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累积与持续运动对不同性别久坐青年运动后低血压的影响
1
作者 闫旭洁 贾琳 +1 位作者 麻晓鸽 王松涛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1-148,共8页
为观察急性累积运动和持续运动后血压动态变化并探讨其性别差异,招募24名久坐青年(男女各半)随机参与3次实验:久坐对照(CON)、持续运动(CE)、累积运动(AE)。采用64%VO2max强度跑台运动,持续运动为运动1次,持续60min;累积运动为运动6次,... 为观察急性累积运动和持续运动后血压动态变化并探讨其性别差异,招募24名久坐青年(男女各半)随机参与3次实验:久坐对照(CON)、持续运动(CE)、累积运动(AE)。采用64%VO2max强度跑台运动,持续运动为运动1次,持续60min;累积运动为运动6次,每次10min,各次间隔1 h。测量运动前与运动后4 h内动态血压,计算血压二次差值(ΔΔSBP和ΔΔDBP)及其曲线下面积(AUC)。结果显示:(1)久坐男性运动后ΔΔSBP和ΔΔDBP均<0,且CE的ΔΔSBPAUC和ΔΔDBPAUC较AE更大;(2)久坐女性在CE和AE运动后ΔΔSBP均<0;但ΔΔDBP仅在AE运动后<0。AE的ΔΔSBPAUC和ΔΔDBPAUC较CE更大。研究认为:持续运动和累积运动均可诱导久坐青年出现运动后低血压。对于久坐男性,持续运动的运动后低血压效应更大;对于久坐女性,累积运动的运动后低血压效应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医学 运动后低血压 累积运动 久坐 性别差异
下载PDF
运动后低血压在校男生心率变异性与ADRB1、ADRB2、NEDD4L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卫 杨文法 +3 位作者 张雨龙 曹汉明 郭树樾 马鲁豫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23期58-61,共4页
目的 观察运动后低血压在校男生心率变异性(HRV)改变及ADRB1、ADRB2、神经前体细胞表达发育调控样蛋白4(NEDD4L)基因多态性,并分析其关系。方法 选择运动后低血压在校男生91例为观察组,与其体质量、BMI匹配的运动后血压正常在校男生91... 目的 观察运动后低血压在校男生心率变异性(HRV)改变及ADRB1、ADRB2、神经前体细胞表达发育调控样蛋白4(NEDD4L)基因多态性,并分析其关系。方法 选择运动后低血压在校男生91例为观察组,与其体质量、BMI匹配的运动后血压正常在校男生91例为对照组。两组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测定HRV相关参数[平均正常NN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NN间期相差>50 ms的百分数(PNN50)、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LF/HF],采用Sanger测序法检测两组静脉血血压调节相关基因ADRB1、ADRB2和NEDD4L分别在rs1801253、rs1042713和rs4149601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多元线性回归法观察ADRB1、ADRB2、NEDD4L基因多态性对HRV的影响。结果 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显示,两组基因多态性分布具有人群代表性。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DNN降低、LF升高(P均<0.05);两组PNN50、HF、LF/H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ADRB1等位基因频率比较P>0.05;观察组ADRB2、NEDD4L A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对照组,G等位基因频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NEDD4L携带A等位基因是LF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ADRB2、NEDD4L基因多态性与SDNN无关(P均>0.05)。结论 运动后低血压男性存在SDNN降低、LF升高及ADRB2、NEDD4L基因A等位基因频率升高,其中NEDD4L rs4149601G>A突变是LF升高的危险因素,ADRB1、ADRB2基因多态性对HRV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后低血压 自主神经功能 基因多态性 ADRB1 ADRB2 NEDD4L 心率变异性
下载PDF
生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伴高血压的晨间运动后低血压
3
作者 曾祥鸿 李芸芸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2003年第2期69-70,73,共3页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伴高血压晨间运动后低血压的疗效。方法:4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生脉注射液组21例,每日静滴生脉注射液60ml;多巴胺组20例,每日静滴多巴胺20mg,滴速2mg/(kg·min),疗程2周,均在低血压时段用药,原基础用...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伴高血压晨间运动后低血压的疗效。方法:4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生脉注射液组21例,每日静滴生脉注射液60ml;多巴胺组20例,每日静滴多巴胺20mg,滴速2mg/(kg·min),疗程2周,均在低血压时段用药,原基础用药不变。在治疗前后及停药1周查动态血压、呼吸困难疲劳指数、头晕指数、心电图等检查。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上升程度相似,但是生脉注射液组心率轻度下降(P<0.05),ST段下移程度减轻(P<0.05),活动强度、活动速度、活动受限均有改善(P均<0.01),头晕指数好转(P<0.01),停药后疗效仍能维持,而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生脉注射液能改善冠心病伴高血压的晨间运动后低血压及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注射液 血压 冠心病 运动后低血压
下载PDF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运动血压反应异常的两类表现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胡小莹 孙兴国 +14 位作者 乔树宾 高晓津 罗晓亮 刘方 张也 郝璐 宋雅 陈颖哲 王继楠 台文琦 石超 徐凡 翟文轩 杨洁 张天静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7-33,共7页
目的:运动血压反应不足及运动后恢复期血压降低是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常见的异常表现,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HCM患者这两类异常血压反应表现的相关因素及其与心肺运动功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4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阜外医院功... 目的:运动血压反应不足及运动后恢复期血压降低是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常见的异常表现,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HCM患者这两类异常血压反应表现的相关因素及其与心肺运动功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4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阜外医院功能检测中心行心肺运动试验(CPET)的HCM患者219例。111例行CPET的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正常对照组与HCM组的CPET运动血压反应。将HCM患者分为运动血压反应正常组及运动血压反应不足组,以及运动后血压正常组及运动后恢复期血压降低组,分别比较上述两类运动血压反应异常者的临床情况及CPET功能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CM患者运动血压反应不足(8.7%比1.8%,P=0.016)及运动后恢复期血压降低(6.8%比0.0%,P=0.003)的发生率显著升高。在HCM患者中,与运动血压反应正常者相比,运动血压反应不足的HCM患者更多合并冠心病(P=0.029)、肺动脉高压(P=0.002)及房颤/房扑(P=0.036);与运动后血压正常者相比,运动后恢复期血压下降的HCM患者静息流出道压差(P=0.017)更高,合并流出道梗阻比例(P=0.015)、合并收缩期二尖瓣前移现象(P=0.022)及左室射血分数(P=0.043)更高。经过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运动血压反应不足的独立相关因素为冠心病(β=1.519,P=0.013)、肺动脉高压(β=2.292,P=0.000)。而运动后恢复期血压下降仅与左室流出道压差有独立的相关性(β=0.018,P=0.005)。运动血压反应不足的HCM患者峰值摄氧量(P=0.003)、峰值心率(P=0.014)及心率储备(P=0.003)更低,NT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P=0.019)及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P=0.000)更高。运动后恢复期血压下降与各种心肺功能指标均无相关性。结论:HCM运动血压反应不足及运动后恢复期血压降低的发生率均较正常人群显著升高。HCM患者运动血压反应不足与合并冠心病和肺动脉高压有显著的独立相关性,而运动后血压下降仅与左室流出道压差独立相关。运动血压反应不足的HCM患者心肺运动功能降低,而运动后恢复期血压降低与心肺运动功能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血压反应 肥厚型心肌病 心肺运动功能 运动后低血压
下载PDF
不同时段有氧运动对中年女性动态血压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欣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9-75,共7页
目的:比较不同时段进行有氧运动中年女性24小时动态血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ABP)的差异。方法:招募15名中年女性,平均年龄45.40±5.40岁,各接受3次实验干预,分别是以60%储备心率的运动强度在早上06∶30、下午16∶30进行30... 目的:比较不同时段进行有氧运动中年女性24小时动态血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ABP)的差异。方法:招募15名中年女性,平均年龄45.40±5.40岁,各接受3次实验干预,分别是以60%储备心率的运动强度在早上06∶30、下午16∶30进行30分钟的有氧运动,静坐30分钟不运动的模拟控制处理,各个实验处理顺序采随机方式实施,且于每个实验处理后配戴24小时ABP监测仪,监测其24小时ABP和心率变化情况。以重复量数变化数分析,检验不同时段进行有氧运动后24小时ABP和心率的变化情况。显著水平定为α=0.05。结果:下午时段进行有氧运动后的平均24小时收缩压(systolic bloodpressure,SBP:108.87±10.76,P<0.05),舒张压(diabolic blood pressure,DBP:70.73±8.36,P<0.05),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84.53±8.74,P<0.05),白天的DBP(72.33±8.73,P<0.05)和MAP(84.67±10.77,P<0.05)均显著低于早上进行有氧运动(SBP:113.07±12.61,DBP:75.33±10.29,MAP:87.33±10.24)和不运动的模拟控制条件(SBP:113.47±13.50,DBP:73.33±8.76,MAP:87.53±10.01);且下午进行有氧运动后,SBP可持续降低2小时。然而,若将潜在高血压受试者剔除,趋势即不显著。三种不同实验处理后的24小时心率变化情况则无显著差异。结论:下午时段进行有氧运动可以显著降低24小时ABP和晨间血压的上升,这可能有助于减少脑血管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运动后低血压 有氧运动 运动处方
下载PDF
运动后心血管系统的调节机制及应用研究
6
作者 徐盛嘉 蒋伟东 孟凡华 《体育科技》 2021年第1期13-15,18,共4页
有氧运动和力量运动具有降压作用,具有临床相关症状,若不加以控制,可以发展为症状性低血压和晕厥。文章关注运动后恢复期的血流动力学调节机制,以及促进心血管恢复的内在原因,并讨论力量和有氧运动后的差异。在实际应用上可以最佳化地... 有氧运动和力量运动具有降压作用,具有临床相关症状,若不加以控制,可以发展为症状性低血压和晕厥。文章关注运动后恢复期的血流动力学调节机制,以及促进心血管恢复的内在原因,并讨论力量和有氧运动后的差异。在实际应用上可以最佳化地促进心血管的健康,或最大限度地干预不稳定的个体,并可用于评定运动员训练的程度。对长期的运动训练,或心血管疾病恢复期间不稳定一些个体而言,研究运动后恢复过程中心血管系统的机制可以提供一定的信息,用于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后恢复期 运动后低血压 有氧运动 力量运动 心血管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