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2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现实的视感知觉平台治疗近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宗顺 郝更生 +2 位作者 熊瑞 张燕 喻谦 《生命科学仪器》 2023年第S01期290-291,共2页
目的:探讨近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采用虚拟现实的视感知觉平台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7月-202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近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遵循患者自愿选择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在屈光矫正和遮盖优势... 目的:探讨近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采用虚拟现实的视感知觉平台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7月-202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近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遵循患者自愿选择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在屈光矫正和遮盖优势眼的基础上,再对双眼进行传统弱视治疗方法,而观察组则行基于虚拟现实的视感知觉训练,对两组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近视力与BCVA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BCVA和近视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的屈光度和立体视锐度对比无区别(P>0.05);观察组的立体视锐度和屈光度均在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的P1波振幅和P100潜伏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的P100潜伏时间和P1波振幅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的视觉敏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虚拟现实的视感知觉平台对近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提高患者视力水平,获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立体视 近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 视感知觉平台 虚拟现实
下载PDF
近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及神经纤维层厚度的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陈午荷 陈洁 +3 位作者 许金玲 吕帆 黄锦海 张芳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91-1095,共5页
背景弱视是一种从视网膜到视中枢的视觉传导系统及中枢全领域形态学及功能异常引起的临床表现,目前弱视眼的视网膜是否受累仍是争论的焦点。目的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单眼近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的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 背景弱视是一种从视网膜到视中枢的视觉传导系统及中枢全领域形态学及功能异常引起的临床表现,目前弱视眼的视网膜是否受累仍是争论的焦点。目的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单眼近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的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探讨单眼近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视网膜是否存在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取近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22例44眼为弱视组;近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经治疗后视力达到正常者10例20眼为弱视治愈组;初诊为近视性屈光参差非弱视患者11例22眼为非弱视组。所有患者采用Model3000型OCT测量双眼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及视盘周围RNFL厚度,包括上方、下方、鼻侧、颞侧和平均厚度。采用配对t检验对各组受试者双眼间视网膜厚度的差异进行比较,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及RNFL厚度与弱视眼眼轴长度、屈光度和年龄的关系。结果弱视组患者中弱视眼黄斑中心凹厚度明显比对侧眼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弱视治愈组原弱视眼与对侧眼之间视网膜厚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8),非弱视组高度数近视眼与低度数近视眼之间视网膜厚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3);弱视组弱视眼颞侧RNFL厚度明显比对侧眼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弱视治愈组原弱视眼颞侧RNFL厚度比对侧眼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非弱视组高度数眼颞侧RNFL厚度比低度数眼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各组双眼视网膜上方、下方、颞侧及平均RNFL厚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与视盘下方RNFL厚度间呈负相关关系(r=-0.559,P=0.016),其余各参数之间均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近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较正常眼增厚,而RNFL厚度与一般近视眼无明显差别;弱视的改善伴随着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 近视 屈光参差 弱视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黄斑中心凹厚度 视网膜神经纤 维层厚度
下载PDF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成人近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 被引量:5
3
作者 石明华 蒋海翔 +2 位作者 何晓阳 周伟 王静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研究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又称可植入式接触镜(implantable contact lens,ICL)植入术治疗成人近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9月到2012年9月在汉口爱尔眼科医院行ICL植入术的伴有弱视的高度近视性屈光参差... 目的研究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又称可植入式接触镜(implantable contact lens,ICL)植入术治疗成人近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9月到2012年9月在汉口爱尔眼科医院行ICL植入术的伴有弱视的高度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共11例,随访6个月以上。记录患者术前、术后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以及术后的Titmus立体视情况。结果术前患者弱视眼平均屈光度为13.55 D(等效球镜),术后为0.33 D。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为0.50±0.18,术后1周裸眼视力为0.72±0.23,末次随访时裸眼视力进一步提升到0.78±0.22,较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平均提高2行,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9.87,P<0.001)。术前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为(2678±155)个·mm-2,术后1周为(2466±214)个·mm-2,末次随访时为(2410±142)个·mm-2。术后Titmus立体视检查2例斜视患者没有立体视,其他患者均有立体视,立体视为157″±102″。所有术眼术中、术后均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ICL植入术是治疗成人近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安全有效的方法,其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视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屈光参差 近视
下载PDF
屈光参差性弱视一阶光栅锐度和二阶纹理敏感度的感知能力
4
作者 王家凤 万茜茜 +2 位作者 赵云徽 鲍宁 陶黎明 《国际眼科杂志》 2024年第1期42-47,共6页
目的:研究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对一阶光栅锐度和二阶纹理敏感度的感知能力。方法:收集2018-01/2022-12于我院确诊的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715例715眼作为弱视组,另选取矫正视力正常儿童745例745眼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最佳矫正... 目的:研究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对一阶光栅锐度和二阶纹理敏感度的感知能力。方法:收集2018-01/2022-12于我院确诊的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715例715眼作为弱视组,另选取矫正视力正常儿童745例745眼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最佳矫正视力(BCVA)、一阶光栅锐度和(或)二阶纹理敏感度,并分析不同程度弱视患者对一阶光栅锐度和二阶纹理敏感度的感知能力。结果:弱视组与正常对照组一阶光栅锐度(11.58±6.10 vs 20.27±3.47,P<0.001)、二阶纹理敏感度(0.33±0.16 vs 0.12±0.04,P<0.001)均有明显差异,且轻中度弱视患者与重度弱视患者一阶光栅锐度(12.10±6.23 vs 8.13±3.70,P<0.001)和二阶纹理敏感度(0.32±0.16 vs 0.37±0.17,P<0.05)均有明显差异。结论: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大脑皮层一阶视觉通路和二阶视觉通路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重度弱视患者较轻中度弱视患者损伤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参差弱视 视觉发育敏感期 一阶光栅锐度 二阶纹理敏感度 视觉通路
下载PDF
角膜塑形镜矫治儿童近视性屈光参差的临床效果分析
5
作者 印健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6期40-42,共3页
目的:分析角膜塑形镜矫治儿童近视性屈光参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23年12月昆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80例近视性屈光参差患儿纳为研究对象,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常规组(n=90)佩戴普通框架眼镜进行视力矫正,研究组(n=90)佩戴... 目的:分析角膜塑形镜矫治儿童近视性屈光参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23年12月昆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80例近视性屈光参差患儿纳为研究对象,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常规组(n=90)佩戴普通框架眼镜进行视力矫正,研究组(n=90)佩戴角膜塑形镜进行视力矫正。比较两组矫治效果。结果:矫治前,两组远距融合范围、屈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6个月后,两组远距融合范围缩小,屈光度降低,且研究组改善幅度优于常规组(P<0.05)。矫治前,两组中央角膜厚度、眼轴长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6个月后,两组中央角膜厚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缩小,且研究组改善幅度优于常规组,两组眼轴长度延长,但研究组短于常规组(P<0.05)。矫治前,两组远距立体视功能正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6个月后,两组远距立体视功能正常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角膜塑形镜矫治儿童近视性屈光参差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患儿视力、双眼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镜 近视屈光参差 双眼视功能 儿童
下载PDF
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黄斑光敏感度及固视稳定性与最佳矫正视力的相关性
6
作者 王亚明 赵雯 唐凯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8期1339-1343,共5页
目的探讨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黄斑光敏感度及固视稳定性与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在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治疗的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184例,其中弱视眼184只、对侧眼184只。其中男94例,女90例;年龄4~12(... 目的探讨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黄斑光敏感度及固视稳定性与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在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治疗的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184例,其中弱视眼184只、对侧眼184只。其中男94例,女90例;年龄4~12(8.10±1.72)岁。测量弱视眼和对侧眼BCVA、黄斑光敏感度及固视稳定性参数,以及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厚度、黄斑区厚度差异,采用秩和检验比较弱视眼和对侧眼黄斑区光敏感度和固视稳定性参数,以及治疗前后BCVA、黄斑10°范围内平均光敏感度和固视点落在直径2°内的百分比;t检验分析弱视眼和对侧眼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厚度、黄斑区厚度;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弱视眼BCVA高于对侧眼[0.5(0.4,0.6)LogMAR比0.1(0,0.2)LogMA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454,P<0.05);弱视眼黄斑10°范围内平均光敏感度、固视点落在直径2°内的百分比分别为25.40(23.10,28.00)dB、49.98(42.30,61.10)%,低于对侧眼[28.40(26.10,29.60)dB、70.40(58.29,7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463、-3.182,均P<0.05);弱视眼黄斑区光敏感度和固视稳定性参数、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厚度、黄斑区厚度均与BCVA无相关性(均P>0.05);下方黄斑区厚度与下方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厚度呈正相关(r=0.443,P<0.05),鼻侧黄斑区厚度与鼻侧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厚度呈正相关(r=0.401,P<0.05)。弱视眼治疗后BCVA、黄斑10°范围内平均光敏感度、固视点落在直径2°内的百分比分别为0.3(0.1,0.5)LogMAR、27.65(25.51,28.93)dB和62.50(51.54,70.02)%,均优于治疗前[0.5(0.4,0.6)LogMAR、25.40(23.10,28.00)dB、49.98(42.30,61.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932、-3.332、-2.993,均P<0.05)。结论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黄斑光敏感度及2°范围内的固视稳定性有所降低,黄斑区厚度与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厚度存在相关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参差弱视 黄斑 光敏感度 固视稳定 最佳矫正视力 儿童
下载PDF
在校大学生近视性屈光参差双眼视功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丝雨 冯丹 +1 位作者 邓韫 许程程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24年第3期98-101,共4页
目的:对18~22岁在校大学生中的近视性屈光参差者进行双眼视功能检查,以研究不同程度的屈光参差患者双眼视功能是否存在障碍,并对其异常程度进行评估和比较,探讨如何合理有效地改善其双眼异常的协动参数,提高屈光参差患者的视觉质量。方... 目的:对18~22岁在校大学生中的近视性屈光参差者进行双眼视功能检查,以研究不同程度的屈光参差患者双眼视功能是否存在障碍,并对其异常程度进行评估和比较,探讨如何合理有效地改善其双眼异常的协动参数,提高屈光参差患者的视觉质量。方法:收集低度近视性屈光参差组(1.00D≤双眼等效球镜差值<2.50D)、高度近视性屈光参差组(双眼等效球镜差值≥2.50D)及对照组(双眼等效球镜差值<1.00D),每组各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节幅度、调节灵活度和立体视锐度三项双眼视功能检查。结果:三组调节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99,P=0.820);调节灵活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038,P<0.001),并且近视性屈光参差度数越高,调节灵活度越低;立体视锐度在对照组、低度近视性屈光参差组及高屈光参差组正常的比率分别为96%、82%、48%,三组卡方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近视性屈光参差的程度加大,对双眼视功能的损害也随之加重。尽管调节幅度没有差异,但调节灵活度和立体视锐度均出现有意义的统计学差异,表明双眼视功能参数的改变与近视性屈光参差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屈光参差 双眼视功能 调节 立体视
下载PDF
视知觉感知训练配合护理干预对3~6岁近视性弱视儿童视力和屈光度的影响
8
作者 陈冬玲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77-0080,共4页
探寻近视性弱视的患儿采纳视知觉感知训练以及护理干预具有怎样的效果。方法 于2019.3-2022.3期间我院接收的近视性弱视的患儿中抽取100例,依照随机排列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常规干预)和试验组(视知觉感知训练+护理干预),各50例。对... 探寻近视性弱视的患儿采纳视知觉感知训练以及护理干预具有怎样的效果。方法 于2019.3-2022.3期间我院接收的近视性弱视的患儿中抽取100例,依照随机排列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常规干预)和试验组(视知觉感知训练+护理干预),各50例。对比两组屈光度、最佳矫正视力、情绪状态、生活质量、对于疾病相关基础知识的熟悉度、护理质量。结果 试验组的屈光度以及年均屈光度变化值均处于较高水平,P<0.05;试验组最佳矫正视力较高,P<0.05;试验组的情绪状态较为良好,P<0.05;试验组的生活质量更高,P<0.05;试验组对于疾病相关基础知识的熟悉度更高,P<0.05;护理后试验组的护理质量较高,P<0.05。结论 近视性弱视的患儿采纳视知觉感知训练以及护理干预相比于常规干预措施更具效果,可在极大程度上对视力进行有效矫正,值得在临床上大范围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知觉感知训练 护理干预 近视弱视 视力 屈光
下载PDF
经颅磁电刺激治疗成人屈光参差性弱视的rs-fMRI机制研究
9
作者 叶钰娟 孙娅玲 +3 位作者 舒乐 贾静 马翠 严兴科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8-614,共7页
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探讨经颅磁电刺激(TMS)干预对成人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关键脑区异常功能状态及损害特征的调控作用。方法纳入20例单(左)眼成人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随机分为手术组[行后房型人工晶体(ICL)植入术... 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探讨经颅磁电刺激(TMS)干预对成人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关键脑区异常功能状态及损害特征的调控作用。方法纳入20例单(左)眼成人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随机分为手术组[行后房型人工晶体(ICL)植入术]和TMS结合组(在手术组基础上进行TMS治疗),每组10例。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视力以评价疗效。同时,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进行1次rs-fMRI检查,采用局部一致性(ReHo)、低频振幅(ALFF)、比率低频振幅(fALFF)3种算法对获取的rs-fMRI图像进行脑区功能状态及响应特征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裸眼视力均显著提高,且显著高于治疗前矫正视力(均P<0.05);治疗后两组相比,TMS结合组裸眼视力改善程度优于手术组(P<0.05)。手术组、TMS结合组治疗前后ReHo、fALFF值均无差异;与治疗前相比,手术组治疗后同侧额叶ALFF值升高,TMS结合组治疗后同侧小脑ALFF值降低;与手术组相比,TMS结合组治疗后同侧额叶、额上回ReHo值降低,对侧颞叶、颞上回ALFF值降低,对侧枕叶、楔叶fALFF升高(均P<0.05)。结论手术组和TMS结合组成人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的脑区自发活动改善效果显著。ICL植入术可能通过激活同侧额叶发挥作用;ICL植入术结合TMS治疗可能通过改善小脑功能,提高对侧枕叶、楔叶的兴奋性,调节枕叶相邻皮质及其他视觉相关皮质(同侧额叶及对侧颞叶)的神经元功能活动,纠正患者两眼间的兴奋性差异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屈光参差弱视 经颅磁电刺激 人工晶体植入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脑功能机制
下载PDF
视觉功能训练结合综合疗法在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10
作者 王亚娥 廖鹏慧 翁春瑜 《健康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227-231,共5页
目的 观察视觉功能训练结合综合疗法在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治疗方法将120例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疗法,研究组应用视觉功能训练和综合疗法。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双眼... 目的 观察视觉功能训练结合综合疗法在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治疗方法将120例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疗法,研究组应用视觉功能训练和综合疗法。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双眼融合功能、立体视、双眼调节滞后量(Lag)、调节幅度(AA)、调节灵敏度(AF)和正/负相对调节(PRA/NRA),统计患儿家属治疗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7,P=0.040)。治疗6个月后,两组双眼融合功能异常率、立体视异常率均低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别(F=18.735)和时间(F=47.159,)对双眼Lag均有影响(P<0.05),但两者不存在交互作用(F=0.795,P=0.454)。组别和时间对AA、AF、PRA/NRA均有影响(P<0.05),且两者存在交互作用(均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的总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80,P<0.001)。结论 视觉功能训练结合综合疗法治疗有助于改善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的视功能和调节功能,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参差弱视 儿童 视觉功能训练 综合疗法 视功能
下载PDF
多元化视功能训练在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中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张志琴 白宁艳 +1 位作者 杜燕 姜振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3期48-51,共4页
目的:探究多元化视功能训练在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2年9月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两组均采取遮盖疗法,对照组进行常规训练,... 目的:探究多元化视功能训练在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2年9月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两组均采取遮盖疗法,对照组进行常规训练,观察组实施多元化视功能训练,均持续训练3个月。比较两组视力、视觉诱发电位、立体视功能、对比敏感度。结果:干预前,两组视力、视觉诱发电位、立体视功能、对比敏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BCVA)均高于对照组,1°、15°空间频率潜伏期均短于对照组,振幅均高于对照组,立体视锐度小于对照组,1.5、3、6、12、18 c/d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化视功能训练能够有效改善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视力、立体视功能,提高对比敏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参差弱视 多元化视功能训练 视力 视觉诱发电位 立体视功能 对比敏感度
下载PDF
针刺联合视功能训练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的临床疗效观察
12
作者 李杰 薛金山 +1 位作者 浏梦 王雁 《新疆中医药》 2024年第3期35-40,共6页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视功能训练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的双眼视功能效果。方法 2020年1月~2022年8月,随机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中医医院眼科门诊收治的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序号奇偶数按比例(1∶1)分为对照...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视功能训练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的双眼视功能效果。方法 2020年1月~2022年8月,随机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中医医院眼科门诊收治的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序号奇偶数按比例(1∶1)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27例,对照组给予配镜与定量遮盖,依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遮盖时间,进行视功能训练,训练内容以镜片阅读排序、双面镜和聚散球训练为主,同时配合使用红绿卡片脱抑制,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针刺四白、睛明、攒竹、风池、风府、天柱、瞳子髎、合谷、承光,头皮针视区。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双眼视功能变化。结果 (1)观察组治疗时间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观察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调节幅度、PRA较之对照组均大幅上升,NRA较之对照组也明显上升(P<0.05);(3)两组治疗前均为异常立体视,治疗后试验组改善速度快幅度增大。从3个月起,试验组的异常立体视异常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屈光参差性弱视情况均逐步好转。在3和6个月时,试验组好转(有效)率达100.00%,较对照组明显为高(P<0.05);(5)1年随访得知,观察组视力回退率为0.00%,对照组视力回退率33.33%(P=0.015)。结论针对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立体视及调节功能,针刺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参差弱视 视力 调节幅度 正负相对调节 立体视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治疗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的临床效果
13
作者 任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90-093,共4页
探究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治疗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成人或者大龄青少年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患者,共涉及到40只眼睛,所有的患者均接受了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 探究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治疗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成人或者大龄青少年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患者,共涉及到40只眼睛,所有的患者均接受了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并且对于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等进行观察。结果:在手术前后对于患者的屈光度变化进行对比,随访的结果表示术后的屈光度明显的优于术前(P<0.05);随访结束时的屈光度变化,青少年和成人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P>0.05);在对于患者的手术前后视力的对比中,术前的时候视力较为明显的差于随访结束的水平(P<0.05);青少年和成人在随访结束的时候,视力进行比较,差异并不明显(P>0.05)。通过对患者的手术前后的立体视功能,结果发现在手术前较随访结束的时候差(P<0.05)。在术后,立体视功能低于100°的眼睛占到了两成。在术前,观察到内斜视(5眼),内隐斜(11眼),并没有发现外斜视和外隐斜。但是在随访结束后,有1只内斜视眼睛并没有明显的改善,而内斜视的眼睛都有明显的好转。结论:针对于成人或大龄青少年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患者,通过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都可以取得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还可以在改善方面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 角膜屈光手术 远视屈光参差弱视
下载PDF
不同阿托品浓度治疗近视性屈光不正儿童近视的对比研究
14
作者 李静文 谢慧 李娟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8期29-30,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阿托品浓度对近视性屈光不正儿童近视进展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近视性屈光不正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低浓度组(n=40,给予0.01%阿托品滴眼液)和高浓度组(n=40,给予1.0%阿托品... 目的研究不同阿托品浓度对近视性屈光不正儿童近视进展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近视性屈光不正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低浓度组(n=40,给予0.01%阿托品滴眼液)和高浓度组(n=40,给予1.0%阿托品滴眼液)。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屈光度、眼轴、眼压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屈光度、眼轴、眼压均有显著改善(P<0.05);但组间的屈光度、眼轴、眼压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低浓度组的口干、视物模糊、皮肤干燥和畏光不良反应发生率(5.00%)明显低于高浓度组(20.00%)(P<0.05)。结论0.01%与1.0%的阿托品滴眼液均有助于改善儿童的屈光度、眼轴、眼压,但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品 近视屈光不正 儿童 近视进展
下载PDF
影响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治疗效果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佳卫 姬国良 《大医生》 2024年第10期106-108,共3页
目的 分析影响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AMA)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青岛海康医院收治的168例AMA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行多媒体视觉训练系统治疗。根据患儿治疗效果分... 目的 分析影响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AMA)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青岛海康医院收治的168例AMA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行多媒体视觉训练系统治疗。根据患儿治疗效果分为有效(即显效和有效)组(144例)和无效组(24例)。分析影响AMA患儿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68例AMA患儿经多媒体视觉训练系统治疗后,显效102例,有效42例,无效2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144/168)。两组患儿性别、病程、户外活动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效组患儿年龄<6岁、轻中度弱视、远视、治疗依从性良好、父母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近距离用眼时间<1 h/d占比均高于无效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岁、重度弱视、近视、父母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是影响AMA患儿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6岁、重度弱视、近视、父母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是影响AMA患儿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予以针对性干预,以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屈光不正弱视 治疗效果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屈光矫正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的效果
16
作者 岳素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2期32-34,共3页
目的研究屈光矫正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的效果。方法选择92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这些患儿在曹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时间在2022年10月至2023年12月,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46例,试验组46例。实施常规眼部训练的患儿为对照组... 目的研究屈光矫正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的效果。方法选择92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这些患儿在曹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时间在2022年10月至2023年12月,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46例,试验组46例。实施常规眼部训练的患儿为对照组,实施屈光矫正的患儿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患儿的视力情况、临床效果以及治疗相关指标等。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儿视力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调节灵敏度较高,屈光度、调节幅度以及调节滞后量较低(均P<0.05)。结论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选择屈光矫正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患儿的视力情况得到缓解,改善患儿的灵敏度,提升患儿调节幅度,患儿的屈光度和滞后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弱视 眼部训练 屈光矫正 视力
下载PDF
屈光矫正疗法联合精细目力训练治疗大龄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临床效果
17
作者 王丽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19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屈光矫正疗法联合精细目力训练治疗大龄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市平谷区妇幼保健院于2020年9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98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儿分为对照组(49例,屈光矫... 目的探讨屈光矫正疗法联合精细目力训练治疗大龄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市平谷区妇幼保健院于2020年9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98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儿分为对照组(49例,屈光矫正疗法)与试验组(49例,屈光矫正疗法联合精细目力训练),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视力、屈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视力、屈光度均改善,且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视力、屈光度更优(P<0.05)。结论对屈光不正性弱视的大龄儿童实施屈光矫正疗法结合精细目力训练,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视力,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矫正疗法 精细目力训练 屈光不正弱视 大龄儿童 视力 屈光
下载PDF
综合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护理体会
18
作者 李梦娇 张莎莎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9期0114-0117,共4页
探讨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综合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 将90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分为观察组(综合治疗+系统化护理)和对照组(综合治疗+常规护理)各45例,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治疗有效率,观察组(95.56%)比对照组(82.00%)更高(P<0... 探讨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综合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 将90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分为观察组(综合治疗+系统化护理)和对照组(综合治疗+常规护理)各45例,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治疗有效率,观察组(95.56%)比对照组(82.00%)更高(P<0.05)。对比治疗依从性,观察组的优良率(93.33%)比对照组(75.56%)更高(P<0.05)。对比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95.56%)比对照组(80.00%)更高(P<0.05)。对比视力恢复情况(护理后),观察组的裸眼视力[(0.63±0.13)]、矫正视力[(0.95±0.10)]比对照组[(0.51±0.18),(0.83±0.13)]更高(P<0.05)。对比平均屈光度改善情况(护理后),观察组的平均屈光度[(0.48±0.07)D]比对照组[(0.62±0.09)D]更高(P<0.05)。结论 在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过程中,实施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化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加快视力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治疗 儿童 屈光不正弱视 护理
下载PDF
配镜联合遮盖及精细训练法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临床效果
19
作者 刘金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076-0079,共4页
评价屈光不正性弱视中,施予配镜+遮盖+精细训练联合疗法的实际效果。方法 观察样本选自院内近期接收的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共入选110例,分组后为对照组(55例)行用药治疗,观察组行配镜+遮盖+精细训练法联合治疗,最后评估临床效果。结果 ... 评价屈光不正性弱视中,施予配镜+遮盖+精细训练联合疗法的实际效果。方法 观察样本选自院内近期接收的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共入选110例,分组后为对照组(55例)行用药治疗,观察组行配镜+遮盖+精细训练法联合治疗,最后评估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视觉敏感度、视力、屈光度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配镜+遮盖+精细训练联合疗法在屈光不正性弱视中具备显著的运用效果,值得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弱视 配镜 遮盖 精细训练法
下载PDF
基于视感知觉训练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的临床研究
20
作者 陆国周 黄荣胶 陈丽娜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23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视感知觉训练对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的临床应用效果,以及对患儿视力、手眼协调能力、训练依从性的影响,为提高儿童的视力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4年4月期间百色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72例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按照随机... 目的探讨视感知觉训练对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的临床应用效果,以及对患儿视力、手眼协调能力、训练依从性的影响,为提高儿童的视力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4年4月期间百色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72例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传统弱视治疗组(286例,使用传统视力矫正训练)和视感知觉训练组(286例,使用视感知觉训练),两组儿童均干预12周。比较两组儿童干预后的视力改善有效率及手眼协调能力、训练依从性,干预前及干预后1、8、12周的视力情况。结果视感知觉训练组儿童视力改善总有效率高于传统弱视治疗组;视感知觉训练组儿童手眼协调能力与训练总依从性均高于传统弱视治疗组;与干预前比,干预后1~12周两组儿童视力水平均逐渐升高,且不同时间点视感知觉训练组均高于传统弱视治疗组(均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视力矫正训练,视感知觉训练能够显著提高其训练依从性,改善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的视力、手眼协调能力,临床效果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 弱视 视感知觉训练 视力 手眼协调能力 训练依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