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护理干预对小儿精神运动发育迟缓预后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江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1期112-114,共3页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小儿精神运动发育迟缓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儿科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期间收治100例小儿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划分,均设定5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以及早期护理干预,对两...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小儿精神运动发育迟缓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儿科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期间收治100例小儿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划分,均设定5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以及早期护理干预,对两组预后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患儿护理后GMS和GMFM评分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验组患儿临床护理干预后,粗大运动发育商、精细运动发育商和总发育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者在系统治疗的基础上,通过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纠正运动发育迟缓患儿的发育偏差,有利于其预后的改善,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护理干预 小儿精神运动发育迟缓 预后 运动发育商
下载PDF
电刺激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在小儿运动发育迟缓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侯珍珍 黄丹丹 +2 位作者 马国瑞 昌爱慧 张小白 《临床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电刺激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在小儿运动发育迟缓治疗中的效果,旨在为临床康复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收治的78例运动发育迟缓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家属对康复治疗方... 目的探讨电刺激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在小儿运动发育迟缓治疗中的效果,旨在为临床康复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收治的78例运动发育迟缓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家属对康复治疗方案的选择意愿,将采取常规康复训练方案的39例患儿纳入对照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联合电刺激治疗的39例患儿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精细运动发育商(FMQ)、粗大运动发育商(GMQ)、总体运动发育商(TMQ)、关节活动度(腘角、股角、足背屈角)以及上下肢肌张力水平变化,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MQ、GMQ、TMQ评分高于对照组,腘角、股角大于对照组,足背屈角小于对照组,上、下肢肌张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电刺激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运动发育迟缓可进一步提高患儿运动功能,改善关节活动度与上下肢肌张力水平,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发育迟缓 电刺激 康复训练 运动发育商 关节活动度 肌张力
原文传递
补肾健脑针法联合悬吊训练治疗脑瘫患儿的效果
3
作者 赵继红 赵满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7期93-96,共4页
目的:观察补肾健脑针法联合悬吊训练治疗脑瘫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该院收治的70例脑瘫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悬吊训练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肾... 目的:观察补肾健脑针法联合悬吊训练治疗脑瘫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该院收治的70例脑瘫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悬吊训练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肾健脑针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Berg平衡量表测试(BBS)、Caroll手功能评定量表、精细运动发育商(FMQ)、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和神经电生理指标[P100潜伏期、波幅]水平,以及神经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24/35),高于对照组的77.14%(2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BS评分、Caroll手功能评定量表评分、FMQ评分和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100潜伏期均短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短于对照组,两组P100波幅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EGF、NSE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健脑针法联合悬吊训练治疗脑瘫患儿可有效提高BBS评分、Caroll手功能评定量表评分、FMQ评分和ADL评分,改善神经电生理指标水平,降低神经因子水平,其效果优于单纯悬吊训练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补肾健脑针法 悬吊训练 神经电生理 日常生活能力 精细运动发育商
下载PDF
高危新生儿早期干预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谭雄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8期534-535,共2页
目的探讨对高危新生儿早期进行干预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高危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6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的育儿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全面、精心的干预措... 目的探讨对高危新生儿早期进行干预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高危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6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的育儿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全面、精心的干预措施,包括对患者感知觉、动作训练,语言沟通训练,运动功能训练及适当的药物康复治疗。两组疗程为12个月,观察和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Gesell发育量表测定的精神运动发育商(DQ)的结果及预后的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干预前的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相比,两组患儿的DQ评分明显升高(P<0.05),但观察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患儿出现3例后遗症,发生率为5%,对照组患儿出现10例后遗症,发生率为16.7%,观察组患儿预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χ2=4.23,P<0.05)。结论临床采取早期干预措施对高危新生儿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的促进患儿的运动智能发育,改善患儿的病情和预后,提高生活质量,且能够大大的降低后遗症发生的机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新生儿 早期干预 精神运动发育商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白红丽 《中国医学工程》 2017年第1期80-81,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静脉滴注治疗小儿脑瘫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治疗的180例脑瘫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综合康复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神经节苷脂静脉滴注,应...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静脉滴注治疗小儿脑瘫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治疗的180例脑瘫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综合康复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神经节苷脂静脉滴注,应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评定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智力及运动功能。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智力发育商、运动发育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智力发育商、运动发育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能够促进脑瘫患儿的智力及运动功能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苷脂 脑瘫 智力发育 运动发育商
下载PDF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高压氧治疗疗效的追踪观察
6
作者 吴曲虹 刘国沛 +1 位作者 李庆文 周文英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2006年第5期172-,共1页
目的 探讨应用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同时进行精神运动发育商(DQ)测定方法对比.结果 发现两组患儿DQ测定结果有显著差异.结论 早期应用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其脑受损细胞修... 目的 探讨应用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同时进行精神运动发育商(DQ)测定方法对比.结果 发现两组患儿DQ测定结果有显著差异.结论 早期应用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其脑受损细胞修复早,脑病变及后遗症发生率明显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高压氧 精神运动发育商
下载PDF
婴儿运动能力测试对早产儿纠正胎龄8~9周及12~13周运动能力的评估作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贺莉 邵冬冬 +1 位作者 杜慧莹 陈艳妮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2-254,共3页
目的研究早产儿纠正胎龄8~9周和12~13周时,婴儿运动能力测试(Test of Infant Motor Performance,TIMP)原始分的分级与盖泽尔发育量表(Gesell Developmental Scale,GDS)粗大运动发育商分级的相关性,并比较解读TIMP原始分与美国2004年的... 目的研究早产儿纠正胎龄8~9周和12~13周时,婴儿运动能力测试(Test of Infant Motor Performance,TIMP)原始分的分级与盖泽尔发育量表(Gesell Developmental Scale,GDS)粗大运动发育商分级的相关性,并比较解读TIMP原始分与美国2004年的TIMP标准原始分的一致性。方法对30例早产儿分别于纠正胎龄8~9周和12~13周进行TIMP和GDS评估,记录其评分结果。并对TIMP原始分的分级和GDS粗大运动发育商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另外将本研究TIMP原始分与美国2004年的TIMP标准进行比较。结果早产儿纠正胎龄8~9周及12~13周的TIMP原始分分级与GDS粗大运动发育商分级显著相关(r=0.533和0.567,P值均<0.01);本研究中早产儿纠正胎龄8~9周及12~13周TIMP原始分分别为77±18和98±18,都显著小于美国2004标准原始分(分别为93±18和108±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通过与GDS粗大运动发育商进行比较显示,TIMP可应用于早产儿纠正胎龄8~9周及12~13周时运动能力的评估。与美国2004年标准原始分比较,本研究相应年龄段范围TIMP评分与美国标准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运动能力测试 GESELL发育量表 粗大运动发育商__早产儿
原文传递
个性化水中游戏指导对全面性发育迟缓患儿的效果 被引量:4
8
作者 卢甜甜 李素杰 +1 位作者 刘巧娥 郭智宽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2年第2期353-356,共4页
目的研究个性化水中游戏指导对全面性发育迟缓(GDD)患儿运动功能发育和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13例GDD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研究组57例。对照组实施早期作业治疗,研究组增加个性化水中游戏指导。对比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智力... 目的研究个性化水中游戏指导对全面性发育迟缓(GDD)患儿运动功能发育和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13例GDD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研究组57例。对照组实施早期作业治疗,研究组增加个性化水中游戏指导。对比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智力发育水平和本体感觉的不同。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儿童感觉统合评定量表(CSIRS)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社会交往、语言能力、适应性评分、粗大运动发育商(GMQ)、总体运动发育商(TM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精细运动发育商(FMQ)评分、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评分高于对照组,但比较无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水中游戏指导可以提高GDD患儿的运动能力和智力发育水平,促进患儿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水中游戏 全面性发育迟缓患儿 智力发育 运动功能发育
原文传递
中药塌渍配合蜡疗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7
9
作者 李玉秀 严晓岚 +5 位作者 荀静平 谢洁珊 何月明 金炳旭 刘肖妮 赵勇 《中医儿科杂志》 2021年第2期54-57,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塌渍配合蜡疗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产儿童医院儿童康复科就诊的痉挛型脑瘫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康复、推拿... 目的观察中药塌渍配合蜡疗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产儿童医院儿童康复科就诊的痉挛型脑瘫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康复、推拿、针刺等综合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中药塌渍和蜡疗疗法。2组均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治疗前后改良的Ashworth量表(MAS)、精细运动发育商(FMQ)和日常生活能力评估量表(ADL)的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上肢M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上肢MAS评分较同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2组FMQ、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上述指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中药塌渍配合蜡疗不仅能缓解痉挛型脑瘫患儿上肢肌肉痉挛、降低肌张力、提高精细动作能力,而且提高了患儿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为其早日回归社会打下良好基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脑瘫 痉挛型 中药塌渍 蜡疗 精细运动发育商 肌张力 日常生活能力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思杰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2年第8期70-73,共4页
目的 分析比较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治疗的过程中实施不同机械通气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21年7月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新生儿RDS患儿6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入院先后顺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各33... 目的 分析比较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治疗的过程中实施不同机械通气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21年7月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新生儿RDS患儿6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入院先后顺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各33例,研究组采用高频震荡通气治疗,对比组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pH值、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以及并发症(气胸、脑室内出血、慢性肺部疾病、肺出血)发生率以及矫正月龄后智力-运动发育商。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3.94%,高于对比组的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95,P<0.05)。研究组患儿pH值、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均优于对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5.15%,低于对比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77,P<0.05)。研究组患儿矫正月龄后智力-运动发育商评分高于对比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实施新生儿RDS治疗的过程中采用高频震荡通气是一种理想的机械通气方式,其效果明显优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震荡通气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血氧分压 氧合指数 智力-运动发育商
原文传递
针灸康复治疗22例脑外伤瘫痪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建金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4年第11期48-49,共2页
目的:分析针灸康复治疗脑外伤瘫痪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44例脑外伤瘫痪患者随即平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取针灸结合常规康复疗法,对照组仅用常规康复疗法,6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以及运动发育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 目的:分析针灸康复治疗脑外伤瘫痪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44例脑外伤瘫痪患者随即平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取针灸结合常规康复疗法,对照组仅用常规康复疗法,6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以及运动发育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在两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发育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灸康复治疗脑外伤瘫痪患者疗效显著,且改善运动发育商,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瘫痪 针灸 康复疗法 运动发育商 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