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国家观念的发展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华兴 张元隆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9-146,共8页
在由专制到共和的历史大变动中,孙中山是创立中华民国的元勋。孙中山对国家学说的思考,展示了高度的政治智慧和理论上的开放性与创新精神;他提出的建设民族国家、国民国家和社会国家的宏伟构想,超越了前人和同辈,把中国近代国家观念与... 在由专制到共和的历史大变动中,孙中山是创立中华民国的元勋。孙中山对国家学说的思考,展示了高度的政治智慧和理论上的开放性与创新精神;他提出的建设民族国家、国民国家和社会国家的宏伟构想,超越了前人和同辈,把中国近代国家观念与国家制度的发展,推进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孙中山的国家学说并非尽善尽美,但先行者的思想成果和实践经验,是一笔珍贵的历史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近代国家观念 发展
下载PDF
中国近代国家观念转型的历史进程——评《索我理想之中华:中国近代国家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林家有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9-120,共2页
2005年5月,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李华兴教授与张元隆、李海生合著的《索我理想之中华:中国近代国家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一书,全书602页,47万字。该书是“九五”期间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是作者历经多年反... 2005年5月,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李华兴教授与张元隆、李海生合著的《索我理想之中华:中国近代国家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一书,全书602页,47万字。该书是“九五”期间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是作者历经多年反复修改出版,奉献给学术界的优秀成果。李华兴教授是从事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的知名学者,该书是他研究中国近代国家观念形成与发展的又一硕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国家观念 中国思想 历史进程 中华 理想 安徽教育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 转型
下载PDF
论地图与近代国家观念的形成
3
作者 林志杰 《求索》 CSSCI 2004年第7期226-228,13,共4页
由于科学地理知识的贫乏 ,我国自古就有“中国者 ,中央之国也”的传统观念 ,这种妄自尊大心理成为有清一代奉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源所在。明清时期 ,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所带来的地图、地理著作及创办报刊对天文地理知识的介绍 ,挑战了中... 由于科学地理知识的贫乏 ,我国自古就有“中国者 ,中央之国也”的传统观念 ,这种妄自尊大心理成为有清一代奉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源所在。明清时期 ,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所带来的地图、地理著作及创办报刊对天文地理知识的介绍 ,挑战了中国自古有之的“天朝中土”观念。另一方面 ,鸦片战争前后 ,一批具有先进眼光的志士仁人如林则徐、魏源等 ,在传教士所带来的新信息新观念的影响之下 ,也开始从地理图志入手 ,寻求中国的自强之策。他们从注意地理、历史的差异进而反思政治体制的不同 ,向国人灌输了一种迥异于中国传统的西方政治制度 ,由此 ,西方的“国家”观念开始动摇中国传统的“王朝”思想。近代国家观念的形成 ,为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准备了思想观念层面的变革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关锁国 利玛窦 林则徐 地图 国家观念 近代 近代国家观念
下载PDF
一部求实、创新、通变的力作——《索我理想之中华——中国近代国家观念的形成与发展》评介
4
作者 刘学照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21-122,共2页
关键词 近代国家观念 中国近代 中华 理想 安徽教育出版社 求实 创新 评介 力作 通变
下载PDF
中国近代国家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2
5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1-191,共1页
关键词 近代国家观念 中国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 封建专制主义 人民民主专政 国家制度 鸦片战争 历史跨越 民主共和 资产阶级
原文传递
张謇博物馆思想中的国家观念和公共意识 被引量:7
6
作者 金艳 《中国博物馆》 2006年第4期86-91,共6页
近代国家观念和公共意识的形成在中国社会近代化历程中所起的作用正受到广泛的关注。博物馆是近代社会中最重要的文化机构之一.促进了近代社会的一系列思想观念的改变。作为一个特殊的公共领域.博物馆对促进国家观念和公共意识这些重... 近代国家观念和公共意识的形成在中国社会近代化历程中所起的作用正受到广泛的关注。博物馆是近代社会中最重要的文化机构之一.促进了近代社会的一系列思想观念的改变。作为一个特殊的公共领域.博物馆对促进国家观念和公共意识这些重要观念的形成起了其它机构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国家观念 公共意识 博物馆 张謇 文化机构 近代社会 社会近代 思想观念
下载PDF
从制度儒学到国家的观念史——评干春松的两本新著
7
作者 孙铁根 《国际儒学(中英文)》 CSSCI 2023年第4期169-173,186,共6页
如果说《儒学的近代转型》着眼于儒学在制度化儒家解体之后的现代命运问题,《理想的国度——近代中国思想中的国家观念》则是以儒家的政治哲学为本位思考近代国家制度建构问题。两部书共同构成了制度儒学的完整面貌。不过这两部书之间... 如果说《儒学的近代转型》着眼于儒学在制度化儒家解体之后的现代命运问题,《理想的国度——近代中国思想中的国家观念》则是以儒家的政治哲学为本位思考近代国家制度建构问题。两部书共同构成了制度儒学的完整面貌。不过这两部书之间存在着思想史研究路径和方法上的差异。《理想的国度——近代中国思想中的国家观念》摆脱了知识社会学和历史社会学方法论的影响,完成了从“历史的思想史”到“思想的思想史”的回归,从而进一步揭示出了现代儒学研究的另一种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儒学 干春松 国家观念 思想史 《理想的国度——近代中国思想中的国家观念 《儒学的近代转型》
原文传递
“中国画”与“日本画”的概念命名比较 被引量:3
8
作者 仝朝晖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8-146,共9页
中国、日本的文化渊源深厚,民族绘画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伴随着两国近代国家观念的形成,也产生了作为"国画"的"日本画"与"中国画"概念,二者都是在国粹主义思想背景下,作为对抗西方绘画的文化策略,代表着... 中国、日本的文化渊源深厚,民族绘画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伴随着两国近代国家观念的形成,也产生了作为"国画"的"日本画"与"中国画"概念,二者都是在国粹主义思想背景下,作为对抗西方绘画的文化策略,代表着对民族身份的自我确认。在两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日本画"与"中国画"概念结构也发生着相应的演变。本文即在这样的语境中,比较两个概念的历史背景、内涵结构以及社会意义,分析彼此的相似性与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结构 中国画 日本画 近代国家观念 社会意义 现代化进程 文化渊源 民族绘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