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块体运动矢量分析法 被引量:1
1
作者 袁大祥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4期305-309,共5页
大量岩体失稳 ,是结构面和临空面组合切割成的岩块或岩体系统发生运动造成的 应用块体理论和运动学矢量分析 ,导出了各种受力条件下岩块或岩块系统的稳定性安全系数算式和满足给定安全系数所需加固抗力的算式 。
关键词 岩体稳定 块体理论 运动矢量分析 岩体边坡
下载PDF
一种基于变形运动矢量分析法的转子耦合故障机理建模 被引量:2
2
作者 胡军 杨德斌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91-104,共14页
为完善和丰富目前旋转机械耦合故障所普遍采用的数值解法,提出一种松动—碰摩转子耦合故障的建模方法:变形运动矢量分析法。首先,"变形运动"以故障定义变形,然后利用傅里叶级数建立起故障变形和周期信号的关系;其次,"矢... 为完善和丰富目前旋转机械耦合故障所普遍采用的数值解法,提出一种松动—碰摩转子耦合故障的建模方法:变形运动矢量分析法。首先,"变形运动"以故障定义变形,然后利用傅里叶级数建立起故障变形和周期信号的关系;其次,"矢量分析"利用动、静两套坐标系建立起故障变形运动和周期性激励力的关系,并在动坐标系中分析故障运动;第三,利用谐波平衡求出解析解。变形运动分析法是一种全新的解析解法,该解法能够对旋转机械耦合故障的发展走向做出理论并整体的把握,在求解过程中能够从机理上解析耦合故障如何一层一层的被展开和发展,以及故障的结构性存在。假如对解析解做更深入的推理分析,可以对数值解法作为现象提出的混沌、分岔等故障特征得到机理层面的解释,而在故障诊断实践中一直难以解释的分数倍频、和差频率等成分,其实质也只是解析解中的一部分。最后,采用工程实践的方法验证了建模方法的有效和解析解结论的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变形节点假设 松动—碰摩耦合故障 动、静坐标系 变形运动矢量分析
原文传递
力学理论的矢量分析力学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贾利群 张耀宇 +1 位作者 刘沛龙 陈向炜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5期614-618,共5页
综合矢量力学和分析力学理论的优点,给出用分析力学变量表示的位矢、速度、加速度以及质点的矢量分析动力学方程,探讨一种新的处理力学问题的矢量分析力学方法.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直观、物理图像清晰,在各种坐标系中有统一的运动学方... 综合矢量力学和分析力学理论的优点,给出用分析力学变量表示的位矢、速度、加速度以及质点的矢量分析动力学方程,探讨一种新的处理力学问题的矢量分析力学方法.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直观、物理图像清晰,在各种坐标系中有统一的运动学方程和动力学方程,便于引进分析力学变量,适宜处理复杂的、多约束力学体系的力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度 分析力学变量 广义加速度 矢量分析运动 矢量分析动力学
下载PDF
COVID‐19疫情下基于YOLOv4的安全社交距离风险评估
4
作者 郭克友 贺成博 +3 位作者 王凯迪 王苏东 李雪 张沫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8-36,共9页
为保持行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下的安全社交距离,有效控制和预防疫情传播,构建一种基于YOLOv4的安全社交距离风险评估模型。利用微调后的YOLOv4算法对行人进行目标提取,获取行人关键点,并将行人连续运动视为质点的连续运... 为保持行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下的安全社交距离,有效控制和预防疫情传播,构建一种基于YOLOv4的安全社交距离风险评估模型。利用微调后的YOLOv4算法对行人进行目标提取,获取行人关键点,并将行人连续运动视为质点的连续运动,结合DeepSort算法实现对行人的跟踪处理。在此基础上,建立视觉坐标系,在鸟瞰视角下提出运动矢量分析算法计算和判断行人运动方向并评估行人的安全社交距离。在牛津城市中心的数据集上评估模型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微调后YOLOv4算法在行人检测中平均精度均值达到90.33%,行人社交距离风险评估准确率达到88.23%,性能优于Fast R-CNN、Faster R-CNN、YOLOv3和YOLOv4算法,表明所提模型能够有效提升安全社交距离的检测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网络 安全社交距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目标检测 运动矢量分析
下载PDF
Vector modeling of robotic helical milling hole movement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on roughness of hole surface 被引量:2
5
作者 SHAN Yi-cai HE Ning +2 位作者 LI Liang ZHAO Wei YANG Yin-fe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7期1818-1824,共7页
To avoid the machine problems of excessive axial force, complex process flow and frequent tool changing during robotic drilling holes, a new hole-making technology (i.e., helical milling hole) was introduced for desig... To avoid the machine problems of excessive axial force, complex process flow and frequent tool changing during robotic drilling holes, a new hole-making technology (i.e., helical milling hole) was introduced for designing a new robotic helical milling hole system, which could further improve robotic hole-making ability in airplane digital assembly. After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elical milling hole,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of two typical robotic helical milling hole systems were summarized. Then, vector model of helical milling hole movement was built on vector analysis method. Finally, surface roughness calculation formula was deduced according to the movement principle of helical milling hole, then the influence of main technological parameters on surface roughness was analyzed. Analysis shows that theoretical surface roughness of hole becomes poor with the increase of tool speed ratio and revolution radius. Meanwhile, the roughness decreases according to the increase of tool teeth number. The research contributes greatly to the construction of roughness prediction model in helical milling ho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ical milling hole robotic hole-making system vector modeling theoretical surface roughnes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