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0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形式、器具、术语与言行:近代报刊中的茶馆文化
1
作者 罗涵潇 吕才有 常俐丽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132,共11页
近代报刊作为历史的见证,为我们保留了大量关于茶馆的珍贵记载。本文旨在挖掘这些丰富的资料,从历史的视角分析茶馆文化在近代报刊中的呈现。形式上,近代茶馆的饮茶方式展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地区存在显著差异,反映了... 近代报刊作为历史的见证,为我们保留了大量关于茶馆的珍贵记载。本文旨在挖掘这些丰富的资料,从历史的视角分析茶馆文化在近代报刊中的呈现。形式上,近代茶馆的饮茶方式展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地区存在显著差异,反映了各地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口味偏好;器具方面,茶馆中的茶具不仅是人们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体现,更是一种社会历史文化镜像,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风貌、经济状况以及物质文化变迁;术语方面,茶馆作为特定场所,有着独特的语言交流方式,通过对各类茶馆术语的梳理,我们可以窥见茶馆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言行方面,茶馆中的言行有其特殊意义,不仅是人们分享彼此、交流情感的方式,还能起到普及知识、道德教化、舆论监督和情感纽带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报刊 茶馆 茶馆文化
下载PDF
中国近代报刊思想的转化联结对舆论养成的影响 ——以梁启超和戈公振为例
2
作者 马博婷 《时代人物》 2024年第10期0009-0012,共4页
近代以来的中国人对于报刊的认知,大多源自于西方传教士“附会”的中国式阐述。尤其在清末民初之时,士人们的报刊思想经历了纵横交错的变化,是一个由传统报刊思想成果向现代化飞速迈进的时期。本文将通过分析梁启超的报馆功用论和戈公... 近代以来的中国人对于报刊的认知,大多源自于西方传教士“附会”的中国式阐述。尤其在清末民初之时,士人们的报刊思想经历了纵横交错的变化,是一个由传统报刊思想成果向现代化飞速迈进的时期。本文将通过分析梁启超的报馆功用论和戈公振对于原质报纸的工具论,来说明报刊思想的联结转化对于舆论养成的重要影响,从而阐述媒介认知的演变是健全舆论养成的重要动因这一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报刊思想 舆论 媒介认知 公共空间
下载PDF
论粤港澳大湾区近代报刊文艺副刊的内容与影响——以《时事画报》刊载粤剧班本为主要对象
3
作者 周丹杰 《粤海风》 2023年第2期22-30,共9页
清末民初,粤港澳大湾区新办报刊不断涌现,而且多设置有专门登载南音、粤讴、粤剧班本等岭南民间曲艺的“谐部”板块,既受民众喜爱又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是唤醒民众、呼吁革命的重要阵地。《时事画报》中的粤剧班本以时事新闻事件为主要... 清末民初,粤港澳大湾区新办报刊不断涌现,而且多设置有专门登载南音、粤讴、粤剧班本等岭南民间曲艺的“谐部”板块,既受民众喜爱又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是唤醒民众、呼吁革命的重要阵地。《时事画报》中的粤剧班本以时事新闻事件为主要内容,追踪社会热点,传播革命精神,具备新闻报道和时事评论的特质;它们与传统书坊刊刻的粤剧班本不同,是有机结合报刊的“新闻性”、戏曲的“叙事性”以及作者的“托物言志”三种性质的新文体。《时事画报》中的粤剧班本体现了近代岭南报刊文艺副刊题材内容时事化和形制多元化的特点,对研究近代报刊、广东俗曲和粤港澳大湾区地域文化都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近代报刊《时事画报》 粤剧班本
下载PDF
湖南近代报刊津贴现象及其社会影响
4
作者 周舟 曾惠玲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22-124,共3页
近代湖南地区政局动荡,经济发展缓慢,报刊经营体制落后,津贴成为支撑报刊发展的重要经济来源。报刊津贴本质上是一种阻碍报业进步的活动,它践踏了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原则。但从客观上看,津贴加速了湖南近代报业经营管理体制的建立,在... 近代湖南地区政局动荡,经济发展缓慢,报刊经营体制落后,津贴成为支撑报刊发展的重要经济来源。报刊津贴本质上是一种阻碍报业进步的活动,它践踏了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原则。但从客观上看,津贴加速了湖南近代报业经营管理体制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湖南近代报刊的发展;同时,进步报人对津贴现象的反思和抵制,更加彰显了客观公正和真实性原则对于新闻业的重要性,为日后湖南报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湖南报刊 津贴现象 报业经营管理 报业津贴
下载PDF
论张之洞与近代报刊 被引量:6
5
作者 周光明 邹文平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16-721,共6页
清末重臣张之洞广阅各种报刊获取西学知识,推行洋务与新政。他对维新报刊先助后压,又在湖北创办一系列官报,限制异己的维新、革命报刊。通过观察他在这一系列活动中的表现,仔细地梳理和分析了他与近代报刊的关系,进而达到了解晚清政府... 清末重臣张之洞广阅各种报刊获取西学知识,推行洋务与新政。他对维新报刊先助后压,又在湖北创办一系列官报,限制异己的维新、革命报刊。通过观察他在这一系列活动中的表现,仔细地梳理和分析了他与近代报刊的关系,进而达到了解晚清政府上层对报刊的反应的一般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之洞 近代报刊 反应
下载PDF
知识分子群体与近代报刊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建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3期80-87,共8页
报刊是近代中国社会和思想文化的一个重要变革力量。近代知识分子的几个主流群体在变革现实的斗争中,历史地递进地认识到报刊的重要性,他们群起办报刊,使之成为手中撬动历史的有力杠杆,既推动了社会现实的改造,实现了报刊的变革,... 报刊是近代中国社会和思想文化的一个重要变革力量。近代知识分子的几个主流群体在变革现实的斗争中,历史地递进地认识到报刊的重要性,他们群起办报刊,使之成为手中撬动历史的有力杠杆,既推动了社会现实的改造,实现了报刊的变革,带来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和出版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群体力量的凝聚和壮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 近代报刊 新闻出版 思想文化 传播
下载PDF
近代报刊诗话的娱乐性新变 被引量:7
7
作者 李德强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1-155,159,共5页
近代以来,娱乐性因素对诗坛起到越来越大的影响,加上鸳蝴派风气的推波助澜,使得报刊诗话中的娱乐性日益增强,出现了包括香奁诗话、滑稽诗话、游仙诗话等三大类型的几十种相关特色诗话。此类诗话既重视报刊的传媒特点又不废诗话的生命本... 近代以来,娱乐性因素对诗坛起到越来越大的影响,加上鸳蝴派风气的推波助澜,使得报刊诗话中的娱乐性日益增强,出现了包括香奁诗话、滑稽诗话、游仙诗话等三大类型的几十种相关特色诗话。此类诗话既重视报刊的传媒特点又不废诗话的生命本根,从而形成了理论的崇雅与创作的变俗特征。它是报刊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近代文人喜新恋旧情结的诗学再现,这不但导致了文学权力的下移,也带了文学风气的深层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报刊 诗话 娱乐性 发生
下载PDF
中国近代报刊“文人论政”的嬗变过程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新颖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87-190,共4页
文人论政,是中国精英阶层的优良传统。1874年,王韬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开创了中国近代报刊"文人论政"的先河。自此至1915年新文化运动的41年里,"文人论政"的嬗变过程经历了四个阶段:1.萌芽期。从1874-1884年的... 文人论政,是中国精英阶层的优良传统。1874年,王韬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开创了中国近代报刊"文人论政"的先河。自此至1915年新文化运动的41年里,"文人论政"的嬗变过程经历了四个阶段:1.萌芽期。从1874-1884年的十年中,王韬在《循环日报》上发表论说800余篇,标志着"文人论政"的萌芽。2.发展期。在王韬、容闳等人的示范和鼓动下,言论救国逐渐演变成全国性的思潮,自19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世纪初的十几年里,进入了"文人论政"的蓬勃发展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梁启超,他的报刊实践直接将"文人论政"传统推向高潮。3.衰退期。在1912年4月至1916年6月袁世凯统治时期,形成了持续四年的新闻事业低潮,报人、报纸品格低下,报纸言论退化,"文人论政"从此走进万马齐喑的衰退期。4.复兴期。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从此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改造国民性的运动中,《新青年》同仁以报刊为阵地、以笔为武器发表了大量的论说文字,打破了民国以来报刊万马齐喑的局面,标志着"文人论政"传统的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报刊 文人论政 王韬 梁启超 陈独秀
下载PDF
论近代报刊与中国现代化意识的交互关系 被引量:6
9
作者 曾宪明 黄月琴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4-99,共6页
本文从两方面论述了近代报刊与中国现代化意识之间的关系。近代报刊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对于近代中国主要社会思潮———现代化意识的萌芽和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是现代化意识的引进者、培育者、刺激者和普及者;另一方面,中国现代化意... 本文从两方面论述了近代报刊与中国现代化意识之间的关系。近代报刊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对于近代中国主要社会思潮———现代化意识的萌芽和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是现代化意识的引进者、培育者、刺激者和普及者;另一方面,中国现代化意识的发展也给近代报刊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特殊的生存环境,使得近代报刊具有了与时代相适应的特殊性质、功能、地位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报刊 现代化意识 大众传媒 现代化
下载PDF
中国近代报刊发展与社会转型 被引量:5
10
作者 梅琼林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4-107,共4页
1840年鸦片战争迫使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在政治、文化的深层次上,这一转型过程恰好与近代报刊的发展形成了因果互动关系。一方面,社会转型为近代报刊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近代报刊的存在与发展,对于近代中国... 1840年鸦片战争迫使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在政治、文化的深层次上,这一转型过程恰好与近代报刊的发展形成了因果互动关系。一方面,社会转型为近代报刊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近代报刊的存在与发展,对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同样具有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报刊 社会转型 相互促进
下载PDF
中国近代报刊公共领域形成的首次成功尝试——邹韬奋和《生活》、《大众生活》的信箱栏目 被引量:6
11
作者 彭垒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7年第1期116-120,共5页
公共领域的形成与传播媒介密不可分。作为公共领域特殊形态的报刊公共领域,其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报刊必须具有公共性,二是读者的理性参与,三是公众所讨论的是公共政治问题。邹韬奋主持《生活》、《大众生活》信箱栏目遵循了这些... 公共领域的形成与传播媒介密不可分。作为公共领域特殊形态的报刊公共领域,其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报刊必须具有公共性,二是读者的理性参与,三是公众所讨论的是公共政治问题。邹韬奋主持《生活》、《大众生活》信箱栏目遵循了这些原则,使之成为公共领域。这是中国近代报刊公共领域形成的成功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箱栏目 中国近代报刊 公共领域 邹韬奋 《生活》 《大众生活》
下载PDF
论近代报刊民族主义的话语表述 被引量:1
12
作者 田中阳 邓高红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126-130,共5页
戊戌变法时期的知识分子利用报刊平台高倡民族主义有两种基本的表达方式,一是进行学理的探讨,一是对民众进行通俗形式的鼓吹。在学理的探讨上,首先是通过对中外历史的研究,探究民族兴亡之道;其次,深刻地揭示当时存在的国家衰败、民族危... 戊戌变法时期的知识分子利用报刊平台高倡民族主义有两种基本的表达方式,一是进行学理的探讨,一是对民众进行通俗形式的鼓吹。在学理的探讨上,首先是通过对中外历史的研究,探究民族兴亡之道;其次,深刻地揭示当时存在的国家衰败、民族危亡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民心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探讨救国之策。对民众进行通俗形式的鼓吹,目的是将救亡图存的思想更有效地传播给广大的民众,既诉之于理,更诉之于情。这一时期报刊关于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话语言说,完成了中华民族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现代转换,这一转换,是一代思想家通过学术的探讨完成的,因而有了基本正确的定位。辛亥革命至五四时期,改良派与革命派关于中国社会道路的选择尽管有许多根本性分歧,但为国家为民族的心愿是一致的,对袁世凯出卖国家主权、复辟帝制的行为,报刊形成声讨的舆论场,尤其是1915年"五七"国耻,成为辛亥革命至五四的一个历史转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报刊 民族主义 爱国主义 话语 救亡图存
下载PDF
近代报刊与近代戏剧 被引量:5
13
作者 田根胜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25-29,共5页
近代报刊与近代戏剧关系密切。近代传奇杂剧作品绝大多数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推动了传奇杂剧作家创作心态、作品题材、体制乃至接受方式的近代转型。近代报刊与作为大众艺术的戏剧尤其是舞台演出的关系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近代报刊促成... 近代报刊与近代戏剧关系密切。近代传奇杂剧作品绝大多数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推动了传奇杂剧作家创作心态、作品题材、体制乃至接受方式的近代转型。近代报刊与作为大众艺术的戏剧尤其是舞台演出的关系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近代报刊促成戏剧观念的变革,并成为近代戏剧改良运动的舆论阵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报刊 传奇杂剧 舞台演出 戏剧观念
下载PDF
近代报刊与辛亥革命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晓兰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24-27,共4页
辛亥革命深刻而全方位地改变了近代中国。对于始创于1815年、辛亥革命爆发之际历史已延续近百年的中国近代报刊业而言,不啻亦经历了一场革命的洗礼。在辛亥革命前后,一些与革命有关、直接推动革命发生的新类型报刊诞生或发展,而另一... 辛亥革命深刻而全方位地改变了近代中国。对于始创于1815年、辛亥革命爆发之际历史已延续近百年的中国近代报刊业而言,不啻亦经历了一场革命的洗礼。在辛亥革命前后,一些与革命有关、直接推动革命发生的新类型报刊诞生或发展,而另一些在既往中国政治与社会生活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传统类型报刊开始发生转型。这其中比较具有典型意义的,是留日学生报刊、白话报刊和传教士中文报刊。本文拟对辛亥革命时期这三类报刊与革命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探讨造成各自不同态度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前 近代报刊 辛亥革命时期 近代中国 社会生活 中国政治 留日学生 中文报刊
下载PDF
从竹纸到白报纸:试论中国近代报刊用纸的“新陈代谢”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保平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5-91,共7页
纸张作为新闻传播活动的重要载体,伴随着新闻传播活动的发展,经历了一段漫长而曲折的"新陈代谢"过程。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溯自古代邸报的流变,而至近代报刊的繁盛,在纸张选用上历经了从竹纸到白报纸的历史过程。中国近... 纸张作为新闻传播活动的重要载体,伴随着新闻传播活动的发展,经历了一段漫长而曲折的"新陈代谢"过程。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溯自古代邸报的流变,而至近代报刊的繁盛,在纸张选用上历经了从竹纸到白报纸的历史过程。中国近代报刊用纸的"新陈代谢",反映了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发展史上媒介技术不断演进的复杂侧面,它既是古代造纸技术不断提高的见证,也蕴含了近代从本土纸到洋纸的更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邸报 竹纸 近代报刊 白报纸
下载PDF
建国以来中国近代报刊史研究成果与思考 被引量:2
16
作者 谢天勇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94-202,287,共9页
建国以来,尤其是1978年以后,中国近代报刊史的研究取得极大成就,各方面的历史空白不断被填补。本文着重分析近代报刊史研究各个阶段的突出特征,并认为应从重新评估近代报刊之于社会及当今学界的重要作用,注重探究在社会变迁中发挥重要... 建国以来,尤其是1978年以后,中国近代报刊史的研究取得极大成就,各方面的历史空白不断被填补。本文着重分析近代报刊史研究各个阶段的突出特征,并认为应从重新评估近代报刊之于社会及当今学界的重要作用,注重探究在社会变迁中发挥重要作用却未得到充分重视的报刊,注意归纳报刊史研究的方法理论体系等三个层面深化报刊史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报刊 研究特征 成果 反思
下载PDF
从近代报刊婚姻启事看近代社会变迁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光华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9-130,共2页
广告是各类报刊扩大收入、维持正常运转的基础。目前,各种商业广告已为不少学者用作史料,并作出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如蔡朝晖:《浅议广告的史料价值——以〈申报〉广告为例》,《新疆社会科学》,2006年2期;胡俊修:《从〈申报〉... 广告是各类报刊扩大收入、维持正常运转的基础。目前,各种商业广告已为不少学者用作史料,并作出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如蔡朝晖:《浅议广告的史料价值——以〈申报〉广告为例》,《新疆社会科学》,2006年2期;胡俊修:《从〈申报〉广告看近世上海社会生活的变迁》,《历史档案》,2003年4期等),但各类私人广告(如婚启、同居、报丧、警告、悬赏、鸣谢、招领、家务等)仍没得到充分利用。这类广告多由普通民众发布,因而更能折射出某一时代生活习俗、思想观念、政治、经济形势及人们的政治态度的变化。本文拟通过晚清、民国时期报刊的婚姻启事,探讨其所反映出的社会生活变迁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报刊 社会变迁 启事 婚姻 《新疆社会科学》 商业广告 史料价值 历史档案
下载PDF
我国近代报刊广告的产生及其发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晓兰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50-52,共3页
广告是近代报刊的重要内容,是中国报刊近代化的标志之一。最先刊登报刊广告的是外国人在中国创办的报刊,《遐迩贯珍》是第一家刊登广告的中文报刊,外商创办的商业报刊兴起后,广告便大量地出现于这些报刊的版面。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批... 广告是近代报刊的重要内容,是中国报刊近代化的标志之一。最先刊登报刊广告的是外国人在中国创办的报刊,《遐迩贯珍》是第一家刊登广告的中文报刊,外商创办的商业报刊兴起后,广告便大量地出现于这些报刊的版面。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批由国人创办的近代化报刊问世,广告随之出现在这些报刊中。报刊广告从引入到国人接受并走向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刊广告 近代报刊 中国报刊 外国人 中文报刊 70年代 19世纪 近代
下载PDF
现代口述史从何谈起?——基于中国近代报刊“口述”文献的考察 被引量:6
19
作者 周俊超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7年第2期71-76,共6页
现代口述史学诞生于1948年,现代口述史则应产生更早。现代口述史的"现代性"主要体现在工具、理论两大层面。工具层面体现在录音机的使用,起点始于1877年录音机之前身——留声机的发明。理论层面体现在对个人生活的记录及人对... 现代口述史学诞生于1948年,现代口述史则应产生更早。现代口述史的"现代性"主要体现在工具、理论两大层面。工具层面体现在录音机的使用,起点始于1877年录音机之前身——留声机的发明。理论层面体现在对个人生活的记录及人对生活的理解,可追溯至狄尔泰"生命哲学"。考察中国近代报刊"口述"文献,可为探寻现代口述史之始提供线索:民国时期已有条件使用录音机采集口述史,有的口述史也体现出理论上的"现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 口述史 口述史学 近代报刊 生活史 狄尔泰
下载PDF
论上海近代报刊的诞生 被引量:5
20
作者 秦绍德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CSSCI 1990年第2期128-135,共8页
鸦片战争前的上海,存在着近代报刊的需要和条件,但没能萌生出报刊的嫩芽。上海近代史上第一批报刊是外来殖民者引进的。近代上海都市的形成推动了新闻事业的发展。1860至1895年,上海逐渐成为全国的新闻中心。使近代报刊在上海扎根的决... 鸦片战争前的上海,存在着近代报刊的需要和条件,但没能萌生出报刊的嫩芽。上海近代史上第一批报刊是外来殖民者引进的。近代上海都市的形成推动了新闻事业的发展。1860至1895年,上海逐渐成为全国的新闻中心。使近代报刊在上海扎根的决定性事件,是商业性报纸的出现。中文报刊的崛起,意味着近代报刊开始进入中国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报刊 上海开埠 商业性 英文报纸 中文报刊 新闻事业 传教士 殖民者 外文报刊 太平天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