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为“国家文化”和国家意识形态输出的载具——以1930年代日设上海近代科学图书馆为例
1
作者 傅才武 何威亚 《文化软实力研究》 2023年第4期34-45,共12页
20世纪30-40年代,日本为服务其侵略战争的需要,将一切社会资源纳入国家动员体系之内,同时完成了其社会文化资源的国家化过程。日本政府通过鼓励和扶持在中国(天津、上海等地)设立图书馆,对中国社会进行国家文化和意识形态输出,将本应为... 20世纪30-40年代,日本为服务其侵略战争的需要,将一切社会资源纳入国家动员体系之内,同时完成了其社会文化资源的国家化过程。日本政府通过鼓励和扶持在中国(天津、上海等地)设立图书馆,对中国社会进行国家文化和意识形态输出,将本应为社会公益的图书馆事业赋予国家意识形态输出和文化渗透功能。1936年日本在上海设立的近代科学图书馆,即是日本所谓的“东方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馆的创设及运营,皆以日本政府为主导,作为辅助其进行所谓“文化圣战”的阵地。历史考察发现,日设上海近代科学图书馆并非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文化机构,其管理与运营体现出日本国家文化和意识形态输出的目标性;对这一机构设立和运营过程的历史考察,可以从中窥见近代日本军国主义的国家行为逻辑,从一个侧面揭示出日本军国主义对外实施文化和意识形态渗透的状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侵华 国家文化 上海近代科学图书馆 文化渗透
下载PDF
抗战时期日本在上海的文化侵略——以上海日本近代科学图书馆为例 被引量:10
2
作者 石嘉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18-225,共8页
1937年3月,日本在上海成立近代科学图书馆。该馆成立伊始,受制于各种不利因素的掣肘,发展缓慢且一度闭馆。上馆复馆后采取一系列行动,在推动其自身发展的同时,加强日本在上海的文化侵略。日本政府则从经济上、政策上加强对上馆的操控,... 1937年3月,日本在上海成立近代科学图书馆。该馆成立伊始,受制于各种不利因素的掣肘,发展缓慢且一度闭馆。上馆复馆后采取一系列行动,在推动其自身发展的同时,加强日本在上海的文化侵略。日本政府则从经济上、政策上加强对上馆的操控,使其全面配合日本当局的侵华国策,该馆嬗变成日本侵略上海的一个重要机构。直至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上馆最终随着日本的败亡而解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上海 日本近代科学图书馆 文化侵略
下载PDF
抗战时期日本在华北的文化侵略——以北京近代科学图书馆为例 被引量:7
3
作者 石嘉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3-31,共9页
1936年底,日本外务省出台"新规事业",决定在北平成立近代科学图书馆。该馆成立初期,因运营经费拮据和战争波及等因素制约,发展缓慢且一度休馆。七七事变以后北馆采取各项举措,在北平扩张其图书馆业务之余,更是加强日本在华文... 1936年底,日本外务省出台"新规事业",决定在北平成立近代科学图书馆。该馆成立初期,因运营经费拮据和战争波及等因素制约,发展缓慢且一度休馆。七七事变以后北馆采取各项举措,在北平扩张其图书馆业务之余,更是加强日本在华文化侵略与渗透。日本当局则从经费和管理方面加强对北馆的操纵,以全面配合其侵华国策,该馆最终嬗变为日本侵略中国的一个重要机构。直至抗日战争胜利,北馆最终随着日本战败而解散,所藏书籍由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接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北平 近代科学图书馆 文化侵略
下载PDF
论20世纪初日本在华所建四大图书馆的文化侵略功能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一心 《图书馆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8-95,共8页
20世纪初,日本在中国先后建立了极具代表性的4所图书馆——天津日本图书馆、"满铁"图书馆、北京近代科学图书馆、上海近代科学图书馆。从这些图书馆的建立背景、隶属关系与人员构成、为文化侵略提供服务的馆藏建设、参与文化... 20世纪初,日本在中国先后建立了极具代表性的4所图书馆——天津日本图书馆、"满铁"图书馆、北京近代科学图书馆、上海近代科学图书馆。从这些图书馆的建立背景、隶属关系与人员构成、为文化侵略提供服务的馆藏建设、参与文化侵略的活动等方面剖析可以揭示其是日本殖民侵略思想的直接产物,主要任务是用图书馆所藏图书资料发挥情报参考作用,具有显著的文化侵略功能,成为日本对华文化侵略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日本图书馆 “满铁”图书馆 北京近代科学图书馆 上海近代科学图书馆 文化侵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