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曲面拉远镜对近视前儿童眼轴变化影响的研究
1
作者 阮薏蒙 姚东伟 李波 《中华全科医学》 2024年第7期1146-1149,共4页
目的探讨双曲面拉远镜对近视前儿童眼轴变化的影响,旨在评估其在儿童近视防控中的应用价值,并为更有效地对儿童用眼行为进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3月宁波市一小学6~10周岁的近视前儿童120例(240眼),使用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讨双曲面拉远镜对近视前儿童眼轴变化的影响,旨在评估其在儿童近视防控中的应用价值,并为更有效地对儿童用眼行为进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3月宁波市一小学6~10周岁的近视前儿童120例(240眼),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120眼)和对照组60例(120眼),观察组使用双曲面拉远镜,对照组未使用拉远镜。随访观察1年,记录2组裸眼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BCVA)、屈光度、眼轴长度、远近眼位等指标。分析2组基线与6个月、12个月后的等效球镜度及眼轴长度变化量,采用Pearson相关性及线性回归分析双曲面拉远镜使用时长和眼轴长度变化量的关联。结果2组双眼等效球镜度变化量、眼轴变化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个月后观察组双眼等效球镜度变化量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双眼眼轴长度变化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左眼眼轴长度变化量较对照组低0.18 mm,右眼低0.21 mm,左眼眼轴长度进展减少了43.9%,右眼减少了48.8%。观察组远近眼位、BCVA 12个月前后自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观察组双曲面拉远镜平均使用时长与眼轴增长量呈负相关关系(P<0.001)。结论双曲面拉远镜对减少近视前儿童眼轴的增长有积极影响,并且使用时间越久,眼轴长度变化量越少。这种视觉辅助仪器能在用眼行为的层面为儿童近视防控提供有效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曲面拉远镜 近视前 近视防控 眼轴
原文传递
较低眼压近视眼行LASIK的安全性及疗效观察
2
作者 魏绪革 徐杰 周向坤 《吉林医学》 CAS 2010年第30期5388-5389,共2页
目的:探讨术前较低眼压近视眼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手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术前存在较低眼压的24例(39眼)近视眼患者行LASIK手术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手术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眼压、角膜厚度及眼底等进行观... 目的:探讨术前较低眼压近视眼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手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术前存在较低眼压的24例(39眼)近视眼患者行LASIK手术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手术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眼压、角膜厚度及眼底等进行观察。结果: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术前最佳纠正视力(BCVA)者占83.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眼压平均为8.7mmHg(1mmHg=0.1333kPa),术后眼压平均为7.9mmHg。结论:术前眼压10~8mmHg范围的近视眼,双眼压差在4mmHg以内,排除视网膜脱离和脉络膜脱离等眼病者,行LASIK手术安全性好和疗效佳,但需要术后密切监测眼压、眼底及屈光度变化。对于眼压8mmHg以下的近视眼,不宜行准分子激光角膜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较低眼压近视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安全性
下载PDF
学龄前儿童近视患病情况调查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汪婧媛 涂娜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第1期84-87,共4页
目的分析学龄前儿童近视患病情况调查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2年2月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屈光度筛查的1025例学龄前儿童.1025例儿童均进行屈光度筛查,针对可疑近视及屈光度≤+2.00D的儿童,需要进行散瞳检查明确诊... 目的分析学龄前儿童近视患病情况调查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2年2月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屈光度筛查的1025例学龄前儿童.1025例儿童均进行屈光度筛查,针对可疑近视及屈光度≤+2.00D的儿童,需要进行散瞳检查明确诊断;收集儿童的一般资料、家庭因素及用眼情况.结果1025例学龄前儿童中筛查出近视儿童21例,学龄前儿童近视发生率为2.05%(21/1025);有近亲近视史、室外运动时间<1h/d、不良用眼时间≥4h/d、不良用眼习惯≥3种的儿童近视发生率高于无近亲近视史、室外运动时间≥1h/d、不良用眼时间<4h/d、不良用眼习惯<3种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性别、生活地区、睡眠是否充足、是否喜欢甜食的儿童近视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近亲近视史、室外运动时间<1h/d、不良用眼时间≥4h/d、不良用眼习惯≥3种是影响学龄前儿童近视的危险因素(P<0.05且OR≥1).结论学龄前儿童近视发生率较高,影响学龄前儿童近视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近亲近视史、室外运动时间<1h/d、不良用眼时间≥4h/d、不良用眼习惯≥3种,针对存在上述危险因素的学龄前儿童,需要定期进行筛查,以保护儿童视力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儿童近视 患病情况 相关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未成年近视患者眼前节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敏 杨国渊 +1 位作者 杨必 刘陇黔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31-333,共3页
目的比较未成年近视患者眼前节形态与正视者的差异。方法对121例5~12岁未成年人进行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CT)测量,其中正视眼组(等效球镜度+0.50^-0.25D)42例、中低度近视组(等效球镜度-0.50^-5.75D)40例、高度近视组(等效球镜... 目的比较未成年近视患者眼前节形态与正视者的差异。方法对121例5~12岁未成年人进行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CT)测量,其中正视眼组(等效球镜度+0.50^-0.25D)42例、中低度近视组(等效球镜度-0.50^-5.75D)40例、高度近视组(等效球镜度≤-6.00D)39例。比较各组角膜中心厚度(CCT)、前房深度(ACD)、房角开放距离(AOD)、小梁虹膜空间面积(TISA)及巩膜突角(SSA)的测量值有无差异。结果 3组研究对象间C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度近视组ACD、AOD、TISA和SSA值均大于正视眼组(P<0.01)和中低度近视组(P<0.05)。中低度近视组和正视组比较ACD、AOD、TISA和SSA各项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未成年人的中低度近视眼前房形态和正视眼无差异;高度近视眼与正视眼相比,前房更深,房角更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 高度近视前 OCT 未成年人
原文传递
学龄前儿童近视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3
5
作者 游玉霞 魏世辉 《国际眼科纵览》 2022年第3期216-221,共6页
6岁前近视被定义为学龄前近视,其发展为高度近视及继发相关不可逆致盲并发症的风险更高。与6岁以上学龄期儿童近视相比,学龄前儿童近视相对较少,其患病率为0.42%~11%。不同种族间学龄前近视患病率存在较大差异,非西班牙裔白人儿童低于... 6岁前近视被定义为学龄前近视,其发展为高度近视及继发相关不可逆致盲并发症的风险更高。与6岁以上学龄期儿童近视相比,学龄前儿童近视相对较少,其患病率为0.42%~11%。不同种族间学龄前近视患病率存在较大差异,非西班牙裔白人儿童低于西班牙裔和亚洲裔美国儿童,且亚洲儿童常较高。父母近视常被认为会增加学龄前儿童近视的可能。与学龄期近视不太相同,学龄前近视患病率呈现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性别间不存在差异,与近距离用眼是否具有相关性仍存在异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学龄近视 学龄期近视 患病率 相关因素
原文传递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矫治老视前近视
6
作者 张君苒 《中国实用医刊》 2009年第11期65-66,共2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矫治老视前近视的可行性。方法将56例(112眼)根据个人自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施行LASIK手术。手术屈光度设计:试验组26例(52眼)采用主导眼全矫、非主导眼低矫-1.00D±0.25D方法...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矫治老视前近视的可行性。方法将56例(112眼)根据个人自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施行LASIK手术。手术屈光度设计:试验组26例(52眼)采用主导眼全矫、非主导眼低矫-1.00D±0.25D方法;对照组30例(60眼)常规方法双眼全矫。术后随访远、近视力、屈光度等。结果术后6个月裸眼近视力〉0.5的比率试验组为92.31%,对照组为70%,两组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眼屈光参差两组分别为1.50D±0.37D和0.25D±0.1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LASIK矫治老视前近视(非主导眼低矫)是一种方便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非主导眼低矫 老视近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