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动贴扎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足底筋膜炎的疼痛、功能活动及足底压力评估 被引量:1
1
作者 柯竟悦 马圣楠 +5 位作者 董洪铭 沈双 李建萍 张洪浩 刘超 李古强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0-217,225,共9页
目的:结合足底压力评估,探究运动贴扎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纳入67例来院就诊的单侧足底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患者均予以健康宣教及体外冲击波治疗(ESWT),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运动贴... 目的:结合足底压力评估,探究运动贴扎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纳入67例来院就诊的单侧足底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患者均予以健康宣教及体外冲击波治疗(ESWT),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运动贴扎(KT)治疗。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量表,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及功能活动;采用鞋垫式足底压力测量系统测量患者足底各区压力峰力值。比较治疗前、治疗第3周、治疗第5周的临床疗效及患侧足底压力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第3周、治疗第5周,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功能活动的量表评分、足底压力均出现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第3周,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功能活动的量表评分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足底压力分析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贴扎联合治疗组足跟内侧的峰力值体重比显著大于对照组。治疗第5周,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功能活动的量表评分、足底压力的组间差异均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运动贴扎联合治疗组在疼痛改善情况、功能活动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中足、后足负重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相比单纯的体外冲击波治疗,辅以运动贴扎进行联合治疗能够更好地缓解疼痛、改善后足功能、纠正异常的足底负重、改善患者步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底筋膜炎 运动贴扎 体外冲击波治疗 足底压力评估 疼痛 生物力学机制
下载PDF
不同足姿受试者运动贴扎后步行及慢跑时的足底压力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柯竟悦 马圣楠 +5 位作者 董洪铭 李建萍 张洪浩 刘超 刘睿豪 李古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800-2807,共8页
背景:运动贴扎技术常用于各种运动损伤的处理,足踝部运动贴扎方式复杂多样,其中足底筋膜贴扎法所适用的人群更广泛,可用于不同足姿类型,但尚缺乏实际验证,所发挥的具体生物力学作用也不明晰。目的:观察不同足姿受试者使用足底筋膜贴扎法... 背景:运动贴扎技术常用于各种运动损伤的处理,足踝部运动贴扎方式复杂多样,其中足底筋膜贴扎法所适用的人群更广泛,可用于不同足姿类型,但尚缺乏实际验证,所发挥的具体生物力学作用也不明晰。目的:观察不同足姿受试者使用足底筋膜贴扎法后,在步行和慢跑时足底压力特征的变化。方法:于滨州医学院烟台校区招募37名年轻健康受试者进行试验,按照足姿指数6项进行评分,分为旋后位组、中立位组、旋前位组。分别于运动贴扎前后,采集并计算静态足部形态学指标(包括舟骨下降高度、弓高指数、足纵弓的弓高适应性、足横弓的弓高适应性)与步行和慢跑时足部各分区的压力时间积分,分析足底筋膜贴扎法具体的生物力学作用机制。结果与结论:①一般资料:3组受试者的性别、身高、身体质量指数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贴扎前,不同足姿组间足部形态学各指标及前足外侧、中足、后足区域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②静态足部形态学指标:贴扎后,舟骨下降高度、足纵弓弓高适应性、足横弓的弓高适应性3项指标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弓高指数的组间差异仍有显著性意义(P<0.05);旋后位组弓高指数略增大,但贴扎前后差异不显著(P>0.05);旋前位组舟骨下降高度与足纵弓弓高适应性显著减小、弓高指数增加,贴扎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步行时的足底压力指标:贴扎后,前足外侧、中足内侧区域的3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旋前位组贴扎后前足外侧负重增加(P<0.05),旋后位组贴扎后前足外侧、中足区域负重显著增大(P<0.05),而后足区域贴扎前后差异不显著(P>0.05)。④慢跑时的足底压力指标:贴扎后,前足外侧区域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旋前位组贴扎后,前足内侧区域负重显著增大(P<0.05);旋后位组贴扎后,前足外侧、中足及后足区域负重均显著增大(P<0.05)。⑤结果表明:足底筋膜贴扎法适用于不同足姿受试者,不仅能矫正足部静态结构,还能在步行及慢跑的动态活动过程中,调节异常的足底压力分布,使得旋后足姿与旋前足姿的中足、前足、后足负重趋于正常足姿的负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姿指数 运动贴扎 足底压力 生物力学 步行 慢跑
下载PDF
不同运动贴扎治疗偏瘫痉挛期肩痛对比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孙文琳 易琼 +4 位作者 陆敏 韩雨 刘洋 申晓文 许光旭 《康复学报》 CSCD 2020年第3期226-229,234,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运动贴扎法治疗偏瘫痉挛期肩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康复医学科120例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期肩痛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和空白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干预,对照组采用三角肌与前锯肌运...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运动贴扎法治疗偏瘫痉挛期肩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康复医学科120例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期肩痛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和空白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干预,对照组采用三角肌与前锯肌运动贴扎措施(常规方法),治疗组采用冈上肌、菱形肌与上斜方肌运动贴扎方法(新型方法),疗程均为1个月。空白组不予运动贴扎干预。结果:治疗1个月后,在VAS评分方面,对照组改善(3.4±0.2)分,治疗组改善(4.9±0.3)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无痛PROM方面,对照组改善幅度(23±0.8)°,治疗组改善幅度(42±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疼痛与活动度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的VAS评分、无痛PROM改善幅度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而上肢FMA评分、改良Ashworth评分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贴扎方法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期疼痛、无痛被动关节活动度范围,该方法对偏瘫痉挛期肩痛的功能改善具有更好的辅助作用。但是贴扎治疗对单纯软组织支持短暂不持久,稳定性欠缺,可能远期效果不佳;痉挛期肢体肌张力持续增高,肌力增长缓慢,短时间内采用贴扎与训练对上肢运动功能和肌张力改善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痉挛期 肩痛 运动贴扎
下载PDF
运动贴扎技术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张琴 余波 +5 位作者 陆兴华 缪芸 何霏 王凯 邓占奇 陈文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60-1264,共5页
目的:探讨运动贴扎技术联合体外冲击波改善足底筋膜炎疼痛程度及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纳入63例足底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运动贴扎技术组(KT)、体外冲击波组(ESWT)及联合治疗组,三组患者均予以牵伸训练为基础。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 目的:探讨运动贴扎技术联合体外冲击波改善足底筋膜炎疼痛程度及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纳入63例足底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运动贴扎技术组(KT)、体外冲击波组(ESWT)及联合治疗组,三组患者均予以牵伸训练为基础。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肌骨超声、美国矫形足踝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表(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评估患者的足跟疼痛程度、足底筋膜厚度及足踝的功能状态。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的差异。结果:治疗后2周,三组患者在VAS、AOFAS评分方面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在足底筋膜厚度方面,体外冲击波组及联合治疗组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KT组比较,ESWT组和联合治疗组在VAS、足底筋膜厚度及AOFAS方面均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之间VAS、足底筋膜厚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在AOFAS方面,联合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4周,三组患者在VAS、足底筋膜厚度、AOFA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三组间比较,在VAS、足底筋膜厚度及AOFAS评分方面,联合治疗组较体外冲击波组、运动贴扎技术组均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运动贴扎技术和体外冲击波治疗均可改善足底筋膜炎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功能,联合治疗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底筋膜炎 运动贴扎技术 体外冲击波 疼痛
下载PDF
运动贴扎技术对急性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舒真谛 金韵 +4 位作者 苏婷婷 黄倩倩 谷鹏鹏 黄晓丽 蒋松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86-691,共6页
目的:探讨运动贴扎技术对急性踝外侧韧带损伤后患者踝关节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90例踝关节扭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A组)、安慰剂组(B组)、对照组(C组),每组30例。C组接受常规治疗(1次/d,30min/次,5d/周,共2... 目的:探讨运动贴扎技术对急性踝外侧韧带损伤后患者踝关节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90例踝关节扭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A组)、安慰剂组(B组)、对照组(C组),每组30例。C组接受常规治疗(1次/d,30min/次,5d/周,共2周);A组、B组除常规治疗外(1次/d,30min/次,5d/周,共2周),同一天分别给予运动贴扎技术治疗、无拉力白贴(安慰剂)治疗(1次/d,5d/周,共2周)。三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运动训练指导及健康教育,并在接受治疗前、治疗2周后进行患侧肢体平衡功能[X轴平均位移(Mcd)、Y轴平均位移(Msd)评分]、损伤韧带厚径及相关肌群表面肌电值[腓肠肌外侧头(GL)、腓肠肌内侧头(GM)、腓骨长肌(PL)评分]的评定。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患侧肢体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2周后,组内前后比较,①表面肌电评估,即以相关肌群标准化肌电募集程度(均方根值RMS)为单位,测定步态项中肌群的肌电值:A、B两组表面肌电评分(GL、GM、PL)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但C组三块肌肉评分较治疗前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②平衡功能评估:A组、C组平衡功能Mcd、Msd评分较治疗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且A组较前改善(P<0.005)、C组较前下降(P<0.001),B组Mcd评分较治疗前改善(P<0.001),但B组Msd评分较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韧带厚径评估:三组韧带厚径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01)。治疗2周后,组间比较,A组韧带厚径评分、表面肌电评分(GL、GM、PL)均优于B组和C组(P<0.01);A组平衡功能评分(Mcd、Msd)均优于C组(P<0.005)、Msd评分优于B组(P<0.05),但Mcd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B组仅平衡功能评分(Mcd、Msd)优于C组(P<0.001),B、C两组其他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运动贴扎技术治疗可提高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患者平衡控制能力和相应肌群功能,加速损伤韧带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贴扎技术 踝关节韧带损伤 表面肌电 韧带厚径 平衡功能
下载PDF
运动贴扎对踝关节运动能力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聂开迪 《黑龙江科学》 2018年第13期40-41,共2页
踝关节在运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踝关节属于灵活性关节,其在运动中发生损伤的比例很高,如何安全有效保证踝关节运动能力同时预防损伤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从关节稳定性、本体感觉、动态姿势控制三方面分析踝... 踝关节在运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踝关节属于灵活性关节,其在运动中发生损伤的比例很高,如何安全有效保证踝关节运动能力同时预防损伤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从关节稳定性、本体感觉、动态姿势控制三方面分析踝关节贴扎对踝关节运动能力的影响,发现运动能力变化主要与限制关节活动、本体感觉、神经传入等因素相关,旨为运动员及踝关节损伤患者的防治和康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贴扎 踝关节不稳 本体感觉 动态姿势控制
下载PDF
运动贴扎技术联合本体感觉训练对踝关节扭伤患者踝关节功能及平衡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郭靖 徐仁杰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年第15期73-75,共3页
目的分析运动贴扎技术联合本体感觉训练对踝关节扭伤患者踝关节功能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1年5月该院收治的踝关节扭伤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运动贴扎技术,观察组在对... 目的分析运动贴扎技术联合本体感觉训练对踝关节扭伤患者踝关节功能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1年5月该院收治的踝关节扭伤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运动贴扎技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本体感觉训练,持续4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患侧胫前肌肌电积分值(iEMG)、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X轴平均位移(Mcd)、Y轴平均位移(Msd).结果干预前,两组患侧胫前肌iEMG、AOFAS踝-后足评分、Mcd、Msd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侧胫前肌iEMG、AOFAS踝-后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Mcd、Msd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踝关节扭伤患者中采用运动贴扎技术联合本体感觉训练,能有效增强患侧肌力,促进踝关节功能及平衡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扭伤 运动贴扎 本体感觉训练 踝关节功能 平衡功能
下载PDF
运动贴扎对患踝关节不稳的男子橄榄球运动员下肢运动素质的作用研究
8
作者 邢信伟 李亚平 王日东 《双足与保健》 2019年第2期97-98,共2页
目的分析运动贴扎对患踝关节不稳的男子橄榄球运动员下肢运动素质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8月山东省橄榄球队训练中发生踝关节扭伤的运动员20例,发放AJFAT调查问卷,选择实验法测试,分析贴扎前后运动能力影响,评价踝关节运动... 目的分析运动贴扎对患踝关节不稳的男子橄榄球运动员下肢运动素质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8月山东省橄榄球队训练中发生踝关节扭伤的运动员20例,发放AJFAT调查问卷,选择实验法测试,分析贴扎前后运动能力影响,评价踝关节运动贴扎在橄榄球运动中应用价值。结果贴扎前后在立定跳远、30 m冲刺、六角形测试、平衡测试等项目成绩对比,立定跳远和六角形测试成绩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贴扎可作为预防措施应用在橄榄球项目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中,能够改善踝关节不稳运动员的下肢运动素质,能够增强运动员灵敏性,但是会限制运动员下肢爆发力,前锋运动员需谨慎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贴扎 患踝关节不稳 男子橄榄球运动 下肢运动素质 作用
下载PDF
运动机能贴扎改善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疗效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冯雅丽 张鸿悦 +1 位作者 王凤怡 杨永红 《中国康复》 2017年第4期322-325,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运动机能贴扎(KT)改善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资源系统、MEDLIN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HO... 目的:系统评价运动机能贴扎(KT)改善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资源系统、MEDLIN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HO和PEDro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6年10月。搜索关于运动机能贴扎改善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共检索到4篇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满足纳入标准,共计162名患者纳入研究。分析结果提示: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运动机能贴扎能够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的淋巴水肿;部分研究结果显示运动机能贴扎可能对淋巴水肿上肢的僵硬感、瘙痒感存在积极作用。结论:运动机能贴扎可能有助于改善淋巴水肿相关症状,但对淋巴水肿程度改善作用尚不明确,期待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RCTs以验证运动机能贴扎对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机能 乳腺癌 淋巴水肿 系统评价
下载PDF
运动机能贴扎技术在马拉松运动损伤中的应用
10
作者 张磊 贺小桦 方元子 《运动》 2018年第20期17-18,共2页
随着马拉松运动在全国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市民参与了马拉松这项对人体要求极高的运动项目,但在不同的损伤机制下很多马拉松爱好者发生了运动损伤。本文统计了上海马拉松运动常见运动损伤,并通过运动损伤机制的分析介绍了预防运动损伤,并... 随着马拉松运动在全国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市民参与了马拉松这项对人体要求极高的运动项目,但在不同的损伤机制下很多马拉松爱好者发生了运动损伤。本文统计了上海马拉松运动常见运动损伤,并通过运动损伤机制的分析介绍了预防运动损伤,并在发生运动损伤后提出有效的干预的好方法——运动机能贴扎。本文还具体地分析了不同马拉松运动常见运动损伤的机制,并分步骤地介绍了针对不同马拉松运动常见运动损伤的运动机能贴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拉松 运动损伤 运动机能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