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研究溴氯海因对近头状伪蹄形藻的毒性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万芳 史蕤 +3 位作者 王福鑫 魏金锋 王爱平 靳洪涛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2期219-224,共6页
实验采用流式细胞术的检测分析方法,探究溴氯海因(BCDMH)对常见淡水藻类近头状伪蹄形藻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BCDMH对近头状伪蹄形藻的生长抑制作用呈明显的浓度依赖型变化。根据不同浓度细胞生长抑制的百分率计算,24、48和72hBCDMH对近... 实验采用流式细胞术的检测分析方法,探究溴氯海因(BCDMH)对常见淡水藻类近头状伪蹄形藻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BCDMH对近头状伪蹄形藻的生长抑制作用呈明显的浓度依赖型变化。根据不同浓度细胞生长抑制的百分率计算,24、48和72hBCDMH对近头状伪蹄形藻生长抑制作用的EC50分别为3.64、3.21和2.56mg·mL-1。生长抑制作用的无可观察效应浓度(NOEC)为0.31mg·mL-1。伴随着生长抑制作用,近头状伪蹄形藻细胞的活性氧(ROS)含量、酯酶活性及细胞膜完整性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NOEC分别为0.16、0.31和1.3mg·mL-1。其中ROS含量的升高对BCDMH浓度的变化最为敏感,其次是酯酶活性的变化,细胞膜破损仅在5.0mg·mL-1和2.5mg·mL-1浓度组出现。结合本次研究结果,在日常使用BCDMH时,需要综合考虑使用环境和用途等因素,在不影响使用效果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降低其使用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氯海因(BCDMH) 近头状伪蹄形藻 流式细胞术(FCM) 酯酶 活性氧(ROS)
下载PDF
三聚氰胺对藻类的毒性效应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裴国凤 刘国祥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73-978,共6页
以近头状伪蹄形藻(Pseudokirchneriella subcapitata)和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为材料,利用藻类生长抑制试验测定了三聚氰胺对藻类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三聚氰胺对两种藻的生长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效应,浓度越高,抑制效应越强;... 以近头状伪蹄形藻(Pseudokirchneriella subcapitata)和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为材料,利用藻类生长抑制试验测定了三聚氰胺对藻类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三聚氰胺对两种藻的生长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效应,浓度越高,抑制效应越强;对斜生栅藻的毒性效应还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强。以生物量计,三聚氰胺抑制近头状伪蹄形藻和斜生栅藻生长的72h EbC50值分别是537.67和485.17mg/L,均为较低的毒性效应。两种藻的生长率均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依据估算的EC20和EC10值推断,斜生栅藻对三聚氰胺较为敏感,而且还具有明显的慢性毒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头状伪蹄形藻 斜生栅 三聚氰胺 生长抑制 EC50
下载PDF
安乃近代谢产物4-乙酰氨基安替比林的水生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敏 殷浩文 +3 位作者 王绿平 王樱芝 沈璐 朱慧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8-115,共8页
在地表水中检出高浓度的安乃近代谢产物4-乙酰氨基安替比林(4-AAA),但目前缺乏对4-AAA的生态毒性研究,故无法评价其生态风险。采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标准测试方法,研究4-AAA对藻、大型溞和鱼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在1500 mg&... 在地表水中检出高浓度的安乃近代谢产物4-乙酰氨基安替比林(4-AAA),但目前缺乏对4-AAA的生态毒性研究,故无法评价其生态风险。采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标准测试方法,研究4-AAA对藻、大型溞和鱼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在1500 mg·L^-1(配制浓度)4-AAA的暴露条件下,近头状伪蹄形藻(Pseudokirchneriella subcapitata)的生长并没有受到明显抑制效应;稀有鮈鲫(Gobiocypris rarus)没有发现死亡现象。这表明,藻类生长量和生长率的72 h无可观察效应浓度(NOEC)均≥1502 mg·L^-1(实测浓度),96 h鱼类急性毒性的半致死浓度(LC50)≥1532 mg·L^-1(实测浓度)。当大型溞(Daphnia magna)暴露于一系列不同浓度4-AAA(188、375、750、1500和3000 mg·L^-1),24 h后发现750 mg·L^-1的暴露组开始出现运动抑制现象;最高浓度组中,80%大型溞的运动能力明显受到抑制。48 h后抑制效应增加,750 mg·L^-1暴露组中,40%的大型溞活动能力受到抑制;最高浓度组仅20%大型溞活动能力保持正常。这表明,高浓度4-AAA对大型溞的活动能力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4 h和48 h大型溞活动能力的抑制效应达一半的浓度(EC50)分别为1538 mg·L^-1(1217~2017 mg·L^-1)和1041 mg·L^-1(834~1304 mg·L^-1)。根据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分类,4-AAA的水生急性毒性不归类。尽管地表水中检出高浓度(3675 ng·L^-1)的4-AAA,但最高风险商值仅为3.53×10-3,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乙酰氨基安替比林 近头状伪蹄形藻 大型溞 稀有鮈鲫 水生急性毒性 生态风险评估
下载PDF
三聚氰胺对藻类的毒性效应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玉宁 梁辉朝 +1 位作者 许俊峰 裴国凤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共4页
以不同质量浓度的三聚氰胺处理斜生栅藻、近头状伪蹄形藻和铜绿微囊藻,根据其叶绿素a质量浓度、丙二醛浓度和蛋白质质量浓度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探讨三聚氰胺对藻类的毒性效应及其致毒机理。结果显示,三聚氰胺对... 以不同质量浓度的三聚氰胺处理斜生栅藻、近头状伪蹄形藻和铜绿微囊藻,根据其叶绿素a质量浓度、丙二醛浓度和蛋白质质量浓度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探讨三聚氰胺对藻类的毒性效应及其致毒机理。结果显示,三聚氰胺对3种藻叶绿素a质量浓度的增长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效应随处理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处理质量浓度大于1 500ng/L时,叶绿素a质量浓度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小于750 mg/L时,其叶绿素a质量浓度缓慢增加,但增加幅度低于对照组。3种藻的丙二醛浓度均随三聚氰胺处理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随处理质量浓度的增大而降低,蛋白质的质量浓度没有明显变化。这些生理指标的变化表明,三聚氰胺可能会引起藻细胞中保护性酶活性降低,导致细胞生物膜的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藻类载色体活色素体的结构和功能受到损伤,进而影响光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三聚氰胺 斜生栅 近头状伪蹄形藻 铜绿微囊 毒性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