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动训练环境分类及其影响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林祥芸 《当代体育科技》 2012年第30期5-6,8,共3页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运动训练环境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更符合运动训练本质特点即人类特殊活动属性的运动训练自然环境、运动训练人工环境、运动训练社会环境分别对被训练主体...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运动训练环境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更符合运动训练本质特点即人类特殊活动属性的运动训练自然环境、运动训练人工环境、运动训练社会环境分别对被训练主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环境 分类 影响
下载PDF
靳三针联合目标-活动-运动环境训练在脑性瘫痪高危儿中的应用
2
作者 李小兵 赵建利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2期1961-1965,共5页
目的观察靳三针联合早期目标-活动-运动环境训练对脑性瘫痪高危儿的临床疗效,为治疗脑性瘫痪高危儿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西安市人民医院儿童保健科2021年5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性瘫痪高危儿,按照... 目的观察靳三针联合早期目标-活动-运动环境训练对脑性瘫痪高危儿的临床疗效,为治疗脑性瘫痪高危儿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西安市人民医院儿童保健科2021年5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性瘫痪高危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男19例,女21例,月龄(4.09±0.89)个月;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月龄(4.25±0.74)个月。对照组患儿接受基础康复和早期目标-活动-运动环境治疗,基础康复是以神经发育学治疗为主的Rood疗法和Bobath疗法,每次40 min,1次/d,5次/周,共6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靳三针治疗,每隔1日针刺1次,每周针刺3次,每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精细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ine Motor Function Measure,FMFM)、Gesell发育诊断量表(Gesell Developmental DiagnosisScale,GDDS)得分的差异,常规随访观察患儿的发育状况。行t检验、χ^(2)检验。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GMFM、FMFM、适应性行为、语言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6个月后,观察组的GMFM和FMFM评分分别为(39.29±3.90)分、(49.79±3.16)分、(16.83±3.57)分、(25.59±4.11)分,高于对照组的(34.25±4.08)分、(45.69±3.17)分、(13.73±3.44)分、(19.34±3.5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648、5.793、3.955、7.287,均P<0.001);观察组的适应性行为和语言得分分别为(57.33±3.90)分、(69.72±4.76)分、(62.86±4.38)分、(68.19±3.89)分,高于对照组的(55.22±4.08)分、(65.21±4.17)分、(58.44±4.74)分、(63.84±3.5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64、4.507、4.331、5.217,均P<0.05)。在校正胎龄为12月龄时,观察组和对照组发育正常比例分别为85.00%(34/40)、60.00%(24/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0,P=0.012)。结论靳三针联合早期目标-活动-运动环境训练对提高脑性瘫痪高危儿的运动和认知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改善其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高危儿 靳三针 早期目标-活动-运动环境训练
下载PDF
早期目标-活动-运动环境训练对脑瘫高危儿疗效探讨
3
作者 崔喜梅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92-93,共2页
目的:探讨基于神经发育学的早期目标-活动-运动环境训练对脑瘫高危儿康复疗效及精细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脑瘫高危儿,按完全区化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施行神经发育疗法,观察组运用基于神经发育学的早期目标-活动-运动环境训练,均... 目的:探讨基于神经发育学的早期目标-活动-运动环境训练对脑瘫高危儿康复疗效及精细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脑瘫高危儿,按完全区化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施行神经发育疗法,观察组运用基于神经发育学的早期目标-活动-运动环境训练,均干预12个月。比较两组康复疗效、精细运动功能及脑瘫转化情况。结果:干预12月后,两组语言运动水平、DQ值均有上升,且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均更高(P<0.05);两组FMFM评分相较于治疗前均有提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脑瘫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瘫高危儿运用基于神经发育学的早期目标-活动-运动环境训练可获良好康复效果,精细运动功能提升,脑瘫转化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高危儿 目标-活动-运动环境训练 神经发育学 精细运动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