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省喜山构造旋回运动幕次的划分
1
作者 卢兴波 董红辰 +3 位作者 贾海明 苑强 朱书宏 彭玉鲸 《世界地质》 CAS 2015年第2期419-425,共7页
依据吉林省新生代沉积盆地的演化、岩石地层序列中区域性不整合接触关系的确认,结合区域火山岩的同位素年代学资料,初步确定喜山构造旋回经历了伊普尔期/路特期、普里亚本期/吕珀尔期、夏特期/阿基坦期、赛拉瓦勒期/托尔托纳期、墨西拿... 依据吉林省新生代沉积盆地的演化、岩石地层序列中区域性不整合接触关系的确认,结合区域火山岩的同位素年代学资料,初步确定喜山构造旋回经历了伊普尔期/路特期、普里亚本期/吕珀尔期、夏特期/阿基坦期、赛拉瓦勒期/托尔托纳期、墨西拿期/赞克尔期和皮亚琴察期/格拉斯期等6个构造运动幕,而后进入新构造运动发展期。其中普里亚本期/吕珀尔期幕为构造主幕,波及了整个中国东部,乃致改变了滨西太平洋大陆边缘的构造样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山旋回 运动幕 吕珀尔期主 吉林省
下载PDF
中国东部盆地喜山运动Ⅱ幕研究现状及问题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士林 肖焕钦 +4 位作者 林舸 鲁国明 张德圣 夏永健 彭美丽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1-126,132,共7页
渐新世末至早中新世,喜山运动Ⅱ幕促使中国东部新生代含油气盆地由断陷沉降向整体坳陷转变,造成古/新近系地层的广泛不整合、盆内次级断层发育以及局部地区的正反转构造等特征;并且造成不整合面附近地层的沉积体系发育特征由渐新世末的... 渐新世末至早中新世,喜山运动Ⅱ幕促使中国东部新生代含油气盆地由断陷沉降向整体坳陷转变,造成古/新近系地层的广泛不整合、盆内次级断层发育以及局部地区的正反转构造等特征;并且造成不整合面附近地层的沉积体系发育特征由渐新世末的滨浅湖、冲积扇和河流—三角洲相沉积为主到中新世的冲积扇—辫状河相沉积为主的转变。文中重点探讨了喜山运动Ⅱ幕活动时限、剥蚀程度、对油气成藏影响以及动力学机制等仍需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其中剥蚀恢复研究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综合利用声波时差、磷灰石裂变径迹以及镜质体反射率等多种剥蚀恢复手段可以有效地研究喜山运动II幕的剥蚀程度。喜山运动II幕的成因主要存在板块碰撞导致的走滑挤压模式和岩石圈弹性回返模式的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整合 剥蚀 油气成藏 动力学机制 喜山运动 第三纪 中国东部盆地
下载PDF
简论日本倒幕运动的特点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玉芝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5期26-31,共6页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发展的转折,维新使日本避免了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厄运,并在东方崛起。维新之所以成功,是日本在维新前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倒幕运动,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总代表──德川幕府,为维新扫清了道路。这次倒幕运动由...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发展的转折,维新使日本避免了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厄运,并在东方崛起。维新之所以成功,是日本在维新前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倒幕运动,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总代表──德川幕府,为维新扫清了道路。这次倒幕运动由日本历史条件赋予许多特殊性:倒幕打着“尊王”旗帜;武装斗争是倒幕的主要形式;下级武士是倒幕主力;倒幕运动中民族活力发挥了巨大作用。本文主要对这四方面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史 明治维新 运动 尊王 旗帜 武装斗争 主力 民族活力
下载PDF
湖南省印支运动应力场特征及其动力机制 被引量:3
4
作者 柏道远 李彬 +1 位作者 曾广乾 杨俊 《华南地质》 CAS 2024年第2期252-269,共18页
长期以来,华南中部湖南印支运动的构造表现暨上古生界盖层褶皱的形成时代备受研究者关注,但至今仍存在显著的认识分歧。鉴此,本文在作者多年研究成果基础上,对湖南省印支运动早、晚两幕褶皱相关的区域应力场特征及厘定依据进行了系统总... 长期以来,华南中部湖南印支运动的构造表现暨上古生界盖层褶皱的形成时代备受研究者关注,但至今仍存在显著的认识分歧。鉴此,本文在作者多年研究成果基础上,对湖南省印支运动早、晚两幕褶皱相关的区域应力场特征及厘定依据进行了系统总结和阐释,并探讨了应力场形成的动力机制以及印支运动的其他相关问题,取得以下主要认识:(1)印支运动早幕发生于中三叠世后期,区域最大主应力方向变化很大,省境中带,自湘西北往南东至湘中、湘东南东部,总体由NNW向—近SN向→NW向→NWW向弧形偏转;南西带,由湘西南的NW向→湘中南的EW向→湘东南西部的EW向变化;北东带,由湘东北的SN向转为湘东地区的NW向、NWW向。印支运动晚幕发生于晚三叠世,区域最大主应力为SN向,湘中局部地区为NNE向。(2)印支运动早幕区域挤压应力场主要与华北地块向南、思茅-印支地块向北以及古太平洋板块向北西的挤压有关,呈NE向—NNE向展布的各次级块体之间的继发性陆内汇聚、NW向基底隐伏断裂左行走滑以及加里东期越城岭和苗儿山花岗质岩体的阻挡等也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印支运动晚幕SN向区域挤压应力场与华北地块向南的挤压、思茅-印支地块向北的挤压有关,局部NNE向最大主应力与NW向常德-安仁、郴州-邵阳基底隐伏断裂右行走滑有关。(3)古太平洋板块的NW向挤压或许是华南印支期NE向褶皱最好的动力学解释;湘中地区NE向褶皱发育程度远高于EW向褶皱,是前者早于后者的重要证据;湘中高挂山—四明山NE向构造隆起带是印支运动晚幕SN向挤压下,先期NE向构造软弱带横向压扁和垂向拉伸而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支运动 印支运动 区域挤压应力场 动力机制 华南地块 湖南
下载PDF
尊王倒幕运动起于何时? 被引量:1
5
作者 谢跃 《外国问题研究》 CSSCI 1995年第2期29-31,共3页
尊王倒幕运动起于何时?谢跃一般的观点认为,1864年9月四国联合舰队攻打长州藩,以长州藩失败求和告终,在此之后,长州藩的尊王攘夷派即放弃攘夷而将矛头转向幕府。并且认为1865年3月15日,长州藩便建立了讨幕政权,而讨... 尊王倒幕运动起于何时?谢跃一般的观点认为,1864年9月四国联合舰队攻打长州藩,以长州藩失败求和告终,在此之后,长州藩的尊王攘夷派即放弃攘夷而将矛头转向幕府。并且认为1865年3月15日,长州藩便建立了讨幕政权,而讨幕政权的建立意味着倒幕运动的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尊王 攘夷 伊藤博文 保守派 外国军队 激进派 宫廷政变 本质的区别
下载PDF
倒幕运动浅析
6
作者 吕庠 《理论观察》 1989年第1期62-66,共5页
倒幕运动是十九世纪中期亚洲唯一成功了的资产阶级革命,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前提和保证,它的发生是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关系的产生、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及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必然结果。它的成功是以资产阶级化的下级武士结成... 倒幕运动是十九世纪中期亚洲唯一成功了的资产阶级革命,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前提和保证,它的发生是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关系的产生、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及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必然结果。它的成功是以资产阶级化的下级武士结成联盟、以农民为主力军的人民大革命合力打击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下级武士 新兴地主 资产阶级化 暴动 资本家 德川 日本近代史 十九世纪中期
下载PDF
试论日本倒幕运动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下级武士改革派的领导
7
作者 严鋕钰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138-144,100,共8页
十九世纪中叶,亚洲各国处于历史转折时期,许多国家先后沦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只有日本通过倒幕运动,摆脱了沦为西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危机,走上了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日本倒幕运动之所以能够成功,其原因是多... 十九世纪中叶,亚洲各国处于历史转折时期,许多国家先后沦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只有日本通过倒幕运动,摆脱了沦为西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危机,走上了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日本倒幕运动之所以能够成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当时国际、国内的许多条件,但其中的关键是在于下级武士改革派的领导。下级武士改革派能认清当时日本所处的内外形势,吸取中国及其他东方国家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教训,顺应时代潮流,立志改革,学习西方。他们与部分朝廷公卿及资产阶级结成联盟,以西南强藩为基地,利用人民群众力量,坚决开展武装倒幕,终于推翻了腐朽的德川幕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派 运动 半殖民地 学习西方 独立发展 日本人 福泽谕吉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资产阶级改良派 东方国家
下载PDF
北美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幕式运动
8
作者 Fred F.Pollitz 丁禾 《海洋地质译丛》 1989年第3期1-7,共7页
利用两个绝对角速度矢量以及距今大约9百万年时的一次变化,提出了距今20—0百万年期间北美板块的运动模式.模式中包含一些新的地质制约条件,提出这些制约条件的根据是:(1)识别出距今9百万年时北美板块运动的一次间断;(2)重新验证了冰岛... 利用两个绝对角速度矢量以及距今大约9百万年时的一次变化,提出了距今20—0百万年期间北美板块的运动模式.模式中包含一些新的地质制约条件,提出这些制约条件的根据是:(1)识别出距今9百万年时北美板块运动的一次间断;(2)重新验证了冰岛热点和黄石热点的轨迹;(3)经过改进的现代北美-太平洋板块相对运动轮廓,以及(4)修正后的太平洋板块绝对运动史。这种两期运动模式与北美晚新生代的地史是一致的。这一运动摸式与以前的太平洋板块运动模式相结合,可以具体地判定距今15—0百万年期间北美-太平洋板块边界的历史,并与已知的地史进行对比。这些模式结合在一起,可以解决两个板块的绝对运动模式与相对运动模式之间的许多矛盾。北美板块运动模式对于距今9百万年时的变化事件最有意义,那次变化引起了美国西部的断裂作用、加勒比板块北部边界的强烈挤压变形、阿留申岛弧火山活动的间断以及小安的列斯岛弧方向的变化。根据这些现象增强了主要板块是刚性的,而且能将应力传输很远的概念。该模式有助于对北美板块边界中观测较少的地区的历史作出解释。要想使板块的运动产生变化,必须有一个特别巨大的力。作者把板块看成的是均匀粘滞流体上的球形刚体壳。西北太平洋地区东北向的作用力导致了观测到的那种北美板块运动变化。这个力与大约5百万年后太平洋板块运动产生巨大变化的力非常相似。作者认为,这两次变化都是由一种相同的地慢作用引起的,而且这种地幔作用与西北太平洋俯冲岩石圈插入下地慢的能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快 运动 太平洋 北美
下载PDF
浅述德川幕府时期日本攘夷运动的形态和演变
9
作者 祁伟建 陈以梅 《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2期82-89,共8页
日本的德川幕府时期,是西方势力渗透、冲击和民族危难的时期,阶级矛盾激化。如何维护民族的主权和利益,国内各种势力、观念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攘夷运动经历了5个艰难曲折的发展时期,长达200多年,最终以推翻卖国的封建幕府,建立新... 日本的德川幕府时期,是西方势力渗透、冲击和民族危难的时期,阶级矛盾激化。如何维护民族的主权和利益,国内各种势力、观念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攘夷运动经历了5个艰难曲折的发展时期,长达200多年,最终以推翻卖国的封建幕府,建立新的政权而结束。通过攘夷运动,日本人找到了一个富国强兵的民族自强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攘夷锁国理论 激进派 温和派 德川 攘夷运动 运动 日本
全文增补中
简论日本倒幕运动的特点
10
作者 王玉芝 《红河学院学报》 1998年第S2期11-14,共4页
明治维新是19世纪年后半期明治政府推行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它在日本历史上产生极深远的影响,使日本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明治维新运动大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倒幕运动,时间从幕末开港后倒幕运动兴起到戊辰国内战争(1868... 明治维新是19世纪年后半期明治政府推行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它在日本历史上产生极深远的影响,使日本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明治维新运动大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倒幕运动,时间从幕末开港后倒幕运动兴起到戊辰国内战争(1868~1869年)结束为止,其主要任务是解决政权问题,即推翻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建立能够实行资产阶级改革、推进日本资本主义近代化的新政府。第二阶段(从1869年开始)是新建立的明治政府实行资产阶段改革的阶段,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口号下,学习和追赶西方,大力扶持和发展资本主义,力图把日本建成一个具有雄厚经济实力和强大军事力量的资产阶级现代化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下级武士 日本 天皇制 资产阶级改革 明治政府 吉田松阴 德川 新政府
下载PDF
日本倒幕运动成功原因试析
11
作者 李家桂 许永璋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3期90-98,共9页
明治维新,是使日本从封建社会迅速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的一次变革。这样的变革,为什么在十九世纪中期亚洲其他国家都没有发生,惟独在日本却成了现实?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研究明治维新,首先必须研究倒幕运动。倒幕运动的成功使明治... 明治维新,是使日本从封建社会迅速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的一次变革。这样的变革,为什么在十九世纪中期亚洲其他国家都没有发生,惟独在日本却成了现实?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研究明治维新,首先必须研究倒幕运动。倒幕运动的成功使明治新政权得以建立,为资产阶级改革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没有倒幕运动的成功,便没有明治维新的实现。总的说来,倒幕运动的成功,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所决定的。本文打算对这些因素试作粗浅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成功原因 日本 资产阶级改革 资本主义 资本家 农民起义 统治阶级 革命斗争 六十年代
下载PDF
南堡凹陷古近纪幕式裂陷作用及其对沉积充填的控制 被引量:54
12
作者 姜华 王华 +3 位作者 林正良 方欣欣 赵淑娥 任桂媛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76-982,共7页
通过构造格架和层序地层格架的分析,结合区域不整合对比,将南堡凹陷地层与中国东部其他盆地进行对比,进行大型构造幕的确定,确认南堡凹陷古近系地层为区域可对比的裂陷Ⅲ幕和裂陷Ⅳ幕沉积。在此基础上,应用区域不整合规模的对比和火山... 通过构造格架和层序地层格架的分析,结合区域不整合对比,将南堡凹陷地层与中国东部其他盆地进行对比,进行大型构造幕的确定,确认南堡凹陷古近系地层为区域可对比的裂陷Ⅲ幕和裂陷Ⅳ幕沉积。在此基础上,应用区域不整合规模的对比和火山活动期次研究,将南堡凹陷古近纪沉降划分为4个构造幕,并对各个构造幕的构造活动特征及其控制的沉积充填特征进行了分析。南堡凹陷的幕式构造活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即裂陷Ⅰ幕、裂陷Ⅱ幕),完全受到边界断裂活动的控制;在第二阶段(即裂陷Ⅲ幕),高柳断层开始活动,在南堡凹陷东部地区形成了陡坡断阶坡折带控制着沉积发育;而在第三阶段(即裂陷Ⅳ幕),高柳断层发育为控边断裂并控制着其下降盘的沉积充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堡凹陷 古近纪 式构造运动 高柳断层 沉积充填
下载PDF
陆相断陷湖盆T-R层序的特点及其控制因素——以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层序地层为例 被引量:25
13
作者 操应长 姜在兴 +1 位作者 夏斌 杨伟利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1-122,共12页
一般认为经典层序的湖 (海 )平面变化轨迹为正弦曲线 ,且可分出低位稳定、上升、高位稳定和下降 4个阶段。按照Vail的层序地层学理论 ,每个三级层序由 3个体系域组成 ,目前也有人认为划分出 4个体系域更合适。但在断陷湖盆中 ,发育了一... 一般认为经典层序的湖 (海 )平面变化轨迹为正弦曲线 ,且可分出低位稳定、上升、高位稳定和下降 4个阶段。按照Vail的层序地层学理论 ,每个三级层序由 3个体系域组成 ,目前也有人认为划分出 4个体系域更合适。但在断陷湖盆中 ,发育了一种特殊的层序 ,其湖平面变化呈折线 ,仅可分出上升阶段 (T)和下降阶段 (R) ,缺失稳定阶段 ,我们将此类层序称为T R层序。潮湿气候条件下的幕式构造运动和沉积物快速充填是T R层序形成的关键。层序发育的早期阶段 ,幕式构造运动产生新生可容空间 ,决定了T旋回的发育 ,形成了以深水泥岩、页岩等沉积为特征的湖侵域 ;晚期阶段 ,沉积物快速充填减少可容空间 ,决定了R旋回的演化 ,形成了以前积式砂体为特征的湖退域。T R层序与油气勘探关系密切 ,湖侵域烃源岩发育 ,湖退域储层发育 ,并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层序 平面变化轨迹 式构造运动 控制因素 断陷湖盆
下载PDF
地壳中的热流体活动与油气运移 被引量:45
14
作者 李明诚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5年第4期155-161,共7页
地壳中的热流体活动实际就是地壳流体作用,是最近十多年来才被认识到并发展起来的前沿科学。地壳流体起着传输能量和搬运物质的作用,是地壳中最活跃的一种营力,直接影响和控制着整个地壳的构造、沉积、成岩和成矿等作用。通过对地壳... 地壳中的热流体活动实际就是地壳流体作用,是最近十多年来才被认识到并发展起来的前沿科学。地壳流体起着传输能量和搬运物质的作用,是地壳中最活跃的一种营力,直接影响和控制着整个地壳的构造、沉积、成岩和成矿等作用。通过对地壳流体的研究可能产生全新的地质科学理论。油气运移是发生在沉积盆地中的热流活动,它贯穿在整个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和散失过程中,直接控制着油气藏的形成并影响着盆地中的构造活动和成岩作用。研究油气运移可以为研究整个地壳流体提供一个窗口和借鉴。不连续的幕式排烃机理可以使人们联想到地壳深部的变质流体也可能呈幕式活动并产生幕式的构造运动。在深部流体活动的作用下有必要对石油的无机成因学说、热降解机理和深盆热水运移等问题重新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流体 油气运移 式构造运动 地壳
下载PDF
札达盆地构造旋回层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2
15
作者 周勇 丁林 +1 位作者 邓万明 张进江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05-315,共11页
札达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南西部 ,其北东和南西侧分别为阿依拉日居和波林断裂系所限。在盆地内沉积了一套上新世 -更新世地层 ,从下至上可分四段 ,上部为湖相泥岩段 ,下部三段代表了三个构造沉积旋回 ,它们有类似的沉积特征 ,即 :每段下部... 札达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南西部 ,其北东和南西侧分别为阿依拉日居和波林断裂系所限。在盆地内沉积了一套上新世 -更新世地层 ,从下至上可分四段 ,上部为湖相泥岩段 ,下部三段代表了三个构造沉积旋回 ,它们有类似的沉积特征 ,即 :每段下部为辫状河沉积的砾岩层 ,中部主要为曲流河沉积的砂岩层 ,并逐渐过渡到上部湖相泥岩。旋回沉积特征和地层变形反映了本区从上新世以来处于挤压状态 ,并有强烈垂向运动 ,为青藏高原在近几个百万年来持续隆升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札达盆地 构造旋回层 沉积环境 式构造运动
下载PDF
川西义敦地区中上三叠统内不整合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仕华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2-15,共4页
川西义敦地区三叠系十分发育,过去划分混乱。笔者在开展1∶5万区调过程中,在中上三叠原图姆沟组内发现一假整合面。据此,自下而上解体出中下三叠统党恩组、列衣组及上三叠统曲嘎寺组、勉戈组。区域对比与四川岩石地层单位一致。该面是... 川西义敦地区三叠系十分发育,过去划分混乱。笔者在开展1∶5万区调过程中,在中上三叠原图姆沟组内发现一假整合面。据此,自下而上解体出中下三叠统党恩组、列衣组及上三叠统曲嘎寺组、勉戈组。区域对比与四川岩石地层单位一致。该面是川西高原的印支运动第Ⅱ幕在区内的表现。它的发现对地层、岩相古地理及构造地质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整合面 姆沟组 地层区域延伸 变质变形差异 印支运动第Ⅱ 三叠系 不整合面
下载PDF
巴塘夏塞地区原图姆沟组内假整合面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仕华 《四川地质学报》 2001年第2期70-73,共4页
巴塘县夏塞地区三叠系十分发育 ,过去划分混乱 ,我们在开展 1∶5万区调过程中 ,在原图姆沟组内发现一假整合面。所此 ,自下而上解体出中下三叠统党恩组、列衣组及上三叠统曲嘎寺组、勉戈组。该面是印支运动第Ⅱ幕在区内的表现。
关键词 假整合面 印支运动第Ⅱ 三叠系 原图姆沟组 岩石地层单元
下载PDF
Dynamic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of four-axis forced synchronizing banana vibrating screen of variable linear trajectory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初升 张士民 +4 位作者 周海沛 李珺 夏云飞 彭利平 王宏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6期1530-1536,共7页
A new concept of banana vibrating screen which has the same effect as traditional banana vibrating screen in a new way was put forward.The dynamic model of vibrating screen was established and its working principle wa... A new concept of banana vibrating screen which has the same effect as traditional banana vibrating screen in a new way was put forward.The dynamic model of vibrating screen was established and its working principle was analyzed when the action line of the exciting force did not act through the centroid of screen box.Moreover,the dynamic differential equations of centroid and screen surface were obtained.The motions of centroid and screen surface were simulated with actual parameters of the design example in Matlab/Simulink.The results show that not only the amplitude has a significant decrease from 9.38 to 4.10 mm,but also the throwing index and vibrating direction angle have a significant decrease from 10.49 to 4.59,and from 58.10° to 33.29°,respectively,along the screen surface,which indicates that motion characteristics of vibrating screen a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of traditional banana vibrating screen only by means of a single angle of screen surface.What's more,such banana vibrating screen of variable linear trajectory with greater processing capacity could be obtained by adjust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force center and the centroid of screen box proper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ur-axis banana vibrating screen forced synchronizing variable linear trajectory dynamics simulation
下载PDF
西乡隆盛与西南战争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孝臣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61-66,共6页
一八七七年西南战争,如同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一样,是日本维新革命运动中,资产阶级势力和封建士族之间一场殊死的复辟与反复辟的决战。通过这次较大的内战,日本才真正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本文就西乡隆盛与西南战争的关系及其评价,... 一八七七年西南战争,如同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一样,是日本维新革命运动中,资产阶级势力和封建士族之间一场殊死的复辟与反复辟的决战。通过这次较大的内战,日本才真正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本文就西乡隆盛与西南战争的关系及其评价,试图作一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争 资产阶级革命 资本主义 大久保利通 运动 反复辟 革命运动 山县有朋 日本 中央政府
下载PDF
Dynamics and screening characteristics of a vibrating screen with variable elliptical trace 被引量:18
20
作者 HE Xiao-mei LIU Chu-sheng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09年第4期508-513,共6页
The ideal motion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vibrating screen was presente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screening process with constant bed thickness.A new vibrating screen with variable elliptical trace was proposed.An... The ideal motion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vibrating screen was presente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screening process with constant bed thickness.A new vibrating screen with variable elliptical trace was proposed.An accurate mechanical model was constructed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d structural motion features.Applying multi-degree-of-freedom vibration theory,characteristics of the vibrating screen was analyzed.Kinematics parameters of the vibrating screen which motion traces were linear,circular or elliptical were obtained.The stable solutions of the dynamic equations gave the motions of the vibrating screen by means of computer simulations.Technological parameters,including amplitude,movement velocity and throwing index,of five specific points along the screen surface were gained by theoretical calcula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races of the new designed vibrating screen follow the ideal screening motion.The screening efficiency and processing capacity may thus be effectively impro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riable elliptical trace screening process with constant bed thickness dynamic model motion characteristic screening characteristic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