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辅助运动前区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昕 张珊珊 +3 位作者 孔焱 陈以琳 蒋常莲 叶兰仙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42-345,共4页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low-frequency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LF-rTMS)作用于辅助运动前区(pre-supplementary motor area,pre-SMA)对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患者的疗效。方法按照随...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low-frequency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LF-rTMS)作用于辅助运动前区(pre-supplementary motor area,pre-SMA)对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患者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强迫症患者分为pre-SMA组(33例)、背外侧前额叶(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组(32例)和对照组(35例),在原药物治疗基础上,pre-SMA组和DLPFC组分别于相应脑区给予1 Hz rTMS治疗,对照组给予假性刺激,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末和第12周末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ale-Brown obsessive compulsive scale,Y-BOCS)评估患者强迫症状。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Y-BOCS评分时间主效应、时间与组别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比较3组总强迫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末,DLPFC组强迫评分低于pre-SMA组、对照组(P<0.05);治疗12周末,pre-SMA组和DLPFC组强迫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pre-SMA组、DLPFC组、对照组强迫评分减分率(35.77%±10.51%vs.54.18%±10.09%vs.18.85%±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0.38,P<0.01)。结论LF-rTMS刺激pre-SMA对改善强迫症患者症状具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强迫症 辅助运动前区
下载PDF
功能磁共振成像评价动词生成任务中运动前区激活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权 张云亭 +2 位作者 伊慧明 李威 张敬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769-1772,共4页
目的观察运动前区(PMA)在动词生成任务fMRI试验中的激活情况,探讨其在语言表达功能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对23名受试者接受fMRI试验。试验任务为组块设计的动词生成任务:对照内容为黑色屏幕中心呈现的白色"+";刺激任务为生成动词... 目的观察运动前区(PMA)在动词生成任务fMRI试验中的激活情况,探讨其在语言表达功能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对23名受试者接受fMRI试验。试验任务为组块设计的动词生成任务:对照内容为黑色屏幕中心呈现的白色"+";刺激任务为生成动词,要求受试者根据给出的单字名词,组成一个相关的动词词语。采用SPM2软件进行数据后处理,采用单样本t-检验的组分析方法获得平均脑激活图,观察PMA激活情况。结果11名符合试验要求的受试者的数据列入组分析,脑激活区包括Broca区、右侧额下回后部、双侧PMC、双侧SMA、左侧顶后皮层、右侧丘脑、左侧基底节区、右侧小脑半球和右侧颞叶后部。全脑最强激活区为左侧PMA。结论PMA在动词生成任务中具有重要作用,可能涉及语音处理、想象运动、词语提取和信息的高级调控等多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前区 动词生成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运动前区皮层癫痫的电临床特征
3
作者 丰倩 王海祥 +6 位作者 张冰清 柏建军 宋宪成 林久銮 李佳 阮静 周文静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4期411-416,共6页
目的总结起始于运动前区皮层(PMC)癫痫的电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21年1月在清华大学玉泉医院行术前评估并经颅内电极脑电图证实起始于运动前区皮层的6例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学、头皮及颅内脑电图、影像... 目的总结起始于运动前区皮层(PMC)癫痫的电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21年1月在清华大学玉泉医院行术前评估并经颅内电极脑电图证实起始于运动前区皮层的6例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学、头皮及颅内脑电图、影像学、手术及随访,并将6例患者分成腹侧组、背侧组、内侧面组3组进行比较。结果腹侧组有3例患者,背侧组有1例患者,内侧面组有2例患者。腹侧组症状较多,包括过度运动、面部强直(撇嘴)、肢体强直、偏转;内侧面组主要为单侧或双侧肢体非对称强直。头皮脑电图主要为前头部(额中央区)放电。3例MRI阴性,3例MRI提示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6例患者均行PET-CT检查,2例有代谢减低区。5例患者行致痫区切除,术后病理均为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1例为FCDⅠ型,其余均为FCDⅡ型。5例手术切除患者术后随访无发作,未手术切除的1例患者先后行热凝和激光治疗,治疗当天发作即消失。结论运动前区癫痫发作主要为运动症状,越靠近腹侧,症状越复杂,如过度运动、偏转、面肌强直(撇嘴);越近内侧面,症状越简单,以单侧或双侧肢体强直多见。借助于颅内电极,准确定位,局限性皮层切除可以取得较好的预后,另外,对于运动前区沟底FCD,激光等微创技术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前区皮层 癫痫 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
下载PDF
猴大脑内侧皮质运动区投射到运动前区的神经元的分布
4
作者 王艳 王振华 +1 位作者 郭志宏 张璠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6年第3期236-239,242,共5页
目的定性和定量解析内侧皮质运动区投射到运动前区不同部位神经元的分布。方法采用多重标记法在同一只猴运动前区(PM)的三个不同部位即吻背侧部(PMdr)、尾背侧部(PMdc)及腹侧部(PMv)分别注入DY、FB、WGA-HRP三种不同的逆行标记物,对在... 目的定性和定量解析内侧皮质运动区投射到运动前区不同部位神经元的分布。方法采用多重标记法在同一只猴运动前区(PM)的三个不同部位即吻背侧部(PMdr)、尾背侧部(PMdc)及腹侧部(PMv)分别注入DY、FB、WGA-HRP三种不同的逆行标记物,对在内侧皮质运动区(MMC)逆行标记神经元的分布进行精确的定位和定量分析。结果投射到PMdr的神经元主要分布在前辅助运动区(prp-SMA)及前扣带回皮质运动区(CMAr);投射到PMdc的神经元,在MMC均有不同的分布,但在后扣带回皮质运动区(CMAc)被标记的神经元量明显多于其它部位;投射到PMv的神经元主要分布在辅助运动区(SMA)和CMAc,在CMAr也有少量标记神经元。结论SMA和CMAc主要投射到PMv,PMdr多接受pre-SMA和CMAr的投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前区 大脑内侧运动皮质 逆行标记
下载PDF
猴运动前区皮层神经元在顺序行为中的放电活动 被引量:3
5
作者 陈郁初 黄福德 +2 位作者 陈南晖 寿建勇 吴立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21-131,共11页
本工作研究猴运动前区(PM)皮层神经元在视觉图形引导的有序运动行为(作者称之为FRS[1])中的放电活动,并与在依靠记忆信息完成的空间顺序行为(MSS)中的活动作了比较。为此训练了三只猴同时学会FRS和MSS任务。对111个神经元的统计... 本工作研究猴运动前区(PM)皮层神经元在视觉图形引导的有序运动行为(作者称之为FRS[1])中的放电活动,并与在依靠记忆信息完成的空间顺序行为(MSS)中的活动作了比较。为此训练了三只猴同时学会FRS和MSS任务。对111个神经元的统计分析表明,它们在FRS和MSS暗示期中发生放电频率变化的均有一半以上,反应期里有放电频率变化的比例也很高;图形期里,FRS中的比例比MSS中的高出很多。它们对不同运动顺序呈现明显的选择性。对在动物完成FRS和MSS任务的相同运动顺序时放电活动增加的那些神经元所做的比较分析表明,它们在图形期里与FRS的关系要比MSS密切;在MSS的暗示期或图形期里反应潜伏期要比FRS长。以上结果说明背外侧PM区不仅参与MSS行为也参与FRS行为,它可能是功能上不同于PM其它部分的又一个亚区。从细胞反应潜伏期的分析结果推测,参与FRS和MSS行为的神经通路不完全相同,背外侧PM是参与FRS和MSS行为的神经网络中的一个共享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活动 运动前区 有序运动 猕猴 神经元 放电
下载PDF
运动前区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上肢功能康复的疗效 被引量:23
6
作者 周哲 沈夏锋 +5 位作者 熊莉 张雯 黄鸿雁 张萍 吴毅 荣积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97-702,共6页
目的探讨运动前区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两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患侧大脑半球运... 目的探讨运动前区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两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患侧大脑半球运动前区5 Hz rTMS,共3周。对照组给予伪刺激。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Brunnstrom分期、改良Ashworth量表(MAS)、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Wolf手功能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脱落2例。治疗后,两组FMA-UE、MBI和Wolf手功能量表评分均明显改善(|t|>3.686,P<0.01),观察组治疗前后FMA-UE评分和Wolf手功能量表评分差值大于对照组(|t|>2.119,P<0.05)。结论患侧大脑半球运动前区高频rTMS能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和手的运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重复经颅磁刺激 运动前区 上肢 手功能 康复
下载PDF
小鼠脑干交感运动前区前阿黑皮素能神经传入投射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雷留根 陈宝生 范伟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43-549,共7页
目的:研究脑干交感运动前区的前阿黑皮素能神经纤维的分布及其传入投射。方法:以免疫组化法检测前阿黑皮素能神经纤维在脑干交感运动前区的分布;将霍乱毒素B微量注入小鼠脑干交感运动前区进行逆行追踪。结果:α-MSH(α-melanocyte-stimu... 目的:研究脑干交感运动前区的前阿黑皮素能神经纤维的分布及其传入投射。方法:以免疫组化法检测前阿黑皮素能神经纤维在脑干交感运动前区的分布;将霍乱毒素B微量注入小鼠脑干交感运动前区进行逆行追踪。结果:α-MSH(α-melanocyte-stimulating hormone)能神经终末密集分布于交感运动前区内,同时则未见AgRP(agouti-related protein)能神经终末,显示交感运动前区仅接受前阿黑皮素(POMC)能神经的单向调节。逆行追踪实验显示脑干交感运动前区的POMC能纤维投射来自于下丘脑弓状核/视交叉后区,而非孤束核尾侧部;统计结果表明下丘脑弓状核/视交叉后区向脑干交感运动前区的神经投射中有近一半为POMC能投射。结论:小鼠下丘脑的POMC能神经元可直接投射到脑干交感运动前区,该神经通路在能量平衡的调节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阿黑皮素 脑干交感运动前区 霍乱毒素B 逆行追踪
下载PDF
运动前区癫痫及其网络研究进展
8
作者 李登辉 焦鹏飞 +1 位作者 沈云娟 张新定(通讯作者)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0年第S01期0504-0504,共1页
目的:本文阐述了运动前区的解剖及生理功能,总结了运动前区癫痫 的症状学,并指出了运动前区不同亚区间功能及症状学的差异,最后介绍 了癫痫网络及其研究方法,分析了癫痫网络研究在癫痫外科应用中的价值 与挑战。
关键词 运动前区 癫痫癫痫网络 SEEG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运动皮质兴奋性的经颅磁刺激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赵澎 程焱 +2 位作者 陶华英 崔林阳 武士京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6年第2期120-124,共5页
目的:本研究拟应用低频重复性经颅磁刺激(rTMS)分别刺激帕金森病(PD)患者M1手代表区(M1Hand)及运动前区(PMC),探讨不同干预手段对运动皮质兴奋性的影响,以及M1与PMC间的联系。方法:对18名确诊PD患者先后进行4种不同干预,即口服美多芭、... 目的:本研究拟应用低频重复性经颅磁刺激(rTMS)分别刺激帕金森病(PD)患者M1手代表区(M1Hand)及运动前区(PMC),探讨不同干预手段对运动皮质兴奋性的影响,以及M1与PMC间的联系。方法:对18名确诊PD患者先后进行4种不同干预,即口服美多芭、低频rTMS刺激M1Hand(0.5Hz,100%静息阈值,共1600次脉冲)、低频rTMS刺激PMC(0.5Hz,100%静息阈值,共1600次脉冲)以及假刺激。于每次干预前后各进行临床评价并测定运动诱发电位(MEP)相关指标。结果:①口服美多芭后UPDRSⅢ(P=0.001)以及其中有关僵直(P=0.001)、运动迟缓(P<0.001)的评分均较服药前显著改善。三种不同磁刺激干预产生结果不同,M1Hand组UPDRSⅢ减低(P=0.015),僵直(P=0.010)、运动迟缓(P=0.004)亦有所改善;PMC组UPDRSⅢ较干预前减低(P=0.046),僵直评分亦减低,但无显著性意义(P=0.163);②口服美多芭1h后MEP120减低(P=0.002),CSP延长(P=0.006);M1Hand组MEP120无著变,而CSP延长(P=0.015);PMC组MEP120减低(P=0.004),而CSP无著变;假刺激组则均无显著性改变。结论:低频rTMS对不同脑区产生的效应不同:刺激M1可使CSP延长;而刺激PMC可使MEP波幅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性经颅磁刺激 帕金森病 运动诱发电位 运动前区
下载PDF
条件性运动学习的神经基础
10
作者 王敏 李葆明 《生命科学》 CSCD 2000年第2期57-59,85,共4页
人和动物形成多样的、快速可变的刺激一反应联合关系的过程被称为条件性运动学习。条件性运动学习使得人和动物具有很强的适应优势。损毁或行为电生理研究表明:运动前区背外侧部、基底神经节以及前额叶皮层腹侧部在条件性运动学习中起... 人和动物形成多样的、快速可变的刺激一反应联合关系的过程被称为条件性运动学习。条件性运动学习使得人和动物具有很强的适应优势。损毁或行为电生理研究表明:运动前区背外侧部、基底神经节以及前额叶皮层腹侧部在条件性运动学习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海马在条件性运动学习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而杏仁核等一些结构在条件性运动学习中不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性运动学习 运动前区 基底神经节
下载PDF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利手、非利手主动抓握-释放任务下脑区激活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晁金子 黄富表 +2 位作者 杜晓霞 张豪杰 张通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66-1071,共6页
目的探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NIRS)观察健康人利手、非利手复杂运动模式下双侧感觉运动区(SMC)、运动前区(PMC)激活模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8月至12月,社区招募右利手健康人15例,采用Block设计,执行抓握-释放握力器任务,于双侧... 目的探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NIRS)观察健康人利手、非利手复杂运动模式下双侧感觉运动区(SMC)、运动前区(PMC)激活模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8月至12月,社区招募右利手健康人15例,采用Block设计,执行抓握-释放握力器任务,于双侧SMC、PMC和前额叶皮质行fNIRS探测,根据氧合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浓度变化观察两种运动状态下脑区激活通道及强度。结果根据氧合血红蛋白浓度,右(利)手运动时,双侧激活通道数相同,左侧SMC激活平均β值更高(P<0.05);左(非利)手运动时,对侧激活通道更多,右侧SMC激活平均β值更高(P<0.05)。根据脱氧血红蛋白浓度,利手或非利手运动时,对侧激活通道更多;右(利)手运动时,左侧SMC激活平均β值更高(P<0.05),通道12(左侧PMC)和通道26(右侧PMC)激活更强(P<0.05)。结论fNIRS可用于利手、非利手复杂运动模式下手运动相关脑区激活的研究,应更关注氧合血红蛋白浓度变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 上肢 运动功能 感觉运动 运动前区
下载PDF
加拿大科学家研发思维帽提高大脑能力
12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24期2188-2188,共1页
关键词 加拿大科学家 大脑 能力 思维 《每日电讯报》 哥伦比亚大学 运动前区 脉冲刺激
下载PDF
研究发现健身时听古典音乐效果更好?
13
《科技传播》 2014年第17期21-21,共1页
"欢快的音乐有助提升锻炼速度、强度和持久度,但古典音乐的放松特质有助在锻炼时减缓心跳、降低血压和自感运动负荷。研究还显示,放松的音乐能降低压力激素皮质醇水平。"先前有研究显示,适当宣泄能让血压维持在较低水平,压力... "欢快的音乐有助提升锻炼速度、强度和持久度,但古典音乐的放松特质有助在锻炼时减缓心跳、降低血压和自感运动负荷。研究还显示,放松的音乐能降低压力激素皮质醇水平。"先前有研究显示,适当宣泄能让血压维持在较低水平,压力激素皮质醇分泌较少。如果人处于恐惧或沮丧情绪中,就会分泌更多压力激素。刘易斯说:"对音乐的选择是非常个人的事。它可能出自一部你喜欢的电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效果 运动负荷 你喜欢 刘易 第四交响曲 命运交响曲 运动规划 运动前区 第五交响曲 背景音乐
下载PDF
康博士健康广场
14
《饮食科学》 2009年第5期50-53,共4页
四肢——头脑 “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有根据吗? 长期以来,社会上一直有“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说法。中科院心理所最近完成的一项研究成果彻底颠覆了这一观点:多年的技能训练使运动员(四肢发达者)的大脑更为复杂,其双侧丘脑... 四肢——头脑 “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有根据吗? 长期以来,社会上一直有“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说法。中科院心理所最近完成的一项研究成果彻底颠覆了这一观点:多年的技能训练使运动员(四肢发达者)的大脑更为复杂,其双侧丘脑和左侧运动前区的灰质密度明显高于普通人。灰质密度即神经元的密集程度,灰质密度较高者,在神经传导、信息传递等方面就更具有优势。因此,“四肢发达”者绝非“头脑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场 健康 博士 技能训练 研究成果 运动前区 神经传导 信息传递
下载PDF
神经病理痛患者机械触诱发痛的皮层代表区的fMRI研究
15
作者 Peyron R. Schneider F. +1 位作者 Faillenot I. 夏峰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 2005年第4期42-42,共1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erebral activity associated with allodynia in patients with neuropathic pain. Methods: The brain responses of 27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5), spinal (3), brainstem (4), thalamic (5), lentic...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erebral activity associated with allodynia in patients with neuropathic pain. Methods: The brain responses of 27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5), spinal (3), brainstem (4), thalamic (5), lenticular (5), or cortical (5) lesions were studied with fMRI as innocuous mechanical stimuli were addressed to either the allodynic territory or the homologous contralateral region. Results: When applied to the normal side, brush and cold rubbing stimuli did not evoke pain and activated a somatosensory “ control” network including contralateral primary (SI) and secondary (SII) somatosensory cortices and insular regions. The same stimuli became severely painful when applied to the allodynic side and activated regions in the contralateral hemisphere that mirrored the “ control” network, with, however, lesser activation of the SII and insular cortices. Increased activation volumes were found in contralateral SI and primary motor cortex (MI). Whereas ipsilateral responses appeared very small and restricted after control stimuli, they represented the most salient effect of allodynia and were observed mainly in the ipsilateral parietal operculum (SII), SI, and insula. Allodynic stimuli also recruited additional responses in motor/premotor areas (MI, supplementary motor area), in regions involved in spatial attention (posterior parietal cortices), and in regions linking attention and motor control (mid-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Conclusion: On a background of deafferentation in the hemisphere contralateral to stimuli, enhanced or additional responses to innocuous stimuli in the ipsilateral hemisphere may contribute to the shift of perception from innocuous toward painful and ill- defined sens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层代表区 FMRI研究 神经病理痛 大脑半球 冷刺激 运动前区 豆状核 感觉皮质 辅助运动 伤害性
下载PDF
同一类大脑 不同的文化
16
作者 周林文 《新知客》 2008年第9期84-88,共5页
有人说欧洲人来自金星,美国人来自火星。那么中国人显然也和他们来自不同的星球,这个差异缘于我们大脑的运做方式不同,但这种不同又是从哪里来的?
关键词 神经回路 磁共振扫描 运动前区 视觉皮层 社会文化因素 童年经历 癫病 首都师范大学 孩童时期 被试
下载PDF
健康成年人手部主动及被动运动时大脑功能区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蔡伟森 吴毅 +5 位作者 吴军发 朱王连 赵小虎 范明霞 李建奇 胡永善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 利用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健康成年人手部主动、被动对掌运动时的脑激活区的特点,为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9名健康成年人参加实验.以右手主动及被动对掌运动作为刺激模式,采用区块设计,利用SPM5... 目的 利用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健康成年人手部主动、被动对掌运动时的脑激活区的特点,为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9名健康成年人参加实验.以右手主动及被动对掌运动作为刺激模式,采用区块设计,利用SPM5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测量位于对侧感觉运动区及运动前区的脑激活区的中点,并统计各脑区出现激活的频数.结果 主动及被动手对掌运动时主要激活的脑区包括:对侧感觉运动皮质(SMC)区、对侧运动前皮质(PMC)区、双侧辅助运动区(SMA)及同侧小脑,其中对侧SMC区的激活频率最高;被动运动时所激活的对侧SMC和PMC区的几何中心较主动运动时偏后.结论 主动和被动对掌运动均可引起运动相关脑区激活,两种运动模式所激活脑区在分布上无明显差别,但被动运动所激活的对侧SMC和PMC区几何中心较主动运动偏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主动运动 被动运动 感觉运动 运动前区 辅助运动
原文传递
运动区低级别胶质瘤的手术方法探讨
18
作者 毛明利 谢坚 +5 位作者 韩武 曹晓昱 曾春 王江飞 王磊 高之宪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93-1196,共4页
目的 探讨在保护运动功能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切除运动区低级别胶质瘤的手术策略和方法.方法 总结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30例运动区低级别胶质瘤患者的手术计划及治疗经过.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头MR... 目的 探讨在保护运动功能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切除运动区低级别胶质瘤的手术策略和方法.方法 总结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30例运动区低级别胶质瘤患者的手术计划及治疗经过.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头MRI检查,以“ω”形或倒“Ω”形“手结”为标识定位中央前回(初级运动区,M1);术中应用体感诱发电位(SEP)位相倒置(波形翻转)技术确认中央沟、初级运动区和运动前区,应用运动诱发电位(MEP)技术监测运动传导通路的功能,同时应用B超实时监测肿瘤切除情况;术后72h内复查头颅MRI,了解肿瘤切除程度,分别于术后清醒时、术后2周和术后3个月评价患者病变对侧肢体肌力变化.结果 头颅MRI检查结果显示肿瘤主体位于M1者3例,辅助运动区(SMA)者3例,运动前区(PMA)者11例,同时侵及SMA和PMA者13例.肿瘤近全切除27例(90%),部分切除3例(10%).病理结果:少突胶质细胞瘤2例,星形细胞瘤9例,少突-星形细胞瘤19例.患者术前肌力Ⅳ级者5例;肌力正常者25例,其中4例伴有一侧手指欠灵活、及物不准确,2例走路伴有踩空感.术后部分患者曾一度出现肌力障碍,术后3个月检查肌力正常者23例,其中9例伴有手指欠灵活、及物不准确,3例伴有走路踩空感;其余7例上(下)肢遗留有不同程度瘫痪(肌力Ⅲ~Ⅳ级).结论 运动区主要由M1、PMA、SMA三个部分和由此发出的皮质核束及皮质脊髓束组成,运动区低级别胶质瘤的切除要求术前准确判定肿瘤在运动区的具体位置,术中辅助应用电生理监测技术和B超等手段,依靠娴熟的显微操作技能,可以做到肿瘤近全切除而不造成永久性瘫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运动 辅助运动 运动前区 低级别胶质瘤 神经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越过受损脑区,恢复运动功能
19
《科学世界》 2018年第1期5-5,共1页
当我们看见一个物体时,视觉信息会被传送到大脯中的视觉皮质,再经由此处转送到运动前区皮质,准备回应的动作。若因受伤或疾病等原因造成脑区连接中断,病人的认知和运动功能将大大受损。有没有什么方法能绕过受损的脑区,使对应的功... 当我们看见一个物体时,视觉信息会被传送到大脯中的视觉皮质,再经由此处转送到运动前区皮质,准备回应的动作。若因受伤或疾病等原因造成脑区连接中断,病人的认知和运动功能将大大受损。有没有什么方法能绕过受损的脑区,使对应的功能得到恢复呢?一项于2017年12月7日发表在Neuron上的研究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功能 脑区 视觉信息 运动前区 皮质
原文传递
科学家解密运动员的大脑
20
《生命世界》 2009年第2期7-7,共1页
中国科学家首次采用核磁共振技术,对我国极具金牌优势的跳水运动员进行了大脑结构的探索性研究。结果发现,优秀跳水运动员的大脑结构与普通人的确有所不同,他们在双侧丘脑和左侧运动前区上的灰质密度显著高于普通人。此前有研究表明... 中国科学家首次采用核磁共振技术,对我国极具金牌优势的跳水运动员进行了大脑结构的探索性研究。结果发现,优秀跳水运动员的大脑结构与普通人的确有所不同,他们在双侧丘脑和左侧运动前区上的灰质密度显著高于普通人。此前有研究表明运动病症(如亨廷顿症和帕金森症)患者丘脑灰质密度会显著降低,该研究结果不仅从另一方面证实了匠脑的灰质密度与人类的运动行为有某种程度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家 运动 大脑 解密 核磁共振技术 帕金森症 运动前区 运动行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