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方言中的近指代词“之” 被引量:1
1
作者 肖永凤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36-39,共4页
古汉语中的重要虚词"之",在上古汉语中常用作近指代词,表示"此、这"意义,这一用法在贵州方言中仍在使用;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比较"之""这(這)"的字源及近指意义词源,认为"之"... 古汉语中的重要虚词"之",在上古汉语中常用作近指代词,表示"此、这"意义,这一用法在贵州方言中仍在使用;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比较"之""这(這)"的字源及近指意义词源,认为"之"并非普通话"这"的方音读法,贵州方言中"之"作近指词语是古汉语词义的遗留;而本方言中将普通话中的"这些、这个、这时、这里、这样"等"这"类语词读作"之些、之个、之个时候、之点、之个样子"等"之"类词,是一种同义换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指代词“之” 贵州方言
下载PDF
《古尊宿语要》的近指代词 被引量:5
2
作者 卢烈红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8年第5期97-103,共7页
《古尊宿语要》的近指代词颇为繁复,可分为三组。对这三组近指代词进行量化分析,回溯汉语近指代词的发展历史,对比唐宋时期的其它文献,可以看到,《语要》反映了近指代词的较大发展,显示唐宋时新产生的“这”正在向压倒传统的“此... 《古尊宿语要》的近指代词颇为繁复,可分为三组。对这三组近指代词进行量化分析,回溯汉语近指代词的发展历史,对比唐宋时期的其它文献,可以看到,《语要》反映了近指代词的较大发展,显示唐宋时新产生的“这”正在向压倒传统的“此”而成为主要的近指代词这一目标迈进。同时,《语要》中“这”能作主语,证之以此前的同类资料,可以认为,“这”单独作主语至迟始于北宋,始于中唐的寒山诗也有可能,学术界以往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值得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尊宿语要》 代词 “这”作主语
下载PDF
春秋时代近指代词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玉金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CSSCI 2008年第5期62-67,共6页
春秋时代的近指代词主要有"兹"、"斯"、"此"、"是(时)"等。本文研究了这些代词的性质、语法功能、语法作用等问题,还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区别。
关键词 春秋 代词
下载PDF
“者”由被饰代词转变为近指代词的可能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海平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92-95,共4页
吕叔湘认为指示代词"这"来源于"者",王力对此提出质疑;经考察,"这"来源于"者"是有可能的。分析了"者"由被饰代词转变为近指代词的可能性。汉语史上曾经出现过"VP者.S"这... 吕叔湘认为指示代词"这"来源于"者",王力对此提出质疑;经考察,"这"来源于"者"是有可能的。分析了"者"由被饰代词转变为近指代词的可能性。汉语史上曾经出现过"VP者.S"这种语法结构,后来"VP者.S"内部重新分析,"者"由被饰代词转变为作定语的近指代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者” 被饰代词 定语 代词
下载PDF
关于上古汉语近指代词研究中所存分歧之新审视
5
作者 曹炜 李璐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2-173,共12页
上古汉语体词性近指代词研究中的分歧主要体现在:“斯”是否为近指代词及其用于主格的问题;“是”究竟是近指代词还是远指代词、“是”与“时”的关系以及“是”的句法功能问题;“伊”属于近指代词还是远指代词;“此”和“是”异同研究... 上古汉语体词性近指代词研究中的分歧主要体现在:“斯”是否为近指代词及其用于主格的问题;“是”究竟是近指代词还是远指代词、“是”与“时”的关系以及“是”的句法功能问题;“伊”属于近指代词还是远指代词;“此”和“是”异同研究中存在的分歧;等等。上古汉语谓词性近指代词研究中的分歧主要体现在:指示代词“然”的性质;“若”的性质及其句法功能上的争议以及“王若曰”中的“若”是否为指示代词;指示代词“尔”的性质以及在先秦时期的出现频率问题;“否”是否有代词的用法;等等。这些问题需要进行新的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汉语 代词 体词性 谓词性 分歧 新审视
下载PDF
先秦至魏晋南北朝近指代词的发展演变
6
作者 李璐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9-168,共10页
先秦时期汉语近指代词主要有"兹""此""是""斯""伊""然""若""尔""否"等。魏晋南北朝时,"兹""伊""若"等失... 先秦时期汉语近指代词主要有"兹""此""是""斯""伊""然""若""尔""否"等。魏晋南北朝时,"兹""伊""若"等失去了近指代词的属性,出现了一些新的近指代词,如"阿堵""箇(个)""乃""能"等。体词性近指代词中,"此"仍然以作定语和宾语为主,新出现了"此"在句中作状语的情况。"是"新出现了指代事物的情况,只表单数语义,已逐渐由指示代词转向系词,不再有指代功能。"斯"仍以作定语和宾语为主。"阿堵"是魏晋南北朝新出现的近指代词,多作定语。新兴近指代词"箇(个)"常作定语和宾语。"许"也是新出现的体词性近指代词,但较为少见。谓词性近指代词中,"然"在这一时期均作谓语。"尔"作为指示代词大量出现,且发展出很多与"尔"相关的双音指示代词,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最主要的谓词性近指代词。"乃"仍然表示近指,多在句中作状语。"能"作谓词性近指代词的情况不常见,多用于形容词前作状语,谓词性属性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魏晋南北朝 代词 体词性 谓词性
下载PDF
俄汉叙事话语中远近指代词的认知语义阐释
7
作者 黄东晶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80-84,共5页
指示代词是一种泛语言词汇—语法类别,是典型的指示语。指示代词不单可以用于纯指示功能,也可以有篇章指示(照应)功能,用于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本文基于叙事理论,以俄汉文学叙事话语为例,分析远指代词和近指代词指示功能的特点,探讨俄语... 指示代词是一种泛语言词汇—语法类别,是典型的指示语。指示代词不单可以用于纯指示功能,也可以有篇章指示(照应)功能,用于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本文基于叙事理论,以俄汉文学叙事话语为例,分析远指代词和近指代词指示功能的特点,探讨俄语和汉语中远指代词与近指代词在时间指示、人称指示、篇章指示等诸方面的不对称性,从认知的角度阐释俄汉语指示代词指示语在使用中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语 叙事话语 代词 代词
下载PDF
近指代词“兹”、“此”、“这”历时更替考 被引量:3
8
作者 徐曼曼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27-31,共5页
考察汉语近指代词"兹"、"此"、"这"的历时更替过程后可以发现:春秋以前近指代词主要用"兹"来表达;西周开始,人们使用声近义通的"此"来代替"兹",春秋时期即完成了这一更替... 考察汉语近指代词"兹"、"此"、"这"的历时更替过程后可以发现:春秋以前近指代词主要用"兹"来表达;西周开始,人们使用声近义通的"此"来代替"兹",春秋时期即完成了这一更替过程;唐代开始出现的"这",在宋代发展成熟,至迟在元代取代了"此"的主导地位并沿用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词
下载PDF
兼指代词的原始句法功能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洪波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35-43,共9页
○ 引言 0.1 在先秦庞大的指示代词系统中,有一套兼指代词,包括:厥、其、实、寔、时、是、之、爰、焉。它们在《尚书》《诗经》《国语》《左传》《论语》《老子》《孟子》《庄子》《荀子》《墨子》《韩非子》《管子》《晏子》《楚辞》... ○ 引言 0.1 在先秦庞大的指示代词系统中,有一套兼指代词,包括:厥、其、实、寔、时、是、之、爰、焉。它们在《尚书》《诗经》《国语》《左传》《论语》《老子》《孟子》《庄子》《荀子》《墨子》《韩非子》《管子》《晏子》《楚辞》《战国策》《吕氏春秋》《公羊传》《谷梁传》等十八部先秦文献中的出现总次数依次是:其<sup>5399</sup>、之<sup>3910</sup>、是<sup>3908</sup>、实<sup>211</sup>、厥<sup>112</sup>、时<sup>75</sup>、寔<sup>21</sup>、爰<sup>18</sup>。 兼指代词是根据指代词指代远近的语义功能来分类的,是既可以指近又可以指远的一套指代词。相同的指代词在现代吴语苏州话里还可以见到(赵元任,1956,李小凡,1984)。现代藏语指代词the<sup>12</su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词 句法功能 主语 “其” 成分 宾语 语义功能 “焉” 定语
下载PDF
兼指代词语源考 被引量:10
10
作者 洪波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3-39,90,共8页
兼指代词语源考洪波一、据史学家和民族学家的研究,商人原是东夷民族集团的一支,其原始活动范围在今山东、河南、安徽北部和河北一带;周人最初是生活在渭水流域“戎狄之间”的一个部族。①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商人和周人一个居东,... 兼指代词语源考洪波一、据史学家和民族学家的研究,商人原是东夷民族集团的一支,其原始活动范围在今山东、河南、安徽北部和河北一带;周人最初是生活在渭水流域“戎狄之间”的一个部族。①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商人和周人一个居东,一个居西,各自创造着自己的文化。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词 “之” 代词 代词 前置宾语 “是” 甲骨文 《山经》 商人语言 “其”
下载PDF
今文《尚书》指示代词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文国 张文强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111-115,共5页
本文对今文《尚书》的指示代词作了穷尽性的统计分析。研究表明 ,今文《尚书》中 ,只有近指代词 ,没有远指代词。近指代词中 ,常见的主要有 2个 :“时”、“兹”。大部分指示代词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程度的争议。部分代词的用法和古文《尚... 本文对今文《尚书》的指示代词作了穷尽性的统计分析。研究表明 ,今文《尚书》中 ,只有近指代词 ,没有远指代词。近指代词中 ,常见的主要有 2个 :“时”、“兹”。大部分指示代词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程度的争议。部分代词的用法和古文《尚书》差别很大 ,由此可以看出古文《尚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今文《尚书》 代词 代词
下载PDF
说说汉语的指示代词 被引量:7
12
作者 崔潮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39-41,共3页
汉语里的指示代词主要有两个:近指用“这”,远指用“那”。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难懂难学的,其实不然,有些语言的指示代词与汉语并不完全对应。如在朝鲜语里,近指代词为[i],远指代词为[(?)(?)]和[k(?)],比汉语多了一个。因此,朝鲜族初学... 汉语里的指示代词主要有两个:近指用“这”,远指用“那”。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难懂难学的,其实不然,有些语言的指示代词与汉语并不完全对应。如在朝鲜语里,近指代词为[i],远指代词为[(?)(?)]和[k(?)],比汉语多了一个。因此,朝鲜族初学汉语,使用指示代词来表达时,总觉得本族语和汉语有些对不上号,究竟怎样表达才贴切,总没有信心。于是指示代词也就成了学习汉语中的一个难点。 长期以来,在朝鲜族的汉语教学中,只把指示代词简单地概括为如下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词 汉语 “这” 朝鲜语 代词 “那” 代词 代词 系词 朝鲜族
下载PDF
略说汉维语的指示代词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志刚 《语言与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0-22,共3页
略说汉维语的指示代词郭志刚零0.1汉语的指示代词主要有两个:"这"表示近指,"那"表示远指。0.2"突厥语中的指示代词主要是,其余的都是通过分析方式由以上三个词派生出来的"①维语中的指示代词有和说话者相适应的各种词汇... 略说汉维语的指示代词郭志刚零0.1汉语的指示代词主要有两个:"这"表示近指,"那"表示远指。0.2"突厥语中的指示代词主要是,其余的都是通过分析方式由以上三个词派生出来的"①维语中的指示代词有和说话者相适应的各种词汇意义:"有的指示代词()近指,即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词 汉维语 代词 代词 《往事》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 基础汉语教学 略说 使用率 对应关系
下载PDF
闽南话的指示代词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法今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1期101-109,共9页
闽南话的代词同普通话相比较,现在看来,人称代词,尤其是指示代词,有显著特点。从词的音节结构上看,人称代词的最大特点是三身代词末尾增加韵尾n,可以变单数为复数。例如: 我[gua<sup>53</sup>](我)——(亻元)[guan<s... 闽南话的代词同普通话相比较,现在看来,人称代词,尤其是指示代词,有显著特点。从词的音节结构上看,人称代词的最大特点是三身代词末尾增加韵尾n,可以变单数为复数。例如: 我[gua<sup>53</sup>](我)——(亻元)[guan<sup>53</sup>]([gun(53)])(我们) 汝[li(53)](你)——恁[lin<sup>53</sup>](你们) 伊[i<sup>44</sup>(他)——(亻因)[in<sup>44</sup>](他们) 这些利用加韵尾n的方法变单数为复数的特点,过去人们谈得多,也为众所周知。现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有了发展,认为是从“我人”、“女人”、“伊人”急言而来。 闽南话的指示代词有哪些,人们谈得很少,这些指示代词到底有哪些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词 代词 代词 闽南话 复叠 定语 复数 句子 量词
下载PDF
指代词“这”来源考
15
作者 徐时仪 《大同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第2期58-62,共5页
本文认为语言中的词是表义的,而虚词大多是由实词虚化演变而成,“这”成为近指指示词,与其原有实词词义的虚化演变是分不开的。“这”无论是作动词,还是作副词和指示代词,都具有一种趋向性的指示义。这种趋向性指示义的不断强化,可看作... 本文认为语言中的词是表义的,而虚词大多是由实词虚化演变而成,“这”成为近指指示词,与其原有实词词义的虚化演变是分不开的。“这”无论是作动词,还是作副词和指示代词,都具有一种趋向性的指示义。这种趋向性指示义的不断强化,可看作是其由动词逐渐虚化演变为近指指示词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义 虚化 趋向示义 演变 代词
下载PDF
玉林话的代词 被引量:12
16
作者 梁忠东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80-83,共4页
玉林话是流行于广西玉林市玉州区的一种粤语亚方言 ,本地称为玉林白话。玉林话的代词除了跟广州粤语相同的部分以外 ,还有一些别具特点的词和用法。人称代词有几个合音词 ,“、、、”分别是“我屋、你屋、屋、人屋”的合音 ,... 玉林话是流行于广西玉林市玉州区的一种粤语亚方言 ,本地称为玉林白话。玉林话的代词除了跟广州粤语相同的部分以外 ,还有一些别具特点的词和用法。人称代词有几个合音词 ,“、、、”分别是“我屋、你屋、屋、人屋”的合音 ,指“我家、你家、他家、人家”。处于亲属称谓的领格地位时 ,前面三个可以指单数的“我的、你的、他的”。远指代词“兀”比较特殊 ,跟近指代词“”一样 ,可以构成合成代词“兀搦”(那些 )、“兀计”(那里 )、“兀哝”(那样 )。特殊的疑问代词有“士律”(什么 )、“士乜”(什么 )、“施里”(哪里 )、“路伶”(哪里 )、“士哝”(怎样 )、“施样”(怎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林话 代词 合音词 兼词 粤语亚方言 广西 代词 代词
下载PDF
湖南冷水江方言的代词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建初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16-21,共6页
湖南冷水江方言的代词陈建初冷水江市位于湖南省中部、资水中游,东与涟源市为界,南与新邵县相邻,西、北与新化县相接(建市前即属于新化县),面积共430多平方公里,人口近30万。冷水江方言内部在语音、词汇上虽略有差异,但不... 湖南冷水江方言的代词陈建初冷水江市位于湖南省中部、资水中游,东与涟源市为界,南与新邵县相邻,西、北与新化县相接(建市前即属于新化县),面积共430多平方公里,人口近30万。冷水江方言内部在语音、词汇上虽略有差异,但不影响人们相互交际。另外,与新化话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水江方言 代词 人称代词 普通话 说话人 冷水江市 代词 代词 空间距离 形容词
下载PDF
再谈近指代词“這”的来源 被引量:6
18
作者 朱冠明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43-664,766,共23页
汉语近指代词"這"从唐代开始见于文献,但它的来源一直众说纷纭,迄无定论。本文从语法功能和语音变化两个方面论证"這"来自中古以前常见的近指代词"是",同时也讨论了"是"在中古以后的去向,即北... 汉语近指代词"這"从唐代开始见于文献,但它的来源一直众说纷纭,迄无定论。本文从语法功能和语音变化两个方面论证"這"来自中古以前常见的近指代词"是",同时也讨论了"是"在中古以后的去向,即北方成为"這",南方成为"底"。"這"的个案充分说明唐代是汉语从中古向近代迈进的重要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词 阿堵 虚词本字
原文传递
河北涿怀话的两套近指和远指代词 被引量:2
19
作者 宗守云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9-299,共1页
本文谈张家口涿鹿、怀来方言(以下简称“涿怀话”)的指代词现象。涿怀话指示代词的共同点是:有两套指示代词,这两套指示代词语音形式差异较大,有不同的分布状况,可以借助量词“个”连在一起使用。
关键词 河北 涿怀话 方言 代词 代词 代词 语音 量词
原文传递
对上古汉语近指代词的新审视
20
作者 曹炜 李璐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1年第2期70-71,共2页
上古汉语体词性近指代词主要有“兹”“是(时)”“此”“斯”“伊”5个,其中除了“兹”和“此”的研究中出现的分歧相对较小之外,其他各词的认识分歧均较大。近指代词“斯”出现时间较晚,甲骨文和金文中均未出现。《尚书》中有1例。个... 上古汉语体词性近指代词主要有“兹”“是(时)”“此”“斯”“伊”5个,其中除了“兹”和“此”的研究中出现的分歧相对较小之外,其他各词的认识分歧均较大。近指代词“斯”出现时间较晚,甲骨文和金文中均未出现。《尚书》中有1例。个中的“斯”是否为近指代词,学界存在分歧:郭锡良认为《尚书》中并没有出现指示代词“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汉语 代词 郭锡良 代词 《尚书》 认识分歧 体词性 甲骨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