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分级及诊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李世玮(综述) 吴强(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27-832,共6页
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MTM)是高度近视眼黄斑部视网膜劈裂(MRS)、黄斑裂孔(MH)及黄斑部视网膜脱离(MD)等多种病理改变的总称。近年来,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根据外层MRS累及的部位和范围、MTM与后巩膜葡萄肿的关系以及是否发生MH、MD等提... 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MTM)是高度近视眼黄斑部视网膜劈裂(MRS)、黄斑裂孔(MH)及黄斑部视网膜脱离(MD)等多种病理改变的总称。近年来,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根据外层MRS累及的部位和范围、MTM与后巩膜葡萄肿的关系以及是否发生MH、MD等提出的新的MTM分级方法,加深了对疾病的认识,可有效评估病情及预后。MTM的发病机制可能与玻璃体视网膜粘连、内界膜牵拉及后巩膜葡萄肿产生的垂直及切线方向的牵引力有关。在MTM的自然病程中,多数MRS的形态和视功能保持稳定,劈裂的进展与劈裂的严重程度以及外层视网膜微结构的损害有关。处于进展期、视力明显受损的MTM可行手术治疗,玻璃体切割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对于发生MH和/或MD的MTM可选择黄斑扣带术或联合手术,对于合并长眼轴、后巩膜葡萄肿及玻璃体切割术效果不佳的MTM可选择后巩膜加固术,以达到解除内外向牵引力、复位视网膜的目的,手术效果也与多种因素有关。酶促玻璃体溶解、巩膜交联技术等也为治疗MTM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就MTM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进行归类总结,以指导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诊断
下载PDF
高度近视眼黄斑区脉络膜血循环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孟晓红 阴正勤 +1 位作者 余涛 王仕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26-428,共3页
目的 观察高度近视眼黄斑区脉络膜血循环特征。方法 利用TOPCON 5 0IA眼底荧光照相系统分别对 2 5例44只高度近视眼、16例 2 0只中低度近视眼和 19例 2 4只眼正常组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 ,FFA)和吲哚... 目的 观察高度近视眼黄斑区脉络膜血循环特征。方法 利用TOPCON 5 0IA眼底荧光照相系统分别对 2 5例44只高度近视眼、16例 2 0只中低度近视眼和 19例 2 4只眼正常组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 ,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indocyaninegreenangiography ,ICGA)检查。将各组主照眼早期脉络膜荧光充盈时间、脉络膜血管荧光充盈情况进行比较 ,以及对高度近视组脉络膜异常荧光形态和黄斑区脉络膜毛细血管灌注与矫正视力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高度近视眼脉络膜早期荧光充盈时间和黄斑区脉络膜荧光充盈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44只高度近视眼中有 3 2眼黄斑区局限性和广泛性脉络膜充盈不良 ,黄斑区脉络膜毛细血管荧光充盈程度与矫正视力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ICGA可清楚显示高度近视眼的脉络膜血流灌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诊断 吲哚花青绿/诊断应用 脉络膜血循环
下载PDF
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误漏诊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闫磐石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1033-1034,共2页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63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结果: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误诊34例(74%)。结论:认识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特点,...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63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结果: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误诊34例(74%)。结论:认识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特点,有利于该病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诊断 青光眼 开角型/诊断 误诊
下载PDF
眼轴长度用于近视预测模型对儿童和青少年近视筛查的效能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李仕明 任明旸 +3 位作者 张三国 李翯 刘洛如 王宁利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69-273,共5页
目的以睫状肌麻痹验光结果作为近视诊断的金标准,比较常用近视检测指标的不同组合方法对儿童和青少年近视的预测效能。方法采用诊断性试验研究方法,以2011~2012年“安阳儿童眼病研究”的2739名小学一年级学生和1797名初中一年级学生为... 目的以睫状肌麻痹验光结果作为近视诊断的金标准,比较常用近视检测指标的不同组合方法对儿童和青少年近视的预测效能。方法采用诊断性试验研究方法,以2011~2012年“安阳儿童眼病研究”的2739名小学一年级学生和1797名初中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用质量分数1%环戊通点眼麻痹睫状肌后电脑验光的结果诊断近视(等效球镜度≥-0.5D),对裸眼远视力(UCDVA)、自然瞳孔下电脑验光屈光度、眼轴长度(AL)和角膜屈光力4个指标进行随机组合,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近视预测模型,评估各种模型对纳入学生近视预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受试者特征曲线下面积(AUC)、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采用单一指标模型时,UCDVA的近视预测效果最好,但在小学一年级学生中的灵敏度仅为39.18%,阳性预测值为78.35%。采用2种指标组合模型时,UCDVA+AL的预测效果最好,近视预测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48.46%和78.79%,其次是UCDVA+自然瞳孔下电脑验光屈光度,分别为45.08%和79.15%。采用3种指标模型时,UCDVA+AL+角膜屈光力的效果最好,近视预测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4.45%和85.45%,其次是UCDVA+AL+自然瞳孔下电脑验光屈光度,近视预测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2.12%和81.21%。采用全部4个指标模型可获得最佳预测效果,但提升幅度有限,近视预测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5.26%和84.57%。初中一年级学生中各种指标的灵敏度较高,为86.63%~97.73%,特异度则有所下降,为3.62%~90.52%。结论AL能够明显提高早期儿童和青少年近视预测的灵敏度,它为非侵入式检查且简便易行,是儿童和青少年眼球发育过程中不可逆性、与近视形成有关的重要指标,建议列为儿童和青少年近视筛查,乃至临床诊治的常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诊断 预测模型 眼轴长度 灵敏度 筛查(普查) 儿童 青少年
下载PDF
外伤性一过性近视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哲 陈焓 谢立信 《眼视光学杂志》 2005年第3期207-208,共2页
目的:观察外伤性一过性近视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对20例(25眼)外伤性一过性近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瞳检影验光发现所有外伤眼均存在近视,其中84%的外伤眼表现为轻、中度近视。睫状肌麻痹剂散瞳后验光发现所有外... 目的:观察外伤性一过性近视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对20例(25眼)外伤性一过性近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瞳检影验光发现所有外伤眼均存在近视,其中84%的外伤眼表现为轻、中度近视。睫状肌麻痹剂散瞳后验光发现所有外伤眼的近视度数均显著减轻。经合适的凹透镜矫正后所有外伤眼视力均可达1.0。对症治疗后4周内所有外伤眼的视力均恢复至≥1.0。结论:外伤性一过性近视病程短,对药物治疗反应好,且预后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外伤/治疗 一过性近视/诊断 一过性近视/治疗
下载PDF
学龄儿童双眼近视屈光参差与立体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程娟 李俊芳 马芳莲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1156-1157,共2页
目的:探讨学龄儿童双眼立体视与近视性屈光参差、散光性屈光参差的相关性。方法:对166例6-18岁近视和散光学生在睫状肌麻痹后自动验光,测定单眼和双眼最佳矫正视力。Titmus stereotest法分析双眼立体视和近视屈光参差、散光屈光参差... 目的:探讨学龄儿童双眼立体视与近视性屈光参差、散光性屈光参差的相关性。方法:对166例6-18岁近视和散光学生在睫状肌麻痹后自动验光,测定单眼和双眼最佳矫正视力。Titmus stereotest法分析双眼立体视和近视屈光参差、散光屈光参差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66例患者球面误差均值为-2.22±1.70度(D)(范围-0.25至-9.50D),散光均值为-0.72±0.89D(范围从0至-4.50D)。屈光参差〉1.00D和球面屈光参差〉1.00D与双眼立体视密切相关(P〈0.01)。散光也与立体视相关(P=0.013)。结论:学龄儿童近视、散光屈光参差与双眼立体视力降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诊断 屈光参差/诊断 散光/诊断
下载PDF
以近视首诊的开角型青光眼12例分析
7
作者 贺志若 马丽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5期3752-3753,共2页
目的:通过对以近视首诊的开角型青光眼12例检查、确诊分析,以指导开角型青光眼的早期防治。方法:12例均进行裸眼视力、验光、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和眼底、前房角及电动视野检查。结果:12例验光结果中心视力≥1.0,房角开放,高眼压伴青光眼... 目的:通过对以近视首诊的开角型青光眼12例检查、确诊分析,以指导开角型青光眼的早期防治。方法:12例均进行裸眼视力、验光、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和眼底、前房角及电动视野检查。结果:12例验光结果中心视力≥1.0,房角开放,高眼压伴青光眼视神经损害和(或)视野缺损10例。正常眼压伴青光眼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2例。结论:重视全面的眼部检查是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开角型/诊断 近视/诊断
下载PDF
慢性单纯性青光眼误诊为高度近视眼1例
8
作者 蔡国华 李光 +2 位作者 洪雪云 林泽娜 林瑞云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1193-1194,共2页
关键词 青光眼 开角型/诊断 近视/诊断 误诊
下载PDF
炫彩多色共焦眼底层析激光成像联合扫频光相干断层扫描成像对病理性近视漆裂纹及牵拉条纹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华怡红 陈秋莹 +4 位作者 周皓 王凯 孙豪龙 王卫峻 樊莹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35-440,共6页
目的观察分析炫彩多色共焦眼底层析激光成像联合扫频OCT(SS-OCT)成像对病理性近视漆裂纹及牵拉条纹(MSL)的诊断价值。方法观察性研究。2017年5月至2018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高度近视专科门诊就诊的病理性近视患者5... 目的观察分析炫彩多色共焦眼底层析激光成像联合扫频OCT(SS-OCT)成像对病理性近视漆裂纹及牵拉条纹(MSL)的诊断价值。方法观察性研究。2017年5月至2018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高度近视专科门诊就诊的病理性近视患者58例83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0例30只眼,女性38例53只眼。年龄24~70岁,平均年龄(50.65±12.02)岁。患眼平均BCVA0.37±0.32,平均等效球镜度数(?11.38±4.96)D,平均眼轴长度(28.91±2.15)mm。所有患者采用海德堡眼底血管造影仪行FFA和ICGA检查,采集FFA、ICGA、红外线(IR)、自身荧光(AF)像。采用SS-OCT进行双眼黄斑中心凹及视盘扫描,范围9 mm×9 mm,采集B-scan像、无赤光像、彩色眼底像;采用炫彩多色共焦眼底层析激光成像技术,以黄斑为中心拍摄30°×30°大小的炫彩标准图像和红外反射像。所有影像资料由三位眼底病医生分别进行独立阅片,并行一致性检验。漆裂纹的明确诊断以FFA线性强荧光影和ICGA晚期线性弱荧光影为标准,MSL则以FFA和ICGA同时表现为弱荧光线状影为诊断标准。计算不同影像模式对病理性近视漆裂纹及MSL的检出率,并行准确性检验。筛选检出率最高的影像模式联合SS-OCT进一步检验检出率。结果三位眼底病医师阅片结果经一致性检验,其阅片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938,P<0.01)。炫彩标准图像、SS-OCT无赤光像、SS-OCT彩色眼底像、IR像、AF像对眼底漆裂纹及MSL病灶的检出率依次递减;其检出阳性率分别为77.1%、73.1%、72.3%、72.3%、49.4%。炫彩标准图像检验一致性(Kappa=0.520,P<0.01)和检验准确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50)最佳。采用炫彩标准图像联合SS-OCT鉴别诊断漆裂纹和MSL,漆裂纹的检出阳性率为91.7%,漆裂纹+MSL的检出阳性率为93.3%,MSL的检出阳性率为91.2%。在SS-OCT B-scan像中,漆裂纹主要表现为RPE条带模糊不均,局部变薄透见,椭圆体带不连续,脉络膜变薄,严重可见RPE断裂及后方声影;MSL主要表现为RPE细胞团块状增生隆起,其下伴行脉络膜大血管。结论炫彩多色共焦眼底层析激光成像对病理性近视眼底条纹状病灶的检出率为77.1%。炫彩标准图像联合SS-OCT对漆裂纹的检出率为91.7%,漆裂纹+MSL的检出率为93.3%,MSL的检出率为9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退行性/诊断 显微镜检查 共焦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原文传递
近视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与眼轴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沈一 刘晓玲 方海珍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97-399,共3页
目的探讨近视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RT)与眼轴长度的相关性。方法应用Zeiss-Humphrey光相干断层成像仪(OCT)测量近视眼67例(106只眼)的黄斑中心凹中心,中心凹和旁中心凹上方、下方、鼻侧、颞侧RT。应用IOLMaster测量仪测量被检眼的眼轴长... 目的探讨近视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RT)与眼轴长度的相关性。方法应用Zeiss-Humphrey光相干断层成像仪(OCT)测量近视眼67例(106只眼)的黄斑中心凹中心,中心凹和旁中心凹上方、下方、鼻侧、颞侧RT。应用IOLMaster测量仪测量被检眼的眼轴长度,并对眼轴长度与近视眼视网膜的厚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近视眼中心凹最小RT(150.90±22.10)μm。颞侧旁中心凹区视网膜最薄。近视眼黄斑旁中心凹各区域平均厚度与眼轴长度呈负相关,中心凹最小RT、中心凹平均RT与眼轴长度无相关。结论随着眼轴长度的增加,旁中心凹视网膜变薄,中心凹的最小RT及中心凹区的平均RT没有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诊断 视网膜疾病/诊断 光相干断层扫描
原文传递
青少年高度近视患眼眼底特征及其与屈光状态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11
作者 郭寅 唐萍 +4 位作者 吴敏 吕燕云 冯祎 刘丽娟 徐亮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28-632,共5页
目的 观察分析青少年高度近视患眼眼底特征与屈光度、最佳矫正视力的相关性.方法 横断面回顾性研究.年龄≤18岁、屈光度>-6.00 D的青少年高度近视患者544例1050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眼均行散瞳电脑验光及检影验光获得最佳矫正视力(BCVA... 目的 观察分析青少年高度近视患眼眼底特征与屈光度、最佳矫正视力的相关性.方法 横断面回顾性研究.年龄≤18岁、屈光度>-6.00 D的青少年高度近视患者544例1050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眼均行散瞳电脑验光及检影验光获得最佳矫正视力(BCVA),并将其转换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记录.均行裂隙灯显微镜及以黄斑为中心、45°眼底后极部彩色照相检查.排除眼底模糊、眼位不正及判定有异议的图像资料,选取视盘边缘及黄斑区清晰可见的彩色眼底像进行眼底特征分析.最终988只眼的彩色眼底像纳入统计分析,占94.1%.以脉络膜血管暴露程度判断其豹纹状眼底程度并进行分级,观察黄斑区、视盘区豹纹状眼底分级.通过Image J软件,测量视盘旁β区萎缩弧面积、视盘最长径、视盘最短径,并以视盘最长径/最短径比值作为视盘倾斜指数.对比分析豹纹状眼底分级、视盘旁β区萎缩弧面积、视盘倾斜指数与屈光度、BCVA的相关性;观察统计局限性后极部视网膜脉络膜萎缩灶、漆裂纹、Fuehs斑等高度近视后极部眼底病变的发生率.结果 患眼平均屈光度为(-10.66±2.63)D;平均logMAR BCVA为0.11±0.22.豹纹状眼底发生率为66.9%.黄斑区、视盘区豹纹状眼底平均分级分别为(0.83±0.96)、(1.04±1.00)级,二者具有高度相关性(r=0.875,P=0.000).视盘旁β区萎缩弧发生率为97.3%,视盘旁β区萎缩弧平均面积为(0.45±0.57)mm2.视盘倾斜发生率为28.5%,平均视盘倾斜指数为1.25±0.18.黄斑区、视盘区豹纹状眼底不同分级患眼平均屈光度、logMAR BCVA以及视盘旁β区萎缩弧面积、倾斜视盘发生率、视盘倾斜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近视后极部眼底病变发生率为2.83%;与未发生高度近视后极部眼底病变者比较,高度近视后极部眼底病变者年龄、屈光度、视盘旁β区萎缩弧面积更大,豹纹状眼底分级、视盘倾斜发生率及视盘倾斜指数更高,BCVA更差.结论 青少年高度近视患眼主要眼底特征是视盘旁β区萎缩弧;出现后极部眼底病变严重影响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退行性/诊断 近视 退行性/并发症 疾病特征
原文传递
2003—2011年江汉大学卫生技术学院新生视力调查结果分析
12
作者 王英慧 《中国校医》 2014年第9期666-667,共2页
目的分析新生视力不良变化趋势,研究青年学生视力不良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学生视力预防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E字型国际标准对数视力表对入学新生进行裸眼视力检测,采用χ2检验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新生视... 目的分析新生视力不良变化趋势,研究青年学生视力不良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学生视力预防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E字型国际标准对数视力表对入学新生进行裸眼视力检测,采用χ2检验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新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呈上升趋势,2011年视力不良检出率较2003年上升10.32%。其中,中度视力不良率高于轻度视力不良率,重度视力不良率大大高于中度视力不良率。(2)男女视力不良率分别为79.39%和86.93%,女生视力不良率高于男生,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44.19,P<0.01)。(3)城乡大学新生视力不良率比较,城区视力重度不良率更高,发展趋势更快。结论大学新生视力状况不容乐观,且以重度视力不良为主,应加强大学生用眼卫生的宣传教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人 学生 近视/诊断 近视/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