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视屈光矫正术后双眼视功能异常的视觉训练方案与效果
1
作者 谭依娟 胡欢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930-932,共3页
目的:探讨近视屈光矫正术后双眼视功能异常的视觉训练方案以及其应用效果。方法:从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并行近视屈光矫正术的患者中抽取80例术后双眼视功能异常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0例一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视觉训练方案... 目的:探讨近视屈光矫正术后双眼视功能异常的视觉训练方案以及其应用效果。方法:从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并行近视屈光矫正术的患者中抽取80例术后双眼视功能异常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0例一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视觉训练方案,观察组采用视觉功能训练系统方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训练前后双眼视功能变化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P<0.05)。相较干预前,干预后两组立体视和双眼视正常率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上升幅度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2.5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近视屈光矫正术后双眼视功能异常患者采用视觉功能训练系统方案干预可以更好改善视功能,提升临床疗效和患者满意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屈光矫正术 视功能异常 视觉训练 应用效果
下载PDF
眼针治疗青少年近视屈光不正109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9
2
作者 朱国芹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67-267,共1页
目的:观察眼针治疗青少年近视屈光不正的疗效。方法:10 9例患者均以眼针疗法为主,配合体针,配镜矫正。结果:治疗前后视力、屈光度数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结论:眼针是治疗青少年近视屈光不正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青少年近视屈光不正 眼针 体针 配镜矫正
下载PDF
耳穴压籽法联合局部穴位按摩对青少年轻、中度近视屈光不正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4
3
作者 郭翠玲 黄东勉 +1 位作者 任韩 吴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1962-1965,共4页
目的:探讨耳穴压籽法联合局部穴位按摩对青少年近视性屈光不正的疗效。方法:选择海南省轻、中度近视性屈光不正的青少年114例,随机分两组,分别57例,对照组佩戴近视眼镜,托品酰胺滴眼液滴眼,1-2滴/次,1次/d;观察组给与耳穴压籽法联合... 目的:探讨耳穴压籽法联合局部穴位按摩对青少年近视性屈光不正的疗效。方法:选择海南省轻、中度近视性屈光不正的青少年114例,随机分两组,分别57例,对照组佩戴近视眼镜,托品酰胺滴眼液滴眼,1-2滴/次,1次/d;观察组给与耳穴压籽法联合局部穴位按摩,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间临床疗效,记录裸眼远视力(ncorrectedvisual acuity,UCVA)、眼内压、屈光度及眼轴长度,评价中医证候积分,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有效率82.46%低于观察组94.74%,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UCVA为0.60±0.15、0.71±0.14,眼内压为(16.47±0.70)mm Hg、(15.84±0.68)mm Hg,屈光度为(-1.18±0.37)D、(-0.85±0.30)D,眼轴长度为(24.12±0.37)mm、(23.79±0.35)mm,视物模糊为0.72±0.27、0.49±0.24,异物感为0.56±0.21、0.38±0.17,酸胀不适为0.60±0.24、0.35±0.21,干涩流泪为0.43±0.18、0.27±0.15,对照组和观察组上述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籽法联合局部穴位按摩对青少年近视的疗效显著,有助于提高视力,改善视物疲劳等症状,值得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压籽法 局部穴位按摩 近视屈光不正 疗效
下载PDF
青少年非弱视性近视屈光参差发展规律的探讨
4
作者 张进波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20年第9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非弱视性近视屈光参差的发展规律。方法:青少年非弱视性近视性屈光参差279例,分高低度数眼足矫组、高度数眼欠矫低度数眼足矫组、高低度数欠矫组和高度数眼足矫低度数眼欠矫组4组(分别简称足矫组、高欠低足组、欠矫组、... 目的:探讨青少年非弱视性近视屈光参差的发展规律。方法:青少年非弱视性近视性屈光参差279例,分高低度数眼足矫组、高度数眼欠矫低度数眼足矫组、高低度数欠矫组和高度数眼足矫低度数眼欠矫组4组(分别简称足矫组、高欠低足组、欠矫组、高足低欠组,以下同)根据百分比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足矫组69.6%的患者屈光参差变大,21.7%的患者屈光参差变小;高欠低足组50.6%的患者屈光参差变大,35.8%的患者屈光参差变小;欠矫组55.8%的患者屈光参差变大,24.2%的患者屈光参差变小;高足低欠组72.7%的患者屈光参差变大,18.2%的患者屈光参差变小。结论:青少年非弱视性近视性屈光参差发展趋势明显,采取高度数眼适度欠矫、低度数眼足矫处方的患者的相对屈光参差发展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弱视性 近视屈光参差发展 足矫 欠矫
下载PDF
青少年近视屈光度数与眼压的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王哲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16期140-141,共2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近视屈光度数与眼压之间的相关性,为降低青少年近视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我院眼科2010年12月—2013年7月接收的167例患有近视眼的青少年根据等效球镜的屈光度数分为轻度组(62例,-0.50DS^-3.00DS)、中度组... 目的探讨青少年近视屈光度数与眼压之间的相关性,为降低青少年近视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我院眼科2010年12月—2013年7月接收的167例患有近视眼的青少年根据等效球镜的屈光度数分为轻度组(62例,-0.50DS^-3.00DS)、中度组(59例,-3.25DS^-6.00DS)、重度组(46例,>-6.00DS),同期接收的60例视力正常青少年为对照组。分别精确测量其屈光度、眼内压,对所得数据利用SPSS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近视屈光度数与眼压之间的关系。结果四组青少年非接触眼压经方差分析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重度近视组与对照组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19,P1=0.007;t2=9.25,P2=0.03);轻度近视组与对照组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75,P=0.297)。轻度、中度、重度近视组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93,P=0.002)。屈光度数与眼压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428,P=0.012)。结论对眼压偏高而近视发展速度快的青少年患者应该给予高度重视,降低眼压可能会预防和阻止近视眼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近视屈光度数 眼压 相关性
下载PDF
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与青少年近视屈光度的关系 被引量:7
6
作者 燕广利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7年第9期137-138,共2页
近视是指眼处在静态屈光时,无限远点成像在视网膜之前。近视在成年之前是一个不断发展、逐渐加深的过程。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近视患病牢不断攀升,近视患者存升学、参军和工作方面都会受到限制。然而,传统理论认为,近视眼按屈光因素... 近视是指眼处在静态屈光时,无限远点成像在视网膜之前。近视在成年之前是一个不断发展、逐渐加深的过程。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近视患病牢不断攀升,近视患者存升学、参军和工作方面都会受到限制。然而,传统理论认为,近视眼按屈光因素可分为轴性近视、曲率性近视及屈光指数性近视。也有人认为角膜曲率和眼轴长度的改变与屈光不正密切棚关。近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曲率 眼轴长度 学生物测量仪 近视屈光度IOL—Master光
下载PDF
不同阿托品浓度治疗近视性屈光不正儿童近视的对比研究
7
作者 李静文 谢慧 李娟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8期29-30,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阿托品浓度对近视性屈光不正儿童近视进展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近视性屈光不正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低浓度组(n=40,给予0.01%阿托品滴眼液)和高浓度组(n=40,给予1.0%阿托品... 目的研究不同阿托品浓度对近视性屈光不正儿童近视进展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近视性屈光不正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低浓度组(n=40,给予0.01%阿托品滴眼液)和高浓度组(n=40,给予1.0%阿托品滴眼液)。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屈光度、眼轴、眼压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屈光度、眼轴、眼压均有显著改善(P<0.05);但组间的屈光度、眼轴、眼压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低浓度组的口干、视物模糊、皮肤干燥和畏光不良反应发生率(5.00%)明显低于高浓度组(20.00%)(P<0.05)。结论0.01%与1.0%的阿托品滴眼液均有助于改善儿童的屈光度、眼轴、眼压,但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品 近视屈光不正 儿童 近视进展
下载PDF
角膜塑形镜矫治儿童近视性屈光参差的临床效果分析
8
作者 印健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6期40-42,共3页
目的:分析角膜塑形镜矫治儿童近视性屈光参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23年12月昆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80例近视性屈光参差患儿纳为研究对象,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常规组(n=90)佩戴普通框架眼镜进行视力矫正,研究组(n=90)佩戴... 目的:分析角膜塑形镜矫治儿童近视性屈光参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23年12月昆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80例近视性屈光参差患儿纳为研究对象,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常规组(n=90)佩戴普通框架眼镜进行视力矫正,研究组(n=90)佩戴角膜塑形镜进行视力矫正。比较两组矫治效果。结果:矫治前,两组远距融合范围、屈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6个月后,两组远距融合范围缩小,屈光度降低,且研究组改善幅度优于常规组(P<0.05)。矫治前,两组中央角膜厚度、眼轴长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6个月后,两组中央角膜厚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缩小,且研究组改善幅度优于常规组,两组眼轴长度延长,但研究组短于常规组(P<0.05)。矫治前,两组远距立体视功能正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6个月后,两组远距立体视功能正常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角膜塑形镜矫治儿童近视性屈光参差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患儿视力、双眼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镜 近视屈光参差 双眼视功能 儿童
下载PDF
在校大学生近视性屈光参差双眼视功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丝雨 冯丹 +1 位作者 邓韫 许程程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24年第3期98-101,共4页
目的:对18~22岁在校大学生中的近视性屈光参差者进行双眼视功能检查,以研究不同程度的屈光参差患者双眼视功能是否存在障碍,并对其异常程度进行评估和比较,探讨如何合理有效地改善其双眼异常的协动参数,提高屈光参差患者的视觉质量。方... 目的:对18~22岁在校大学生中的近视性屈光参差者进行双眼视功能检查,以研究不同程度的屈光参差患者双眼视功能是否存在障碍,并对其异常程度进行评估和比较,探讨如何合理有效地改善其双眼异常的协动参数,提高屈光参差患者的视觉质量。方法:收集低度近视性屈光参差组(1.00D≤双眼等效球镜差值<2.50D)、高度近视性屈光参差组(双眼等效球镜差值≥2.50D)及对照组(双眼等效球镜差值<1.00D),每组各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节幅度、调节灵活度和立体视锐度三项双眼视功能检查。结果:三组调节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99,P=0.820);调节灵活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038,P<0.001),并且近视性屈光参差度数越高,调节灵活度越低;立体视锐度在对照组、低度近视性屈光参差组及高屈光参差组正常的比率分别为96%、82%、48%,三组卡方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近视性屈光参差的程度加大,对双眼视功能的损害也随之加重。尽管调节幅度没有差异,但调节灵活度和立体视锐度均出现有意义的统计学差异,表明双眼视功能参数的改变与近视性屈光参差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屈光参差 双眼视功能 调节 立体视
下载PDF
近视屈光矫正术后人工晶体度数的评估 被引量:4
10
作者 施玉英 云波 +1 位作者 董喆 张红言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38-440,共3页
目的:探讨近视屈光矫正术后白内障手术时间、屈光状态的改变以及人工晶体度数选择的可靠性。方法:经RK、PRK、ALK、LASIK治疗后的白内障病人6例(9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选用经SRK三元回归公式自动计算的近正... 目的:探讨近视屈光矫正术后白内障手术时间、屈光状态的改变以及人工晶体度数选择的可靠性。方法:经RK、PRK、ALK、LASIK治疗后的白内障病人6例(9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选用经SRK三元回归公式自动计算的近正视化或近视(-5.00D)的人工晶体,随访3月~3年对白内障术前和术后的视力、屈光状态、眼前节和眼底情况进行检查。结果:屈光矫正术后行人工晶体植入的9只眼中,2只眼达到了术前预测的屈光度,接近正视;3只眼达到术前预测的-5.0的屈光度,随时间的推迟,近视度数逐渐回退;4只眼未达到术前预测的屈光度,产生+5.00~+7.00的屈光度,其中2只眼行人工晶体更换术。结论:对于近视眼屈光矫正术后的白内障病人,若白内障术前预测人工晶体度数较大时,SRK公式所计算的人工晶体度数可参考并使用;如预测人工晶体度数较小(<+10.00D)时,人工晶体值仅供参考。选择最佳的人工晶体计算公式和改进角膜屈光度的测量方法是消除屈光矫正术后人工晶体度数发生错误的关键,也是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的研究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体度数 评估 近视屈光矫正术 人工晶体
原文传递
2023年度学龄前儿童屈光近视检测结果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11
作者 徐晓红 韩莉 +1 位作者 王婧雯 杜红云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23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2023年度学龄前儿童屈光近视检测结果及相关影响因素,为防治该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12月海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的对高新区辖区1203例学龄前儿童的体检资料,依据视力检查结果是否为近视分为未近视组(115... 目的探讨2023年度学龄前儿童屈光近视检测结果及相关影响因素,为防治该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12月海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的对高新区辖区1203例学龄前儿童的体检资料,依据视力检查结果是否为近视分为未近视组(1152例)与近视组(51例)。对所有学龄前儿童进行近视检查,并收集两组儿童体检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学龄前儿童近视的相关因素。结果1203例学龄前儿童中有51例视力检查结果为近视,占比为4.24%(51/1203),将其划分为近视组;1152例儿童视力检查结果为未近视,占比为95.76%(1152/1203),将其划分为未近视组。近视组中有近亲近视史、出生时吸氧、低出生体质量儿占比均高于未近视组,近视组儿童每日户外活动时间短于未近视组,每日不良用眼时间长于未近视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近亲近视史、出生时吸氧、低出生体质量儿、每日户外活动时间较少、每日不良用眼时间较长均为学龄前儿童发生屈光近视的危险因素(OR=2.503、3.037、3.470、4.763、2.674,均P<0.05)。结论有近亲近视史、出生时吸氧、低出生体质量儿、每日户外活动时间较少、每日不良用眼时间较长均为学龄前儿童发生屈光近视的危险因素,通过上述因素筛查出高危群体,可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屈光近视检查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基线近视屈光度对角膜塑形镜控制青少年儿童近视进展的影响 被引量:32
12
作者 郑杰 张钰 +1 位作者 陈跃国 张纯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0期582-587,共6页
目的:探讨基线近视屈光度对角膜塑形镜控制青少年儿童近视进展效果的影响。方法:自身双眼对照及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受角膜塑形镜治疗或框架眼镜矫正的双眼近视性屈光参差青少年儿童。4... 目的:探讨基线近视屈光度对角膜塑形镜控制青少年儿童近视进展效果的影响。方法:自身双眼对照及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受角膜塑形镜治疗或框架眼镜矫正的双眼近视性屈光参差青少年儿童。49例接受角膜塑形镜治疗的青少年儿童纳入实验组;32例接受框架眼镜矫正的青少年儿童纳入对照组。根据戴镜前的等效球镜度(SE)将同一患者的双眼分成2个亚组:较高度数眼分别纳入实验A组或对照A组;较低度数眼分别纳入实验B组或对照B组。记录基线双眼角膜地形图、眼轴长度、屈光度及戴镜1年后眼轴长度。采用t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数据。结果:实验A、B组基线SE分别为(-5.00±1.53)D和(-3.06±1.60)D(t=-20.593,P<0.001);两亚组间基线角膜曲率、角膜散光、角膜E值、角膜厚度及瞳孔直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A、B组基线SE为(-5.05±1.43)D和-2.81(-2.00,-4.38)D(Z=-4.952,P<0.001)。戴镜1年后,实验A、B组眼轴增长量分别为(0.03±0.14)mm和(0.12±0.16)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217,P<0.001)。对照A、B组眼轴增长量分别为0.49(0.07,0.75)mm和0.40(0.17,0.50)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10,P=0.610)。实验组基线双眼眼轴差值为(0.72±0.34)mm,戴镜1年后减少为(0.63±0.3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17,P<0.001)。对照组基线双眼眼轴差值为(0.74±0.38)mm,戴镜1年后双眼眼轴差值的中位数为0.83(0.38,1.07)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10,P=0.610)。结论:基线近视屈光度越高,角膜塑形镜的近视控制效果可能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镜 近视 影响因素 近视屈光参差
原文传递
近视性屈光不正与眼底病变 被引量:5
13
作者 郭立斌 郑晓华 +4 位作者 王景文 王忠海 耿爽 陈辛元 叶俊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8-542,共5页
目的探讨近视性屈光不正眼底病变的发生率,以及与屈光度、年龄和性别等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拟行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1449例近视性屈光不正患者(2879只眼)的眼底情况及其与屈光度、年龄及性别之间的临床关系。结果2879只眼中发生... 目的探讨近视性屈光不正眼底病变的发生率,以及与屈光度、年龄和性别等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拟行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1449例近视性屈光不正患者(2879只眼)的眼底情况及其与屈光度、年龄及性别之间的临床关系。结果2879只眼中发生眼底病变的有413只眼(14.35%),其中后极部病变22只眼(0.76%),周边部眼底病变396只眼(13.75%)。轻度、中度、高度及超高度近视组周边部眼底病变的发生率分别为4.18%、8.72%、19.18%和37.44%,4组间周边部眼底病变发生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χ2=178.594,P<0.001);不同年龄段的3个组周边部眼底病变的发生率分别为8.11%、15.34%和24.59%,3组间周边部眼底病变发生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χ2=76.090,P<0.001)。近视患者周边部眼底病变的发生率与屈光度及年龄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P<0.01)。男性与女性的周边部眼底病变的发生率分别为9.32%和16.07%,二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χ2=24.886,P<0.001)。后极部眼底病变仅发生于Ⅱ、Ⅲ组及高度、超高度近视组。Ⅱ、Ⅲ组的后极部病变发生率分别为0.55%和3.55%,二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χ2=22.523,P<0.001);高度、超高度近视组的发生率分别为0.86%和6.67%,二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χ2=31.898,P<0.001)。结论近视性屈光不正患者的眼底病变发生率较高,并具有其临床特征。周边部眼底病变随年龄及屈光度的增加而增高,发生部位以颞侧为多。后极部病变多发生于年龄≥25岁及屈光度>-6.00D的患者。对于近视性屈光不正患者,详查眼底对早期发现眼底病变、及时给予治疗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屈光不正 眼底病变 屈光 年龄
下载PDF
近视力检查在屈光不正性弱视诊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朱勤 胡敏 +2 位作者 化志娟 张洁莹 张晓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39-1040,共2页
正常情况下人的眼睛不仅能看远,而且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这种看近的能力,就称之为近视力,是视觉功能与屈光功能的重要内容之一。远视力及近视力,一般是协调的,相差不大,但在近视性屈光不正时,常见远视力不如近视力,有时相差很大。弱视患... 正常情况下人的眼睛不仅能看远,而且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这种看近的能力,就称之为近视力,是视觉功能与屈光功能的重要内容之一。远视力及近视力,一般是协调的,相差不大,但在近视性屈光不正时,常见远视力不如近视力,有时相差很大。弱视患者中也有这种远近视力分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性弱视 视力检查 近视屈光不正 诊疗 近视 视觉功能 分离现象 远视力
下载PDF
框架眼镜与角膜塑形镜治疗青少年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疗效比较 被引量:12
15
作者 陈彦 潘建 +2 位作者 陈浙一 郑志斌 姚春晓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90-692,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的青少年近视性屈光参差者予框架眼镜与角膜塑形镜矫正后的近立体视功能。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17-03/2018-12于我院眼科确诊的年龄在10~20岁的近视患者220例,其中双眼屈光参差度数的差值<1.00D为无屈光参差...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的青少年近视性屈光参差者予框架眼镜与角膜塑形镜矫正后的近立体视功能。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17-03/2018-12于我院眼科确诊的年龄在10~20岁的近视患者220例,其中双眼屈光参差度数的差值<1.00D为无屈光参差组76例;1.00~<1.75D为轻度屈光参差组60例;2.00~<2.75D为中度屈光参差组51例;≥3.00D为重度屈光参差组33例。根据近视矫正方式分为角膜塑形镜组88例与框架镜组132例,比较两组患者在近视矫正3mo后近立体视功能。结果:框架镜组中,不同程度屈光参差组间的近立体视功能有差异(P<0.001)。角膜塑形镜组中,不同程度屈光参差组间的近立体视功能无差异(P=0.765)。在无屈光参差组与轻度屈光参差组中,角膜塑形镜组与框架镜组之间的近立体视功能无差异(P=0.109、0.052);在中度与高度屈光参差组中,角膜塑形镜组的近立体视功能好于框架镜组(P<0.001)。结论:青少年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在近立体视功能方面优于框架眼镜,特别在中度与重度屈光参差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屈光参差 立体视 角膜塑形镜
下载PDF
中央孔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矫正高度近视性屈光不正的疗效 被引量:9
16
作者 孙成淑 邓应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63-967,共5页
目的:评估中央孔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V4c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性屈光不正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09/12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近视手术中心行ICL/TICL植入术的高度近视性屈光不正患者25例4... 目的:评估中央孔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V4c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性屈光不正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09/12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近视手术中心行ICL/TICL植入术的高度近视性屈光不正患者25例43眼,常规检查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屈光度、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对比敏感度和屈光矫正对生活质量的影响问卷(the quality of life impact of refractive correction questionnaire,QIRC)评分,收集术后1d,1wk,1、3mo随访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LSD-t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术后UCVA和BCVA较术前提高,且各个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各个时间点等效球镜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术后各个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mo安全指数为1.38±0.24,有效指数为1.22±0.15。术前和术后各个时间点眼压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464,P=0.215),术后3mo内皮细胞密度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44,P=0.586)。术后高频对比敏感度优于术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0c/d:F=4.347,P=0.010;18.0c/d:F=4.539,P=0.005);低频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c/d:F=1.094,P=0.354;6.0c/d:F=1.325,P=0.271)。术后QIRC问卷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669,P=0.094)。结论:ICL V4c植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地矫正高度近视性屈光不正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L V4c 高度近视屈光不正 对比敏感度 QIRC问卷
下载PDF
近视性屈光参差者的近视力 被引量:3
17
作者 宋峰伟 卢伟林 +1 位作者 王晨晓 徐丹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7期1258-1261,共4页
目的:通过两对比度标准对数近视力表和汉字近视力表研究近视性屈光参差者和非屈光参差性近视者近视力的特点。方法:屈光参差≥2.00D的近视性屈光参差者18例,非屈光参差性近视者17例,运用框架眼镜完全矫正的基础上,分别运用两对比度的标... 目的:通过两对比度标准对数近视力表和汉字近视力表研究近视性屈光参差者和非屈光参差性近视者近视力的特点。方法:屈光参差≥2.00D的近视性屈光参差者18例,非屈光参差性近视者17例,运用框架眼镜完全矫正的基础上,分别运用两对比度的标准对数近视力表和汉字近视力表进行近视力的测量及分析。结果:近视性屈光参差实验组和中低度近视对照组在100%和10%两种对比度下,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测得的双眼近视力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近视性屈光参差实验组,还是中低度近视对照组,100%对比度下所得近视力值与10%对比度所得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论是在100%对比度,还是在10%对比度下,汉字近视力表所测得的视力值均较标准对数近视力表所测得值显著低。在100%和10%两种对比度下的标准对数近视力表和汉字近视力表所测得的近视力,中度近视组和低度近视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视性屈光参差者与中低度近视者双眼近视力无显著差异,但其近视力均受对比度影响,对比度降低,近视力下降。汉字视力表测得近视力值比标准对数视力表测得值显著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屈光参差 汉字视力表 近视
下载PDF
屈光参差性弱视与屈光参差性近视双眼间高阶像差特征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赵武校 蓝方方 +3 位作者 罗妍 李志超 甘露 刘伟民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6-150,共5页
目的评估屈光参差性弱视与屈光参差性近视双眼间的高阶像差差异以及双眼间波前像差模式的特征。方法 85例非斜视性屈光参差患者被纳入本研究并被分成屈光参差性弱视组与屈光参差性近视组。其中屈光参差性弱视组按照最佳矫正视力情况再... 目的评估屈光参差性弱视与屈光参差性近视双眼间的高阶像差差异以及双眼间波前像差模式的特征。方法 85例非斜视性屈光参差患者被纳入本研究并被分成屈光参差性弱视组与屈光参差性近视组。其中屈光参差性弱视组按照最佳矫正视力情况再分为弱视眼和对侧眼亚组,屈光参差性近视组按照屈光度的高低再分为高度数眼和低度数眼亚组。所有患者均接受Wave Scan波前像差检测。配对t检验用于分析各组内双眼间的差异;Spearman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用于分析各亚组内变量间的相互关系。结果配对t检验与形态分析结果显示:(1)屈光参差性弱视组患者的弱视眼与对侧眼在等效离焦度、最佳矫正视力、总像差、总高阶像差以及三阶像差均方根值等指标上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为P<0.05),形态上双眼间高阶像差呈非对称模式;(2)屈光参差性近视组患者中,仅发现等效离焦度、总像差均方根值两项指标在高度数眼与低度数眼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均为P<0.05),形态上双眼间高阶像差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和对称性。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1)屈光参差性弱视组弱视眼等效离焦度与其总像差均方根值(r=0.819,P=0.000)、三阶像差均方根值(r=-0.315,P=0.048)存在相关性,对侧眼等效离焦度与其总像差均方根值(r=0.876,P=0.000)亦存在相关性;弱视眼等效离焦度与其总像差均方根值的回归方程为y=2.275+1.066x(R2=0.668,F=76.447,P=0.000),对侧眼等效离焦度与其总像差均方根值的回归方程为y=1.462+1.214x(R2=0.721,F=98.170,P=0.000)。(2)屈光参差性近视组高度数眼等效离焦度与其总像差均方根值(r=0.852,P=0.000)、四阶像差均方根值(r=-0.313,P=0.037)存在相关性,低度数眼等效离焦度与其总像差均方根值(r=0.903,P=0.000)亦存在相关性;高度数眼等效离焦度与其总像差均方根值的回归方程为y=1.671+1.206x(R2=0.794,F=166.005,P=0.000),与四阶像差均方根值的回归方程为y=0.314-0.024x(R2=0.117,F=5.709,P=0.021),低度数眼等效离焦度与其总像差均方根值的回归方程为y=1.013+1.209x(R2=0.851,F=244.957,P=0.000)。结论双眼间高阶像差在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中呈非对称模式,在屈光参差性近视患者中则呈相似和对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参差性弱视 屈光参差性近视 等效离焦度 高阶像差
下载PDF
角膜塑型术矫治近视性屈光参差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筱丽 徐慧琴 汪芳润 《眼视光学杂志》 2002年第2期81-82,共2页
目的 :评价角膜塑型术矫治近视性屈光参差的效果。方法 :采用角膜塑型术按设计常规对 87例 (16 9眼 )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进行矫治。结果 :裸眼远视力随戴镜时间延长而显著递增 ,近视度数与散光度数随着时间延长而显著递减 ,总有效率为 9... 目的 :评价角膜塑型术矫治近视性屈光参差的效果。方法 :采用角膜塑型术按设计常规对 87例 (16 9眼 )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进行矫治。结果 :裸眼远视力随戴镜时间延长而显著递增 ,近视度数与散光度数随着时间延长而显著递减 ,总有效率为 97.0 4 %。结论 :角膜塑型术是青少年近视性屈光参差的首选治疗方法 ,它可以克服屈光参差者戴框架眼镜时出现的物像差现象 ,能充分矫治屈光参差 ,达到双眼单视从而获得矫正视力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型术 近视屈光参差 角膜屈光
下载PDF
屈光参差性近视的OrbscanⅡz角膜地形图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武校 蓝方方 +2 位作者 刘洪婷 李志超 甘露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1-53,57,共4页
目的探讨屈光参差性近视患者的角膜地形图特性及其对病因学研究价值。方法选择在广西视光中心就诊的屈光参差性近视患者45例。使用OrbscanⅡz角膜地形图测量仪检测患者双眼角膜的形态学数据,包括角膜前、后表面的Diff值、Sim K值、角膜J... 目的探讨屈光参差性近视患者的角膜地形图特性及其对病因学研究价值。方法选择在广西视光中心就诊的屈光参差性近视患者45例。使用OrbscanⅡz角膜地形图测量仪检测患者双眼角膜的形态学数据,包括角膜前、后表面的Diff值、Sim K值、角膜Jackson交叉柱镜负柱镜轴向(Jackson cross cylinder,JCC)、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Kappa角等指标,按所对应眼屈光度数高低将每例患者的检测数据分别归入高度数组和低度数组。高度数组和低度数组检测指标的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角膜地形图参数值在患者双眼间的关系,以及患者等效球镜值与角膜地形图参数值的关系采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高度数组的角膜前表面Diff值为(0.006±0.006)mm,后表面Diff值为(0.025±0.006)mm,Sim K值为(0.96±0.61)D,JCC为95°±79°,J0为(-0.09±0.42)D,J45为(-0.04±0.38)D,CCT为(553±36)μm,Kappa角为4.2°±1.2°;而低度数组的角膜前表面Diff值为(0.007±0.005)mm,后表面Diff值为(0.026±0.007)mm,Sim K值为(1.03±0.64)D,JCC轴向为90°±77°,J0为(-0.03±0.50)D,J45为(-0.01±0.35)D,CCT为(555±32)μm,Kappa角为4.4°±1.4°。以上数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角膜后表面Diff值、Sim K值、CCT、Kappa角等参数在两组间呈明显正相关(r=0.341、0.741、0.928、0.597,均为P<0.05)。而患者等效球镜值仅与Kappa角存在相关性(r=0.597,P<0.01)。结论本研究数据不支持角膜形态与屈光参差性近视相关联的猜测;尽管双眼屈光度存在着显著差异,但屈光参差性近视患者双眼在角膜地形图参数上存在很大的对称性和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参差性近视 角膜地形图 KAPPA角 等效球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