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09篇文章
< 1 2 1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揿针疗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1
作者 陈海 杨斌 +3 位作者 孟文彬 曹良东 夏冰 马丹丹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3期165-170,共6页
目的:观察揿针疗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73例脑瘫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及观察组37例。对照组给予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物理因子治疗等康复治疗,且在运... 目的:观察揿针疗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73例脑瘫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及观察组37例。对照组给予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物理因子治疗等康复治疗,且在运动疗法后给予核心稳定性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揿针疗法。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第4、8、12、16周后粗大运动功能评定(GMFM-88)、Berg平衡量表(BBS)、脑瘫儿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GMFM-88评分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而提高,存在时间效应(P<0.05);观察组评分提高程度大于对照组,存在分组效应(P<0.05);分组因素与时间因素对评分存在交互作用(P<0.05)。在治疗第8周、第12周和第16周,观察组GMFM-88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各时间点GMFM-88评分均较治疗前及治疗的前一时间点评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BS评分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而提高,存在时间效应(P<0.05);观察组评分提高程度大于对照组,存在分组效应(P<0.05);分组因素与时间因素对评分存在交互作用(P<0.05)。在治疗第8周、第12周和第16周,观察组BB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各时间点BBS评分均较治疗前及治疗的前一时间点评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DL评分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而提高,存在时间效应(P<0.05);观察组评分提高程度大于对照组,存在分组效应(P<0.05);分组因素与时间因素对评分存在交互作用(P<0.05)。在治疗第12周和第16周,观察组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各时间点ADL评分均较治疗前及治疗的前一时间点评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揿针疗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可进一步促进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提升,提高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揿针疗法 核心稳定性训练 粗大运动功能 平衡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镜像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魏辰 王子贤 +3 位作者 李淑璠 王芃 贾舒祺 田英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1-291,共11页
目的系统评价镜像疗法(MT)干预是否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其改善效果是否受到患者年龄和病程的影响,MT的干预周期、时间、频次等影响因素是否对改善上肢运动功能和ADL具有剂量效应。方法检索Embase... 目的系统评价镜像疗法(MT)干预是否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其改善效果是否受到患者年龄和病程的影响,MT的干预周期、时间、频次等影响因素是否对改善上肢运动功能和ADL具有剂量效应。方法检索Embase、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库、维普和中国知网等7个数据库,时间范围为建库至2023年4月。筛选MT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ADL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物理治疗证据数据库(PEDro)量表进行质量评估,采用RevMan 5.4.1进行Meta分析,采用R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绘制网状Meta分析表和累计概率表进行排序比较,采用Stata 17.0软件绘制漏斗图检验结局指标发表偏倚情况。采用GRADE对结局指标进行证据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涉及532例患者。PEDro评分6~8分。多数文献未完整汇报盲法情况或未实施分配隐藏,可能存在一定局限。MT能够提高脑卒中患者的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评分(n=466,MD=6.05,95%CI 3.44~8.66,P<0.001)、(改良)Barthel指数(n=230,MD=9.95,95%CI 6.23~13.68,P<0.001)和功能性独立测量评分(n=147,MD=4.17,95%CI 2.61~5.72,P<0.001)。网状Meta分析显示,MT对于40~59岁,病程≤3个月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干预效果更好;干预周期≤4周、单次干预时间≤30 min、每天干预时间>30 min和每天2次的MT干预处方对于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效果更好。结论MT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ADL有较显著的改善效果,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效果受到患者年龄和病程的影响,且与干预的周期、时间和频次存在一定程度的剂量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镜像疗法 上肢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META分析
下载PDF
加速康复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戴燕平 郑丽明 +1 位作者 郑淑琴 杨君仙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期156-158,共3页
目的 观察加速康复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300例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1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研究组实施加速康复干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 目的 观察加速康复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300例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1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研究组实施加速康复干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满意率及干预前后膝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评分。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首次进食时间(6.26±1.99)h、首次下床时间(42.06±6.17)h、首次排便时间(21.43±3.15)h及住院时间(12.25±2.72)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1.27±3.06)h、(67.71±7.86)h、(36.48±7.07)h、(15.43±4.2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且研究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评分分别为(88.76±4.67)、(17.37±1.51)、(22.49±3.45)分,高于对照组的(71.55±5.34)、(14.61±2.63)、(18.18±3.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总满意率100.00%高于对照组的9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加速康复干预可显著地缩短患者术后进食、下床、排便及住院时间,提升膝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及患者满意度,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干预 全膝关节置换术 关节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运动功能
下载PDF
呼吸肌训练联合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呼吸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4
作者 温如武 陈谋珠 +2 位作者 徐珊 丁炯链 肖伟凯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739-1741,共3页
目的:探讨呼吸肌训练联合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呼吸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广州市海珠区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研究组(30例),对照组行运动疗法干预,研究组行呼吸肌训... 目的:探讨呼吸肌训练联合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呼吸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广州市海珠区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研究组(30例),对照组行运动疗法干预,研究组行呼吸肌训练联合运动疗法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呼吸功能指标[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呼吸功能指标水平与Barthel评分、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MVV、FEV1、FVC与Barthel评分、SF-36评分较干预前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MVV、FEV1、FVC与Barthel评分、SF-36评分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肌训练联合运动疗法可进一步促使脑卒中患者呼吸功能快速恢复,还可有效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肌训练 运动疗法 脑卒中 呼吸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探讨强化营养联合抗阻运动对老年肌少症患者躯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5
作者 林思宏 吴丽容 施贝贝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8期163-165,共3页
目的观察强化营养联合抗阻运动对老年肌肉减少症(肌少症)患者躯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影响。方法将40例老年肌少症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抗阻运动,研究组实施强化营养联合抗阻运动。对比两组患者... 目的观察强化营养联合抗阻运动对老年肌肉减少症(肌少症)患者躯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影响。方法将40例老年肌少症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抗阻运动,研究组实施强化营养联合抗阻运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肌肉质量、肌肉力量、步速测试、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简易体能状况量表(SPPB)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肌肉质量、肌肉力量、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SPPB评分均较治疗前提升,步速测试结果较治疗前缩短,且研究组肌肉质量(4.59±0.52)kg/m^(2)、肌肉力量(44.77±2.61)kg、日常生活能力评分(93.21±6.64)分及SPPB评分(10.08±1.39)分高于对照组的(4.06±0.43)kg/m^(2)、(39.81±3.85)kg、(84.05±4.65)分、(8.61±1.72)分,步速测试结果(3.92±0.69)s短于对照组的(5.15±0.74)s(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00%稍低于对照组的1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肌少症患者实施强化营养联合抗阻运动可显著改善躯体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营养 抗阻运动 联合干预 老年肌肉减少症 躯体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基于运动想象疗法的标准化转移训练对轮椅依赖型脊髓损伤患者转移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6
作者 张东 王海 +1 位作者 汪玲 韦小俞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7期2920-2923,共4页
目的分析标准转移训练计划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对依赖轮椅型脊髓损伤(SCI)患者的转移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2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35例不完全SCI患者采用手动随机化法分为干预组(17例)和对照组(18例)。2组均给予常规... 目的分析标准转移训练计划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对依赖轮椅型脊髓损伤(SCI)患者的转移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2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35例不完全SCI患者采用手动随机化法分为干预组(17例)和对照组(18例)。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干预组加用运动想象疗法和转移训练。2组患者干预前后接受转移评估量表(TAI)和SCI独立性评估量表的测试。结果干预组患者干预后TAI总分[(7.52±1.15)分]、第1部分得分[(7.84±1.25)分]、第2部分得分[(6.62±1.43)分],以及SCI独立性评估量表总得分[(36.35±7.3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75±1.72)、(6.51±2.09)、(5.37±2.13)、(29.51±8.4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转移训练计划结合运动想象疗法是提高轮椅依赖型SCI患者转移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想象疗法 脊髓损伤 转移训练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下肢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后倾斜综合征患者运动功能及平衡、步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7
作者 廖欢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9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下肢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后倾斜综合征(PS)患者运动功能及平衡、步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0月—2023年10月在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后PS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机器人组和常模... 目的:探讨下肢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后倾斜综合征(PS)患者运动功能及平衡、步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0月—2023年10月在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后PS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机器人组和常模组,各30例。其中常模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机器人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下肢康复机器人治疗,比较两组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能力、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两组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期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Holden步行能力分级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机器人组均高于常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康复机器人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后PS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能力、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康复机器人 脑卒中 倾斜综合征 运动功能 平衡能力 步行能力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神经康复治疗在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的影响探究
8
作者 王巍 《系统医学》 2024年第4期82-85,共4页
目的 探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神经康复治疗后对其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2年3月松原吉林油田医院及医联体医院收治的1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投掷硬币法分为两组。参照组(75例)采用常... 目的 探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神经康复治疗后对其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2年3月松原吉林油田医院及医联体医院收治的1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投掷硬币法分为两组。参照组(75例)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75例)采用神经康复治疗。比较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运动功能。结果 治疗前,两组Barthel评分以及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1、3个月,与参照组Barthel评分(60.79±6.22)分、(80.13±5.25)分以及FMA评分(7.88±1.49)分、(11.09±1.32)分比较,研究组偏瘫患者Barthel评分(66.13±5.25)分、(85.13±8.22)分以及FMA评分(8.49±1.46)分、(11.59±1.25)分均呈现出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81、4.439、2.532、2.381,P均<0.05)。结论 临床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神经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康复治疗 脑卒中偏瘫 日常生活能力 运动功能
下载PDF
上肢康复机器人联合镜像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疗效
9
作者 王芬芬 徐蓉贞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4年第5期871-875,共5页
目的:分析上肢康复机器人联合镜像疗法对于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疗效。方法:观察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4年1月的15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将患者分对照组(75例,行常规康复)和观察组(75例,行上肢康复机... 目的:分析上肢康复机器人联合镜像疗法对于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疗效。方法:观察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4年1月的15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将患者分对照组(75例,行常规康复)和观察组(75例,行上肢康复机器人联合镜像疗法),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Wolf运动功能、上肢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Wolf运动功能评价量表(WMFT)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上肢部分(FMA-UL)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肢康复机器人联合镜像疗法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Wolf运动功能、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疗效优于单一的常规康复,具有可实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康复机器人 镜像疗法 脑卒中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神经康复治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
10
作者 邱红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170-0173,共4页
探寻神经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是否具有改善疗效的作用。方法 从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精心遴选了我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并将他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对照组施以常规治疗方案... 探寻神经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是否具有改善疗效的作用。方法 从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精心遴选了我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并将他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对照组施以常规治疗方案和康复训练;而观察组除了常规方案和训练外,更额外给予神经康复治疗。为了评估治疗效果,研究人员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进行了测评和比对,并对治疗后两组的总体疗效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总体疗效来看,观察组95%的患者获益良好,而对照组则只有77.5%,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X2=4.568,P<0.05),印证了神经康复治疗在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疗效方面的优越性。结论 通过本研究可以得出,神经康复治疗不仅可以切实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还能够提升其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从而有效提高整体的治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康复治疗 脑卒中 偏瘫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疗效
下载PDF
早期高压氧联合整体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11
作者 唐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37-0140,共4页
探讨脑出血患者通过早期高压氧与整体康复护理的运用效果。方法将50名2023.1-2023.12间的人员均分到实验小组中,对所有患者均实行早期高压氧治疗,对照组中添加基础护理,观察组中添加整体护理,各项数值汇总分析。结果 护理前,患者神经功... 探讨脑出血患者通过早期高压氧与整体康复护理的运用效果。方法将50名2023.1-2023.12间的人员均分到实验小组中,对所有患者均实行早期高压氧治疗,对照组中添加基础护理,观察组中添加整体护理,各项数值汇总分析。结果 护理前,患者神经功能损伤严重,运动功能生活能力差。P>0.05;为患者实施干预以后,观察组神经损伤减小,同时患者的运动与生活能力、生活质量逐步提高,P<0.05。结论 脑出血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为患者提供早期高压氧以及整体康复护理,能够令患者脑部的损伤问题得到改善,同时提高患者的运动与日常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高压氧 整体康复护理 脑出血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12
作者 王德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187-0190,共4页
探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84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对照组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灸干预。干预6个月后,比较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 探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84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对照组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灸干预。干预6个月后,比较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3.36±0.66 vs 4.88±0.97分),反映运动能力的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评分和下肢FMA评分高于对照组(51.48±5.12 vs 41.60±4.70分,19.95±3.04 vs 16.81±3.21分),反映日常生活能力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88.43±5.55 vs 81.83±4.53分,P<0.05)。结论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能够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康复训练 脑梗死恢复期 神经功能 运动能力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居家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13
作者 倪润 翁超 +2 位作者 周楠 叶晓景 王俊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9期0066-0070,共5页
研究居家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残疾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研究选入本中心脑卒中偏瘫残疾者80例开展研究,均分为对照组(全科常规临床诊疗、居家康复治疗和一般护理)和治疗组(以对照组为基础增加居家康复护理治疗),比较... 研究居家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残疾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研究选入本中心脑卒中偏瘫残疾者80例开展研究,均分为对照组(全科常规临床诊疗、居家康复治疗和一般护理)和治疗组(以对照组为基础增加居家康复护理治疗),比较干预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前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经过4周的治疗,治疗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都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 对脑卒中残疾者来说,居家康复护理可以发挥较好的干预效果,借助护理服务的开展,患者的运动功能获得较为明显的恢复,并且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逐步得到改善,预后质量提升,患者的恢复质量增加,其身心负担都能有所减轻,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居家康复护理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14
作者 李建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123-0126,共4页
多学科协作护理对神经内科急性脑梗塞患者日常活动能力的效应。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脑梗塞患者共120例,以随机方式将他们分为两组,实验组多学科协作护理(6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60例)。主要观察指标包括神经功能改... 多学科协作护理对神经内科急性脑梗塞患者日常活动能力的效应。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脑梗塞患者共120例,以随机方式将他们分为两组,实验组多学科协作护理(6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60例)。主要观察指标包括神经功能改善评分、心理压力状况、护理服务满意度以及自我照顾能力。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在神经功能恢复、减轻心理困扰、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提升生活能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实施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能取得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协作护理 神经内科 脑梗死 肢体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强制性运动疗法应用于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分析
15
作者 周冰 《智慧健康》 2024年第8期39-42,共4页
目的探析强制性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排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接受强制性运动疗法干预,而对照组则接受常... 目的探析强制性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排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接受强制性运动疗法干预,而对照组则接受常规运动疗法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①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进行比较,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临床相关评分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上肢功能评分、下肢功能指标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③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理工作的整体满意率进行对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应用强制性运动疗法效果显著,该疗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上下肢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强制性运动疗法 康复治疗 日常生活能力 改善效果
下载PDF
基于体感互动游戏的肢体功能锻炼对脑出血术后患者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16
作者 徐文锦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9期62-64,77,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体感互动游戏的肢体功能锻炼对脑出血术后患者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海安市人民医院接受救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双色球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和干预组... 目的探讨基于体感互动游戏的肢体功能锻炼对脑出血术后患者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海安市人民医院接受救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双色球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基于体感互动游戏的肢体功能锻炼。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及独立生活能力的差异。结果在认知能力方面,MoCA评分在空间与执行力、命名能力、注意力、语言能力、抽象能力、延迟回忆和定向力项目中,干预组患者得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在运动功能方面,干预组患者FMA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在独立生活能力方面,干预组患者括约肌控制能力、自我照顾能力、行动能力、转移能力、社会认知能力、交流能力及独立生活能力总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基于体感互动游戏的肢体功能锻炼应用于脑出血患者中,可使脑出血患者的认知能力与运动功能在干预后得到明显的提高,并改善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感互动游戏 肢体功能锻炼 脑出血 认知功能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奥塔戈运动联合系统性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功能的影响
17
作者 周亚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143-0146,共4页
探析奥塔戈运动联合系统性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于2023年02月-2024年02月期间,选取86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n=43)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n=43)予以奥塔戈运动联... 探析奥塔戈运动联合系统性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于2023年02月-2024年02月期间,选取86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n=43)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n=43)予以奥塔戈运动联合系统性康复护理干预,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干预效果明显(P<0.05)。结论 通过奥塔戈运动联合系统性康复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塔戈运动 系统性康复护理干预 脑梗死 日常生活能力 肢体功能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18
作者 刘爱霞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9期0193-0196,共4页
分析多学科协作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上林县人民医院2023年1月~12月期间的80例患者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40例,多学科协作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相关指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 分析多学科协作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上林县人民医院2023年1月~12月期间的80例患者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40例,多学科协作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相关指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肢体肌力、日常生活能力、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多学科协作护理,能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其生活能力和对护理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功能 肢体运动功能 急性脑梗死 多学科协作护理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运动疗法下的预康复干预对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心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19
作者 马欢 王营营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7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下的预康复干预对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心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21年3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72例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下的预康复干预对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心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21年3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72例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运动疗法下的预康复干预,比较分析两组干预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日常生活能力、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心功能改善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75.00%(P<0.05)。干预前两组Barthel指数、6分钟步行试验(6MW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Barthel指数、6MWT均有提升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56%,低于对照组25.00%(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7.22%,高于对照组80.56%(P<0.05)。结论运动疗法下的预康复干预应用在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中有助于改善心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升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 运动疗法下的预康复干预 心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并发症
下载PDF
多种感觉刺激疗法对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谭建 孔丽丽 +3 位作者 杨傲然 王璐怡 吴小燕 石广林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3期305-309,共5页
目的探讨多种感觉刺激疗法对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收治的112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 目的探讨多种感觉刺激疗法对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收治的112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多种感觉刺激疗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干预8周后的临床疗效以及干预前后的脑氧代谢指标水平[脑氧摄取率(cerebral extraction of oxygen,CERO2)、动静脉血氧含量差(arterial venous oxygen content difference,D(a-jv)O2)和动脉血氧含量(arterial oxygen,CaO2)]、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偏瘫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结果干预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干预8周后的CERO2、D(a-jv)O2、CaO2和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CERO2、D(a-jv)O2和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干预1、4、8周后的FMA评分、BI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种感觉刺激疗法可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脑氧代谢指标,且可明显促进患者的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多种感觉刺激疗法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