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杜仲近代认识史上的四次飞跃 被引量:20
1
作者 马希汉 张康健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93-1396,共4页
根据作者与国内外专家研究资料,对中国杜仲近代认识史进行了评述。总结出中国杜仲近代认识史上的四次飞跃:杜仲调节血压功能的发现;杜仲叶药用功效的发现,杜仲叶载人《中国药典》(2005年版);杜仲次生代谢物对人类健康作用的发现;杜仲开... 根据作者与国内外专家研究资料,对中国杜仲近代认识史进行了评述。总结出中国杜仲近代认识史上的四次飞跃:杜仲调节血压功能的发现;杜仲叶药用功效的发现,杜仲叶载人《中国药典》(2005年版);杜仲次生代谢物对人类健康作用的发现;杜仲开发利用新资源与不同部位组合增效作用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杜仲叶 杜仲籽油 近代认识
下载PDF
认知美学的先天不足和后天失调——兼论李志宏认知美学与西方近代认识论美学
2
作者 张玉能 张弓 《城市学刊》 2018年第5期31-36,共6页
李志宏的认知美学以康德美学的先验图式为模型,建构出一个所谓"认知模块",把美的产生和存在归结到人的认知,明显地倒退到了西方近代认识论美学的水平上,又离开了人类的社会实践,把美的生成说成是源自功利性的感知。这充分显示... 李志宏的认知美学以康德美学的先验图式为模型,建构出一个所谓"认知模块",把美的产生和存在归结到人的认知,明显地倒退到了西方近代认识论美学的水平上,又离开了人类的社会实践,把美的生成说成是源自功利性的感知。这充分显示出,认知美学的先天不足和后天失调,是一个不健康的学术胎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美学 “认知模块” 西方近代认识论美学 康德
下载PDF
近代认识论的理论困境及其现代转向
3
作者 王雅君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06年第6期37-39,共3页
关键词 近代认识 理论困境 现代转向
下载PDF
支气管扩张症的近代认识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曾礼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6期6-9,共4页
支气管扩张症(支扩)被临床医师所认识已有很久历史,由于其症状典型,临床诊断多无困难,治疗亦多规范,因此,支扩的诊治目前并非临床关注热点。本文将聚焦于支扩的发病机理、诊断及治疗策略方面的近代认识。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症 认识 近代 诊断与治疗
原文传递
主体间性——一个认识论研究的新视域 被引量:2
5
作者 王雅君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25-27,共3页
现代认识论是建立在主客体内在同一的主体间性思维方式基础之上的新一代哲学认识论。它从人的现实生存活动出发去探索人、世界、人与世界的关系,强调人的本源的生存方式是“世界”、“人”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奥秘和深层根据,从而使... 现代认识论是建立在主客体内在同一的主体间性思维方式基础之上的新一代哲学认识论。它从人的现实生存活动出发去探索人、世界、人与世界的关系,强调人的本源的生存方式是“世界”、“人”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奥秘和深层根据,从而使哲学重新回到了人间,为人类生存提供意义与价值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 主体间性 视域 近代认识 现代转向
下载PDF
认识论的生存论思考——主体间性的生存论反思
6
作者 王雅君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5-28,共4页
认识论首先要解决的是认识的可能性问题。而认识要想成为可能,其前提条件就是要有一个自我与对象相互通达的生存境遇。因而,认识论必须建立在生存论基础之上,只有从人的生存状况出发才能真正解决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自我与对象、... 认识论首先要解决的是认识的可能性问题。而认识要想成为可能,其前提条件就是要有一个自我与对象相互通达的生存境遇。因而,认识论必须建立在生存论基础之上,只有从人的生存状况出发才能真正解决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自我与对象、理论与实践内在同一的可能性问题。主体间性所凸显的正是人的原本的主客未分、自我与对象相互通达的生存境域,是一切自我与对象、主体与客体、真理与价值等的生发之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 主体间性 近代认识 现代转向
下载PDF
试论西方近代哲学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同一与分歧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翘楚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4期23-26,36,共5页
西方近代哲学以认识论作为自己哲学的中心任务,哲学从以前研究外在世界转向研究认识本身,把认识自身的矛盾作为研究的重要课题,开始对认识活动自身有了反省,在哲学中突出了主题的地位。 以主体为中心的认识论哲学,所研究的不再是万物本... 西方近代哲学以认识论作为自己哲学的中心任务,哲学从以前研究外在世界转向研究认识本身,把认识自身的矛盾作为研究的重要课题,开始对认识活动自身有了反省,在哲学中突出了主题的地位。 以主体为中心的认识论哲学,所研究的不再是万物本原,而是如何把握世界的本质,从意识出发应当怎样看待自然界的存在。正如洛克所说:“在我们开始考虑那类问题之前,我们应该先考虑自己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近代哲学 认识论哲学 本体论哲学 中心任务 感觉经验 普遍必然性 唯实论 近代认识 白板说 物质实体
下载PDF
现代认识论研究的三种新走向
8
作者 黄盛华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3期17-21,共5页
文章指出了国内外哲学界现代认识论研究的科学化、文化化和悟性化三种新走向,并对每一走向的具体表现进行了分析。在科学化方面,现代认识论的研究重心已由探讨认识的本质转向分析认识的发生和知识的增长机制,它越来越偏注于经验方法的运... 文章指出了国内外哲学界现代认识论研究的科学化、文化化和悟性化三种新走向,并对每一走向的具体表现进行了分析。在科学化方面,现代认识论的研究重心已由探讨认识的本质转向分析认识的发生和知识的增长机制,它越来越偏注于经验方法的运用,并展现出其具体科学中的发生机制。在文化化方面,它所考察的认识对象逐步由自在的自然泛化为人化的世界,由探索实体转向研究人的活动,从而为文化科学的研究提供方法论层面的导向。同时,在传统认识论中作为工具和中介的语言符号也逐渐具有客体和文化的意义。在悟性化方面,它着意于将客体系统以及主客体二者视作一个有机的整体而进行把握,将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看作一个互动的整体,以在认识活动中实现心与物、文化与科学、非理性与理性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论研究 文化化 客体系统 认识对象 近代认识 认识主体 心与物 方法论层面 人与自然 隐序
下载PDF
认知活动认识论机制新论
9
作者 陈新汉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1991年第6期98-105,共8页
认知活动的认识论机制在学术界已经讨论得很多了。但很多问题是常议常新的。本文想通过对认识论史上两个主要争论问题的探讨,对认知活动的认识论机制予以新的思考。 一、认识论史上的两个主要争论问题 感觉能否给予客观实在?思维能否把... 认知活动的认识论机制在学术界已经讨论得很多了。但很多问题是常议常新的。本文想通过对认识论史上两个主要争论问题的探讨,对认知活动的认识论机制予以新的思考。 一、认识论史上的两个主要争论问题 感觉能否给予客观实在?思维能否把握客观实在?这是近代认识论史上的两个主要争论问题,前者讲的主要是通过感觉,主体能否获得关于外部世界的确实的认识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认识 认识论意义 感性经验 第二性的质 先天综合判断 普遍必然性 第一性的质 主体认知 认知内容 现代认知心理学
下载PDF
拟态环境下的“新闻真实性”解读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艳艳 《青年记者》 2010年第12期34-35,共2页
20世纪后期,德国学者哈贝马斯提出了交往行为理论。按哈贝马斯的话说,交往理性就是要让理性由“以主体为中心”转变为“以主体间性为中心”,最终实现理性的交往化。其中,“主体间性”就是他扬弃了近代认识论的“主体一客体”认识图... 20世纪后期,德国学者哈贝马斯提出了交往行为理论。按哈贝马斯的话说,交往理性就是要让理性由“以主体为中心”转变为“以主体间性为中心”,最终实现理性的交往化。其中,“主体间性”就是他扬弃了近代认识论的“主体一客体”认识图式,创造性地提出了“主体一主体”认识图式,即主张所谓的。以主体间性为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真实性 拟态环境 “主体间性” 交往行为理论 解读 交往理性 哈贝马斯 近代认识
下载PDF
教师理应是辛勤的园丁吗——由200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徐本禹想到的 被引量:2
11
作者 熊和平 《现代教育论丛》 2005年第5期9-14,共6页
教师作为园丁是对教师职业性质的一种隐喻.这种隐喻暗示着教师应该像园丁一样去工作,把学生塑造、剪裁成理想的花朵或盆景,以便带来最佳的观赏效果.然而,从教师的职业化的角度上说,教师理应成为辛勤的园丁吗?所谓的'理应'又是谁... 教师作为园丁是对教师职业性质的一种隐喻.这种隐喻暗示着教师应该像园丁一样去工作,把学生塑造、剪裁成理想的花朵或盆景,以便带来最佳的观赏效果.然而,从教师的职业化的角度上说,教师理应成为辛勤的园丁吗?所谓的'理应'又是谁的'理'呢?教师作为园丁可能会给师生关系带来哪些冲突呢?如果教师不做园丁,教师的身份重建的出路又在哪里呢?本文拟探讨这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本禹 师生关系 近代认识 赫尔巴特 教育实践领域 支教 职业性质 职业情感 教育思想 《教师法》
下载PDF
工程哲学必须重视价值问题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秀华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2022年第1期15-16,共2页
随着对近代认识论或知识论所发动的价值论转向,价值哲学成为现当代哲学的一种新范式。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现实的人出发,按照实践的观点,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上确立了具体的主体性哲学,超越传统实体论形而上学建立在抽象主体之上的抽象的主... 随着对近代认识论或知识论所发动的价值论转向,价值哲学成为现当代哲学的一种新范式。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现实的人出发,按照实践的观点,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上确立了具体的主体性哲学,超越传统实体论形而上学建立在抽象主体之上的抽象的主体性哲学,解构主客二元论的思维方式,强调实践的中介与统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哲学 近代认识 论形而上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统领作用 超越传统 知识论 强调实践
下载PDF
当代哲学应当研究现实的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金瑞 《理论研究》 1994年第3期15-17,共3页
当代哲学应当研究现实的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金瑞在《费尔巴哈论》中,恩格斯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概括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最高问题,这一概括对于我们科学地认识和把握哲学发展的历史,准确地把握哲学基本派别的界限,建立科学的世界... 当代哲学应当研究现实的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金瑞在《费尔巴哈论》中,恩格斯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概括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最高问题,这一概括对于我们科学地认识和把握哲学发展的历史,准确地把握哲学基本派别的界限,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哲学 认识主体 金瑞 哲学基本问题 近代认识 高清海 哲学研究 费尔 本体论问题 近代哲学
下载PDF
超越之思:沟通在与言的知识论之桥——评高秉江的《西方知识论的超越之路》
14
作者 梁上启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综观整部西方哲学发展史,不难发现它的主流形态是围绕在、思、言及其关系问题逐步形成并拓展开来的,对它们的研究分别产生了本体论、认识论(知识论)、逻辑学(语言哲学)三种最基本的哲学形态。从长时段的角度来看,虽然人们习惯性... 综观整部西方哲学发展史,不难发现它的主流形态是围绕在、思、言及其关系问题逐步形成并拓展开来的,对它们的研究分别产生了本体论、认识论(知识论)、逻辑学(语言哲学)三种最基本的哲学形态。从长时段的角度来看,虽然人们习惯性地以古代本体论、近代认识论和当代语言哲学来简单地概括整个西方哲学发展过程中不同历史时段的主流哲学形态的嬗变,但是这仅仅就不同历史时段哲学所关注的基本主题和核心问题而言才有其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知识论 哲学发展史 近代认识 关系问题 哲学形态 语言哲学 长时段 本体论
下载PDF
论康德的道德哲学
15
作者 强以华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3期22-27,共6页
康德哲学的魅力不仅在于它改变了西方近代哲学的研究方向,而且在于它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依然困扰着大多数现代西方哲学家。相对于康德哲学的丰富内涵而言,我国学术界对它的研究是很不够的,对他的道德哲学的研究更是如此。本文打算粗浅地... 康德哲学的魅力不仅在于它改变了西方近代哲学的研究方向,而且在于它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依然困扰着大多数现代西方哲学家。相对于康德哲学的丰富内涵而言,我国学术界对它的研究是很不够的,对他的道德哲学的研究更是如此。本文打算粗浅地探讨一下康德的道德哲学。 1 认识论构成了西方近代哲学的主要内容。西方近代认识论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主体和客体的同一性问题,即主体是否有能力认识独立于它之外的客体及其本质,以及通过什么途径认识客体及其本质的问题。在西方近代哲学的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哲学 道德法则 西方近代哲学 道德律 近代认识 认识客体 意志自由 实践理性 纯粹理性 能力认识
下载PDF
试论辩证法的生长点
16
作者 王文标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6期6-10,共5页
关键词 一般与个别 辩证法 黑格尔 唯理论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经验论 马克思 个别事物 近代哲学认识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形而上学的超越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淑梅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2-27,共6页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通过消解近代认识论的形而上学性而创立的认识论的新形态。近代认识论的形而上学性是认识论研究脱离生活实践而抽象化的结果 ,是超出现实生活实践追求终极认识基础和普遍必然知识的研究路向。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终结了...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通过消解近代认识论的形而上学性而创立的认识论的新形态。近代认识论的形而上学性是认识论研究脱离生活实践而抽象化的结果 ,是超出现实生活实践追求终极认识基础和普遍必然知识的研究路向。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终结了近代认识论的形而上学幻想 ,坚持理论抽象的适度原则 ,不脱离生活实践的原则 ,认为认识活动是人的现实生活实践的一部分 ,是生活实践的理论表现和表达。因此 ,建立总体性实践观 ,从超越传统形而上学视角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对于克服我国认识论研究中存在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影响 ,推进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认识 反形而上学性 近代认识 认识论研究 实践观
原文传递
黑格尔研究的新视角──陶秀璈《黑格尔认识论研究》读后
18
作者 钟宇人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黑格尔哲学 认识论研究 新视角 辩证法 近代哲学认识 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康德 马克思主义研究 当代意义 客观实在性
原文传递
论审美反映的实践论视界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元骧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3-53,共11页
传统的反映论文艺观正确地提出文学是生活的反映,但由于受近代认识哲学的影响,把反映主体抽象为只是一个在思维的东西,并带有鲜明的直观论、机械论和唯智主义的倾向。德国古典哲学虽然克服了这种把人作机械分割的倾向而视人为一个知、... 传统的反映论文艺观正确地提出文学是生活的反映,但由于受近代认识哲学的影响,把反映主体抽象为只是一个在思维的东西,并带有鲜明的直观论、机械论和唯智主义的倾向。德国古典哲学虽然克服了这种把人作机械分割的倾向而视人为一个知、情、意的统一体,但只是在理论领域内解决,使之对人的理解又陷入思辨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把人看作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从而把认识论置于实践论的基础上,这就意味着作为反映主体的知、情、意统一的人也就是处身于现实关系中的心与身,心灵与行为统一的人。要深入理解审美反映论,就应该以这一认识为前提,把审美判断视作既是人对自身生存状态的评价活动,又是对自身生存意义的探寻活动,它的认识与实践的双重性质不仅要求我们把反映主体当作一个处身于现实关系中的心与身、心灵与行为的统一体,同时也决定了只有当人把全身心都调动起来、投入进去,才会有真正的审美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论 认识主体 文艺观 行为统一 审美活动 生存意义 生存状态 近代认识 审美判断 心身交感论
原文传递
知性的概念史与知性哲学 被引量:2
20
作者 颜青山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5-57,共13页
源自当代科学哲学的理解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知识论的一个主要领域,其重要性甚至已经超越了知识论本身。但在其中并没有受到重视的是知性问题悠久的概念史。近代西方认识论转向后占据百年核心的概念恰恰是知性,它提供了一个经验主义传统和... 源自当代科学哲学的理解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知识论的一个主要领域,其重要性甚至已经超越了知识论本身。但在其中并没有受到重视的是知性问题悠久的概念史。近代西方认识论转向后占据百年核心的概念恰恰是知性,它提供了一个经验主义传统和理性主义论争的中心战场。当前的理解研究可以类比于当代知识论而将问题归纳为三个方面:理解与真或事实的关系,理解与辩护的关系,理解与理解主体的关系。如果意图将知性哲学定位于一种更广泛的哲学视角,那么其被忽视的当代心灵哲学的起源应该受到特别的关注,并返回到语言哲学的意义理论,由此,知性哲学也可以自然地拓展到道德理解和实践知性对认知主义和非认知主义的超越、行动激发问题的解决及人生意义问题,同时,两个重建的中西知性论史前传统也表明了知性哲学在思想史上的连贯性和普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性的概念史 近代认识论转向 当代理解研究 知性哲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