。但长期以来,产教“融而不合”、校企“跨而不实”的现实困境始终难以破题。伴随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新型产教跨界组织的产生与发展,以制度突破为基本前提,推进跨界组织的实体化运作成为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关键。而实现这一点,需要跨界组织具有符合实际的组织结构、发挥实效的主导权力、约束有力的职责分工、稳定的利益共享机制、有效的激励保障政策,也需要多方主体协同有效的共建共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跨界组织 实体化运作 共建共治
下载PDF
“编辑”与“发行”:《新青年》内在运作机制再探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宝明 陈振可 《出版发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11,共13页
“编辑”和“发行”是杂志赖以运作的基础,同时也是近代报纸杂志的主要分工模式。《新青年》的编辑和发行机制不仅推动了“启蒙”与“生意”的相互成就,同时也在运作转换中见证了这份刊物的人员流变和成长历程。《新青年》在创刊之初就... “编辑”和“发行”是杂志赖以运作的基础,同时也是近代报纸杂志的主要分工模式。《新青年》的编辑和发行机制不仅推动了“启蒙”与“生意”的相互成就,同时也在运作转换中见证了这份刊物的人员流变和成长历程。《新青年》在创刊之初就奠定了编辑和发行的“两分”机制,这个“两分”是双方的相对独立、相克相生,更是主客间角色的吊诡乃至错位。随着陈独秀任职北大,《新青年》的编辑与发行也在“空间分离”而又“遥相呼应”的状态下成长为家喻户晓的“金字招牌”;“新青年社”成立后,《新青年》编辑和发行收归一体,这就为《新青年》向马克思主义宣传刊物的转变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青年》 运作机制 编辑 发行
下载PDF
广东省二、三级医疗机构延续护理部门设立及运作现况调查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琳 黄瑞英 +3 位作者 牛亚荣 李凤 朱燕英 陈志丽 《全科护理》 2024年第4期653-656,共4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二、三级医疗机构延续护理部门的设立及运作情况,为医疗机构建设延续护理部门、开展延续护理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5月4日—19日选取广东省110所二、三级医疗机构的护理管理人员进行调查,调查其... 目的:了解广东省二、三级医疗机构延续护理部门的设立及运作情况,为医疗机构建设延续护理部门、开展延续护理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5月4日—19日选取广东省110所二、三级医疗机构的护理管理人员进行调查,调查其所在医疗机构延续护理部门的建立情况、运作情况、阻滞因素及相关建议。结果:110所医疗机构中有35所(31.82%)设立了延续护理部门,58所(52.73%)拟计划开展延续护理服务,17所(15.45%)暂无设立延续护理部门及开展延续护理的计划。已开展延续护理的35所医疗机构中,2010年前设立延续护理部门的有3所(8.57%),2010—2018年有9所(25.71%),2019年至今有23所(65.71%)。35所医疗机构延续护理运作情况良好,但在医疗收费、医院-社区联动及延续护理质量指标设置方面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51所(46.36%)医疗机构认为设立延续护理部门开展延续护理服务无障碍,59所(53.64%)认为存在障碍,障碍因素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短缺(79.66%)、经济效益受限(76.27%)、实施场地缺乏(54.24%)、不知如何开展(32.20%)、院领导不支持(23.73%)等。结论:因缺乏统一、规范的标准及指南,广东省二、三级医疗机构延续护理部门的设立及运作情况参差不齐且存在多方面争议、困惑及不足。建议从“相关政策制度、部门组织架构、信息共享与协调机制、服务收费与支付机制、延续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工作人员绩效”等方面完善延续护理部门的设立及运作,从而推进延续护理的发展,助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医院 三级医院 延续护理部门 设立 运作 横断面研究 护理管理研究
下载PDF
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系统化运作及其提升策略 被引量:2
6
作者 颜德如 张爽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8,共14页
从政治系统来审视农村基层党组织,其具备系统的整体属性和运作体系,组织力表现为系统内外各要素有机结合的整体力量。在政治系统论的分析框架下,一方面,农村基层党组织系统的复杂多样易引发组织力的滞后困顿,出现组织力困境;另一方面,... 从政治系统来审视农村基层党组织,其具备系统的整体属性和运作体系,组织力表现为系统内外各要素有机结合的整体力量。在政治系统论的分析框架下,一方面,农村基层党组织系统的复杂多样易引发组织力的滞后困顿,出现组织力困境;另一方面,农村基层党组织以独特的政治优势规范了“输入—转换—输出”的系统运作流程,通过与内外部环境的多维互动和功能互补形成反馈闭环,构成一体化的循环链,由此决定了持续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是一项动态的系统工程。解析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与运行工作,其在现实生活中仍然面临内外部因素共同刺激而导致的领导力弱化、凝聚力式微、执行力失范和服务力缺位之困境,组织力水平尚未达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系统性目标要求,这进一步倒逼农村基层党组织从各个环节入手构建提升组织力的有效策略:政治系统“输入”环节调动“党性—结构—民意”的整合性,政治系统“转换”“输出”环节激活“集成—巩固—共生”的驱动性,政治系统“反馈”环节释放“价值—功能—制度”的交互性。上述策略统筹保障组织的系统化运作及其组织力整合后的正向提升,进而为中国共产党基层治理的持续性发展提供实践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基层党组织 组织力 系统化运作 提升策略
下载PDF
低碳视角下集成式纺织服装闭环供应链运作决策 被引量:4
7
作者 郭传好 刘镇宇 《供应链管理》 2024年第1期54-71,共18页
纺织服装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有效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造成了废旧服装数量的日益剧增。为有效提高废旧服装回收效率及其利用率,兼顾供应链整体运营与生态环境的目标,文章设计分析了一个由供应商、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三级... 纺织服装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有效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造成了废旧服装数量的日益剧增。为有效提高废旧服装回收效率及其利用率,兼顾供应链整体运营与生态环境的目标,文章设计分析了一个由供应商、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三级纺织服装闭环供应链网络,其中零售商集成废旧服装的统一回收,制造商集成废旧服装的统一分类及再利用废旧服装的加工处理。鉴于服装回收处理过程中碳排放量高且分布不均这一现实问题,引入碳配额机制,以供应链整体收益和成本为目标,建立一个双目标决策优化模型,并对模型设计了约束求解方法。最后通过数值实验说明了本文所建模型的有效性和相应运营决策方案的合理最优性。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废旧纺织服装的回收处理尽管需要一定的运营成本,但从长期运营视角来看,其能够给供应链整体带来较大的潜在收益。零售商和制造商的集成化运营模式不仅可有效的降低供应链的整体运营成本,同时亦可有效提升供应链整体的协同运作效率。合理的碳配额机制可有效激励相关成员企业去绿色低碳运营,进而提升自身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关研究成果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同时对政府和服装产业制定合理的碳配额机制,设计构建纺织服装闭环供应链网络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服装 闭环供应链 低碳 集成式 运作决策 双目标规划
下载PDF
非正式治理的制度化运作:管区制与乡镇治理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1
8
作者 袁明宝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8,共10页
管区作为一种非正式的组织设置,在乡镇与村级治理单元之间建构出实体性质的中间结构,具有低成本、非正式性和制度稳定性等特点,成为乡镇政权的延伸。管区设置虽然增加了乡镇内部的“委托—代理”层级,但通过行政体制上的形式化设置和实... 管区作为一种非正式的组织设置,在乡镇与村级治理单元之间建构出实体性质的中间结构,具有低成本、非正式性和制度稳定性等特点,成为乡镇政权的延伸。管区设置虽然增加了乡镇内部的“委托—代理”层级,但通过行政体制上的形式化设置和实践中的非正式运作,具有了超越科层体制约束的优势,借助激励动员和组织重构实现了有效治理。管区借助乡镇内部人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在不变体制的情况下进行机制创新,实现了非正式治理的制度化运作,匹配了当前乡村社会转型和治理转型的需求,成为当前强国家治理背景下探索乡镇治理现代化的一条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区制 非正式治理 准行政组织 制度化运作 行政发包 乡镇治理现代化
下载PDF
纵向吸纳:项目资金运作社会化及其基层治理风险
9
作者 刘秋文 孙迎联 《公共管理评论》 CSSCI 2024年第2期283-296,共14页
项目制作为一种从中央直达基层社会的新型国家治理体制,为了确保中央意志的贯彻执行,其资金具有财政自上而下拨付、专款专用、单独核算的专项化管理特性。田野调查发现,县级政府通过纵向吸纳具有半行政化属性的村干部与村级组织转嫁项... 项目制作为一种从中央直达基层社会的新型国家治理体制,为了确保中央意志的贯彻执行,其资金具有财政自上而下拨付、专款专用、单独核算的专项化管理特性。田野调查发现,县级政府通过纵向吸纳具有半行政化属性的村干部与村级组织转嫁项目资金,突破项目资金专项化制度管理,形成了项目资金运作社会化的新现象。具体而言,县级政府在政绩激励和财政短缺的压力下对项目财权和事权进行捆绑发包,村干部在政治动员和经济利益驱动下“主动”承接项目资金。但由于项目资金量超出村干部个人承受能力,在村干部个人资产担保下地方商业银行向其提供借贷资金;囿于政府财政支付压力,县级政府延期、分期支付村干部私人垫付的项目资金。经由半行政化的村干部这一中介体,项目资金从财政资金转化为村干部个人银行债务,完成了从专项化管理到社会化筹资、财政担保偿还的社会化运作转变。在项目资金纵向吸纳中,基层政府与村干部形成了紧密的联系,使基层治理关系异化,形塑了治理同盟关系。这使得基层在落实国家政策时有了变通执行、便宜行事的空间,同时威胁了国家项目资源安全,项目监管形式化。在村庄层面则产生项目资源分配“强者吸纳”效应,形成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吸纳 项目资金运作 社会化运作 基层治理风险
下载PDF
低碳视域下造纸产业绿色供应链运作模式构建与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晓伟 李宗蔚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3期124-128,共5页
传统的制浆造纸产业具有典型的高污染、高能耗特征,对造纸产业供应链进行绿色化改革是该产业应对低碳化发展要求的重要举措之一。基于此,以造纸产业的低碳化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对造纸产业绿色供应链的运作模式进行分析并搭建了一种对应... 传统的制浆造纸产业具有典型的高污染、高能耗特征,对造纸产业供应链进行绿色化改革是该产业应对低碳化发展要求的重要举措之一。基于此,以造纸产业的低碳化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对造纸产业绿色供应链的运作模式进行分析并搭建了一种对应的运作模式,基于系统性、全面兼顾重点性、科学兼顾实用性等原则构建了DEA-AHP-Fuzzy评价模型,借助该模型对造纸产业绿色供应链运作模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很好地反映造纸产业绿色供应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化发展 制浆造纸产业 绿色供应链 运作效果评价
下载PDF
梯度联结:对口支援政策的运作机理
11
作者 谢炜 郝宇青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68,178,共15页
作为我国政治生态中析出的独具特色的制度安排,对口支援政策在应对国家规模治理负荷、协调区域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功能。我国对口支援政策的运作以支援方和受援方之间存在发展序差、距离位差、任务级差和执行等差为前提... 作为我国政治生态中析出的独具特色的制度安排,对口支援政策在应对国家规模治理负荷、协调区域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功能。我国对口支援政策的运作以支援方和受援方之间存在发展序差、距离位差、任务级差和执行等差为前提,通过构建周期联结、主体联结、项目联结和层级联结四重要素,有效缩减了时间梯度、空间梯度、内容梯度和结构梯度所造成的援受落差。立足从贫困治理向乡村振兴迭代的现实之需,可从“政治认同”耦合“共同富裕”、“梯度援受”耦合“梯度合作”、“项目制”耦合“产品制”、“考核机制”耦合“共识机制”维度,不断优化对口支援政策的运作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口支援政策 运作机理 梯度联结
下载PDF
制度空间与运作要素:民国时期大学教师破格聘任的特点及启示
12
作者 王处辉 高天宇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6-138,共13页
民国时期大学教师破格聘任制度是指对未达到任职大学教师所需的文凭门槛,但有足够任职能力者如何得到聘任的制度安排。破格聘任对象主要包括大学以下学历者、游学未获学历者、科举秀才者三类。这个时期中央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大学所颁... 民国时期大学教师破格聘任制度是指对未达到任职大学教师所需的文凭门槛,但有足够任职能力者如何得到聘任的制度安排。破格聘任对象主要包括大学以下学历者、游学未获学历者、科举秀才者三类。这个时期中央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大学所颁布的教师资格法规及其对教师聘任权的规定,均为文凭不足者被破格聘任为大学教师留有适量制度空间。在运作层面,新式人才匮乏是破格聘任制度的外在人才市场环境要素,施聘者公心选才与受聘者的学术能力是破格聘任制度良性运作的内在要素,社会关系资本是破格聘任制度运作过程中的中介要素,大学拥有的学术权力及与其适配的行政权力是破格聘任得以实现的制度要素。破格聘任制度为特殊人才提供了向上流动的渠道,避免了选聘制度刚性化可能会将一些特殊人才排斥在外的弊端。民国时期大学教师破格聘任的制度与实践对当今中国高等院校选拔及破格聘任特殊人才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格聘任 制度空间 运作要素 大学教师 民国时期
下载PDF
成为文学盟主:李东阳的制度优势、身份转换和文学运作
13
作者 冯小禄 张欢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9-167,207,共10页
李东阳是明代弘治、正德之际一位颇具心术和文术的台阁重臣,其文学盟主之路与官位上升同步。其盟主地位的确立以入阁预机务为标志,然此前亦有较长的苦闷守望期。延承“文归台阁”的制度优势,李东阳不仅写作独属于翰林和阁臣的工作文体,... 李东阳是明代弘治、正德之际一位颇具心术和文术的台阁重臣,其文学盟主之路与官位上升同步。其盟主地位的确立以入阁预机务为标志,然此前亦有较长的苦闷守望期。延承“文归台阁”的制度优势,李东阳不仅写作独属于翰林和阁臣的工作文体,还广泛写作一般官员和士人的通用文体。而耽溺诗歌创作与唱酬的癖好,又让李东阳突破了一般台阁作家的“馀力为文”意识,标志着文坛领袖由政教重臣型向“风流儒雅”型转换。其文学盟主术主要是自觉而强烈的盟主“代兴”意识、宽博而有格调的文学写作观念和多样有效的文人联盟手段。这对确认台阁体、茶陵派的“半自觉”性质和台阁文学的制度背景、身份意识等有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盟主 “文归台阁” 台阁文体 身份意识 文学运作
下载PDF
架构理论视域下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运作模型研究
14
作者 王晋 颜浩龙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 2024年第6期19-26,共8页
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产业升级的背景下,产教融合已成为发展职业教育的关键策略。如何快速全面地在全国范围内深化产教融合,需要建构一套完整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运作模型来指导和推进。通过梳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体系架构,从产教融合项... 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产业升级的背景下,产教融合已成为发展职业教育的关键策略。如何快速全面地在全国范围内深化产教融合,需要建构一套完整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运作模型来指导和推进。通过梳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体系架构,从产教融合项目实际运作的业务流程、评价指标、技术支持和最佳案例四个维度来构筑产教融合运作模型,为参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项目实施的学校、企业和政府部门相关人员提供项目实施指导,为我国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架构理论 运作模型
下载PDF
县域统筹下农村多层次养老服务网络的运作逻辑及其治理效能: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分析
15
作者 朱浩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9-71,共13页
县域作为国家和社会、城市与乡村的连接点,在城乡统筹发展中以县域为单元发展农村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成为建设重点。以中央和地方政策文本、东中西部3个典型案例的田野调查资料,基于扎根理论,探索县域统筹下农村多层次养老服务网络的运... 县域作为国家和社会、城市与乡村的连接点,在城乡统筹发展中以县域为单元发展农村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成为建设重点。以中央和地方政策文本、东中西部3个典型案例的田野调查资料,基于扎根理论,探索县域统筹下农村多层次养老服务网络的运作逻辑。研究发现,县域农村多层次养老服务网络主要包括要素配置、设施空间布局、组织互动网络、需求满足,其运作逻辑在于城乡统筹(要素支撑)、空间配置(基础条件)、组织激励(内生动力)、供需适配(制度目标)的交互作用。由此提出不断深化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县、乡、村三级设施载体的空间布局优化和功能升级,同时基于县域党政统合优势和供需适配的制度目标要求,实现主体联动和组织激励、老年人需求识别和瞄准,以不断提升县域农村多层次养老服务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治理 农村养老服务 运作逻辑 党政统合 扎根理论
下载PDF
中外智库期刊运作模式的比较分析——以国际问题研究智库期刊为例
16
作者 谢婷婷 柯银斌 《智库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91,共9页
[目的/意义]针对国内智库期刊研究中分类研究的不足,本文从分类视角探析中外智库期刊的角色定位与运作模式的特点,以期为中国智库期刊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本文构建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选取了中外5个典型的国际问题研究智库期刊... [目的/意义]针对国内智库期刊研究中分类研究的不足,本文从分类视角探析中外智库期刊的角色定位与运作模式的特点,以期为中国智库期刊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本文构建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选取了中外5个典型的国际问题研究智库期刊作为案例,对智库期刊的角色定位和运作模式进行了细分和对比。[结果/结论]智库的宗旨与使命决定了智库期刊的角色定位与运营模式,而智库期刊的准确定位与有效运营有助于智库实现其宗旨和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库 智库期刊 国际问题研究 比较分析 角色定位 运作模式
下载PDF
中国特色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的系统构成与运作策略
17
作者 柴江 王小艳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5-173,共9页
作为统合时代、国情和教师教育规律高效培养高质量教师的保障综合体,中国特色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由教师培养各关联系统高位均衡和互融互通构成的有机整体,能够为国家战略提供基础性保障和... 作为统合时代、国情和教师教育规律高效培养高质量教师的保障综合体,中国特色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由教师培养各关联系统高位均衡和互融互通构成的有机整体,能够为国家战略提供基础性保障和战略性支撑。中国特色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由组织系统、目标系统和运行系统构成,各系统的高水平发展、各系统及构成各系统的要素间的有效协同是该体系高质量发展的终极衡量标准。需通过聚焦系统目标,实现要素间的互融互通;紧扣总体功能,提升各系统的发展水平;打破合作壁垒,促进系统间的互联互动,实现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目标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教师教育体系 教师队伍建设 系统运作
下载PDF
乡贤参与第三次分配的内生动因与运作路径研究
18
作者 朱正平 《未来与发展》 2024年第11期62-67,共6页
乡贤参与第三次分配能推动乡村实现共同富裕,乡贤参与第三次分配在推动乡村产业的发展、助推乡风文明的提升、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中体现重要价值。熟人社会的亲密关系、彼此信任及乐善好施的仁爱之心是乡贤参与第三次分配的内在动力。浙... 乡贤参与第三次分配能推动乡村实现共同富裕,乡贤参与第三次分配在推动乡村产业的发展、助推乡风文明的提升、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中体现重要价值。熟人社会的亲密关系、彼此信任及乐善好施的仁爱之心是乡贤参与第三次分配的内在动力。浙江深入探索新时代乡贤参与第三次分配的运作路径,强化政治统领,深挖乡贤资源激活“共富密码”;创立乡贤组织,强化内外协作搭建乡贤桥梁;完善政策指导,发挥乡贤作用提供制度保障;强化多方联动,合力打造乡贤带富“新样板”;弘扬乡贤文化,助推乡贤参与慈善常态化,通过乡贤参与第三次分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贤 第三次分配 内生动因 运作路径
下载PDF
系统互动、官僚自主与制度结构:中国古代言官谏诤输入的运作逻辑——基于明代万历年间“国本之争”的历史考察
19
作者 袁柏顺 郑朝阳 《廉政文化研究》 2024年第4期78-96,共19页
谏诤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和决策制度中的重要环节,言官系统在面对不适宜的中央决策时,往往会采用谏诤输入的模式,以整纲肃纪、匡扶社稷和维护正统。谏诤输入的背后体现出中华民族独特的政治逻辑和文化底蕴。在政治系统理论、官僚自主理... 谏诤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和决策制度中的重要环节,言官系统在面对不适宜的中央决策时,往往会采用谏诤输入的模式,以整纲肃纪、匡扶社稷和维护正统。谏诤输入的背后体现出中华民族独特的政治逻辑和文化底蕴。在政治系统理论、官僚自主理论和历史制度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以“变量偏离-自主行动-制度结构”为分析框架,对明朝万历年间“国本之争”中言官谏诤过程进行微观史料的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古代的言官谏诤行为是一个反复而渐进的政治过程,围绕政治系统的决策议题,言官系统、宰辅系统和皇帝系统之间展开了复杂的策略互动。其中“何时输入”取决于干扰刺激造成的“儒家礼法”和“君主正道”等基本变量之于临界范围的偏离程度,“如何输入”体现为“上疏”与“论救”的组织自主、“定义内容”“制造热度”“选择信息”的议题自主、将压力传导给特定政治主体的压力自主,“为何输入”则源于以“祖制”为核心的传统政策、御史及给事中等科道制度以及儒学塑造的谏诤文化观念而形成的制度结构。探讨古代监察系统在履行监督职能促进完善决策方面的运作逻辑,对当今纪检监察机关“促进完善发展”职能的行使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谏诤 言官 官僚自主 制度结构 运作逻辑
下载PDF
中国式民主的治理导向、运作形态与形成逻辑
20
作者 李忠汉 王文浩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99-105,共7页
在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实践与话语中,中国式民主具有鲜明的治理导向,是一种治理式民主。在运作形态上,中国式民主以民生与民主有效互动为表现形式,呈现出传承性、人民性、治理性、全过程性、有效性等特征。从根本上讲,中国式民主是在中国... 在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实践与话语中,中国式民主具有鲜明的治理导向,是一种治理式民主。在运作形态上,中国式民主以民生与民主有效互动为表现形式,呈现出传承性、人民性、治理性、全过程性、有效性等特征。从根本上讲,中国式民主是在中国国家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政党引领现代国家建设”的新型国家构建模式所形成的“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政治发展逻辑,从根本上规定了中国式民主的治理导向。将民主与治理有机结合起来,既是中国的成功经验,也是中国的独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民主 全过程人民民主 治理导向 运作形态 形成逻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