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动性肌肉损伤物理治疗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袁元 张国辉 张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2-319,共8页
目的对运动性肌肉损伤物理治疗相关文献的研究现状、热点和发展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方法检索从建库至2022年10月31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收录的运动性肌肉损伤物理治疗的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 6.1.R3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 目的对运动性肌肉损伤物理治疗相关文献的研究现状、热点和发展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方法检索从建库至2022年10月31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收录的运动性肌肉损伤物理治疗的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 6.1.R3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357篇文献,涉及51个国家/地区,532位作者,346个机构;年发文量呈整体上升趋势,发文量最高的国家为美国、机构为Edith Cowan University、作者为Howatson Glyn;最近3年关注度较高的关键词有肌肉损伤后表现、离心训练、康复、肌肉酸痛;被引文献聚类词包括运动性肌肉损伤、延迟性肌肉酸痛、泡沫轴滚动按摩、运动功能。结论运动性肌肉损伤为肌肉微损伤,关注最多的是损伤后肌肉酸痛、肌筋膜疼痛、超微结构改变等。运动性肌肉损伤物理治疗的研究呈上升趋势。主要的物理治疗方法包括冷冻疗法、冷水疗法、按摩、泡沫轴滚动按摩、离心训练;目前离心训练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泡沫轴滚动按摩可能是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肌肉损伤 物理治疗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离心运动模式对运动性肌肉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孟祥利 吕晓虹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2期5132-5136,共5页
背景:运动性肌肉损伤在各种运动损伤类型中所占的比率最高,离心运动模式可能与其损伤程度相关,怎样有效利用骨骼肌离心收缩对全民健身和体育运动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不同的离心运动方式对运动性肌肉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 背景:运动性肌肉损伤在各种运动损伤类型中所占的比率最高,离心运动模式可能与其损伤程度相关,怎样有效利用骨骼肌离心收缩对全民健身和体育运动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不同的离心运动方式对运动性肌肉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将6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一次离心运动组(n=30)、持续离心运动组(n=30)。按照最后1次运动后0.5,24,48,120,168 h分为5个时间亚组,取股四头肌组织后使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并检测平均吸光度值,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肌纤维形态变化。结果与结论:①对照组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轻度细胞质棕染;运动组在0.5 h即出现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增加;24-48 h肌纤维扭曲、排列及轮廓紊乱,细胞外间隙伴随炎细胞浸润增大,胞质棕色染色程度及范围增加至峰值;120,168 h胞质棕色染色程度及范围表达降低;②在48,120,168 h,持续离心运动组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的平均吸光度均值低于一次离心运动组(P<0.05);③持续离心运动组、一次离心运动组苏木精-伊红染色的骨骼肌形态结构恢复时间不同,分别为120 h和168 h;④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运动模式和时间点与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的平均吸光度值均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模式和时间存在交互作用,F值分别为3.106,13.431(P=0.020,P<0.001);⑤结果表明,运动性肌肉损伤的程度与离心运动模式相关,持续离心运动优于一次离心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肌肉损伤 肌肉酸痛 离心运动 骨骼肌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结蛋白和波形蛋白在运动性肌肉损伤和再生过程中表达及意义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段立公 李国平 李肃反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7-170,共4页
采用重复跑跳运动模型 ,利用图像分析的方法对结蛋白和波形蛋白表达进行量化 ,并结合肌肉组织病理、超微结构的变化 ,对运动性肌肉损伤和再生的病理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实验中发现肌肉损伤和再生的病理周期约为3- 4周 ,这种周期特点与肌... 采用重复跑跳运动模型 ,利用图像分析的方法对结蛋白和波形蛋白表达进行量化 ,并结合肌肉组织病理、超微结构的变化 ,对运动性肌肉损伤和再生的病理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实验中发现肌肉损伤和再生的病理周期约为3- 4周 ,这种周期特点与肌肉本身性质有关。在重复跑跳运动中 ,肌肉组织出现明显的适应性改变 ,但是这种适应性变化有一定限度。提示我们在训练过程中应该注意合理调整训练量和训练周期 ,防止肌肉损伤加重 ,促进肌肉再生 ,加速肌肉的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蛋白 波形蛋白 运动性肌肉损伤 再生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中医消除运动性肌肉疲劳临床实验研究之一——外用、内服中药对人体骨骼肌两周离心运动肌肉酸痛和形态学影响 被引量:31
4
作者 马建 刘波 +4 位作者 罗小兵 戴国钢 向琛 王煜 潘秋辉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8-273,共6页
30名志愿受试者分别以最大等长收缩力的 6 0 % (第 1周 )和 80 % (第 2周 )完成连续 2周上臂屈肌离心收缩训练 ,随机分成中药内服、外用和对照组进行治疗和处理 ,对肌肉酸痛部位和等级、肘关节屈曲角度、肘关节伸直角度、上臂臂围、上... 30名志愿受试者分别以最大等长收缩力的 6 0 % (第 1周 )和 80 % (第 2周 )完成连续 2周上臂屈肌离心收缩训练 ,随机分成中药内服、外用和对照组进行治疗和处理 ,对肌肉酸痛部位和等级、肘关节屈曲角度、肘关节伸直角度、上臂臂围、上臂屈肌硬度、血清CK以及肱二头肌回声的平均光密度和肌肉厚度超声检测进行观测。结果显示 ,强度增加后的第 2周 ,肌肉酸痛程度、肘关节伸直角度和血清CK值在实验结束时均已恢复正常 ;肘关节屈曲角度、上臂臂围和肌肉硬度等与延迟性肌肉酸痛 (DOMS)后期肌肉增粗有关的指标 ,在第 2周训练强度增加后呈恢复趋势 ,无继续加重现象 ;大强度离心训练后肌肉厚度增加 ,训练后第 3天出现肌肉回声增强的改变。实验表明 ,内服和外用中药对DOMS的消除均有一定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 运动性肌肉疲劳 肌肉酸痛 离心运动 形态学 中药治疗 疲劳恢复
下载PDF
中医消除运动性肌肉疲劳动物实验研究——外用、内服中药对两周离心训练后兔骨骼肌形态学、组织学和细胞学影响 被引量:28
5
作者 马建 刘波 +3 位作者 戴国钢 罗小兵 官蓬 张杰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6-151,共6页
72只家兔分成对照组、内服中药组和外用中药组 ,分别进行连续 3、7、14天小腿前群肌肉离心训练 (第 2周增加负荷 ) ,测定肌肉硬度、踝关节松弛角度、胫前肌常规组织学、肌肉细胞凋亡、肌肉骨架蛋白desmin以及透射电镜肌节长度。结果显... 72只家兔分成对照组、内服中药组和外用中药组 ,分别进行连续 3、7、14天小腿前群肌肉离心训练 (第 2周增加负荷 ) ,测定肌肉硬度、踝关节松弛角度、胫前肌常规组织学、肌肉细胞凋亡、肌肉骨架蛋白desmin以及透射电镜肌节长度。结果显示 :离心运动后产生的适应可使骨骼肌承受更大的离心负荷 ,并在一定时间内不影响肌肉的恢复 ,也不对肌肉造成进一步的损伤。实验用的九九疲王口服液和按摩乳对上述形态学、组织学指标的恢复有明显作用 ,大强度连续离心训练后肌肉细胞凋亡、肌肉骨架蛋白desmin染色面积都有明显改变 ,其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肌肉疲劳 实验研究 离心训练 骨骼肌 形态学 组织学 细胞学 中药
下载PDF
中医消除运动性肌肉疲劳临床实验研究之三——肘屈肌连续递增负荷离心训练及中医恢复方法对肌肉工作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刘波 马建 +1 位作者 罗小兵 戴国刚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67-470,共4页
目的 :观察连续 2周递增负荷离心训练和中药对DOMS肌肉功能的自然恢复过程的影响。方法 :测定 2周内 60 %~ 80 %递增负荷肘屈肌离心训练对照组、内服中药组和外敷中药组最大等长收缩力和训练平均作功。结论 :外敷中药对DOMS肌肉后离心... 目的 :观察连续 2周递增负荷离心训练和中药对DOMS肌肉功能的自然恢复过程的影响。方法 :测定 2周内 60 %~ 80 %递增负荷肘屈肌离心训练对照组、内服中药组和外敷中药组最大等长收缩力和训练平均作功。结论 :外敷中药对DOMS肌肉后离心收缩做功有明显恢复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肌肉疲劳 实验研究 离心运动 肌肉功能 中医
下载PDF
小波包分析与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探索运动性肌肉疲劳过程中sEMG变化特征 被引量:8
7
作者 王乐军 黄勇 +3 位作者 龚铭新 陈志勇 许翔 马国强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1-55,73,共6页
目的:利用小波包分析与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探索60s全力蹬踏自行车致股直肌疲劳过程中表面肌电信号(sEMG)的变化特征及其与输出功率之间的关系,探索利用sEMG定量评价运动性肌肉疲劳的方法;方法:先按等时间间隔将sEMG划分为不同的段... 目的:利用小波包分析与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探索60s全力蹬踏自行车致股直肌疲劳过程中表面肌电信号(sEMG)的变化特征及其与输出功率之间的关系,探索利用sEMG定量评价运动性肌肉疲劳的方法;方法:先按等时间间隔将sEMG划分为不同的段,通过比较不同分解层数下各频段能量与输出功率之间的关系,以此确定最优的小波包分解层数,计算各频段的能量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在此基础上以归一化后的各频段能量作为输入,以运动过程中归一化后的输出功率作为输出,构造Elman人工神经网络进行建模,经过网络优化过程建立了最佳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结果: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和疲劳程度的加深,股直肌sEMG信号经小波包分解后的低频段能量增加,高频段能量衰减,但能量的增加与衰减集中在比较大的频段范围内,人工神经网络预测结果显示出良好的精度;结论:60s全力蹬踏自行车过程中表面电极处肌肉组织低通滤波作用不断变化导致运动过程中能量的增加与衰减集中在比较大的频段范围内。在利用sEMG定量诊断肌肉疲劳方面,通过小波包分析结合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肌肉疲劳 SEMG 小波包分析 人工神经网络
下载PDF
运动性肌肉疲劳过程中主动肌与拮抗肌sEMG相干性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乐军 黄勇 +3 位作者 龚铭新 毋江波 李占强 岳增科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9-84,F0003,共7页
目的:通过静态疲劳负荷实验过程中主动肌与拮抗肌sEMG的相干性分析探索运动性肌肉疲劳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对主动肌与拮抗肌共神经输入(common neural inputs)同步支配的变化特征。方法:以10名健康男性青年志愿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受试者以... 目的:通过静态疲劳负荷实验过程中主动肌与拮抗肌sEMG的相干性分析探索运动性肌肉疲劳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对主动肌与拮抗肌共神经输入(common neural inputs)同步支配的变化特征。方法:以10名健康男性青年志愿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受试者以50%MVC负荷强度静态屈肘运动诱发肌肉疲劳过程中主动肌肱二头肌与拮抗肌肱三头肌的sEMG,为考查疲劳因素对相干性分析结果的影响作用,对记录的sEMG按运动持续时间平均分为两段,分别对两段sEMG进行相干性分析处理。结果:在疲劳负荷实验过程中,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MF指标随运动持续时间表现出显著性的单调递减变化趋势。从相干性分析结果看,在beta频段和gamma频段内,运动后半段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sEMG相干函数值要明显小于运动前半段,而tremor频段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50%MVC静态负荷屈肘运动致肌肉疲劳过程中,随着负荷运动持续时间的增加,中枢神经系统对主动肌肱二头肌与拮抗肌肱三头肌共神经输入同步支配下降,这可能是由于主动肌与拮抗肌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及运动皮层对脊髓运动神经元激活能力随疲劳发展的下降不同步性及为维持既定的收缩负荷,中枢神经系统对主动肌与拮抗肌运动单位的募集策略采取不同的调节方式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肌肉疲劳 主动肌 拮抗肌 表面肌电信号 相干分析
下载PDF
肌红蛋白基因多态性与运动性肌肉损伤的相关性 被引量:7
9
作者 彭朋 薄海 +3 位作者 张磊 刁秋霞 王大宁 秦永生 《武警医学》 CAS 2013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肌红蛋白(myoglobin,Mb)基因第2外显子单核苷酸多态(A79G)与运动性肌肉损伤的关系。方法85名武警战士进行一次大强度负重运动,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活性的时程变化;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PCR-RFLP)... 目的探讨肌红蛋白(myoglobin,Mb)基因第2外显子单核苷酸多态(A79G)与运动性肌肉损伤的关系。方法85名武警战士进行一次大强度负重运动,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活性的时程变化;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PCR-RFLP)法测定Mb基因多态性;分析基因多态性与安静CK(CKpre)、峰值CK(CKpeak)及CK最大变化值(△CK)的关系。结果 CKpre为(145±33)U/L,大强度运动后24 h开始逐渐升高,72 h达峰值[CKpeak:(2972±1648)]U/L,随后缓慢下降,120 h仍高于安静水平。3种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分别为AA(54.1%)、AG(40.0%)、GG(5.9%),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为A(74.1%)、G(25.9%),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组间比较,(AG+GG)组CKpre、CKpeak和△CK均高于AA组(均P<0.01)。结论运动性肌肉损伤易感性与Mb基因第2外显子单核苷酸多态(A79G)有关,G等位基因具有肌肉损伤易感性,而AA基因型则具有运动性肌肉损伤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红蛋白 基因多态 运动性肌肉损伤 肌酸激酶 亚临床运动横纹肌溶解症
下载PDF
运动性肌肉疲劳诱发拮抗肌活动变化的特征及机制研究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乐军 陆爱云 +2 位作者 牛文鑫 龚铭新 李旭鸿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35-745,共11页
中枢神经系统对主动肌与拮抗肌的活动控制是实现肢体协同运动的基本生理学过程。对运动性肌肉疲劳过程中拮抗肌活动变化特征及其机制的研究是目前运动生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介绍了主动肌与拮抗肌协同收缩的交互抑制与共收缩方式、&... 中枢神经系统对主动肌与拮抗肌的活动控制是实现肢体协同运动的基本生理学过程。对运动性肌肉疲劳过程中拮抗肌活动变化特征及其机制的研究是目前运动生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介绍了主动肌与拮抗肌协同收缩的交互抑制与共收缩方式、"共驱动"与"异驱动"理论及交互激活与共激活的中枢控制关系模型,阐述了主动肌、拮抗肌协同收缩的神经联系和运动性肌肉疲劳过程中中枢与外周的变化特点及相关联系,并对国内外有关运动性肌肉疲劳诱发拮抗肌活动变化特征及机制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归纳。结合有关运动性肌肉疲劳的中枢与外周变化特点及主动肌、拮抗肌协同收缩的神经生理学研究结果,对运动性肌肉疲劳过程中拮抗肌活动变化的潜在机制及未来研究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肌肉疲劳 拮抗肌 共收缩 交互抑制 中枢机制
下载PDF
白藜芦醇促进运动性肌肉损伤恢复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2
11
作者 闻剑飞 冉晓占 +2 位作者 袁克星 金凤霞 刘玉倩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1-124,共4页
白藜芦醇是一些植物在受到病菌侵染或环境恶化时产生的一种植物抗毒素.大量体内外实验显示,Res具有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调节Ca2+,NO、植物雌激素样的作用.研究表明,运动性肌肉损伤与骨骼肌内自由基增多、离子代... 白藜芦醇是一些植物在受到病菌侵染或环境恶化时产生的一种植物抗毒素.大量体内外实验显示,Res具有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调节Ca2+,NO、植物雌激素样的作用.研究表明,运动性肌肉损伤与骨骼肌内自由基增多、离子代谢紊乱及炎症反应等有关.EIMD导致组织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发生一系列变化,进而影响机体工作能力.根据目前有关Res的生理功能研究成果,结合EIMD的可能机制,探讨Res对促进EIMD恢复的作用,为Res在EIMD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运动性肌肉损伤 自由基
下载PDF
中医消除运动性肌肉疲劳临床实验研究之二——人体骨骼肌两周离心运动对血液IL-1β、IL-2和β-EP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马建 戴国钢 +3 位作者 罗小兵 邹明 刘波 张敏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8-380,共3页
30名志愿受试者分别以最大等长收缩力的 60 % (第 1周 )和 80 % (第 2周 )完成连续 2周上臂屈肌离心收缩训练 ,随机分成中药内服、外用和对照组进行治疗和处理 ,分别在第 1、3、7和1 4天进行红细胞、白细胞总数、中性白细胞、血红蛋白... 30名志愿受试者分别以最大等长收缩力的 60 % (第 1周 )和 80 % (第 2周 )完成连续 2周上臂屈肌离心收缩训练 ,随机分成中药内服、外用和对照组进行治疗和处理 ,分别在第 1、3、7和1 4天进行红细胞、白细胞总数、中性白细胞、血红蛋白等血常规指标、IL-1 β和IL -2的免疫学指标以及β-EP的神经肽激素指标检查。结果显示 :血常规指标除白细胞总数训练后有轻度升高外 ,其余变化不明显 ;IL-1 β、IL -2和β-EP在训练后 3天有升高 ,7、1 4天则出现下降。内服、外用中药对上述指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肌肉疲劳 临床 实验研究 骨骼肌 离心运动 血液 IL-1Β IL-2 Β-EP
下载PDF
芍药甘草汤治疗运动性肌肉痉挛初探 被引量:9
13
作者 郝桂锋 温成平 赵天喜 《中国中医急症》 2010年第3期455-455,458,共2页
芍药甘草汤是《伤寒论》太阳病篇治疗"足挛急、不得伸"的名方,具有合营散逆,舒挛止痛之效。运动性肌肉痉挛可因运动后津亡过多,气血亏虚,筋脉失养,或在阴亏基础上感寒而发。临床中使用芍药甘草汤时,应注意白芍与甘草的比例,... 芍药甘草汤是《伤寒论》太阳病篇治疗"足挛急、不得伸"的名方,具有合营散逆,舒挛止痛之效。运动性肌肉痉挛可因运动后津亡过多,气血亏虚,筋脉失养,或在阴亏基础上感寒而发。临床中使用芍药甘草汤时,应注意白芍与甘草的比例,以期达到较强的解痉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甘草汤 运动性肌肉痉挛
下载PDF
泡沫轴练习对运动性肌肉疲劳恢复过程中肌肉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廖远朋 于万良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18-721,711,共5页
目的:观察泡沫轴练习对运动性肌肉疲劳恢复过程中肌肉功能变化的影响,为该方法在实际中的运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44名男性大学生,随机分为泡沫轴组(n=22)和空白组(n=22),运用深蹲负荷造成下肢伸膝肌群运动性肌肉疲劳模型。泡沫轴组在... 目的:观察泡沫轴练习对运动性肌肉疲劳恢复过程中肌肉功能变化的影响,为该方法在实际中的运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44名男性大学生,随机分为泡沫轴组(n=22)和空白组(n=22),运用深蹲负荷造成下肢伸膝肌群运动性肌肉疲劳模型。泡沫轴组在造模运动后30分钟内接受泡沫轴滚压。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0.5 h、24 h和48 h四个时相通过等长和等速向心两个测试模式分别测定峰力矩和等速模式下的总做功。结果:(1)峰力矩在造模后0.5 h,两组均比造模前显著性降低(P<0.05),24 h泡沫轴组具有高于空白组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48 h时泡沫轴组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且基本恢复至造模前水平;(2)在造模后0.5 h,两组的等速向心做功均比造模前显著性降低(P<0.05),24 h时泡沫轴组具有高于空白组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48h时泡沫轴组做功能力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且基本恢复至造模前水平(P>0.05)。结论:(1)运动性肌肉疲劳可以导致肌肉最大力量和做功能力的显著下降,这种功能下降在48小时之内都不能完全恢复;(2)泡沫轴练习能够改善运动性肌肉疲劳后肌肉的最大力量和做功能力,加快疲劳后肌肉功能的恢复;(3)泡沫轴练习对运动性肌肉疲劳的影响表现出时间的延迟性和效果的累积性,其干预效果在24 h后显现,在48 h后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轴练习 运动性肌肉疲劳 等速肌力
下载PDF
光生物调节修复运动性肌肉损伤 被引量:2
15
作者 夏义山 刘晓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055-2058,共4页
背景:不习惯强度的运动常导致运动性肌肉损伤,光生物调节治疗运动性肌肉损伤的研究存在不同的结果,且其治疗机制及其量效关系尚不清楚。目的:总结和分析光生物调节作用的机制以及光生物调节疗法治疗运动性肌肉损伤时的剂量、强度、波长... 背景:不习惯强度的运动常导致运动性肌肉损伤,光生物调节治疗运动性肌肉损伤的研究存在不同的结果,且其治疗机制及其量效关系尚不清楚。目的:总结和分析光生物调节作用的机制以及光生物调节疗法治疗运动性肌肉损伤时的剂量、强度、波长等与效应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PubMed数据库(1996-01/2010-04)和中国学术期刊库(2000-01/2010-04)检索了低强度激光或单色光对运动性肌肉损伤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的文献,英文检索词为"low-levellaser,phototherapy,exercise-induced muscle damage,delayed onset muscle soreness",中文检索词为"低强度激光,光疗法,运动性肌肉损伤,延迟性肌肉酸痛"。手工补充检索低强度激光疗法的专著。共收集到中、英文文献38篇,排除重复及类似性研究,纳入31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光生物调节作用的机制假说主要包括线粒体机制、一氧化氮机制、氧化还原机制和光生物信息模型理论,光生物调节疗法治疗运动性肌肉损伤的具体机制仍不清楚。光生物调节治疗运动性肌肉损伤只有在剂量和强度达到足够大情况下才有效,而且强度可能比剂量更重要,患部的有效照射剂量和强度受到皮肤厚度和光波波长的影响。由此推论,光生物调节疗法能有效地治疗运动性肌肉损伤,其疗效是剂量和强度依赖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激光 光生物调节作用 运动性肌肉损伤 延迟肌肉酸痛 综述文献
下载PDF
运动性肌肉疲劳的主观感受与表面肌电客观变化的一致性 被引量:11
16
作者 林萍 王健 《人类工效学》 2016年第2期81-86,共6页
运动性肌肉疲劳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肌肉疲劳现象,相关研究在人类工效学、康复医学和体育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系统总结了肌肉疲劳的主观感受和表面肌电信号特征的客观变化及其关系,首先介绍了动态运动和静态运动诱发肌肉疲劳... 运动性肌肉疲劳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肌肉疲劳现象,相关研究在人类工效学、康复医学和体育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系统总结了肌肉疲劳的主观感受和表面肌电信号特征的客观变化及其关系,首先介绍了动态运动和静态运动诱发肌肉疲劳的表面肌电(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信号特征变化的最新研究成果,随后介绍了疲劳过程中负荷水平、年龄、性别、人群等对主观感受变化的影响,并对主客观指标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最后对未来建立更精确的肌肉疲劳度评价体系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肌肉疲劳 主观疲劳感受 用力知觉 运动生理 职业工效 肌电信号 普疲劳指数
下载PDF
运动性肌肉疲劳的肌电图特征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8
17
作者 袁爱国 史绍蓉 +2 位作者 何彩艳 袁小林 龙群芳 《四川体育科学》 2006年第3期36-39,共4页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简要总结了运动导致肌肉疲劳的表面肌电图特征,介绍了表面肌电图主要测量指标及其影响因素,同时对指标的特异性做了小结:MPF对于反映肌肉疲劳较MF更具敏感性;MPF在反映肌肉功能水平差异方面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简要总结了运动导致肌肉疲劳的表面肌电图特征,介绍了表面肌电图主要测量指标及其影响因素,同时对指标的特异性做了小结:MPF对于反映肌肉疲劳较MF更具敏感性;MPF在反映肌肉功能水平差异方面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IEMG则是反映肌肉随时间而延长出现疲劳的1个良好指标。并对可能导致表面肌电图特征改变的机制作了探讨,最后对其应用在肌肉疲劳领域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肌肉疲劳 表面肌电图 特征 机制 测量指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维生素E在防洽运动性肌肉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彬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0-52,共3页
自由基介导的炎症反应是运动性肌肉损伤的重要机制。因此,避免或减少肌肉损伤的手段之一是通过淬灭自由基而干预自由基介导的炎症反应。本文简要回顾重要的抗氧化剂──维生素E在减轻氧化应激,防治运动性肌肉损伤中的作用。
关键词 维生素E自由基 氧化应激 运动性肌肉损伤
下载PDF
运动性肌肉疲劳和细胞pH 被引量:7
19
作者 卢昌亚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26-27,30,共3页
新近有关运动疲劳时肌肉细胞和亚细胞机制的研究表明 ,细胞内pH下降是产生肌肉疲劳特征的重要因素。细胞内pH的下降能引起最大收缩力下降 ,收缩和舒张期延长 。
关键词 运动性肌肉疲劳 肌肉收缩 细胞pH
下载PDF
中药复方对大鼠急性运动性肌肉疲劳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乔胃娟 彭成 +3 位作者 张世明 马建 刘波 涂禾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14,共3页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ZYFF)治疗大鼠急性运动性肌肉疲劳的作用机理。方法:应用armstrong的造模方法让SD大鼠进行一次性连续下坡跑离心运动复制运动性疲劳肌肉酸痛证模型,于造模结束后24h取血测定指标。结果:中药复方能维持运动大鼠血糖(G...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ZYFF)治疗大鼠急性运动性肌肉疲劳的作用机理。方法:应用armstrong的造模方法让SD大鼠进行一次性连续下坡跑离心运动复制运动性疲劳肌肉酸痛证模型,于造模结束后24h取血测定指标。结果:中药复方能维持运动大鼠血糖(Glu)水平的恒定,能够降低大鼠血清血乳酸(BL)、肌酸激酶(CK)、尿素氮(BUN)含量,提高大鼠血清中的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结论:中药复方对运动性肌肉疲劳酸痛证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机体对运动负荷的适应力比如维持Glu水平恒定、减少BL生成、降低血清CK、BUN含量以及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比如提高血清中SOD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运动性肌肉疲劳酸痛症 延迟肌肉酸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