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孔子性近习远说新论
1
作者 潘永辉 《商场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05年第09X期279-279,共1页
孔子的性近习远说应从孔子对学生进行人格观察的教育学角度加以理解,而不是从人性论的角度去理解,但也包含有一定的人性论内容.孔子对人性的看法是现实的、辩证的.
关键词 孔子 近习远说 人格观察 人性论
下载PDF
宋理宗与近习:兼谈公论对近习的态度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宇勋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5-81,共17页
近习不仅是历史的负面角色而已,也是中国帝制运作的一环,理应正视他们,不应只是一味地批评。服侍宋理宗是当时多数近习的常态行为,干政仅是少数人,他们的权力来自理宗,受其节制。正文分为女冠吴知古和内侍陈洵益、内待董宋臣、扩大君权... 近习不仅是历史的负面角色而已,也是中国帝制运作的一环,理应正视他们,不应只是一味地批评。服侍宋理宗是当时多数近习的常态行为,干政仅是少数人,他们的权力来自理宗,受其节制。正文分为女冠吴知古和内侍陈洵益、内待董宋臣、扩大君权、公论防宦与鄙视近习等四方面来讨论。宋理宗宠幸近习,初年即有征兆,并非始于中晚期,此与史弥远专政的教训有关。理宗中晚期,虽倦怠于政治庶务,但大权并未旁落,他利用这些近习,善用御笔,加辟政治运作之路,强化统治根基。理宗虽重用近习,但同时注意到外廷反应,并未排斥辅臣,中断进对及经筵等接触外臣的信息管道。士大夫政治,固然有"为君为民"的一面,为了社稷或百姓的利益;也有"宰制统驭"的一面,为了群体或私人的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理宗 士大夫 御笔 近习 宦官 董宋臣
下载PDF
扬雄人性论思想辨正——向孔子“性近习远”的回归
3
作者 李悦宁 姚春鹏 《德州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7-11,共5页
扬雄在《法言》中提出的“性善恶混”人性论在当时及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对扬雄与孔子的人性理论的内涵与本质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与其将扬雄人性论看作是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的综合,不如将其看作是向孔子人性论的回归。扬雄人性... 扬雄在《法言》中提出的“性善恶混”人性论在当时及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对扬雄与孔子的人性理论的内涵与本质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与其将扬雄人性论看作是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的综合,不如将其看作是向孔子人性论的回归。扬雄人性论向孔子人性论的回归主要体现在“性善恶混”与“性相近”的内在契合,以及“人性之修”与“习相远”的内在契合两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雄 人性论 孔子 近习
下载PDF
宋孝宗近习考论
4
作者 李铁柱 《商情》 2010年第33期85-85,共1页
南宋一代英主孝宗统治时期为避免权臣出现,重用近习曾觌,龙大渊,张说等人,他们借宠擅权,对当时的朝政造成了很坏的影响,遭到了当朝士大夫的强烈抨击,成为孝宗遭后人诟病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宋孝宗 近习 擅权
下载PDF
“性近习远”说与十七世纪的儒学嬗变——论“习”之思想史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叙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8-134,共7页
《论语·阳货》"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章是儒家人性思想的活水源头。明清儒者重释此章,作为性一元论挑战性二元论的原典依据,以习恶说取代气恶说——探究恶之来源问题,由此突显"习"在人性论上的重要意义。从"... 《论语·阳货》"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章是儒家人性思想的活水源头。明清儒者重释此章,作为性一元论挑战性二元论的原典依据,以习恶说取代气恶说——探究恶之来源问题,由此突显"习"在人性论上的重要意义。从"性近习远"章管窥这一思想嬗变,考察"性近习远"说地位的升降以及其中"习"论之走向,不仅有助于厘清17世纪宗孔反朱思潮的发展脉络,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儒学向重习、重工夫、重人为实践方向转折的内在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近习远”章儒学嬗变
原文传递
南宋孝宗朝的政治生态与周必大的政治活动 被引量:3
6
作者 何忠礼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29-136,共8页
宋孝宗继位以后,一改太上皇帝赵构的内外政策,对外不惜对金用兵,以收复中原失地。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一夙愿始终没有取得成功。对内实行"独断",以防止大臣擅权。为此采取了"异论相搅"、不让三省和地方主要长官久... 宋孝宗继位以后,一改太上皇帝赵构的内外政策,对外不惜对金用兵,以收复中原失地。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一夙愿始终没有取得成功。对内实行"独断",以防止大臣擅权。为此采取了"异论相搅"、不让三省和地方主要长官久任、重用近习等一系列措施,结果造成政治生态的严重失衡。以文学和政治见长的周必大,由进士入仕后一度受到孝宗重视,但由于他与众多大臣一起,多次反对孝宗的对内政策,因而前后二次受到排斥,出任祠官,时间长达七八年之久。后期的周必大,除了清正廉洁不变,文学才能更加出众以外,政治上已缺乏锐气,变得"圆滑"起来,从而最终被孝宗视为心腹之臣,官至左丞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孝宗 周必大 宰相权轻 重用近习 政治生态
下载PDF
论孔子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7
作者 詹瑜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2期29-30,共2页
孔子在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他的教育心理学思想是以一定的理论观点为基础、为指导的。这一理论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基本观点 :即性近习远论、发展论、学知论、个别差异论。
关键词 孔子 近习远论 发展论 学知论 个别差异论
下载PDF
《诗·小雅·巷伯》题旨与作者的历史考察
8
作者 支利峰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77-79,共3页
《诗·小雅·巷伯》是讥刺幽王的政治诗。作者被谗言所害,作此诗来发泄心中怨愤。诗用"巷伯"定题,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巷伯是官职名;另一种认为巷伯是诗篇名。关于诗歌的作者,有三种说法:一是孟子是寺人,寺人和巷... 《诗·小雅·巷伯》是讥刺幽王的政治诗。作者被谗言所害,作此诗来发泄心中怨愤。诗用"巷伯"定题,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巷伯是官职名;另一种认为巷伯是诗篇名。关于诗歌的作者,有三种说法:一是孟子是寺人,寺人和巷伯并非一人;二是作者是寺人,寺人即巷伯,二者为同一人;三是作者即近习,即大王身边亲近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伯 寺人 近习
下载PDF
从生到眚:从言性的话语背景再说孔子性论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友广 《理论界》 2010年第7期129-131,共3页
本文以从甲文生字到金文眚字字形字体之演变为孔子言性的话语背景,并以此为视角对孔子性论重新作出考察,同时又结合新近出土简帛,尤其是郭店简、上博简来进行相关之研究,从而得出了孔子性论实为自然而然之人性论的结论。
关键词 近习 郭店简 上博简
原文传递
曹勋与“太祖誓约”的传说 被引量:7
10
作者 蔡涵墨 陈元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9-116,共28页
宋徽宗在靖康二年北狩途中最早制造了"太祖誓约"的传说,其原因是为了将汴梁的失陷归咎于宋钦宗。由此看来,"太祖誓约"实是徽宗为了将赵宋大统传于宋高宗,而向其转达的一系列复杂政治讯息中的一部分。根据曹勋在其... 宋徽宗在靖康二年北狩途中最早制造了"太祖誓约"的传说,其原因是为了将汴梁的失陷归咎于宋钦宗。由此看来,"太祖誓约"实是徽宗为了将赵宋大统传于宋高宗,而向其转达的一系列复杂政治讯息中的一部分。根据曹勋在其回忆录《北狩见闻录》中所记,徽宗向高宗传达的口谕主旨并非"太祖誓约",而是一系列预言高宗未来登基的"瑞应"故事。本文通过解读《中兴瑞应图》画卷来探寻曹勋如何参与、影响这段历史。然而,"太祖誓约"的核心思想——即宋朝的"祖宗之法"及宋朝皇帝与士大夫之间的相互平衡、制约——并非曹勋作为一个曾效力于四朝帝王的"近习"所关心的重点。虽然宋高宗在其执政前期认为"太祖誓约"的传说对证明其继位的正统性有一定的政治价值,然而后来秦桧为相期间朝廷对文人士大夫言路大加压制,事实上与誓约的主旨背道而驰,这才最终导致誓约的内容不见于高宗朝的正史记载。曹勋所记载的"太祖誓约"传说在不同史料文本中的差异,极有可能来源于他本人为了迎合高宗朝政局而对徽宗原话所做的修改。李心传于宁宗嘉定元年完成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乃是最早把曹勋版本的"太祖誓约"融入了宏观历史叙事的现存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勋 太祖誓约 祖宗之法 《中兴瑞应图》 《北狩见闻录》 近习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