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僵硬型脊柱畸形患者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术后近段交界性后凸的高危因素分析
1
作者 臧怡宁 隋启军 +1 位作者 邢耀文 范春海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第20期35-36,共2页
目的分析僵硬型脊柱畸形患者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术(PVCR)后近段交界性后凸(PJK)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PVCR治疗的205例僵硬型脊柱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2年后是否发生PJK将205例患者分为PJK组... 目的分析僵硬型脊柱畸形患者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术(PVCR)后近段交界性后凸(PJK)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PVCR治疗的205例僵硬型脊柱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2年后是否发生PJK将205例患者分为PJK组(51例)和正常组(154例),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时拍摄的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并对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患者经PVCR治疗后发生PJK的高危因素。结果PJK组和正常组患者在年龄、合并骨质疏松、手术固定椎体数、身体质量指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发病原因、切除椎体位置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JK组和正常组患者的术后TK、术后LL、术前S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PI、术前TK、术前LL、术后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质疏松、手术固定椎体数>5、身体质量指数>25.16kg/m^(2)、术前SS<25.00°是患者行PVCR后发生PJK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骨质疏松、手术固定椎体数>5、身体质量指数>25.16kg/m^(2)、术前SS<25.00°是患者行PVCR后发生PJK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僵硬型脊柱畸形 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术 近段交界性后凸 高危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