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在油层中的运移能力及规律 被引量:17
1
作者 雷光伦 李希明 +1 位作者 陈月明 汪卫东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5-78,共4页
为研究微生物在油层中运移的能力 ,进行微生物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实验 ,结果表明 ,微生物通过多孔介质的能力很强 ,这种能力可能来自于微生物菌体的柔性变形和动力定向性 ,微生物可用于渗透率在 3 0× 10 -3 μm2 以上油层采油 ;发... 为研究微生物在油层中运移的能力 ,进行微生物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实验 ,结果表明 ,微生物通过多孔介质的能力很强 ,这种能力可能来自于微生物菌体的柔性变形和动力定向性 ,微生物可用于渗透率在 3 0× 10 -3 μm2 以上油层采油 ;发现微生物运移时具有对流扩散特征 ,且吸附滞留明显。在实验研究基础上 ,建立了微生物运移的一维单向和径向扩散数学模型 ,并得到了包括吸附在内的解析解 ,可用于计算微生物驱油时的油井见效时间和油井中微生物产出时间。通过拟合实验曲线 ,得到了微生物在多孔介质中的对流扩散系数和最大吸附常数 ,计算结果表明 ,运移时微生物浓度下降很快 ,有效作用范围很小 ,因此选择在油层中有快速繁殖能力的微生物注入和适当补充注入营养液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采油 油层 运移能力 微生物 岩心
下载PDF
无机凝胶在18 m长岩心内的传输运移能力 被引量:5
2
作者 曹伟佳 卢祥国 +3 位作者 田中原 刘文辉 于萌 闫炳旭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7-431,共5页
为了实现海上高盐油田高效低成本开发,满足深部液流转向技术需求,本文开展了无机凝胶药剂浓度优选及18 m超长岩心内传输运移能力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目标储层注入水中Ca^2+和Mg^2+含量分别为0.569 g/L和0.229 g/L,二者不足以与主剂Na2S... 为了实现海上高盐油田高效低成本开发,满足深部液流转向技术需求,本文开展了无机凝胶药剂浓度优选及18 m超长岩心内传输运移能力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目标储层注入水中Ca^2+和Mg^2+含量分别为0.569 g/L和0.229 g/L,二者不足以与主剂Na2SiO3溶液反应生成大量无机凝胶,需选用外加CaCl2溶液作为助剂,选择主剂与助剂浓度均为3.7 g/L。随“软化水+Na2SiO3溶液+软化水+CaCl2溶液”交替注入轮次增加,18 m长岩心上各个长度区间压力梯度呈现逐渐升高趋势。多轮次交替注入结束后无机凝胶波及岩心区域达到总长度86.7%,岩心前后相邻两个长度区间压力梯度比值分别为3.85、2.03、1.16、1.19和1.24,各个长度区间压力梯度比值差不大,无机凝胶调剖剂具有良好传输运移和深部液流转向能力。后续水驱结束时,岩心各个长度区间封堵率在19.97%数72.26%,表明无机凝胶在孔隙内具有较强耐冲刷和持久液流转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无机凝胶 多孔介质 传输运移能力 长岩心
下载PDF
陈官庄地区沙四下亚段红层输导体系运移能力定量表征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蔡宏兴 赵海燕 +3 位作者 王延章 路达 闫瑞萍 李静雯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1-6,共6页
输导体系研究是制约陈官庄地区红层勘探的难点,探井成功率较低。为解决陈官庄地区输导体系运移能力的定量表征问题,系统梳理红层输导体系定量表征方法,对断层输导能力、连通砂体输导能力、不整合输导能力和油层压力进行单项定量化表征,... 输导体系研究是制约陈官庄地区红层勘探的难点,探井成功率较低。为解决陈官庄地区输导体系运移能力的定量表征问题,系统梳理红层输导体系定量表征方法,对断层输导能力、连通砂体输导能力、不整合输导能力和油层压力进行单项定量化表征,在归一化处理基础上赋予权值后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认为,陈官庄地区南坡东西分带现象明显,沙四下存在胜科1—官126方向优势通道,陈官庄及该区沙四下成藏区为高值区,王家岗地区为低值区。该方法对准确预测有利成藏区,获得有利的勘探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官庄地区 红层 输导体系运移能力 权值 定量表征方法
下载PDF
疏水缔合聚合物传输运移能力及其作用机理 被引量:7
4
作者 金玉宝 卢祥国 +3 位作者 刘进祥 喻琴 王子健 葛嵩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00-607,共8页
针对疏水缔合聚合物分子线团尺寸与油藏多孔介质孔隙尺寸的配伍性差的问题,以β-环糊精(β-CD)为疏水缔合聚合物缔合程度的调节剂,以大庆典型聚驱区块储层地质和流体为实验平台,以注入压力、表观黏度、质量浓度、黏均相对分子质量为评... 针对疏水缔合聚合物分子线团尺寸与油藏多孔介质孔隙尺寸的配伍性差的问题,以β-环糊精(β-CD)为疏水缔合聚合物缔合程度的调节剂,以大庆典型聚驱区块储层地质和流体为实验平台,以注入压力、表观黏度、质量浓度、黏均相对分子质量为评价指标,研究了疏水缔合聚合物传输运移能力并分析了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溶液在多孔介质内的传输运移能力较差且主要滞留在岩心前部区域。β-CD可以改善聚合物溶液的传输运移能力,有利于聚合物在多孔介质内均匀分布。随着β-CD含量的增加,聚合物溶液分子链间的缔合作用减弱,分子线团尺寸减小,聚合物溶液的传输运移能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缔合聚合物 抗盐性 不可及孔隙体积 传输运移能力 Β-环糊精 驱油剂
下载PDF
本源无机凝胶传输运移能力和封堵效果实验 被引量:6
5
作者 宋立志 郑华安 +8 位作者 王闯 李彦闯 曹伟佳 卢祥国 吕鑫 梁守成 杨寨 张春生 高建崇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6-134,共9页
南海涠洲11-1油田经多年注水开发后储层非均质性进一步加剧,注入水低效无效循环现象日趋严重,亟待采取深部液流转向措施改善水驱开发效果。以油藏工程、高分子材料学和物理化学等为理论指导,以化学分析、仪器检测和物理模拟等为技术手段... 南海涠洲11-1油田经多年注水开发后储层非均质性进一步加剧,注入水低效无效循环现象日趋严重,亟待采取深部液流转向措施改善水驱开发效果。以油藏工程、高分子材料学和物理化学等为理论指导,以化学分析、仪器检测和物理模拟等为技术手段,以涠洲11-1油藏地质特征、流体性质和开发现状等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温度对无机凝胶基本性能影响,主剂质量浓度、段塞尺寸和注入轮次对无机凝胶传输运移和封堵效果影响实验研究,优化出了无机凝胶注入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无机凝胶具有较好的耐温性能,适用于南海涠洲11-1油田;随主剂段塞尺寸、注入轮次和质量浓度增大,注入端附近区域化学反应速度增加,无机凝胶分布量增加,传输运移能力变差;随隔离液段塞尺寸增加,主剂与注入水反应时间延后,岩心内无机凝胶分布更均匀,深部液流转向效果更好;在主剂用量相同条件下,与各轮次药剂采用“等浓”注入方式相比较,各轮次药剂采用“递增”注入方式时岩心内无机凝胶分布更均匀,深部液流转向效果更好。最优注入工艺参数为:主剂质量浓度为3700~7300 mg/L,主剂段塞尺寸为0.07~0.09 PV,隔离液段塞尺寸为0.014~0.021 PV,合理6轮次左右,主剂质量浓度合理递增幅度为610~98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盐油藏 无机凝胶 传输运移能力 封堵效果 参数优化 物理模拟 机理分析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液流转向剂传输运移能力与驱油效率 被引量:7
6
作者 宋欢 张脊 +1 位作者 卢祥国 谢坤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6-122,共7页
大庆头台油田源13西块PI组油层为处于高含水开发期的低渗透油藏,亟待扩大低渗透层波及体积。以高分子材料学、物理化学和油藏工程等理论为指导,以化学分析、仪器检测和物理模拟等为技术手段,以多测压点长岩心各个区间的压差和驱油效率... 大庆头台油田源13西块PI组油层为处于高含水开发期的低渗透油藏,亟待扩大低渗透层波及体积。以高分子材料学、物理化学和油藏工程等理论为指导,以化学分析、仪器检测和物理模拟等为技术手段,以多测压点长岩心各个区间的压差和驱油效率为评价指标,以目标油藏的储层和流体为模拟对象,开展了深部液流转向剂传输运移能力和驱油效率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聚合物浓度相同条件下,与聚合物溶液相比较,Cr^(3+)聚合物凝胶在储层岩心内传输运移能力较差,但二者差异并不明显;随岩心渗透率减小,转向剂传输运移能力变差;当渗透率小于100×10^(-3)μm^2后,转向剂传输运移能力和驱油效率都明显减小;在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和质量浓度相同条件下,与聚合物溶液比较,Cr^(3+)聚合物凝胶驱油效率较高,技术经济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台油田 Cr3+聚合物凝胶 传输运移能力 驱油效率 物理模拟
下载PDF
聚合物传输运移能力与驱油效果关系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栾鹏飞 卢祥国 +1 位作者 曹伟佳 郑凯亓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66-73,共8页
聚合物在多孔介质内扩大注入水波及体积是聚驱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机理。考察了聚合物的传输运移和驱油效果。结果表明,聚合物驱油剂黏度与驱油效果不存在正相关性,等质量浓度的“抗盐”聚合物黏度(52.4mPa·s)高于“高分”聚合物黏度(... 聚合物在多孔介质内扩大注入水波及体积是聚驱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机理。考察了聚合物的传输运移和驱油效果。结果表明,聚合物驱油剂黏度与驱油效果不存在正相关性,等质量浓度的“抗盐”聚合物黏度(52.4mPa·s)高于“高分”聚合物黏度(35.6 mPa·s),但与储层孔喉结构配伍性、注入性和抗剪切性差;“抗盐”聚合物驱替整体采收率增幅(6.94%)低于“高分”聚合物驱替整体采收率增幅(18.94%),与等黏度或等质量浓度的“高分”聚合物相比“,抗盐”聚合物的扩大波及体积能力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聚合物 “抗盐”聚合物 提高采收率机理 聚合物驱 传输运移能力 驱油效果
下载PDF
渤海海域辽中凹陷LD油田油源断层运移能力定量评价及运移模式 被引量:12
8
作者 田立新 王冰洁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67-577,共11页
渤海海域辽中凹陷多个复杂断裂带内受次级调节正断层的控制形成了数量众多的断块圈闭,探井已经证实位于成熟烃源岩层系之上的断块圈闭其油源断层的垂向输导能力对不同断块的油气富集程度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分析认为研究区油源断... 渤海海域辽中凹陷多个复杂断裂带内受次级调节正断层的控制形成了数量众多的断块圈闭,探井已经证实位于成熟烃源岩层系之上的断块圈闭其油源断层的垂向输导能力对不同断块的油气富集程度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分析认为研究区油源断层的断面形态及其与成熟烃源岩段的接触面积是油气运移能力的主控因素,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地震资料对油源断层进行精细解释,刻画断面三维形态展布及其与成熟烃源岩的接触,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定量计算了这两个地质因素控制下不同油源断层油气运移能力的大小,并结合测井资料对断层伴生裂缝带的发育特征进行了识别,建立了LD油田油气运移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6条油源断层的油气运移能力存在明显差别;在整个油田范围内含油层段有24个油气充注点,且充注能力不同,控制了不同断块储量丰度的差异;油源断层伴生裂缝带的发育在断层两盘存在横向不对称性,在下降盘附近的裂缝更为发育,孔渗得到改善,从而导致这些充注点的油气在下降盘发生明显的分流作用。基于上述成果建立了研究区的油气运移模式,与实际钻探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移能力 运移模式 定量评价 复杂断裂带 油源断层 LD油田 辽中凹陷
下载PDF
聚合物传输运移能力和油藏适应性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苏延昌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75-681,687,共8页
大庆太18-38井区具有储层渗透率低和非均质性强的特点,水驱开发效果受到极大影响,亟待采取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技术措施。针对大庆太北开发区的问题,开展了普通聚合物和抗盐聚合物溶液渗流特性和传输运移能力实验研究和作用机理分析。结果... 大庆太18-38井区具有储层渗透率低和非均质性强的特点,水驱开发效果受到极大影响,亟待采取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技术措施。针对大庆太北开发区的问题,开展了普通聚合物和抗盐聚合物溶液渗流特性和传输运移能力实验研究和作用机理分析。结果表明,与普通聚合物相比,抗盐聚合物分子聚集体尺寸较大,岩心孔隙内尤其是注入端附近区域内的滞留水平较高,致使该区域渗流阻力增幅以及压差和压差比较大,传输运移能力较差。与普通聚合物不同,抗盐聚合物分子链上存在少量片状结构,致使聚合物分子链间缠绕作用增强、分子聚集体尺寸增大和聚合物传输运移能力变差。当目标油藏储层渗透率为238×10^(-3)、246×10^(-3)、255×10^(-3)μm^(2)时,与其相适应的聚合物分别为中分、中高分、高分聚合物;当储层渗透率为500×10^(-3)μm^(2)时,适应的聚合物为超高分和抗盐聚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盐聚合物 普通聚合物 渗流特性 传输运移能力 机理分析
下载PDF
渤海Q油田三种不同驱油体系传输运移能力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彬 高建崇 +3 位作者 吴彬彬 吴雅丽 李奇 刘文华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9年第5期84-87,91,共5页
为筛选出更适合渤海Q油田的驱油体系,在模拟油藏条件(温度63℃,地层水矿化度4 500 mg/L,脱气原油地面黏度75 mPa·s)和驱油体系在进入油藏前受到炮眼剪切作用下,利用流变仪、动静态光散射仪、化学驱物理模拟装置等设备,分析交联聚... 为筛选出更适合渤海Q油田的驱油体系,在模拟油藏条件(温度63℃,地层水矿化度4 500 mg/L,脱气原油地面黏度75 mPa·s)和驱油体系在进入油藏前受到炮眼剪切作用下,利用流变仪、动静态光散射仪、化学驱物理模拟装置等设备,分析交联聚合物微球(WQ)、聚表剂(HG)两种驱油体系的分子结构、溶液性能以及在岩心中的传输运移能力,并与普通聚合物(HPAM)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三种驱油体系的传输运移能力大小排序为:HPAM>HG>WQ。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Q油田 聚表剂 交联聚合物微球 传输运移能力
下载PDF
弱碱三元复合体系传输运移和深部液流转向能力——以大庆萨北油田储层为例 被引量:7
11
作者 孙学法 卢祥国 +1 位作者 孙哲 赵春燕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5-110,共6页
近年来,大庆油区采用弱碱三元复合体系替代强碱三元复合体系,不仅克服了采油系统结垢问题,而且采收率增幅有所提高。与强碱三元复合体系相比,弱碱三元复合体系研究起步较晚,存在许多有待进一步攻关的技术难题。为此,以物理化学、高分子... 近年来,大庆油区采用弱碱三元复合体系替代强碱三元复合体系,不仅克服了采油系统结垢问题,而且采收率增幅有所提高。与强碱三元复合体系相比,弱碱三元复合体系研究起步较晚,存在许多有待进一步攻关的技术难题。为此,以物理化学、高分子材料学和油藏工程理论为指导,以仪器检测、化学分析和物理模拟技术为手段,以大庆萨北油田油藏储层和流体为实验对象,以渗流阻力、分流率和采收率等作为评价指标,开展弱碱三元复合体系传输运移和深部液流转向能力及其对增油降水效果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质量分数和碳酸盐颗粒数量是影响弱碱三元复合体系传输运移能力的主要因素;在粘度相同的条件下,随着界面张力的降低,弱碱三元复合体系深部液流转向能力降低;在界面张力相同的条件下,随着粘度的增加,弱碱三元复合体系深部液流转向能力增强;传输运移和深部液流转向能力可从不同方面评价弱碱三元复合体系性能,当二者与储层性质实现合理匹配时,弱碱三元复合驱才能取得最佳技术经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碱三元复合体系 滞留量 分流率 采收率 传输运移能力 深部液流转向
下载PDF
苏德尔特地区兴安岭群油运移输导能力评价 被引量:5
12
作者 金光柱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12,共5页
为了研究苏德尔特地区兴安岭群油运移输导能力,对其运移模式进行了研究,得到苏德尔特地区兴安岭群油主要来自洼槽中南屯组源岩,南屯组源岩生成排出的油首先通过源断裂向上垂直运移进入兴安岭群,然后再沿砂体或不整合面进行侧向运移。通... 为了研究苏德尔特地区兴安岭群油运移输导能力,对其运移模式进行了研究,得到苏德尔特地区兴安岭群油主要来自洼槽中南屯组源岩,南屯组源岩生成排出的油首先通过源断裂向上垂直运移进入兴安岭群,然后再沿砂体或不整合面进行侧向运移。通过定义和求取源断裂输导油气能力评价参数得到,苏德尔特地区兴安岭群源断裂输导油能力较强地区主要分布在贝14井及其以北地区和贝16井及其以南地区。通过砂体有效通道空间系数统计和计算得到,苏德尔特地区兴安岭群砂体输导油能力较强地区主要分布在贝16井处和贝14井以西地区。通过油势能分布研究得到,苏德尔特地区兴安岭群不整合面油汇聚区主要分布在贝28—贝14井处以及贝16井附近。综合源断裂、砂体和不整合面输导油能力可以得到苏德尔特地区油运聚成藏的有利地区主要分布在贝28、贝14井和贝16井处,较有利区分布在其四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德尔特地区 兴安岭群 运移输导能力 综合评价 海拉尔盆地
下载PDF
大粒径调剖颗粒封堵机理及深部运移性能评价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宇豪 王克亮 +1 位作者 李根 逯春晶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9-164,共6页
大粒径弹性调剖颗粒不同于常规调剖剂,通过合理运用可以有效改善地层深部的非均质性,然而目前受实验装置的限制,大粒径颗粒的室内注入实验研究十分有限。针对这一问题制作了裂缝模型及颗粒顶替装置,并设计了基于现场应用的一种粒径为1~... 大粒径弹性调剖颗粒不同于常规调剖剂,通过合理运用可以有效改善地层深部的非均质性,然而目前受实验装置的限制,大粒径颗粒的室内注入实验研究十分有限。针对这一问题制作了裂缝模型及颗粒顶替装置,并设计了基于现场应用的一种粒径为1~5 mm的弹性调剖颗粒的封堵及深部运移性能评价实验。通过连接在顶替装置上的压力传感器记录压力数据,绘制了注入压力-时间曲线,总结了相关的数据分析方法;在数据处理方面提出颗粒变形通过压力这一参数用来评价颗粒的深部运移能力及其对目标裂缝的封堵能力,并通过改变颗粒体系中颗粒的含量来研究颗粒用量对于封堵和运移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调剖颗粒体系中颗粒的含量越高,封堵及深部运移作用的效果越好;1 mm粒径颗粒深部运移能力较强,3 mm粒径颗粒封堵能力较强,均适用于深部调剖,而5 mm粒径颗粒刚性封堵能力太强,不适用于深部调剖;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实施措施区块的地质条件以及措施实施目的进行颗粒选择。该项实验的设计及相应分析方法简单、有效,所需装置也较易获取,可为同类大粒径调剖颗粒性能研究的室内实验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粒径弹性颗粒 封堵能力 深部运移能力 颗粒含量
下载PDF
渤海南部缓坡带新近系油气运移模式——以垦利9油田群为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宿雯 杨海风 +2 位作者 揣媛媛 张宏国 胡志伟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20年第11期69-76,共8页
渤海南部缓坡带新近系属于远源成藏,运移路径复杂限制了勘探成效。利用垦利9油田群丰富的钻井资料,结合物理模拟实验、地球化学等手段,明确了渤海南部缓坡带明下段油气运移路径及其控藏作用。研究表明,馆陶组顶部富砂段与明下段底部富... 渤海南部缓坡带新近系属于远源成藏,运移路径复杂限制了勘探成效。利用垦利9油田群丰富的钻井资料,结合物理模拟实验、地球化学等手段,明确了渤海南部缓坡带明下段油气运移路径及其控藏作用。研究表明,馆陶组顶部富砂段与明下段底部富泥段组合形成横向输导体系;馆陶组输导层顶面圈闭充当明下段油气中转站,圈闭保存能力控制了明下段的油气富集特征;新近系属于未固结-弱固结地层,断裂带基本不发育裂缝,油气垂向运移能力主要受到卷入断裂带中砂岩含量的控制;明下段成藏是油气经历横向输导与垂向运移相互配合的结果。蓬莱A构造明下段钻遇高丰度油藏,证明了该模式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坡带 输导层 保存能力 砂岩含量 运移能力 渤海南部
下载PDF
二类油层二元复合体系性能评价及其机理 被引量:15
15
作者 牛丽伟 卢祥国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52,共9页
针对强碱或弱碱三元复合体系结垢和采出液乳化问题,利用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组成二元复合体系,通过室内仪器检测分析,研究5种二元复合体系的黏度、界面张力(包括稳定性、耐温性、吸附特性)、传输运移能力,进行驱油实验.结果表明,表面活... 针对强碱或弱碱三元复合体系结垢和采出液乳化问题,利用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组成二元复合体系,通过室内仪器检测分析,研究5种二元复合体系的黏度、界面张力(包括稳定性、耐温性、吸附特性)、传输运移能力,进行驱油实验.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分数、时间、温度以及吸附作用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5种二元复合体系的黏度和界面张力."聚合物与东昊石油磺酸盐"和"聚合物与Sun-Anshun"二元复合体系沿岩心长度方向滞留比较均匀,传输和运移能力较强;"聚合物与大庆SJT-B"和"聚合物与炼化石油磺酸盐"二元复合体系传输和运移能力较弱.在大庆油砂填砂模型和人造非均质物理模型驱油实验中,"聚合物与Sun-Anshun"二元复合体系的增油效果最好,其次是"聚合物与炼化石油磺酸盐"和"聚合物与大庆SJT-B"的,"聚合物与东昊石油磺酸盐"二元复合体系的最差.在5种表面活性剂中,"Sun-Anshun"和"炼化石油磺酸盐"与大庆油田萨北二类油层区块油水配伍性好,所配制的"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不仅与原油间可以实现超低界面张力,而且对聚合物溶液黏弹性影响小,具有较强的洗油和流度控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复合体系 黏度 界面张力 稳定性 耐温性 吸附特性 传输运移能力 驱油效果 驱油机理
下载PDF
西南印度洋脊49°39′E热液活动区硫化物烟囱体的铂族元素特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威 李军 +3 位作者 陶春辉 孙治雷 何拥军 崔汝勇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691-691,共1页
对我国大洋第19航次第Ⅱ航段在西南印度洋脊49°39′E热液区利用电视抓斗获取的热液硫化物烟囱体(Tao C et al.,2007)样品从内到外取了5个小样,进行了铂族元素含量分析,样品的PGE含量较低且变化范围较大。PGE中平均含量最高的Pt和P... 对我国大洋第19航次第Ⅱ航段在西南印度洋脊49°39′E热液区利用电视抓斗获取的热液硫化物烟囱体(Tao C et al.,2007)样品从内到外取了5个小样,进行了铂族元素含量分析,样品的PGE含量较低且变化范围较大。PGE中平均含量最高的Pt和Pd仅分别为0.667ng/g和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族元素 海底热液硫化物 南印度 样品 烟囱 含量分析 运移能力 洋脊 分异特征 变化范围
下载PDF
本源无机凝胶油藏适应性评价及作用机理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郐婧文 曹伟佳 +3 位作者 卢祥国 田中原 王闯 李彦闯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58-863,共6页
开发了一种适用于高温高盐油藏深部液流转向的调剖剂——无机凝胶,测试了它的宏观及微观形态、耐温性和黏弹性,评价了它在岩心中传输运移能力及封堵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无机凝胶的密度与水接近,耐温性、悬浮性和注入性良好;无机凝胶具... 开发了一种适用于高温高盐油藏深部液流转向的调剖剂——无机凝胶,测试了它的宏观及微观形态、耐温性和黏弹性,评价了它在岩心中传输运移能力及封堵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无机凝胶的密度与水接近,耐温性、悬浮性和注入性良好;无机凝胶具有一定黏弹性,在储层多孔介质内不易发生剪切破坏,易于实现远距离放置及深部液流转向;无机凝胶热稳定性良好,可以在高温环境中保持性能长期稳定,尤其适用于高温高盐油藏。在渗透率为488×10^-3μm^2时,无机凝胶在岩心前部区域封堵率为89.89%,中部为64.96%,后部为17.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盐油藏 无机凝胶 耐温性 耐盐性 传输运移能力 封堵效果 物理模拟 机理分析
下载PDF
Non-capacity transport of non-uniform bed load sediment in alluvial rivers 被引量:7
18
作者 CAO Zhi-xian HU Peng +1 位作者 PENDER Gareth LIU Huai-han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6年第3期377-396,共20页
Rivers often witness non-uniform bed load sedim ent transport. For a long tim e, non-uniform bed load transport has been assum ed to be at capacity regime determined exclusively by local flow. Yet whether the capacity... Rivers often witness non-uniform bed load sedim ent transport. For a long tim e, non-uniform bed load transport has been assum ed to be at capacity regime determined exclusively by local flow. Yet whether the capacity assumption for non-uniform bed load transport is justified remains poorly understood. Here, the relative time scale of non-uniform bed load transport is evaluated and non-capacity and capacity models are compared for both aggradation and degradation cases with observed data. As characterized by its relative time scale, the adaptation of non-uniform bed load to capacity regime should be fulfilled quickly. However, changes in the flow and sedim ent inputs from upstream or tributaries hinder the adaptation. Also, the adaptation to capacity regime is size dependent, the finer the sediment size the slower the adaptation is, and vice versa. It is shown that the capacity model may entail considerable errors compared to the non-capacity model. For modelling of non-uniform bed load, non-capacity modelling is recommended, in which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scales required for adaptation are explicitly appreci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vial process Sediment transport Bed deformation Non-uniform bed load Capacity transport
下载PDF
Adsorptive potential of Acacia nilotica based adsorbent for chromium(Ⅵ) from an aqueous phase 被引量:1
19
作者 Raza Khalid Zaheer Aslam +3 位作者 Aamir Abbas Waqar Ahmad Naveed Ramzan Reyad Shawabkeh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3期614-622,共9页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enhanc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Acacia nilotica (keekar) sawdust for the abatement of chromium bearing wastewater an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rocess parameters on adsorptio...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enhanc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Acacia nilotica (keekar) sawdust for the abatement of chromium bearing wastewater an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rocess parameters on adsorption capacity. The sawdust was activated by acid wash and functionalized subsequently with formaldehyde. Functionalization of activated sawdust raised its chromium removal efficiency of almost 10% as compared to its adsorption removal efficiency of HCl treated sawdust in a batch adsorption study. Adsorption kinetic data provided better fitting with pseudo second order model. Maximum adsorption capacity calculated through the best fitting Langmuir model was 6.34 mg·g^-1 and 8.2 mg·g^-1 for HCl treated and formaldehyde functionalized sawdust adsorbents, respectively. The adsorption of Cr(VI) was endothermic when studied by varying temperature from 20℃ to 50℃ for both activated and functionalized adsorb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acia nilotica Chromium Adsorption Kinetics Isotherms Thermodynamics
下载PDF
Study on Running Performance of Flexible Wheels for Lunar Rovers: Relation between Stress Distribution of Flexible Wheel and Running Performance
20
作者 Kojiro Iizuka Takeshi Kubota 《Journal of Mechanics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2012年第5期304-311,共8页
On lunar exploration missions, the rovers which can move and explore directly are considered by various agency like NASA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JAXA (Japan Aerospace Exploration Agency), ... On lunar exploration missions, the rovers which can move and explore directly are considered by various agency like NASA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JAXA (Japan Aerospace Exploration Agency), ESA (European Space Agency). Lunar rovers are required to move on rough terrains such as craters and rear cliffs where it is scientifically very important to explore. However, there is a problem that the rovers have possibility of stack because of the lunar surface is covered with loose soil named Regolith. Therefore,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a mechanism of kinetic behavior between the wheels of the exploration rovers and loose soil. And then, this paper proposed a flexible wheel to solve like that problems. The flexible wheel has the surface which can be changed flexibly toward rough terrain. Running experiments on loose soil which imitated regolith were carried out to observe the traversability of the flexible wheel using slip ratio. Traversality of flexible wheel was better than the circular rigid wheel. The authors believe that stress distribution is important.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of the flexible wheels is horizontally long and stress value is small. However,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can be changed by loaded more weight. Theref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ress and the running performance was considered using this differential stress distribution. In experiments, the authors used the flexible wheel with simple structure (3 limbs). From these consideratio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ress of the flexible wheel and the running performance was describ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nar rovers flexible wheels stress distribution slip ratio pressure sensor.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