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3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红外线治疗仪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1
作者 吴双弯 曾琦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4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近红外线治疗仪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了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自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诊治的200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甲钴胺片治疗,... 目的:探讨近红外线治疗仪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了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自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诊治的200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甲钴胺片治疗,而观察组则在甲钴胺片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近红外线治疗仪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研究显示,采用近红外线治疗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仅使用甲钴胺片的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红外线治疗仪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应用效果,其能有效提升治疗总有效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红外线治疗仪 糖尿病 甲钴胺片
下载PDF
近红外线治疗仪联合α-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氧化应激及神经电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施佳莉 刘芳 符鸿俊 《医疗装备》 2023年第8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近红外线治疗仪联合α-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氧化应激及神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8月至2022年4月就诊于浙江省台州医院的DPN患者74例,随机分为单用组和联用组,各37例。单用组予以α-硫辛酸注射液600 mg... 目的探讨近红外线治疗仪联合α-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氧化应激及神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8月至2022年4月就诊于浙江省台州医院的DPN患者74例,随机分为单用组和联用组,各37例。单用组予以α-硫辛酸注射液600 mg静滴,1次/d;联用组在单用组基础上加用近红外线治疗仪。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氧化应激指标[血清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量表(TCSS)评分和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评分量表(MDNS)评分]和神经电生理[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变化,并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MDA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血清SOD水平均上升(P<0.05),且联用组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TCSS评分和MDN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联用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正中神经MCV和SCV均显著加快(P<0.05),且联用组加快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联用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单用组(P<0.05)。结论较单纯α-硫辛酸治疗,近红外线治疗仪联合α-硫辛酸治疗DPN患者更有优势,能通过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修复受损的周围神经,加快运动和感觉神经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红外线治疗仪 Α-硫辛酸 氧化应激 神经电生理
下载PDF
近红外线脑成像技术在抑郁障碍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梁玉雕 张莎 +2 位作者 杨余 王磊 李伟 《精神医学杂志》 2023年第5期550-553,共4页
抑郁障碍终身患病率高但诊断的同质性差,本文回顾了近年来近红外线脑成像在抑郁障碍研究中国内外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研究中采用的任务和检测指标,抑郁障碍患者与健康人群在任务下各脑区激活的差异和相关精神疾病的鉴别。最后分析现有... 抑郁障碍终身患病率高但诊断的同质性差,本文回顾了近年来近红外线脑成像在抑郁障碍研究中国内外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研究中采用的任务和检测指标,抑郁障碍患者与健康人群在任务下各脑区激活的差异和相关精神疾病的鉴别。最后分析现有研究的异同点,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为进一步探讨抑郁障碍的发病机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线脑成像 抑郁障碍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老年人平衡功能的脑网络变化:基于功能性近红外线光谱研究
4
作者 罗启航 吴羽皙 +4 位作者 张嘉璇 黎婉颖 欧海宁 林强 梁俊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8-242,共5页
目的探究老年人完成平衡控制任务的脑网络特征。方法2022年1月至4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和社区招募22例健康年轻人和20例健康老年人,两组站在足底压力测试板上,完成睁眼或闭眼站立任务,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测量左、右前额叶皮质(P... 目的探究老年人完成平衡控制任务的脑网络特征。方法2022年1月至4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和社区招募22例健康年轻人和20例健康老年人,两组站在足底压力测试板上,完成睁眼或闭眼站立任务,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测量左、右前额叶皮质(PFC)和初级运动区(PMC)功能连接强度。结果老年人闭眼状态下的椭圆面积(Z=-2.884,P<0.01)和最大摆动范围(Z=-2.481,P<0.05)大于年轻人;站立任务时,老年人左侧(t=2.978,P<0.01)和右侧PFC(Z=-3.123,P<0.01)内部功能连接降低;右PMC-左PFC(t=2.087,P<0.05)和右PFC-左PFC(t=3.471,P<0.001)间功能连接降低。结论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在平衡控制任务中出现PFC功能连接降低,可能与早期脑老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脑老化 平衡控制 功能性红外线光谱 功能连接 前额叶
下载PDF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α-硫辛酸结合近红外线治疗仪治疗效果
5
作者 陈燕燕 魏丽娟 李守杰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第20期177-180,共4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α-硫辛酸结合近红外线治疗仪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3—6月沂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α-硫辛酸,观察组采用α-... 目的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α-硫辛酸结合近红外线治疗仪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3—6月沂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α-硫辛酸,观察组采用α-硫辛酸结合近红外线治疗仪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氧化应激指标,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神经电生理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超氧化物歧化酶、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水平、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丙二醛、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评分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硫辛酸结合近红外线治疗仪治疗,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中取得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Α-硫辛酸 红外线治疗仪
下载PDF
近红外线乳腺扫描对乳腺疾病临床诊断的探讨
6
作者 施薇 《智慧健康》 2023年第6期28-32,共5页
目的 研究分析近红外线乳腺扫描对乳腺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3-6月在我院治疗的乳腺疾病患者9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扫描方式不同分成3组,组别为甲组、乙组、丙组,每组患者300例。甲组患者应用钼靶X线扫描诊断,乙组患者应... 目的 研究分析近红外线乳腺扫描对乳腺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3-6月在我院治疗的乳腺疾病患者9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扫描方式不同分成3组,组别为甲组、乙组、丙组,每组患者300例。甲组患者应用钼靶X线扫描诊断,乙组患者应用高频B超扫描诊断,丙组患者应用近红外线扫描诊断,对3组诊断准确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甲组诊断准确率为83.33%(250/300),乙组诊断准确率为86.67%(260/300),丙组诊断准确率为81.00%(243/300),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显著性(P>0.05)。结论 在乳腺疾病诊断中,近红外线扫描诊断结果与钼靶X线扫描、高频B超扫描相当,各具优劣势,可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诊断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红外线 临床诊断 准确率
下载PDF
近红外线检查乳腺疾病诊断标准初步探讨 被引量:6
7
作者 王玖华 顾雅佳 +4 位作者 倪继元 王佩华 奚乐平 刘邦令 韩企夏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261-263,共3页
乳房检测透照法是用光束穿过乳房照亮其内部来进行检查,不同类型的组织以不同方式透射和散射光线。由于可见光仅有很少部分(1%)光线通过乳房,绝大部分发生散射和吸收。
关键词 乳腺疾病 红外线检查 诊断 标准
下载PDF
近红外线光谱诊断技术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无损伤测定无氧阈的新途径探讨 被引量:12
8
作者 尚文元 傅颖 +4 位作者 罗勇 王莱芮 封文平 方兴 谢则平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43-245,237,共4页
应用近红外线光谱技术NIRS对20名男女优秀自行车运动员在功率车逐级递增负荷过程中,同步测定气体代谢,HR,BLA,功率和股四头肌组织中Hb/Mb的光密度变化(OD)和肌肉毛细血管床的血流量变化(BV)。结果发现:(... 应用近红外线光谱技术NIRS对20名男女优秀自行车运动员在功率车逐级递增负荷过程中,同步测定气体代谢,HR,BLA,功率和股四头肌组织中Hb/Mb的光密度变化(OD)和肌肉毛细血管床的血流量变化(BV)。结果发现:(1)当运动负荷递增到一定强度,相当于70-75%VO2max时,光密度变化(OD)显示明显的“转折点”。其功率与通气无氧阈(VT)呈显著正相关,无明显差异;(2)在递增运动中OD与Bla变化呈显著负相关,OD“转折点”与Bla开始上升点基本同步;(3)OD“转折点”时工作肌血流量(BV)达到最大。结果表明,采用近红外线光谱技术无损伤测定局部工作肌群的代谢水平,评定运动员在次极限运动时有氧工作能力是可行的,它为无损伤测定无氧阈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线光谱 诊断 氧合作用 无氧阈 工作肌群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阻滞与点式直线偏光近红外线照射对眼压及皮肤温度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金文哲 严相默 +2 位作者 李少岩 康吉龙 方勇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9-81,共3页
目的:研究星状神经节阻滞和星状神经节点式直线偏光近红外线照射对眼压及皮肤温度的影响,进而阐明作用效果的异同。方法:将临床疼痛诊疗病例50例随机分为两组,SGB 25例,SGL25例,分别用YZ7A压陷式眼压计和UY200M型温度记录器测定每一患... 目的:研究星状神经节阻滞和星状神经节点式直线偏光近红外线照射对眼压及皮肤温度的影响,进而阐明作用效果的异同。方法:将临床疼痛诊疗病例50例随机分为两组,SGB 25例,SGL25例,分别用YZ7A压陷式眼压计和UY200M型温度记录器测定每一患者操作侧眼压和皮肤温度。结果:SGB和SGL两组的眼压,在治疗后10 min时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时段内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SGB和SGL两组皮肤温度,在治疗后5 min时有显著性差异(P<0.05),10 min、15 min时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其余测定时段内两组间对皮肤温度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GB和SGL对眼压均起一过性上升随后下降、皮肤温度上升的作用。SGB和SGL两种方法对眼压及皮肤温度的影响程度相仿,且其临床作用效果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 点式直线偏光红外线照射 眼压 皮肤温度
下载PDF
近红外线吸收纤维的组成、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兴祥 石海峰 +1 位作者 王学晨 牛建津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8-220,共3页
以碳化锆、碳化硅和聚丙烯为原料,熔融皮芯复合纺丝制成了具有不同组成和结构的近红外线吸收纤维,并采用DSC、单纤维强力仪、红外灯和点温计等测试了纤维和非织造布的性能。结果表明,陶瓷粉的种类、添加量以及添加方式均影响纤维的近红... 以碳化锆、碳化硅和聚丙烯为原料,熔融皮芯复合纺丝制成了具有不同组成和结构的近红外线吸收纤维,并采用DSC、单纤维强力仪、红外灯和点温计等测试了纤维和非织造布的性能。结果表明,陶瓷粉的种类、添加量以及添加方式均影响纤维的近红外线吸收性能,皮层中含有4%(质量分数)碳化锆的纤维具有最佳近红外线吸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线吸收纤维 碳化锆 碳化硅 结构 性能 陶瓷 非织造布
下载PDF
茶饮料品质相关成分的近红外线光谱技术分析 被引量:23
11
作者 龚加顺 刘佩瑛 +1 位作者 刘勤晋 区少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5-140,共6页
本试验以140个茶饮料样品为试材,探讨了近红外线光谱技术(NIRS)快速测定共饮料品质相关成分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品质成分近红外校正模型(calibrationequations)可应用于茶饮料的°Brix、pH值、色泽的HunterL、a、b值、... 本试验以140个茶饮料样品为试材,探讨了近红外线光谱技术(NIRS)快速测定共饮料品质相关成分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品质成分近红外校正模型(calibrationequations)可应用于茶饮料的°Brix、pH值、色泽的HunterL、a、b值、茶多酚(TPP)、总儿茶素(TC)、总氨基酸(TAA)、茶红素(TR)、茶黄素(TF)及咖啡碱(CF)等品质成分的快速检测分析,而无需任何化学药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饮料 品质成分 红外线光谱技术 快速检测分析
下载PDF
近红外线扫描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诊断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明满 高根五 +3 位作者 余永康 邹建中 谢昭鹏 廖翠蓉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1年第5期326-328,共3页
目的 比较近红外线扫描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2 79例来院就诊的乳腺肿块患者行近红外线扫描和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后手术切除肿块病检 ,以病检结果为基础 ,对两种检查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 82例乳腺增... 目的 比较近红外线扫描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2 79例来院就诊的乳腺肿块患者行近红外线扫描和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后手术切除肿块病检 ,以病检结果为基础 ,对两种检查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 82例乳腺增生性肿块近红外线扫描的诊断符合率为 94.0 % ,彩超为 84.6 % (P<0 .0 1 ) ,前者明显优于后者 ;2 4例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前者为 91 .7% ,后者为 83.3% ,虽有差异 ,但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对 59例纤维腺瘤的诊断两者基本一致。两项检查相结合诊断符合率明显提高。结论 对乳腺增生性包块的诊断 ,近红外线扫描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 ;对乳腺癌的诊断两种检查方法难分优劣 ,但两种检查方法相结合可明显提高对乳腺肿块的诊断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块 红外线扫描 彩色多普勒 超声波诊断
下载PDF
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超激光)合并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3
作者 桑清文 白树东 严相默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94-96,共3页
目的 :观察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仪照射合并神经阻滞对带状疱疹的治疗效果。方法 :7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Ⅰ组在神经阻滞的基础上给予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照射 ,Ⅱ组只采用单纯神经阻滞疗法。以VAS评价两组的疗效 ,比较观察两组... 目的 :观察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仪照射合并神经阻滞对带状疱疹的治疗效果。方法 :7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Ⅰ组在神经阻滞的基础上给予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照射 ,Ⅱ组只采用单纯神经阻滞疗法。以VAS评价两组的疗效 ,比较观察两组治疗后疼痛缓解及皮损改善的显效率 ,好转率 ,无效率和有效率。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VAS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疼痛缓解的显效率和有效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皮损改善的显效率Ⅰ组为 15% ,Ⅱ组为 2 6.7% ,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治疗仪照射合并神经阻滞优于单纯神经阻滞 ,前者在治疗带状疱疹皮损改善中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偏振光红外线 神经阻滞 带状疱疹 超激光治疗
下载PDF
近红外线扫描与X线摄影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毅 封传悦 陈显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2期2072-2073,共2页
目的 探讨乳腺近红外线扫描 (infraredlightscanning ,IFS)与X线摄影 (mammography)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 3 13例经手术治疗的乳腺肿块患者行近红外线扫描及X线摄影检查 ,并分析近红外线扫描与X线摄影在乳腺肿块诊断中与... 目的 探讨乳腺近红外线扫描 (infraredlightscanning ,IFS)与X线摄影 (mammography)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 3 13例经手术治疗的乳腺肿块患者行近红外线扫描及X线摄影检查 ,并分析近红外线扫描与X线摄影在乳腺肿块诊断中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结果 对乳腺纤维腺瘤诊断符合率近红外线扫描显著高于X线摄影 (P <0 0 5 ) ,对其余肿块无显著差异 ;二者联合检查可提高诊断符合率 ,其中对乳腺癌诊断符合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乳腺近红外线扫描在乳腺肿块检查中与X线摄影诊断符合率相似 ,联合检查可进行互补 ,提高诊断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块 红外线扫描 X线摄影术
下载PDF
直线偏光近红外线治疗褥疮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2
15
作者 李大芬 贺建湘 +2 位作者 周芸 洪莉 胡芳 《现代护理》 2004年第6期535-535,共1页
目的 分析 2 5例 4 2处褥疮病人采用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直线偏光近红外线治疗及常规治疗病人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用直线偏光近红外线治疗明显优于常规方法。结论 采用直线偏光治疗褥疮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褥疮 直线偏光红外线 治疗
下载PDF
近红外线微量照射对微循环、自由基及自然杀伤细胞的影响及其抗衰作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毛文 马永兴 +2 位作者 仇志军 沈汉昌 施温莲 《微循环学杂志》 1998年第1期20-21,共2页
选择23例中老年病人为治疗组,20例健康中老年人为对照组,观察近红外线微量照射对微循环、自由基代谢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治疗后微循环改善显著,其总积分和血液流态积分、袢周状态积分明显下降(P... 选择23例中老年病人为治疗组,20例健康中老年人为对照组,观察近红外线微量照射对微循环、自由基代谢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治疗后微循环改善显著,其总积分和血液流态积分、袢周状态积分明显下降(P<001~005);自由基代谢亦有改善,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明显上升(P<001),过氧化氢激酶(Cat)、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有上升趋势,过氧化脂质(Lpo)有降低趋势(P>005),NK活性显著提高(P<001)。结果提示:近红外线微量照射可对上述三方面产生良好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线 微量照 自由基 微循环 抗衰作用
下载PDF
近红外线扫描对乳腺癌的诊断评价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林雨冬 王明元 +1 位作者 吴德柱 杜京丽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412-413,418,共3页
目的:探讨近红外线扫描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例乳腺肿块患者同时应用近红外线扫描方法检查和病理学检查,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灵敏度Se=0·854;特异度Sp=0·974;误诊率α=0·026;漏诊率β=0·146;准确度... 目的:探讨近红外线扫描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例乳腺肿块患者同时应用近红外线扫描方法检查和病理学检查,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灵敏度Se=0·854;特异度Sp=0·974;误诊率α=0·026;漏诊率β=0·146;准确度Ac=0·965。结论:近红外线扫描对乳腺癌的诊断较为准确,无创伤,较为经济、实用,可用于乳腺肿块的普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线扫描 乳腺疾病 病理学 诊断
下载PDF
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治疗面神经炎31例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红杰 李耀纬 +2 位作者 苏广玲 刘宏伟 张韶华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10期1464-1465,共2页
目的观察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治疗仪照射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31例患者均接受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治疗仪照射患侧茎乳孔和星状神经节,根据治疗次数分为A组(≤10次)和B组(11~32次),比较两组的治愈率。结果坚持治疗的28例患者均取得显... 目的观察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治疗仪照射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31例患者均接受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治疗仪照射患侧茎乳孔和星状神经节,根据治疗次数分为A组(≤10次)和B组(11~32次),比较两组的治愈率。结果坚持治疗的28例患者均取得显效或治愈,B组治愈率(70.5%)明显高于A组(28.57%),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治疗仪治疗面神经炎效果确切,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偏振光红外线治疗仪 面神经炎 星状神经节 治疗方法 疗效
下载PDF
直线偏光近红外线照射星状神经节治疗催眠药物耐受性失眠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梅 陈雷 +2 位作者 曲慧馨 刘环卫 李雁鹏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直线偏光近红外线照射星状神经节可抑制交感神经活动、调节植物神经系统,文中观察直线偏光近红外线照射星状神经节治疗催眠药物耐受性失眠的疗效。方法将72例催眠药物耐受型失眠患者分为照射组和对照组各36例,照射组在口服加味血府... 目的直线偏光近红外线照射星状神经节可抑制交感神经活动、调节植物神经系统,文中观察直线偏光近红外线照射星状神经节治疗催眠药物耐受性失眠的疗效。方法将72例催眠药物耐受型失眠患者分为照射组和对照组各36例,照射组在口服加味血府逐瘀汤及罐灸针的基础上给予直线偏光近红外线照射星状神经节综合治疗;对照组口服加味血府逐瘀汤及罐灸针治疗。治疗结束后评定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抑郁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结果照射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4%和68.6%,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睡眠障碍外,2组治疗后PSQI各因子、SAS及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照射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线偏光近红外线照射星状神经节联合加味血府逐瘀汤及罐灸针治疗能降低失眠患者对药物耐受性,显著改善失眠患者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偏光红外线 星状神经节 催眠药物耐受性失眠症 加味血府逐瘀汤 罐灸针
下载PDF
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与神经阻滞治疗腱鞘炎疗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新军 王俊科 许国忠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48-249,共2页
关键词 腱鞘炎 直线偏振光 红外线 神经阻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