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育院校不同专项学生运动可塑性的对比研究
1
作者 郑东霞 袁毅 李炎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8年第4期62-62,73,共2页
对体育教育专业142名不同专项学生的运动可塑性进行测试表明:体育舞蹈、体操和健美操专项学生的运动可塑性最高,排球和田径专项学生的运动可塑性较低。并提出加大不同专项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定期进行大规模的交叉学科的学习活动。
关键词 体育学院 大学生 专业 运动可塑性 交叉学科 教学
下载PDF
PD模型大鼠纹状体中等多棘神经元树突棘运动依赖可塑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平 刘晓莉 +1 位作者 马婧 乔德才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4-62,共9页
目的:揭示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大鼠纹状体中等多棘神经元(medium spiny neurons,MSNs)树突棘运动依赖可塑性发生的细胞靶点。方法: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Con组)、PD组和PD运动组(PD+Ex组),采用神经毒素6... 目的:揭示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大鼠纹状体中等多棘神经元(medium spiny neurons,MSNs)树突棘运动依赖可塑性发生的细胞靶点。方法: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Con组)、PD组和PD运动组(PD+Ex组),采用神经毒素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注射于大鼠右脑内侧前脑束(medial forebrain bundle,MFB)建立偏侧损毁PD模型大鼠,假手术组于相同部位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阿扑吗啡(apomorphine,APO)诱导旋转行为测试并结合黑质和纹状体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xylase,TH)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价PD模型的可靠性。PD+Ex组于手术后1周开始进行跑台训练干预(11 m/min,30 min/d,5 d/w,共4周)。采用爬杆实验评价模型大鼠的四肢协调能力;采用逆行神经示踪结合荧光素标记方法区分D1-MSNs和D2-MSNs;采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纹状体突触连接蛋白突触后致密物-95(postsynaptic density-95,PSD-95)和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的表达水平。结果:APO诱导的旋转行为测试和TH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表明,PD大鼠模型可靠,成模率为75%。爬杆实验结果表明,与Con组相比,PD组大鼠爬杆延迟时间显著延长(P<0.01);与PD组相比,PD+Ex组大鼠爬杆延迟时间显著缩短(P<0.05)。逆行神经示踪结合荧光素标记结果表明,与Con组相比,PD组和PD+Ex组大鼠D1-MSNs树突棘密度无显著改变(P>0.05);PD组大鼠D2-MSNs树突棘密度显著降低(P<0.01);与PD组相比,PD+Ex组大鼠D2-MSNs树突棘密度显著增加(P<0.05)。免疫印迹结果表明,与Con组相比,PD组大鼠纹状体PSD-95、Syn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与PD组相比,PD+Ex组大鼠纹状体PSD-95、Syn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结论:PD模型大鼠纹状体D2-MSNs树突棘丢失,跑台运动干预可选择性降低PD模型大鼠纹状体D2-MSNs树突棘丢失。运动通过上调突触连接蛋白表达促进PD模型大鼠纹状体MSNs形态结构重塑。纹状体MSNs树突棘发生运动依赖可塑性变化为PD模型大鼠运动功能障碍的改善提供了必要的解剖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模型大鼠 纹状体 中等多棘神经元 运动依赖可塑性 突触连接蛋白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皮质可塑性与左旋多巴诱导的运动障碍
3
作者 Morgante F. Espay A. J. +2 位作者 Gunraj C. Chen R. 张慧(译)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 2006年第9期42-43,共2页
Experimental models of Parkinson’s disease have demonstrated abnormal synaptic plasticity in the corticostriatal system, possib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levodopa-induced dyskinesias (LID). We tested the hypoth... Experimental models of Parkinson’s disease have demonstrated abnormal synaptic plasticity in the corticostriatal system, possib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levodopa-induced dyskinesias (LID). We tested the hypothesis that LID in Parkinson’s disease is associated with aberrant plasticity in the human motor cortex (M1). We employed the paired associative stimulation (PAS) protocol, an experimental intervention involving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 and median nerve stimulation capable of producing long-term potentiation (LTP)-like changes in the sensorimotor system in humans. We studied the more affected side of 16 moderately affected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9 dyskinetic, 7 non-dyskinetic) and the dominant side of 9 age-matched healthy controls. Motorevoked potential (MEP) amplitudes and cortical silent period (CSP) duration were measured at baseline before PAS and for up to 60 min (T0, T30 and T60) after PAS in abductor pollicis brevis (APB) and abductor digiti minimi (ADM) muscles. P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MEP size in controls (+74.8%of baseline at T30) but not in patients off medication (T30: +0.07%of baseline in the non-dyskinetic, +27%in the dyskinetic group). Levodopa restored the potentiation of MEP amplitudes by PAS in the non-dyskinetic group (T30: +64.9%of baseline MEP)-but not in the dyskinetic group (T30: -9.2%of baseline). PAS prolonged CSP duration in controls. There was a trend towards prolongation of CSP in the non-dyskinetic group off medications but not in the dyskinetic group. Levodopa did not restore CSP prolongation by PAS in the dyskinetic group.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LTP-like plasticity is deficient in Parkinson’s disease off medications and is restored by levodopa in nondyskinetic but not in dyskinetic patients. Abnormal synaptic plasticity in the motor cortex may play a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L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皮质可塑性 运动障碍 帕金森病 左旋多巴 病患 运动诱发电位 运动系统 持续时间
下载PDF
大鼠脑梗死后运动功能可塑性物质基础及发生机制 被引量:28
4
作者 黄如训 张艳 +1 位作者 方燕南 高庆春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769-772,共4页
目的 探讨大鼠急性脑梗死后运动功能可塑性的物质基础及其发生机制。方法 用肾性高血压大鼠 (RHR)行大脑中动脉闭塞 (MACO) ,以横木行走试验 (BWT)评定运动功能 ,应用电镜、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突触、凋亡细胞、神经丝蛋白 (NF)、微管相... 目的 探讨大鼠急性脑梗死后运动功能可塑性的物质基础及其发生机制。方法 用肾性高血压大鼠 (RHR)行大脑中动脉闭塞 (MACO) ,以横木行走试验 (BWT)评定运动功能 ,应用电镜、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突触、凋亡细胞、神经丝蛋白 (NF)、微管相关蛋白 2 (MAP2 )、生长相关蛋白 43(GAP43)、突触素 (SYP)等变化。结果 MCAO后大鼠全部偏瘫 ,3周起运动功能明显恢复并逐渐升高 ,TUNEL染色阳性细胞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少 ,第 9周恢复正常 (第 1周为 74.6个 / 2 0 0倍视野±8 8个 / 2 0 0倍视野 ,第 9周为 2 .6个 / 2 0 0倍视野± 2 .5个 / 2 0 0倍视野 ) ,突触的数目和结构 (突触间隙、活性区长度、突触后膜致密物质厚度等 )也逐渐恢复 (突触数目第 1周为 8.8个 / 80 0 0倍视野± 1.7个/ 80 0 0倍视野 ,第 9周为 15 .3个 / 80 0 0倍视野± 2 .4个 / 80 0 0倍视野 ,正常对照为 12 .3个 / 80 0 0倍视野± 2 .0个 / 80 0 0倍视野 ) ,NF、MAP2 ,以及SYP也有类似过程。GAP43仅在第 1周末增高。结论 急性脑梗死后随着神经细胞凋亡逐渐减少 ,突触数量、功能、结构的相应变化 ,构成了脑梗死后运动功能可塑性的物质基础。神经生长或再生不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高血压 运动功能可塑性 物质基础
原文传递
成年大鼠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后对侧运动皮层可塑性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占玉 徐文东 +1 位作者 徐建光 顾玉东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 探讨成年大鼠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后不同时间段对侧运动皮层的可塑性变化。方法 将 3 0只SD雄性大鼠分为 6组 ,即正常对照组和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术后 1d、7d、1个月、3个月、1年共 5个时间组 ,每组 5只。采用皮层内微电极电刺激技术 ... 目的 探讨成年大鼠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后不同时间段对侧运动皮层的可塑性变化。方法 将 3 0只SD雄性大鼠分为 6组 ,即正常对照组和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术后 1d、7d、1个月、3个月、1年共 5个时间组 ,每组 5只。采用皮层内微电极电刺激技术 ,定量评价大鼠左前肢代表区内的可塑性变化。结果 术后不同时间组在原前肢代表区内可诱发出不同的运动类型 ,包括左侧胡须、下颌、颈部和左下肢 4个部位点的运动 ,但只有颈部位点自始至终占据着术前前肢代表区。结论 成年大鼠的运动皮层仍具有可塑性 ,术后对侧运动皮层在术前前肢代表区发生了功能重组 ,并且这种功能重组是动态变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大鼠 全臂丛根性撕脱伤 运动皮层可塑性 实验 脑功能重组
原文传递
脑血管畸形患者运动皮质可塑性的功能MRI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张忠林 沈天真 陈星荣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1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 :探讨应用功能MRI(fMRI)研究位于或邻近初级运动中枢脑血管畸形患者运动皮质功能的可塑性。方法 :8例患者采集双手对掌运动激发后功能图像 ,观察功能区的分布特征 :计算活动指数 (AI)值 ;测量不同活动区信号强度 (SI)上升百分率。... 目的 :探讨应用功能MRI(fMRI)研究位于或邻近初级运动中枢脑血管畸形患者运动皮质功能的可塑性。方法 :8例患者采集双手对掌运动激发后功能图像 ,观察功能区的分布特征 :计算活动指数 (AI)值 ;测量不同活动区信号强度 (SI)上升百分率。结果 :8例患者运动激发后在手运动区 (HRA)、辅助运动区 (SMA)、中央后回、额前区、顶叶等区域见活动。 5例有功能区移位的患者正常侧HRA活动区扩大 ,AI值为 0 3 9± 0 0 7,3例功能区无移位患者的AI值为 0 87± 0 12 (P <0 0 5 )。正常侧不同部位SI上升百分率均较病灶侧相应部位高 (P >0 0 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畸形 功能MRI 运动皮质可塑性 活动
原文传递
神经病学年鉴
7
作者 江山(译)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 2006年第4期7-11,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突触中的丁酰胆碱酯酶活性无增高;Ubiquilin-1基因多态性与迟发性阿尔茨海默病不相关;意大利和萨丁尼亚双胞胎的多发性硬化症:一项全国性研究;亨廷顿病的临床前期:学习期间大脑的代偿性反应;帕金森病患者运动皮质...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突触中的丁酰胆碱酯酶活性无增高;Ubiquilin-1基因多态性与迟发性阿尔茨海默病不相关;意大利和萨丁尼亚双胞胎的多发性硬化症:一项全国性研究;亨廷顿病的临床前期:学习期间大脑的代偿性反应;帕金森病患者运动皮质可塑性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学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迟发性阿尔茨海默病 运动皮质可塑性 年鉴 胆碱酯酶活性 多发性硬化症 基因多态性 临床前期 亨廷顿病
下载PDF
外周神经损伤后大脑运动皮层局部调整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高歌军 冯晓源 +5 位作者 徐文东 顾玉东 汤伟军 李克 黎元 耿道影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5期1752-1756,共5页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方法观察全臂丛神经损伤以后,大脑初级运动皮层的动态变化,探讨可能的机理。方法经临床检查和手术证实全臂丛神经损伤患者5例,4例接受了神经移位术,以部分恢复肘关节和肩关节功能。按照患者在手术治疗前是否接受过MR...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方法观察全臂丛神经损伤以后,大脑初级运动皮层的动态变化,探讨可能的机理。方法经临床检查和手术证实全臂丛神经损伤患者5例,4例接受了神经移位术,以部分恢复肘关节和肩关节功能。按照患者在手术治疗前是否接受过MR检查,将患者分为2组:A组手术治疗前接受fMRI检查者4例(例1、3、4、5),B组手术治疗以后接受fMRI随访复查者4例(例2、3、4、5)。fMRI检查采用血氧饱和依赖(BOLD)方法,运动任务包括双侧手部的简单的对掌运动,患侧手部运动要求在“模拟”状态下完成。然后记录激活区兴奋像素大小和出现部位,观察信号强度。单个受检者以健侧肢体运动时大脑皮层激活区为参照,进行一对一比较。对A和B两组病例则以正常志愿者观察结果为参照,进行组与组之间比较。结果健侧手部运动均在对侧大脑半球产生较强烈的信号变化。A组患者中,当患手模拟“运动”时,2例在对侧初级运动皮层观察到分散、点状兴奋区,信号强度比健手代表区信号强度明显减弱,另2例未见激活区出现,所有病例均有辅助运动区神经活动。B组患者中,随着时间延长,患肢对侧初级运动皮层出现激活区并且呈现逐渐增大趋势。结论外周神经损伤后,初级运动皮层可以发生显著变化,功能磁共振是一种评价外周神经损伤以后运动皮层可塑性变化的有效的无创伤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神经损伤 磁共振研究 全臂丛神经损伤 运动皮层可塑性 功能磁共振 局部 fMRI 手部运动 神经移位术 肩关节功能 MRI检查 信号强度比 辅助运动 创伤性方法 动态变化 手术证实 临床检查 MR检查 手术治疗 出现部位 皮层激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