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行23G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撕除手术 被引量:1
1
作者 桂馥 吴宏禧 游志鹏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1395-1397,共3页
目的:观察和评价23G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撕除术治疗早期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探讨更适宜的手术方式。方法:收集2013-01/2014-06我院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患者29例29眼随机分为试验组(15眼)和对照组(14眼),试验组给予23... 目的:观察和评价23G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撕除术治疗早期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探讨更适宜的手术方式。方法:收集2013-01/2014-06我院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患者29例29眼随机分为试验组(15眼)和对照组(14眼),试验组给予23G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撕除+玻璃体腔内注气治疗,对照组给予23G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撕除治疗,术后随访视网膜复位率和最佳矫正视力提高率。结果:两组术后视网膜复位率及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3G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是治疗早期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G玻璃体切割 内界膜撕除 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置换治疗中青年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的疗效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帅 黄俊 +2 位作者 游志鹏 毛新帮 谢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3220-3224,共5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置换治疗中青年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疗效。方法将我院眼科2013年9月至2015年10月中青年高度近视黄斑劈裂患者60眼按手术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联合手术组(30眼)和分期手术组(30眼),联合手术组行玻璃体切割联合晶...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置换治疗中青年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疗效。方法将我院眼科2013年9月至2015年10月中青年高度近视黄斑劈裂患者60眼按手术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联合手术组(30眼)和分期手术组(30眼),联合手术组行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置换手术,分期手术组单纯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术后根据晶状体混浊程度择期行白内障手术。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分期手术组二次手术率,两组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远近视力,术后6个月黄斑区视网膜复位情况并行视觉质量调查问卷。结果分期手术组术后晶状体混浊加重27只眼(90%),因此行Ⅱ期白内障手术21只眼(70%)。联合手术组BCVA恢复、术后远视力及术前术后远视力差值明显高于分期手术组(P<0.05)。两组术前、术后黄斑区视网膜情况及视网膜复位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视觉质量综合评分联合手术组优于分期手术组(t=-3.95,P=0.00),联合手术组在远视力、立体视觉、视疲劳项目上评分占优势,分期手术组在干眼、夜间眩光项目上评分高于联合手术组(均P<0.05)。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置换治疗中青年高度近视黄斑劈裂有效避免二次手术,改善视功能,是临床上可行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玻璃体切割 晶状体置换 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视觉质量调查问卷
下载PDF
近视性黄斑劈裂治疗的现状及挑战
3
作者 李文生 杨嘉嵩 《眼科》 CAS 2020年第6期414-418,共5页
近视性黄斑劈裂(myopic foveoschisis,MF)是高度近视患者最常引起视力损害的视网膜病变,可继发黄斑裂孔、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等多种严重眼底病变。目前MF的手术方法多样,以玻璃体切除术为主,近年来后巩膜加固术的报道不断增加。MF的... 近视性黄斑劈裂(myopic foveoschisis,MF)是高度近视患者最常引起视力损害的视网膜病变,可继发黄斑裂孔、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等多种严重眼底病变。目前MF的手术方法多样,以玻璃体切除术为主,近年来后巩膜加固术的报道不断增加。MF的发病大多呈慢性进行性。患者分散、就诊少、长期未关注等问题是开展临床试验研究的难点。MF的临床表现及其评价方法多种多样,包括累及范围、劈裂高度、是否合并玻璃体后脱离、玻璃体后皮质粘连及视网膜前膜的牵拉等。对于各种情况相应处理的研究证据尚不足。除开展随机对照试验外,在大数据时代开展基于真实世界的临床研究是开展治疗MF研究的新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性黄斑劈裂 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真实世界研究
原文传递
国际近视研究院关于病理性近视的报告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望(译) +3 位作者 刘康(译) 高建华(译) 陈卓(译) 范国平(译)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66-387,共22页
在世界范围内,病理性近视是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病理性近视与高度近视有明显差异。高度近视是指高度近视性屈光不正,而病理性近视是指眼底存在典型的并发症(相当于或比弥漫性脉络膜萎缩更严重的后巩膜葡萄肿或近视性黄斑病变)。病理性... 在世界范围内,病理性近视是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病理性近视与高度近视有明显差异。高度近视是指高度近视性屈光不正,而病理性近视是指眼底存在典型的并发症(相当于或比弥漫性脉络膜萎缩更严重的后巩膜葡萄肿或近视性黄斑病变)。病理性近视通常发生在高度近视眼,但其并发症,特别是后巩膜葡萄肿,也可能发生在非高度近视眼中。由于近年来眼科成像技术的进展,客观和准确地诊断病理性近视已成为可能。特别是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发现了一些新的病变,如圆顶状黄斑和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广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已能成功地显示大葡萄肿的整个范围。针对并发症的新疗法已经被证明是有效的,如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近视性黄斑新生血管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近视,特别是儿童近视,在世界范围内呈快速增长趋势。在近视增加的同时,高度近视的患病率也在增加。然而,尚不清楚病理性近视是否会随着近视发病率的增加而增加。此外,还不清楚的是导致病理性近视的基因是否与一般近视相同,或者病理性近视是否与其他近视在基因上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近视 近视黄斑病变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基因分析 近视黄斑新生血管 近视性黄斑劈裂 近视牵引黄斑病变 圆顶状黄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