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9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等抗力偶直立下颌高位近中阻生第二磨牙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马晓晴 孙建锋 +4 位作者 叶茂 邢允波 邓学韬 朱梦娇 许衍 《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803-807,共5页
目的 评价不等抗力偶系在直立下颌高位近中阻生第二磨牙时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下颌第二磨牙近中高位阻生青少年病例18例。在同侧第一磨牙颊侧外斜线植入微种植钉1枚,种植钉与同侧后牙段形成支抗侧,在第二磨牙远颊放置小方管,NiTi片段... 目的 评价不等抗力偶系在直立下颌高位近中阻生第二磨牙时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下颌第二磨牙近中高位阻生青少年病例18例。在同侧第一磨牙颊侧外斜线植入微种植钉1枚,种植钉与同侧后牙段形成支抗侧,在第二磨牙远颊放置小方管,NiTi片段弓就位后双侧形成不对称力偶,待其基本直立后调整颊管至正常位置改善咬合。采用Graphpad Prism 6.0软件包对治疗前、后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所有倾斜磨牙均直立,治疗过程中无咬合干扰,治疗结束局部咬合关系良好,无牙根吸收。相邻第一磨牙远中牙槽骨高度明显增加,其近中颊尖到下颌平面的垂直距离保持稳定。结论 微种植钉联合NiTi片段弓形成的不等抗力偶系可有效直立下颌高位近中阻生第二磨牙,并有效控制其垂直向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种植钉 磨牙近中倾斜 不等抗力偶 NiTi片段弓
下载PDF
下颌第一恒磨牙近中根解剖研究进展
2
作者 丁祝雯 曹均凯 +1 位作者 蒋一 罗强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23年第5期313-316,共4页
下颌第一恒磨牙作为口腔重要功能牙之一,其在恒牙列中萌出早,且易患龋。因其近中根牙根数目多且根管内部解剖结构复杂,常是根管治疗的重中之重。临床治疗中常见根管峡区、近中中根管、弯曲根管以及危险区等解剖结构,易导致遗漏根管、根... 下颌第一恒磨牙作为口腔重要功能牙之一,其在恒牙列中萌出早,且易患龋。因其近中根牙根数目多且根管内部解剖结构复杂,常是根管治疗的重中之重。临床治疗中常见根管峡区、近中中根管、弯曲根管以及危险区等解剖结构,易导致遗漏根管、根管预备清洁不彻底、出现台阶或侧穿等并发症,且个体间差异较大,与性别、年龄以及种族等多方面因素相关。为全面掌握下颌第一恒磨牙近中根的解剖结构,提高其根管治疗的成功率。本文就其解剖特征、相关因素及临床指导意义进行综述,以期为下颌第一恒磨牙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一恒磨牙 近中 根管形态
下载PDF
双矩形附件对透明矫治器磨牙近中移动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3
作者 周妍 彭友俭 《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883-888,共6页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比较透明矫治器中双矩形附件对下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的力学影响。方法通过锥形束CT(CBCT)获得患者下颌骨数据,利用Mimics、Geomagic Wrap、Unigraphics Nx和Ansys Workbench等软件建立透明矫治器推下颌第一磨...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比较透明矫治器中双矩形附件对下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的力学影响。方法通过锥形束CT(CBCT)获得患者下颌骨数据,利用Mimics、Geomagic Wrap、Unigraphics Nx和Ansys Workbench等软件建立透明矫治器推下颌第一磨牙向近中的4组有限元模型,即模型A(颊侧近中5 mm长水平矩形附件),模型B(颊侧近中、舌侧近中3 mm长水平矩形附件),模型C(颊侧近中、颊侧远中3 mm长水平矩形附件),模型D(颊侧近中、颊侧远中3 mm长垂直矩形附件),分析下颌第一磨牙的位移模式、牙周膜应力分布和牙槽骨应力分布。结果①4组模型中下颌第一磨牙均为近中倾斜移动。下颌第一磨牙的总位移和倾斜度均表现为模型B组>模型C组>模型D组>模型A组,附件的固位力与磨牙的位移量和磨牙的倾斜度成正比,其中模型A、C、D三组各方面差值较小;②下颌第一磨牙牙周膜近远中面应力值最大值与牙槽窝近中内表面Von Mises应力值最大值均表现为模型B组>模型C组>模型D组>模型A组,与下颌第一磨牙的位移结果相印证。结论①透明矫治器中磨牙近中移动时,仅添加矩形附件磨牙均发生了近中倾斜移动;②附件可以增加透明矫治器中磨牙的固位力,附件的固位力与磨牙的位移量和磨牙的倾斜度成正比;③颊侧5 mm长水平矩形附件、颊侧3 mm长双水平矩形附件与颊侧3 mm长双垂直矩形附件此三种附件的固位力适中,磨牙的位移量与倾斜度适中,实际磨牙移动更符合矫治器预期设计,矫治器不易脱套,建议透明矫治器中磨牙近中移动时在磨牙上设计以上三种附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矫治器 矩形附件 近中移动 应力 有限元
下载PDF
下颌第一恒磨牙髓腔解剖标志与近中中央根管发生率间关系的CBCT研究
4
作者 韩宇环 武万超 +1 位作者 王培儒 李丽洁 《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1096-1100,共5页
目的运用锥形束CT(CBCT)探讨下颌第一恒磨牙(MFM)近中中央根管(MMC)的根管形态和发生率,研究相关髓腔解剖标志与MMC发生率间的关系,为临床牙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000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共计1785颗MFM符合纳入标准。记录如下内容:... 目的运用锥形束CT(CBCT)探讨下颌第一恒磨牙(MFM)近中中央根管(MMC)的根管形态和发生率,研究相关髓腔解剖标志与MMC发生率间的关系,为临床牙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000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共计1785颗MFM符合纳入标准。记录如下内容:年龄、性别、牙位、远舌根存在与否、近中颊侧根管(MB)和近中舌侧根管(ML)两根管口之间的距离。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MMC在MFM的发生率为8.12%(145/1785),其中,具有独立根尖孔的MMC发生率为0.84%(15/1785);<40岁组发生率为9.99%(82/821),≥40岁组MMC的发生率为6.54%(63/964),P<0.05;男性MMC的发生率(7.12%,67/941)稍低于女性(9.24%,78/844),P>0.05;左侧MFM的MMC发生率(8.34%,76/911)略高于右侧(7.89%,69/874),P<0.05;存在远舌根时,MMC的发生率(8.85%,41/463)较不存在远舌根时(7.87%,104/1322)稍高,P>0.05;当MMC存在时,MB-ML的根管口间距离为(2.99±0.44)mm,当不存在MMC时,该距离为(3.39±0.49)mm,P<0.05。结论下颌第一恒磨牙髓腔解剖标志可辅助预测MMC是否存在,减少MMC的遗漏并防止对牙齿结构的过度切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中央根管 下颌第一恒磨牙 锥形束CT 根管分型
下载PDF
压膜保持器对种植单冠近中邻间隙的影响及患者接受度调查
5
作者 果莹 倪耀丰 余日月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3年第5期348-353,389,共7页
目的:探讨压膜保持器对后牙区种植单冠近中邻间隙的影响,并对患者接受度进行调查。方法:纳入后牙区种植单冠修复患者167例,牙冠平均戴用时间2.41年。以金属咬合纸和测力计评估邻间隙大小,对出现近中邻间隙及食物嵌塞的30例牙冠重新修复... 目的:探讨压膜保持器对后牙区种植单冠近中邻间隙的影响,并对患者接受度进行调查。方法:纳入后牙区种植单冠修复患者167例,牙冠平均戴用时间2.41年。以金属咬合纸和测力计评估邻间隙大小,对出现近中邻间隙及食物嵌塞的30例牙冠重新修复,嘱患者夜间戴用压膜保持器并每半年复查,随访到与第一次修复后相同的时间,比较未戴用与戴用压膜保持器时的种植单冠近中邻间隙大小,种植体周围指数与天然牙牙周指数,调查167例患者对压膜保持器的接受程度。结果:夜间戴用压膜保持器平均2.41年,30例种植单冠近中邻间隙明显小于未戴用压膜保持器时(P<0.05),食物嵌塞情况有所缓解。佩戴压膜保持器时种植体周围指数(PD,mSBI)优于食物嵌塞时(P<0.05),天然牙牙周指数(PD,BI)较佩戴前无明显变化。有夜磨牙或食物嵌塞的患者对压膜保持器接受度优于其他组别(P<0.05)。结论:夜间佩戴压膜保持器可能有助于减小种植单冠近中邻间隙,缓解食物嵌塞。对有夜磨牙或曾因邻间隙反复食物嵌塞的患者可有针对性地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膜保持器 种植单冠 近中邻间隙 食物嵌塞
下载PDF
运用锥形束断层摄影系统研究下颌第一磨牙近中中央根管
6
作者 赖静 余昕 +1 位作者 郭姗姗 王雪蔓 《当代医学》 2023年第35期18-22,共5页
目的采用锥形束断层摄影系统(CBCT)对下颌第一恒磨牙近中中央根管(MMC)的相关特征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8月于重庆牙科医院放射科行CBCT检查的603名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统计下颌第一磨牙MMC在不同分型中的发现情况,比较不同... 目的采用锥形束断层摄影系统(CBCT)对下颌第一恒磨牙近中中央根管(MMC)的相关特征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8月于重庆牙科医院放射科行CBCT检查的603名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统计下颌第一磨牙MMC在不同分型中的发现情况,比较不同年龄段(10~30岁、31~50岁、51~70岁)、性别、左右牙位MMC发现率和峡部的伴发率。结果纳入的898颗下颌第一磨牙中,共发现118颗存在MMC(13.14%);3个龄段下颌第一磨牙MMC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0~30岁MMC发现率(18.73%)最高;男性下颌第一磨牙MMC发生率(15.43%)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两侧下颌第一磨牙MMC发现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称分布率低(2.53%);在563颗发现有峡部的下颌第一磨牙里有81颗(14.39%)存在MMC(OR=1.35)。结论下颌第一磨牙的MMC根管形态复杂,发现率较高,与年龄、性别相关,与峡部存在一定的相关性,CBCT作为辅助检查可为临床中下颌第一磨牙的根管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下颌第一磨牙 近中央根管 根管峡部 根管治疗
下载PDF
不同方法治疗近中阻生第二磨牙远中龋齿的临床效果分析
7
作者 刘文华 王志国 侯光敏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12期47-49,共3页
目的:分析近中阻生第二磨牙远中龋齿患者给予不同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12月北京理工大学医院收治的50例近中阻生第二磨牙远中龋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25例。参照组采用... 目的:分析近中阻生第二磨牙远中龋齿患者给予不同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12月北京理工大学医院收治的50例近中阻生第二磨牙远中龋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25例。参照组采用常规微创拔牙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拔除第二磨牙并且对第三磨牙进行移植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症状缓解率、牙齿美观度评分、治疗总满意度。结果:两组症状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2 4)。研究组牙齿美观度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研究组治疗总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 9)。结论:拔除第二磨牙并对第三磨牙进行移植的方法相较于常规微创拔牙手术方法治疗近中阻生第二磨牙远中龋齿疾病的疗效相当,但可提高牙齿美观度,提升近中阻生第二磨牙远中龋齿患者治疗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拔牙 近中阻生 第二磨牙 龋齿
下载PDF
石膏固定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近中节指骨骨折疗效观察
8
作者 刘武鑫 孙磊 +1 位作者 薛龙海 路岚超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3年第3期275-277,共3页
目的:探讨石膏固定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近中节指骨骨折的疗效。方法:以2019年1月-2022年12月河南省许昌北海医院收治的60例近中节指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石膏组(n=28)与克氏针组(n=32),分别给予石膏固定和克氏针内固定... 目的:探讨石膏固定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近中节指骨骨折的疗效。方法:以2019年1月-2022年12月河南省许昌北海医院收治的60例近中节指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石膏组(n=28)与克氏针组(n=32),分别给予石膏固定和克氏针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评分)、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克氏针组手术、住院、骨折愈合以及手部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少于石膏组,分别是(28.36±4.67 vs 39.11±5.82)min、(4.97±1.25 vs 7.02±1.68)d、(5.49±1.37 vs 6.81±1.56)周、(5.62±1.61vs 7.34±1.92)周,P均<0.05。克氏针组术后3个月TAM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石膏组,分别是(92.84±7.01vs 79.65±6.49)分、(40.91±4.56 vs 32.75±3.68)分,P均<0.05。克氏针组并发症发生率15.63%(5/32)明显低于石膏组的39.29%(11/28),P<0.05。结论:对近中节指骨骨折患者给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可加快骨折愈合,能明显促进手指功能恢复,较石膏固定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中节指骨 骨折 石膏固定 克氏针内固定
下载PDF
高速涡轮牙钻联合锤凿拔牙法治疗下颌近中阻生智齿患者的疗效评价
9
作者 路秀燕 龙兴华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3年第4期138-139,共2页
目的:探究高速涡轮牙钻联合锤凿拔牙法治疗下颌近中阻生智齿(IMTM)患者的效果及对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64例IMTM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n=32)、B组(n=32)。B组接受锤凿拔牙法治疗,A组接... 目的:探究高速涡轮牙钻联合锤凿拔牙法治疗下颌近中阻生智齿(IMTM)患者的效果及对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64例IMTM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n=32)、B组(n=32)。B组接受锤凿拔牙法治疗,A组接受高速涡轮牙钻联合锤凿拔牙法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开口受限度、拔牙窝形变、拔牙时间)、手术前后疼痛介质因子[5-羟色胺(5-HT)、一氧化氮(NO)]水平、畏惧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干槽症、牙根断裂、骨板损伤等)。结果:A组拔牙窝形变较B组优,开口受限度较B组低,拔牙时间较B组短(P<0.05);术后1d、3d A组血清5-HT、NO水平较B组低(P<0.05);A组畏惧程度较B组优(P<0.05);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3.13%(1/32)较B组28.13%(9/32)低(P<0.05)。结论:高速涡轮牙钻联合锤凿拔牙法治疗IMTM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减少畏惧感及并发症,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涡轮牙钻 锤凿拔牙法 下颌近中阻生智齿
下载PDF
分根法与去近中阻力法拔除下颌阻生牙的比较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仁义 方平娟 +3 位作者 肖进 刘登峰 徐兴侨 胡荣党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44-349,共6页
目的:比较分根拔除法与去近中阻力拔除法在下颌近中中位小角度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中手术时间、术中断根情况、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差异,探讨分根法在近中阻生牙拔除术中的优点。方法:随机选取40例双侧基本对称的下颌近中中位小角度阻生第... 目的:比较分根拔除法与去近中阻力拔除法在下颌近中中位小角度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中手术时间、术中断根情况、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差异,探讨分根法在近中阻生牙拔除术中的优点。方法:随机选取40例双侧基本对称的下颌近中中位小角度阻生第三磨牙、全景片显示为多根的男性患者,一侧阻生牙用分根拔除法拔除(分根组),对侧用去近中阻力法拔除(去阻力组),记录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断根情况,术后疼痛程度、肿胀程度及开口受限程度,采用SPSS11.5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分根组手术时间、断根次数小于去阻力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h,分根组疼痛、肿胀、开口受限程度均小于去阻力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72h,分根组仅开口受限程度小于去阻力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20h,2组各种术后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多根的下颌中位近中小角度阻生牙,分根拔除术较去近中拔除术手术时间短,断根几率小,术后并发症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根法 近中阻力法 近中阻生牙
下载PDF
近中颌面磨除法拔除近中及水平阻生第三磨牙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杜义军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3期416-420,共5页
目的探讨近中颌面磨除法拔除近中及水平阻生第三磨牙临床效果,并对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120例近中及水平阻生第三磨牙患者,随机分为断冠法组和近中颌面磨除法组,每组60例(近中阻生42例,水平阻生18例),分别采取断冠法和近中颌面磨除法两... 目的探讨近中颌面磨除法拔除近中及水平阻生第三磨牙临床效果,并对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120例近中及水平阻生第三磨牙患者,随机分为断冠法组和近中颌面磨除法组,每组60例(近中阻生42例,水平阻生18例),分别采取断冠法和近中颌面磨除法两种方法拔除。观察2组患者手术指标(拔牙时间、术中出血量)、面颊肿胀、拔牙窝完整性、张口受限程度、颞下颌关节不适、拔牙窗口疼痛发生情况,并统计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下颌近中及水平阻生第三磨牙均顺利拔除。近中颌面磨除法组拔除牙齿可见中颌面少量磨除。2组拔牙时间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近中颌面磨除法组拔牙时间Ⅰ级分布高于断冠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拔牙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面颊肿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拔牙窝完整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近中颌面磨除法组拔牙窝完整率高于断冠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中颌面磨除法组完整性评分低于断冠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张口受限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近中颌面磨除法组轻度张口受限率高于断冠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颞下颌关节不适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近中颌面磨除法组无不适率高于断冠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拔牙窗口疼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近中颌面磨除法组无疼痛发生率高于断冠法组,中度疼痛率、VAS评分低于断冠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中颌面磨除法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断冠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近中颌面磨除法拔除近中及水平阻生第三磨牙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安全性高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中颌面磨除法 断冠法 近中及水平阻生第三磨牙
下载PDF
近中红外与1.06μm和1.54μm激光兼容隐身光子晶体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张继魁 时家明 +3 位作者 苗雷 王启超 赵大鹏 曾杰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30-1134,共5页
为实现飞行器高温部分的红外与激光兼容伪装,设计了一种基于一维光子晶体的近中红外与1.06μm和1.54μm激光兼容隐身材料。基于薄膜的传输矩阵法和异质结构理论,拓展了光子晶体的禁带宽度,使之覆盖近中红外波段;随后,利用掺杂原理,在光... 为实现飞行器高温部分的红外与激光兼容伪装,设计了一种基于一维光子晶体的近中红外与1.06μm和1.54μm激光兼容隐身材料。基于薄膜的传输矩阵法和异质结构理论,拓展了光子晶体的禁带宽度,使之覆盖近中红外波段;随后,利用掺杂原理,在光子晶体周期结构中引入了两种缺陷。结果显示,在1~5μm的带隙中出现了波长分别为1.06μm和1.54μm的缺陷模,反射率分别为1.21%和1.79%,这种具有"光谱挖空"特性的光子晶体可以实现近中红外与1.06μm和1.54μm激光兼容隐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 近中红外 激光 兼容伪装
下载PDF
上颌第二恒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离体牙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赵玉梅 徐欣 +2 位作者 孙静 强艳丽 亓庆国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09-511,515,共4页
目的研究上颌第二恒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的发生情况,为提高上颌第二恒磨牙根管治疗的成功率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于山东地区收集离体上颌第二恒磨牙118颗,采用斜方型开髓洞型开髓,利用小号C型锉探查并疏通根管,记录MB2的发现率及... 目的研究上颌第二恒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的发生情况,为提高上颌第二恒磨牙根管治疗的成功率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于山东地区收集离体上颌第二恒磨牙118颗,采用斜方型开髓洞型开髓,利用小号C型锉探查并疏通根管,记录MB2的发现率及扩通率;拍摄X线牙片,记录近中颊根的根管数目、形态和类型;在根管显微镜下观察并应用数显卡尺测量近中颊根主根管和MB2根管口之间的距离,确定根管口的位置;记录近中颊根的根尖孔数目,并测量解剖根尖孔至解剖根尖的距离。结果118颗上颌第二恒磨牙中,有58颗发现MB2,发现率为49.15%;其中48颗牙齿的MB2被扩通,扩通率为82.76%。108颗3根牙中,近中颊根的根管形态为Ⅰ型者有50颗,占46.30%;Ⅱ型及Ⅲ型者分别为14和34颗,占12.96%和31.48%。近中颊根主根管口与MB2根管口的平均距离为1.26mm;近中颊根解剖根尖孔至解剖根尖的距离平均值为1.13mm。结论山东地区上颌第二恒磨牙MB2的发现率较高,临床治疗中采用改良的斜方型开髓孔有利于发现MB2,用X线片确定工作长度时需要结合临床综合判断根尖孔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第二恒磨牙 近中颊根第二根管 根管系统 根尖孔
下载PDF
锥体束CT对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管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王岩 裴涛 +1 位作者 曾红燕 赵颖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9期956-958,共3页
目的:通过锥体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成像系统分析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根管形态及第二(second mesiobuccal,MB2)根管的发生率。方法:选择95名进行CBCT扫描的患者,共计180颗上颌第一磨牙,观察近颊根根管形态、MB2根... 目的:通过锥体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成像系统分析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根管形态及第二(second mesiobuccal,MB2)根管的发生率。方法:选择95名进行CBCT扫描的患者,共计180颗上颌第一磨牙,观察近颊根根管形态、MB2根管的发生率、左右侧发生比率及男女发生比率差异。结果:上颌第一磨牙近颊根管形态以III型为主,MB2根管发生率为79.4%,左右侧发生比率无统计学差异(P=0.846),男性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P=0.043)。结论:上颌第一磨牙近颊根MB2根管的发生率较高,可通过CBCT有效的发现MB2根管,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体束CT 上颌第一磨牙 近中颊根第二根管
下载PDF
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的根尖孔位置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5
作者 高燕 凌均棨 +1 位作者 胡晓莉 谷海晶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77-580,共4页
【目的】研究国人离体上颌第一、二磨牙近中颊根的根尖孔位置,并讨论其临床意义,为临床治疗该根管提供解剖依据。【方法】收集离体上颌第一、二磨牙共275颗,制成透明标本,牙科显微镜(dentaloperatingmicroscope,DOM)下观察近中颊根的根... 【目的】研究国人离体上颌第一、二磨牙近中颊根的根尖孔位置,并讨论其临床意义,为临床治疗该根管提供解剖依据。【方法】收集离体上颌第一、二磨牙共275颗,制成透明标本,牙科显微镜(dentaloperatingmicroscope,DOM)下观察近中颊根的根管数目、类型、根尖孔位置及根尖孔至解剖根尖的距离。【结果】①上颌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近中颊根的双根管率分别为81.48%和49.70%。②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的3种主要类型根管(1-1型,2-1型,2-2型)中,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的根尖孔在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分别仅7.32%和25.81%位于根尖顶。③2-2型根管中,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MB2的根尖孔至解剖根尖的平均距离分别为2.03mm和1.82mm,而MB的根尖孔距离解剖根尖的平均距离分别为0.53mm和0.5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2-1型根管中,两根管融合处至解剖根尖的平均距离在上颌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分别为4.80mm和4.83mm,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确定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工作长度时,不能以常规的根尖孔至解剖根尖的距离0.5~1mm作为测量标准,建议参考本实验数据,并结合术者手感、患者的痛感、不同角度拍摄的X线片和电子根尖定位仪来确定MB2的工作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孔 近中颊根 根管 第二磨牙 上颌磨牙 解剖 MB 数目 离体 位置
下载PDF
中国人群上颌磨牙近中颊根根管形态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成飞 段成钢 +2 位作者 丁瑞宇 林琼光 严红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 研究中国人群中上颌磨牙近中颊根根管的解剖形态。方法 选取 1 38颗离体上颌磨牙 ,截去牙冠 ,完全暴露髓室底 ,用 0 8#号K锉疏通近中颊根MB及MB2 至根尖孔 ,并扩大至 1 5#号 ,对单根管但存在两个根尖孔的牙齿 ,从根尖孔方向用 0... 目的 研究中国人群中上颌磨牙近中颊根根管的解剖形态。方法 选取 1 38颗离体上颌磨牙 ,截去牙冠 ,完全暴露髓室底 ,用 0 8#号K锉疏通近中颊根MB及MB2 至根尖孔 ,并扩大至 1 5#号 ,对单根管但存在两个根尖孔的牙齿 ,从根尖孔方向用 0 8#号K锉逆行通畅根管 ,术前术后分别用数字X线机从近远中方向和颊腭向行诊断丝平行投照。结果 在 1 38颗离体牙中除了 2颗因根管钙化近中颊根MB不能完全用 0 8#号K锉疏通 ,其余1 36颗离体牙中近中颊根Ⅰ型根管有 47颗 (34 .6 % )、Ⅱ型根管有 46颗 (33 .8% )、Ⅲ型根管有 2 8颗 (2 0 .6 % )、Ⅳ型根管有 9颗 (5 .8% )、Ⅴ型根管有 6颗 (4.4% )。结论 中国人群中上颌第一、第二磨牙近中颊根双根管发生率为65 .4%。提示上颌磨牙近中颊根MB2 发生率很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生理解剖 近中颊根 X线根尖片
下载PDF
拔除下颌近中阻生智齿中解除邻牙阻力的策略 被引量:7
17
作者 屈鹏飞 杨威 +7 位作者 贾志宇 赵云转 陈彪 张睿 范戌辉 岳磊 张文娟 张英怀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30-933,共4页
目的:观察解除下颌近中阻生智齿拔除术中解除邻牙阻力的手术效果。方法:纳入双侧下颌近中位阻生智齿拔除的患者90例(19~42岁),一侧为传统拔牙阻,另一侧为切割预设计组。在影像学和临床检查的基础上,设计并应用斜切法、全牙冠垂直切割法... 目的:观察解除下颌近中阻生智齿拔除术中解除邻牙阻力的手术效果。方法:纳入双侧下颌近中位阻生智齿拔除的患者90例(19~42岁),一侧为传统拔牙阻,另一侧为切割预设计组。在影像学和临床检查的基础上,设计并应用斜切法、全牙冠垂直切割法、纵行切割法、横切联合纵向切割法拔除近中阻生智齿。同一患者两次拔牙间隔2周。术后7 d复诊或随访。结果:切割预设计组与传统拔牙组比较,手术时间大于60 min、张口度小于二横指的患者数少(P<0.05),患者对手术满意的例数多(P<0.05)。结论:根据下颌近中阻生智齿的邻牙阻力不同,采用上述不同的切割拔牙法,可顺利完成下颌近中阻生智齿的拔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割分牙 下颌近中阻生智齿 邻牙阻力 策略
下载PDF
复合树脂充填近中面洞颈壁边缘微渗漏的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汪信洋 刘卫红 +1 位作者 卞颖颖 潘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15-217,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树脂充填近中面洞的颈壁牙本质-牙骨质边缘微渗漏。方法:在36个新鲜拔除的人上下颌恒磨牙制备近中面洞,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3M后牙树脂P60、前后牙通用树脂Z250和纳米树脂Z350充填。标本经温度循环,品红染色后,近...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树脂充填近中面洞的颈壁牙本质-牙骨质边缘微渗漏。方法:在36个新鲜拔除的人上下颌恒磨牙制备近中面洞,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3M后牙树脂P60、前后牙通用树脂Z250和纳米树脂Z350充填。标本经温度循环,品红染色后,近中远中向沿长轴连续切3片,体视显微镜下观察染料渗漏情况。结果:3组微渗漏由小到大依次为:Z350<Z250<P60,但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此3种树脂类型对近中面洞颈壁牙本质-牙骨质边缘微渗漏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树脂 近中殆面洞 微渗漏
下载PDF
近中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萌出情况与其倾斜角度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夏永华 尚姝环 李成章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38-439,共2页
目的:3年随防观察近中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萌出情况与其倾斜角度的关系.方法:72名在校本科生,年龄18~20岁,共108颗近中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研究开始和观察3年后分别拍摄全颌曲面断层片,检查下颌第三磨牙倾斜程度和萌出水平.结果:在3年... 目的:3年随防观察近中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萌出情况与其倾斜角度的关系.方法:72名在校本科生,年龄18~20岁,共108颗近中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研究开始和观察3年后分别拍摄全颌曲面断层片,检查下颌第三磨牙倾斜程度和萌出水平.结果:在3年观察结束时,71.4%(30/42)最初倾斜角度在5°~10°之间的下颌第三磨牙变为直立.33.3%(6/18)最初倾斜角度在15°~20°之间的下颌第三磨牙变为直立.25%(3/12)最初倾斜角度在25°~30°之间的下颌第三磨牙变为直立.最初倾斜角度在35°及以上的下颌第三磨牙没有一颗变为直立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根据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近中倾斜的角度来预测第三磨牙日后的萌出状况.有些近中阻生,倾斜角度小于35°的下颌第三磨牙经过一定时间是有可能完全萌出而不必预防性拔除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中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 阻生角度 萌出水平
下载PDF
上颌恒磨牙近中颊根根管弯曲情况的离体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金艳 邹韵秋 +1 位作者 宋斌 林丽珠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42-544,共3页
目的 分析上颌恒磨牙近中颊根根管分型、弯曲发生情况、弯曲位置、弯曲方向及弯曲程度。方法 收集上颌第一、第二恒磨牙 6 0颗 ,探查近中颊根管 ,并于根管内插入 0 0 6 #~ 0 15 #扩大针 ,拍摄颊舌向 (临床 )和近远中向 (邻面 )X -线... 目的 分析上颌恒磨牙近中颊根根管分型、弯曲发生情况、弯曲位置、弯曲方向及弯曲程度。方法 收集上颌第一、第二恒磨牙 6 0颗 ,探查近中颊根管 ,并于根管内插入 0 0 6 #~ 0 15 #扩大针 ,拍摄颊舌向 (临床 )和近远中向 (邻面 )X -线片。用Photoshop - 6 .0软件分析根管弯曲位置、弯曲方向和弯曲角度。结果 ①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颊根MB1根管的发现并探通率为 90 .6 % ;MB2根管的发现并探通率为 71.8% ,近中颊根以 2 - 2型为主(4 8.2 7% ) ;上颌第二恒磨牙近中颊根MB1根管的发现并探通率为 89.3% ;MB2根管的发现并探通率为 6 0 .7% ,近中颊根以 2 - 1型为主 (4 8% )。②大多数MB1与MB2根管在两个观察方向均有不同程度的弯曲。第一弯曲多发生于根中 1/ 3及其冠方 ,临床片所示近颊根管多向远中弯曲 ,邻面片观察到的根管多向腭侧弯曲。在颊舌向发生的弯曲中 ,2 - 1型的MB2根管较MB1根管有更大的弯曲度 ;而 2 - 2型的MB1与MB2根管弯曲度无显著性差异 ;2 - 1型的MB2根管弯曲的发生率与弯曲度均高于 2 - 2型的MB1根管。在近远中向发生的弯曲中 ,2 - 1型的MB1根管弯曲度高于 2 - 2型的MB1根管。③第二弯曲多发生于根尖 1/ 3(部分发生于根中 1/ 3) ,弯曲度与第一弯曲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上颌第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恒磨牙 近中颊根 根管弯曲 离体 根管分型 根管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