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L形钛板黄斑外垫压治疗近视牵拉性黄斑病变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芳玲
许惠卓
+1 位作者
熊思齐
王祥珪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88-91,共4页
目的评价L形硅海绵钛板黄斑外垫压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近视牵拉性黄斑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15年8~11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行L形硅海绵钛板黄斑外垫压联合玻璃体切割术的7例7眼近视牵拉性黄斑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
目的评价L形硅海绵钛板黄斑外垫压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近视牵拉性黄斑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15年8~11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行L形硅海绵钛板黄斑外垫压联合玻璃体切割术的7例7眼近视牵拉性黄斑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观察黄斑形态变化(如劈裂腔有无缩小或消失),最佳矫正视力、眼轴长度及眼压变化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时间为4~6个月,黄斑部劈裂腔完全消失者2例,明显缩小者5例。患者术前平均LogMAR视力为(1.50±0.50),末次随访平均LogMAR视力为(0.87±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时,患者的平均眼轴为(27.72±1.75)mm,术前平均眼轴为(28.72±1.9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例患者术后1周出现高眼压,加用2种局部降压滴眼液,眼压恢复正常,至术后1.5个月停药。结论 L形硅海绵钛板黄斑外垫压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近视牵拉性黄斑病变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形
黄斑
外垫压
钛板
玻璃体切割
近视牵拉性黄斑病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度近视血管旁异常与近视牵拉性黄斑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李雪景
蔡朝阳
+1 位作者
段佳良
尚庆丽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57-663,共7页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HM)血管旁异常(PVA)的形态特征,初步分析PVA不同表现与近视牵拉性黄斑病变(MTM)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临床研究。2021年6~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中老年HM伴PVA患者42例72只眼纳人研究。其中,男...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HM)血管旁异常(PVA)的形态特征,初步分析PVA不同表现与近视牵拉性黄斑病变(MTM)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临床研究。2021年6~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中老年HM伴PVA患者42例72只眼纳人研究。其中,男性16例24只眼,女性26例48只眼;年龄(56.71±8.10)岁;屈光度(-13.05±3.10)D;眼轴长度(AL)(28.22±1.04)mm。根据超广角扫频源光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特征,将PVA形态分为血管旁微皱褶(PM)、血管旁囊肿(PC)、血管旁板层裂孔(PLH);MTM分为TO~T5级,其中MTM≥T3级定义为严重MTM。观察玻璃体视网膜交界面状态,记录玻璃体后脱离(PVD)状态,并将其分为完全型PVD、部分型PVD。部分型PVD根据玻璃体视网膜粘连部分分为黄斑中心凹粘连和血管旁粘连。联合超广角眼底照相将后巩膜葡萄肿(PS)分为6型。与MTM的相关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果72只眼中,存在PM、PC、PLH分别为72(100.0%,72/72)、62(86.1%,62/72)、29(40.3%,29/72)只眼。其中,单纯PM、PM合并PC和PM、PC、PLH并存者分别为10(13.9%,10/72)、33(45.8%,33/72)、29(40.3%,29/72)只眼。部分型PVD者42只眼(58.3%,42/72),其中黄斑中心凹粘连、血管旁粘连分别为22(52.4%,22/42)、24(57.1%,24/42)只眼。存在PS者50只眼(69.4%,50/72),其中Ⅰ~Ⅳ型分别为27(54.0%,27/50)、21(42.0%,21/50)、1(2.0%,1/50)、1(2.0%,1/50)只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L[比值比(OR)=16.139,95%可信区间(CI)4.062~64.120,P<0.001]、PS(OR=4.212,95%CI1.234~14.378,P=0.022)、血管旁玻璃体视网膜粘连(OR=3.478,95%CI1.354~11.124,P=0.036)是PM、PC、PLH并存的危险因素。存在MTM者58只眼(80.6%,58/72),其中T1级19只眼(26.4%,19/72),为最常见类型。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TM发生与PS(OR=4.190,95%CI1.240~14.157,P=0.021)及PM、PC、PLH并存(OR=11.323,95%CI1.38992.311,P=0.023)呈显著相关;与PVD(OR=1.889,95%CI0.580~6.150,P=0.291)、不同类型PS(OR=2.778、1.786,95%CI0.700~11.023、0.445~7.167,P=0.146、0.413)不相关。单纯PM、PM合并PC和PM、PC、PLH并存者严重MTM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²=20.943,P<0.001)。结论PM是中老年HM患者出现PVA的最常见、最早表现;AL、PS及血管旁玻璃体视网膜粘连是PM、PC、PLH并存的危险因素;PVA三种形态并存可能是严重MTM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近视牵拉性黄斑病变
血管旁异常
玻璃体后脱离
后巩膜葡萄肿
原文传递
题名
L形钛板黄斑外垫压治疗近视牵拉性黄斑病变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芳玲
许惠卓
熊思齐
王祥珪
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眼科
出处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88-91,共4页
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No:12JJ3120)
文摘
目的评价L形硅海绵钛板黄斑外垫压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近视牵拉性黄斑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15年8~11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行L形硅海绵钛板黄斑外垫压联合玻璃体切割术的7例7眼近视牵拉性黄斑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观察黄斑形态变化(如劈裂腔有无缩小或消失),最佳矫正视力、眼轴长度及眼压变化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时间为4~6个月,黄斑部劈裂腔完全消失者2例,明显缩小者5例。患者术前平均LogMAR视力为(1.50±0.50),末次随访平均LogMAR视力为(0.87±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时,患者的平均眼轴为(27.72±1.75)mm,术前平均眼轴为(28.72±1.9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例患者术后1周出现高眼压,加用2种局部降压滴眼液,眼压恢复正常,至术后1.5个月停药。结论 L形硅海绵钛板黄斑外垫压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近视牵拉性黄斑病变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关键词
L形
黄斑
外垫压
钛板
玻璃体切割
近视牵拉性黄斑病变
Keywords
macular buckle
titanium
par plana vitrectomy
myopic traction maculopathy
分类号
R774.5 [医药卫生—眼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度近视血管旁异常与近视牵拉性黄斑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李雪景
蔡朝阳
段佳良
尚庆丽
机构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
出处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57-663,共7页
文摘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HM)血管旁异常(PVA)的形态特征,初步分析PVA不同表现与近视牵拉性黄斑病变(MTM)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临床研究。2021年6~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中老年HM伴PVA患者42例72只眼纳人研究。其中,男性16例24只眼,女性26例48只眼;年龄(56.71±8.10)岁;屈光度(-13.05±3.10)D;眼轴长度(AL)(28.22±1.04)mm。根据超广角扫频源光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特征,将PVA形态分为血管旁微皱褶(PM)、血管旁囊肿(PC)、血管旁板层裂孔(PLH);MTM分为TO~T5级,其中MTM≥T3级定义为严重MTM。观察玻璃体视网膜交界面状态,记录玻璃体后脱离(PVD)状态,并将其分为完全型PVD、部分型PVD。部分型PVD根据玻璃体视网膜粘连部分分为黄斑中心凹粘连和血管旁粘连。联合超广角眼底照相将后巩膜葡萄肿(PS)分为6型。与MTM的相关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果72只眼中,存在PM、PC、PLH分别为72(100.0%,72/72)、62(86.1%,62/72)、29(40.3%,29/72)只眼。其中,单纯PM、PM合并PC和PM、PC、PLH并存者分别为10(13.9%,10/72)、33(45.8%,33/72)、29(40.3%,29/72)只眼。部分型PVD者42只眼(58.3%,42/72),其中黄斑中心凹粘连、血管旁粘连分别为22(52.4%,22/42)、24(57.1%,24/42)只眼。存在PS者50只眼(69.4%,50/72),其中Ⅰ~Ⅳ型分别为27(54.0%,27/50)、21(42.0%,21/50)、1(2.0%,1/50)、1(2.0%,1/50)只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L[比值比(OR)=16.139,95%可信区间(CI)4.062~64.120,P<0.001]、PS(OR=4.212,95%CI1.234~14.378,P=0.022)、血管旁玻璃体视网膜粘连(OR=3.478,95%CI1.354~11.124,P=0.036)是PM、PC、PLH并存的危险因素。存在MTM者58只眼(80.6%,58/72),其中T1级19只眼(26.4%,19/72),为最常见类型。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TM发生与PS(OR=4.190,95%CI1.240~14.157,P=0.021)及PM、PC、PLH并存(OR=11.323,95%CI1.38992.311,P=0.023)呈显著相关;与PVD(OR=1.889,95%CI0.580~6.150,P=0.291)、不同类型PS(OR=2.778、1.786,95%CI0.700~11.023、0.445~7.167,P=0.146、0.413)不相关。单纯PM、PM合并PC和PM、PC、PLH并存者严重MTM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²=20.943,P<0.001)。结论PM是中老年HM患者出现PVA的最常见、最早表现;AL、PS及血管旁玻璃体视网膜粘连是PM、PC、PLH并存的危险因素;PVA三种形态并存可能是严重MTM的标志物。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近视牵拉性黄斑病变
血管旁异常
玻璃体后脱离
后巩膜葡萄肿
Keywords
Tomography,optical coherence
Myopic tractional maculopathy
Paravascular abnormality
Posterior vitreous detachment
Posterior scleral staphyloma
分类号
R778.11 [医药卫生—眼科]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L形钛板黄斑外垫压治疗近视牵拉性黄斑病变
李芳玲
许惠卓
熊思齐
王祥珪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度近视血管旁异常与近视牵拉性黄斑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李雪景
蔡朝阳
段佳良
尚庆丽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