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示踪分子确定石油运移路线
1
《国外测井技术》 1998年第5期74-74,共1页
关键词 示踪分子 石油运移路线 采收率 油藏 运移距离
下载PDF
德南洼陷下第三系低熟油灶的油气运移分配 被引量:2
2
作者 孙义梅 陈程 +1 位作者 曹忠祥 项希勇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1-45,共5页
德南洼陷沙三段 ( Es3 )油灶的低成熟度大大降低了德南洼陷的勘探成功率。泥岩压实曲线推测和油气显示资料表明 ,Es3 低熟油灶的油气初次运移主要指向沙四段 ( Es4 )储层。射线追踪法和探井油气显示资料表明德南洼陷油气再次运移分配主... 德南洼陷沙三段 ( Es3 )油灶的低成熟度大大降低了德南洼陷的勘探成功率。泥岩压实曲线推测和油气显示资料表明 ,Es3 低熟油灶的油气初次运移主要指向沙四段 ( Es4 )储层。射线追踪法和探井油气显示资料表明德南洼陷油气再次运移分配主要受运移路线、距油灶的远近等因素影响。运移优选通道是近油灶的灰岩裂缝。综合研究认为该区的有利勘探层位是 Es4 ,有利圈闭位于近油灶的两个 类油气运移分配单元内 ,以灰岩中的砂层夹层为主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移路线 运移通道 低熟油灶 运移分配单元 德南洼陷 偏离作用
下载PDF
长江入海沉积物的输送及其入海后的运移 被引量:15
3
作者 杨作升 J.D.米利曼 《山东海洋学院学报》 1983年第3期1-12,i001,共13页
前言 长江和黄河是世界著名的多沙河流,每年入海泥沙分别为5亿吨和11亿吨,分别占世界的第四位和第二位。千万年来由她们发育了广大的冲积平原,浩浩荡荡东流入海,形成东中国海大陆架沉积物的主要来源。研究长江和黄河沉积物搬运入海... 前言 长江和黄河是世界著名的多沙河流,每年入海泥沙分别为5亿吨和11亿吨,分别占世界的第四位和第二位。千万年来由她们发育了广大的冲积平原,浩浩荡荡东流入海,形成东中国海大陆架沉积物的主要来源。研究长江和黄河沉积物搬运入海的沉积动力过程,不仅对东海大陆架的了解和开发有重要意义,也给陆上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入海口 沉积物 输送机制 运移路线
下载PDF
王集鼻状构造成藏特征及模式 被引量:5
4
作者 彭国力 李显路 王三奎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39-440,443,共3页
泌阳凹陷是一个富油凹陷,北部斜坡是一个环绕凹陷沉积生油中心的长期抬起的沉积古斜坡,为油气运移主要指向,延伸至生油区的砂层是油气运移优势通道;北东向断层断距大、延伸长、封堵性好,为王集鼻状构造上的主断层,控制油气运移路线,横... 泌阳凹陷是一个富油凹陷,北部斜坡是一个环绕凹陷沉积生油中心的长期抬起的沉积古斜坡,为油气运移主要指向,延伸至生油区的砂层是油气运移优势通道;北东向断层断距大、延伸长、封堵性好,为王集鼻状构造上的主断层,控制油气运移路线,横切油气运移"胡同"的北西向断层的相对封堵性控制成藏和含有高度。当聚集的油气柱高度达到断层所能封闭的油气柱高度后,油气从圈闭的顶部溢出,向对盘运移(或沿断层向上运移),并在新的断层圈闭内聚集。沿着油气运移路线,精细落实北西向断层,落实含油层系内各"胡同"的圈闭是下一步勘探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移优势通道 运移路线 圈闭 成藏特征 成藏模式 王集鼻状构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