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DF法对非晶态聚醚砜共聚物的近程有序结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晓明 高忠民 +1 位作者 李向山 姜振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583-1586,共4页
用径向分布函数(RDF)研究了聚醚砜共聚物(PES)在r=1.5 nm范围内的近程结构,结果表明,分子链间存在近程有序结构,有序周期约为0.5 nm;聚醚砜共聚物经退火处理后,由g(r)图可以看出,第一个峰变高、变窄;由G(r)图可以看出,分子链间第一个有... 用径向分布函数(RDF)研究了聚醚砜共聚物(PES)在r=1.5 nm范围内的近程结构,结果表明,分子链间存在近程有序结构,有序周期约为0.5 nm;聚醚砜共聚物经退火处理后,由g(r)图可以看出,第一个峰变高、变窄;由G(r)图可以看出,分子链间第一个有序区内,分子链间贡献大于链内贡献;于200℃退火处理后有序畴尺寸(rs)略有增大,原子平均位移(σ)变小,使得分子链内原子间距分布更加均匀,相邻分子链间距(rv)变小.同时透射电镜(TEM)的形态结构分析表明,经退火处理后,其聚集态确实形成了某种局部有序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砜 径向分布函数(RDF) 近程有序结构 透射电镜
下载PDF
固溶体近程有序结构与合金设计
2
作者 靳淑静 王清 董闯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4-117,123,共5页
工程合金几乎都是基于固溶体,对固溶体合金结构的研究有利于发展性能更优异的新型合金。总结了有关固溶体合金近程有序结构的理论研究以及现有的实验检测分析方法,同时阐述了一种描述固溶体合金近程有序结构的"团簇加连接原子"... 工程合金几乎都是基于固溶体,对固溶体合金结构的研究有利于发展性能更优异的新型合金。总结了有关固溶体合金近程有序结构的理论研究以及现有的实验检测分析方法,同时阐述了一种描述固溶体合金近程有序结构的"团簇加连接原子"模型,该模型构成一种重要的材料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溶体合金 近程有序 结构表征技术 团簇加连接原子模型 材料设计
下载PDF
129:248972g在固体熔融体偏磷酸盐玻璃体中的近程有序和中程有序
3
作者 彭力国 付玉信 《磷酸盐工业》 2002年第4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固体熔融 偏磷酸盐玻璃体 近程有序 中程有序
原文传递
合金团簇的径向分布函数分析
4
作者 洪海莲 颜慧贤 +2 位作者 马豪 郑飞杰 付莹 《三明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16-20,共5页
合金的成分设计必然依托合金的稳定结构,团簇是合金中最稳定的近邻原子结构,团簇的堆垛方式和稳定性的研究对合金的性能至关重要,在分析了团簇的径向分布函数和对称性的基础上,当连接原子为0~6时,得到对应比例下的相对稳定的模型,再从... 合金的成分设计必然依托合金的稳定结构,团簇是合金中最稳定的近邻原子结构,团簇的堆垛方式和稳定性的研究对合金的性能至关重要,在分析了团簇的径向分布函数和对称性的基础上,当连接原子为0~6时,得到对应比例下的相对稳定的模型,再从团簇的径向分布函数得出密堆度比较大的模型,这种方法较团簇的对称性进行比较,两者一致,在19种模型中最佳模型分别为1-0、1-1、1-3-1和1-6-4模型,这些模型的团簇稳定性反映了固溶体近程有序本质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程有序结构 团簇加连接原子模型 合金成分模型 固溶体合金
下载PDF
电阻率与强度性能的关联及铜合金性能分区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鸿明 董闯 +3 位作者 王清 李晓娜 赵亚军 周大雨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7-209,共13页
铜合金以低电阻率为特征,由于电阻率与强度存在着共同的微观结构机理,两者往往协同变化,而导致难以对合金进行性能的全面评估和选材.本文以Cu-Ni-Mo合金作为研究对象,以团簇结构[Mo_1-Ni_(12)]构建固溶体的近程序结构模型,解析了电阻率... 铜合金以低电阻率为特征,由于电阻率与强度存在着共同的微观结构机理,两者往往协同变化,而导致难以对合金进行性能的全面评估和选材.本文以Cu-Ni-Mo合金作为研究对象,以团簇结构[Mo_1-Ni_(12)]构建固溶体的近程序结构模型,解析了电阻率和强度依赖于成分的定量变化规律,并定义了拉伸强度/电阻率的值为代表合金本质特性的"强阻比",得到了完全固溶态Cu-Ni-Mo合金的强阻比为7×10~8MPa/?·m,完全析出态的强阻比为(310—490)×10~8MPa/?·m.进而应用强阻比对常用铜合金进行了性能分区,给出铜合金材料选材的依据,得出了基于Cu-(Cr, Zr, Mg, Ag, Cd)等二元基础体系的铜合金适用于高强高导应用,而基于Cu-(Be, Ni, Sn, Fe, Zn, Ti, Al)等为基础二元体系的铜合金不能实现高强高导.该强阻比为310的特征性能分界线的发现为合金性能的全面评估提供了量化依据,可指导高强高导铜合金的选材和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合金 化学近程有序 电阻率 强度
下载PDF
基于团簇加连接原子模型设计Mg-7.1Al-3.0Ce高强铸造合金
6
作者 钱圣男 董闯 +2 位作者 谷立东 吴玉娟 邹建新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20,共7页
采用了团簇加连接原子模型描述了Mg-Al-Ce固溶体中的近程有序结构,构建了该类合金的理想成分式[(Al,Ce)_1-Mg_(12)]Mg_1,并据此设计了成分为[(Al_(0.925)Ce_(0.075))-Mg_(12)]Mg_1(Mg_(92.86)Al_(6.61)Ce_(0.54),at%;Mg-7.1Al-3.0Ce,mas... 采用了团簇加连接原子模型描述了Mg-Al-Ce固溶体中的近程有序结构,构建了该类合金的理想成分式[(Al,Ce)_1-Mg_(12)]Mg_1,并据此设计了成分为[(Al_(0.925)Ce_(0.075))-Mg_(12)]Mg_1(Mg_(92.86)Al_(6.61)Ce_(0.54),at%;Mg-7.1Al-3.0Ce,mass%)的ACe73合金,通过永久模重力铸造(PM)工艺获得铸态合金。结果表明:合金显微组织为α-Mg基体中均匀分布着大量不连续的β-Mg17Al11相和针状Al_(11)Ce_3相,拉伸实验测得该合金抗拉强度为210 MPa,屈服强度为99.3 MPa,伸长率为9.0%,相比于其他PM工艺制备的Mg-Al-Ce铸态合金,强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Al-Ce合金 团簇加连接原子模型 成分式 近程有序 合金成分设计
下载PDF
工程管理活动中建构、解构与需求的创新理念 被引量:2
7
作者 童旭东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05期15-17,共3页
提出近程有序和创新思维的理念,其中创新思维的三元结构包括建构、解构和需求思维三部分。所谓建构,即指目标的实现;所谓解构,即指在目标实现过程中,某个具体环节的发展、演化为新的目标项;所谓需求,包括现实需求、潜在需求和构建需求... 提出近程有序和创新思维的理念,其中创新思维的三元结构包括建构、解构和需求思维三部分。所谓建构,即指目标的实现;所谓解构,即指在目标实现过程中,某个具体环节的发展、演化为新的目标项;所谓需求,包括现实需求、潜在需求和构建需求。将这一理念应用于工程管理的活动中,以达到指导实践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程有序观念 创新思维 三元结构 建构思维 解构思维 需求思维
下载PDF
固溶体中的化学结构单元与合金成分设计 被引量:20
8
作者 董闯 董丹丹 王清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93-300,共8页
工业合金具有特定的牌号成分,理解这些特殊成分背后的结构根源可以从原子结构层面上指导新合金的研发,有效缩短工业合金的制备流程。工业合金多以固溶体结构为基础,而固溶体以化学近程有序为结构特征,长期以来,人们只能以统计方式获得... 工业合金具有特定的牌号成分,理解这些特殊成分背后的结构根源可以从原子结构层面上指导新合金的研发,有效缩短工业合金的制备流程。工业合金多以固溶体结构为基础,而固溶体以化学近程有序为结构特征,长期以来,人们只能以统计方式获得溶质元素偏离平均结构的程度,由于缺失描述近程序的精确结构分析方法,导致无法构建能够指导合金成分设计的有效结构模型。既然优质合金均具有特殊成分,这些成分背后一定对应于类似于分子的特定结构单元。本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近程有序描述方式——团簇加连接原子。该模型认为,对于固溶体合金,存在理想满足原子间相互作用的化学结构单元,仅涵盖第一近邻团簇以及若干次近邻的连接原子,可表示为团簇成分式的形式:[团簇](连接原子)。这种团簇式类似于化学物质的分子式,是代表合金平均结构的最小结构单元。通过将Friedel振荡机制引入到团簇加连接原子模型中,建立了固溶体的团簇共振模型,给出了团簇的球周期近邻堆垛方式,从而解决了原子密度的关键问题。结果表明,团簇成分式中所包含的原子个数正比于体系的平均原子密度和团簇半径的立方,由此可以定量地计算出理想化学结构单元的具体形式。本文列举了根据公式计算得到的典型铜基二元合金最佳化学结构单元,计算所得成分与最常用工业合金高度吻合。本工作为成分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实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结构单元 团簇加连接原子模型 固溶体 近程有序 铜基二元工业合金
原文传递
金属熔体的结构与性质Ⅰ——固-液相变的剩余键数 被引量:2
9
作者 弭光宝 李培杰 何良菊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59-965,共7页
基于金属的固-液相变机制和液态金属的微观不均匀理论,建立了熔化潜热、汽化潜热与熔点处金属熔体中的剩余键数、近程有序原子数之间的物理模型,并给出了该模型的数学推导和证明.该模型只需要晶体结构的基本参数及热物性数据就可以得到... 基于金属的固-液相变机制和液态金属的微观不均匀理论,建立了熔化潜热、汽化潜热与熔点处金属熔体中的剩余键数、近程有序原子数之间的物理模型,并给出了该模型的数学推导和证明.该模型只需要晶体结构的基本参数及热物性数据就可以得到金属固-液相变后原子集团内的剩余键数和所包含的近程有序原子数,为进一步认识熔体结构信息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利用所建立模型计算了铝、镍熔体的剩余键数和近程有序原子数,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同时,讨论了原子序数对第I、第II主族元素熔体的剩余键数和近程有序原子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熔体 原子集团 剩余键数 近程有序原子数 唯象模型 熔体结构信息
原文传递
MOVING RATIO TEST FOR MULTIPLE CHANGES IN PERSISTENCE
10
作者 Zhanshou CHEN Zheng TIAN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 Complexity》 SCIE EI CSCD 2012年第3期582-593,共12页
This paper proposes a moving ratio test, which is a modified version of ratio test by involving a bandwidth parameter, to detect multiple changes in persistence, and to determine the direction of switch. The asymptoti... This paper proposes a moving ratio test, which is a modified version of ratio test by involving a bandwidth parameter, to detect multiple changes in persistence, and to determine the direction of switch. The asymptotic distribution as well as its consistency are established. In order to estimate the change points, the authors propose a two step estimate approach. Simulations illustr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est and estimate procedures in finite samples. An application to the analysis of Sweden/US foreign exchange rate demonstrates the validity of the procedure in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NDWIDTH multiple changes in persistence moving ratio test.
原文传递
Asymptotic expansions of finite element solutions to Robin problems in H^3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extrapolation cascadic multigrid method 被引量:1
11
作者 HU HongLing CHEN ChuanMiao PAN KeJia 《Science China Mathematics》 SCIE 2014年第4期687-698,共12页
For the Poisson equation with Robin boundary conditions,by using a few techniques such as orthogonal expansion(M-type),separation of the main part and the finite element projection,we prove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the... For the Poisson equation with Robin boundary conditions,by using a few techniques such as orthogonal expansion(M-type),separation of the main part and the finite element projection,we prove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the asymptotic error expansions of bilinear finite element have the accuracy of O(h3)for u∈H3.Based on the obtained asymptotic error expansions for linear finite elements,extrapolation cascadic multigrid method(EXCMG)can be used to solve Robin problems effectively.Furthermore,by virtue of Richardson not only the accuracy of the approximation is improved,but also a posteriori error estimation is obtained.Finally,some numerical experiments that confirm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re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ite element Richardson extrapolation Robin problem asymptotic expansion cascadic multi-grid method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