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闽南-台湾浅滩近岸上升流区浮游植物碳同化速率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宪 李文权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19-224,共6页
本文采用^(14)C同位素示踪法,测定了浮游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结合浮游植物细胞含碳量,计算了不同季节、不同深度下浮游植物碳同化速率常数,讨论了不同环境条件对浮游植物碳同化速率常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闽南-台湾浅滩近岸上升流的形成,... 本文采用^(14)C同位素示踪法,测定了浮游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结合浮游植物细胞含碳量,计算了不同季节、不同深度下浮游植物碳同化速率常数,讨论了不同环境条件对浮游植物碳同化速率常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闽南-台湾浅滩近岸上升流的形成,是该海域高生产力的主要原因,上升流期间浮游植物复制时间要比非上升流期间浮游植物复制时间缩短1.8倍。同时还表明,温度,光照强度、营养盐是控制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因子。上升流期间营养盐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是上升流区具有较大的浮游植物碳同化速率常数(3.3d^(-1))的原因之一。适宜该海域浮游植物生长的光照强度在3 000—15 000lx之间,温度的影响可用Goldman和Carpenter模式近似表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碳同化速率 近岸上升流区
下载PDF
加利福尼亚流系流场的季节性演变
2
作者 郭琳 刘娜 +1 位作者 王国建 修鹏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91-501,共11页
本文利用三维数值模型(ROMS-Co Si NE)分析了整个加利福尼亚流系水平流场的季节性演变过程,研究了美国加州中部海域流场垂直结构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其动力学机制。研究发现:(1)数值模型能够较为准确的模拟流场的季节性变化,与浮... 本文利用三维数值模型(ROMS-Co Si NE)分析了整个加利福尼亚流系水平流场的季节性演变过程,研究了美国加州中部海域流场垂直结构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其动力学机制。研究发现:(1)数值模型能够较为准确的模拟流场的季节性变化,与浮标观测数据以及前人的研究结果符合良好;(2)从表层到200m,加利福尼亚潜流向高纬度扩张,近岸上升流急流则向高纬度撤退,加州南部海域的中尺度涡更显著;(3)在加州中部海域,近岸急流的最大值(约15cm/s)发生在夏季,位于近岸的表层海域;加利福尼亚潜流最大值(约4cm/s)发生于冬季,出现在离岸100km的125m处;加利福尼亚流在春季达到全年最大值(约5cm/s),流轴位于离岸(400—600km)的表层海水。加利福尼亚流系的流场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变化,研究进一步表明这主要受地转关系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利福尼亚流系 近岸上升流区 三维数值模型 季节性变化 地转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